大般涅盘经集解卷第四十一  释念法无相 念僧为福田 念戒为桥梁 念施为菩提因 念天是第一义天 辨三品入胎差别 解迦叶佛法七日灭义 明涅盘经流通则佛法不灭 明恶世声闻取相失理佛法则灭 出不得食十种肉之数及卖刀酒洛沙等事 梵行品之第六 云何菩萨摩诃萨念法(至)是名菩萨念法。 案僧亮曰:以《涅盘经》为法,朝修夕得利,夕修朝得利,故言无时而有现果。「法眼所见」至「无为无数」,说十一空。「是法无舍宅」至「毕竟微妙」,释空,以名法能涅盘也。非色断色者,说真也。而亦是色者,说应也。非因者,非作因也。是因者,智为解脱作了因也。 云何念僧?诸佛圣僧(至)常不变易是名念僧。 案僧亮曰:「诸佛圣僧」至「修行正直法」,释如法住也。佛师于法,法常故如来常。僧有三义,此释和合及弟子僧义。「不可观见」至「不可思议」,义常僧也。一切众生良佑福田,释福田僧义也。 云何念戒?菩萨思惟(至)是名菩萨摩诃萨念戒。 案僧亮曰:「有戒不破」至「诸佛赞叹」,说净戒体也。「是大方等」至「妙宝胜幢」,美戒也。能生万行譬地,度生死河譬船,庄严众生譬璎珞,能持僧众譬如大姓,洗除烦恼譬灰汁,障诸恶风雨譬舍宅,断诸结缚譬刀剑,无乐不备譬宝珠,所向自在譬脚足,见涅盘路譬眼目,能生众善譬父母,障烦恼热譬荫凉,升涅盘山譬梯橙,摧诸魔贼譬幢也。 云何念施?菩萨摩诃萨(至)广说如杂华中。 案僧亮曰:初讫「之所赞叹」,说成就外功德也。从「施众生食则施命」,说内功德也。 云何念天?有四天王处(至)而是菩萨所知见觉。 案僧亮曰:遣三涂之畏也。信戒施闻慧,三界天因;我今具之,无地狱等苦。世天无常,回此功德以求义天,永离生死,何有生死之畏。 善男!子若我弟子(至)甚奇甚特不可思议。 案僧亮曰:已说修经者德,今结经不可思议也。僧宗曰:自梵行以来,明四无量慈悲喜舍。而明舍自有八段,文句相生。其义已毕,故今叹经也。有三翻:第一明受持书写功德,则大不比余经。第二寄人以叹经也。言所以得八不思议者,由经力故也。第三寄兴灭叹经。言此经在世则法兴,此经若没则沦翳。既兴灭必由此典,当知众经之胜也。宝亮曰:此以下是梵行中第三文,叹经流通。就此叹经中有三翻:第一将《法华》以前校量,今《涅盘》具足明六行故胜。然昔经但明三行,是故不如也。第二从「复言菩萨不可思议」以下,就益人以致叹。此人不从人闻法,恶世中但见此经,能自依六行而修因取益,犹经力大故尔也。第三从上「佛法几时而灭」以下,尽就兴废以为叹也。何故尔?自《法华》以前经,应众生根性,渐进其行,为伏四倒。根机亦熟,便废此教。然大涅盘是究竟无余之唱,三世诸佛共宣此理,故无兴废也。智秀曰:此下品中第四段叹经也。夫行不孤立,立必藉经。故辨行体竟,次叹经也。有三翻:第一约受持、第二约成就不思议、第三约法兴灭。此即第一寄受持之胜负,辨经力之优降也。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大般涅盘亦不可思议。 案僧亮曰:将欲致问,先受解也。僧宗曰:此下第二翻,寄人以为叹也。以经力故,得八不思议也。 世尊!以何义故复言菩萨(至)三藐三菩提因。 案宝亮曰:第一明菩萨得此经,无师自悟,能依六行理而修因取佛也。 善男子!如是菩萨未见阿耨(至)是故菩萨不可思议。 案僧亮曰:闻经发心,无有人数。未见菩提之利,而能不惜身命,第一事也。 又复不可思议菩萨(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案僧亮曰:有两譬显安苦无厌,第二事也。宝亮曰:菩萨见此经,自能修行,为众生受苦,乃至三涂不厌也。 善男子!无量众生发菩提心(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案僧亮曰:上二菩萨未阶初地,而心坚固,由经力致尔。