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盘经集解卷第二十三  广举十二种医譬明经力 释船师譬 释蛇脱皮譬释先陀一 名四实义 明改定经文失义旨 事 释卖乳加水譬 菩萨品第二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至)唯除必死一阐提辈。 案僧亮曰:答问云何处烦恼,烦恼不能染。如医疗众病,不为病所污也。自下为经作譬也。八术者,一治身、二治眼、三治疮、四治小儿、五治耶、六治毒、七治胎、八占星宿,知所属可治不可治也。一方有二千偈。阿萨闍病不可治者,喻二重罪。于昔契经不治之病,明涅盘难治能治也。唯不能治必死病者,不可加治,非难治也。法瑶曰:余契经譬良医。经有八种药,谓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慈心、因缘、观佛。灭八种病,四倒、三毒及等分也。此下有十譬,悉明经有胜力,能拔重罪。八药者,谓八正道也。过八药者,此经理圆,功德力胜,故言过也。宝亮曰:答第十七问也。此第一譬,昔法华以前经教也。至后凡十二譬,至文自述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至)唯除生盲一阐提辈。 案法瑶曰:前言灭八倒,此言生八解,开二乘常住慧眼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至)若丸若散一切诸药。 案法瑶曰:八药譬除八倒病也。僧宗曰:吐下者,明罪报相也。涂身者,身意止观也。灌鼻者,谓数息也。薰身者,即薰禅也。洗者,不净观也。丸者,总观也。散者,别观也。 而贫愚人不欲服之。 案僧亮曰:重罪既重障发心,故不肯服也。法瑶曰:前明二乘人,灭八倒生八解;此明凡夫及犯重者不信