重结上二事也。宝亮曰:第三事,明众生发心虽多而成就者少,此人见经而能毕竟不退也。 善男子!若有唱言我能浮度(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案僧亮曰:为发心作譬也。力小而现事大,果其心也。第三事也。宝亮曰:第四事。世人能度生死海,此人能度,取佛果故也。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案僧亮曰:虽颠倒说,而不染生死,第四事也。案宝亮曰:第五事,此人为众生说常等,而非虚妄也。 善男子!人有三品谓上中下(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案僧亮曰:凡夫受生颠倒,下者起颠、上者生贪。而六念菩萨同是凡夫受生,不起贪颠。第五事也。宝亮曰:第六事。此人得经力,能修定学慧,自知入胎出胎等事也。 善男子!阿耨多罗三藐(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案僧亮曰:菩提果,心是因。因果皆不可以事比说,《涅盘经》说之,菩萨更不师人。能灭菩提能为人说,第六事也。宝亮曰:第七事。佛果真如,有而无相,非人比类不可取。此因中得此经,故安心修行,复能令他安心,同起极果也。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不可思议口亦如是。 案僧亮曰:离即十善戒也。菩萨无我无我所而修净戒,轻重不犯,第七事也。 善男子!从身离身从口离口(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案僧亮曰:欲说菩萨善解假名,先说实法无断结。从身作远离,身无作也。余类尔也。慧是实,言实有。实法无断结,不能令菩萨远离异生异灭也。终不生念至非虚妄,善解法假故,言不虚妄。第八事也。宝亮曰:第八事,明菩萨远离十恶而不在离相,不见一法是身是业及离主者,以空理而求则不见三业,以缘假而求亦是有也。实有此慧,不能令菩萨远离者,言菩萨不存实慧,虚心会理,故能知从身离身,乃至从慧远离,非身非口。三业既空,十恶斯遣也。无有一法者,上句明缘成假空,此明相续假空。言无一法者,就实法道,常分自灭,前不至后,故无慧远离。旧此下第八翻,明此人由经力故,识假名实法,知因缘虚有,能息三业,不为非法,亦不思议也。止身三恶,故言从身离身。止口四过,故言从口离口。要得慧故,能翻三毒,故言从慧远离非身非口也。实有此慧然不能离者,明实法之中无别力用。前生后灭初不相及,慧生之时无惑可断,惑在之时复无有慧。要是相续道中,向有而今无,方得辨用也。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住当久近几时而灭。 案僧亮曰:欲闻经故,先受解也。当久近住者,问一切佛法也。宝亮曰:此下第三就兴废为叹也,故先审后开问也。智秀曰:就此第三叹中有七翻论兴废也。 善男子!若大涅盘经(至)当知尔时佛法未灭。 案僧亮曰:说佛常住一句偈,是此经五行,文备称之,是众经之本。人能奉本,则枝条必茂,佛法未灭。 善男子!若大涅盘经(至)当知佛法将灭不久。 案僧亮曰:经虽流布,而不能信敬,则为将灭不久也。宝亮曰:若行此经者,则其道不废;若弃而从恶,则将灭不久也。智秀曰:第一翻明此经在故则佛法不灭,故知理摄众典矣。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至)是诸如来祕密之藏。 案僧亮曰:理及名句为经。有三种:一谓名字经、二谓章句经、三谓纸墨经。彼时人皆强记,不须纸墨,故纸墨经灭也。有是经不者,若有是经,人应恭敬,经法不应灭。名其无者,则非共有,不应说言此经典者是诸佛祕藏也。僧宗曰:就言语中非不相负,故致问也。假为二开,意在愿闻不灭之理,乃所以为叹经也。若常教恒在则不应言灭,以其灭尽则不应常也。宝亮曰:先作一审,即结两开难也。若迦叶佛法有此常经,则不得言七日便灭;若其无者,则不得言诸佛祕藏也。智秀曰:第二翻将显兴废之相,先作两开难也。 佛言:善男子!我上说言(至)当知尔时佛法不灭。 案僧亮曰:《涅盘经》兴二种法,皆不灭也。僧宗曰:以九重法相对,明常法不灭,无常不灭也。宝亮曰:第一事,举世法,以音声章句有灭。第一义非世间可毁,故不灭也。智秀曰:第三翻,将欲答,先列诸法,略明兴废在文,不在于理。 善男子!汝向所问迦叶如来(至)所不说故故名为藏。 案僧亮曰:一切诸佛皆具净秽二土。佛在恶土,开三乘教,先浅后深,渐除诸恶,故名藏也。僧宗曰:迦叶佛时有此经不者,上已定理,今答其问。言迦叶佛时岂得无邪。所以法教不传者,于时人根易悟、烦恼减少,不假言教自能深思幽旨。不可以人不传,故使常理亦丧也。今世众生多烦恼故,须说此经也。若有众生我计无我者,出其人。政有如此人,其惑厚重,故须常教以训物心耳。宝亮曰:岂问有无,但十一部不明,故为灭。 如人七宝不出外用(至)迦叶佛时有是经不。 案僧亮曰:经为灭重恶故出。若恶不息,经则名隐。经隐故,一切法灭也。宝亮曰:释所以不明者,如外问藏积七宝,要具四种因缘方出用耳。一为谷贵、二拟贼来赏赉、三为值恶王赎命、四拟财物难得时出用。明佛意亦然,如说四时教,后众生断常见病发,便为说《涅盘经》,令物情得法味以自充,如为谷贵而须食也。既起烦恼,于行道事发,便为说常教,如贼来运财而赐赏。众生智慧命不续,如值恶王赎命。既起结业,招生死八苦,今说于极理,令解心得发,是于生死也。是以众生起种种病时,如来欲为灭此之恶故,以说此理而导物也。既显祕藏之义如此,便呵迦叶向难,然后正答。明迦叶佛法于时住世七日后方灭。何以然?此是净土众生,神根㑺利、智慧滋多,故七日之中受持悉得。过是已后,不复须此音声章句,故言其灭,理实常恒而不毁也。今此世界愚痴无智,秽浊居怀,不体于常故,所以须分明宣辨理本常住,岂容灭耶? 善男子!迦叶佛时所有众生(至)虽有是典不须演说。 案僧亮曰:于时国土严净,无有钝根,不须三种经也。 善男子!今世众生多诸烦恼(至)何以故常不变。 案僧亮曰:明此国土秽恶,众生喜忘,故具有三种经也。智秀曰:第四正答所问也。明迦叶佛法理常不灭,正以学者根利,不须言说。由言教不兴,故言灭也。 善男子!若有众生我见无我(至)不可说言如来法灭。 案僧亮曰:上说多诸烦恼,今说烦恼相也。宝亮曰:对向七宝譬赎命等句也。若众生断常病起,便说六行。有能安心此理,则慧命增也,乃引㑺等六事为誓也。智秀曰:第五翻辨诸须说时也。 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至)当知是法久住于世。 案僧亮曰:明此经隐时,余经亦灭也。行恶法者,恶法互起。起恶,《涅盘经》隐也。僧宗曰:广明佛法灭不灭相,乃有十二句,合为六对。要使道俗相须,方得弘法。得失相形,互辨优劣也。智秀曰:第六翻,广明灭不灭相。 善男子!我法灭时(至)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案僧亮曰:上说诸佛法有兴衰,此说释迦法中第六恶也。酪沙者,从波罗奢华中出也,出时纯虫可用除也。「有十二万诸大菩萨」至「烧一切经典」,证涅盘经不灭,直是纸墨文字灭耳。智秀曰:第七翻,明释迦法兴灭之相也。 大般涅盘经集解卷第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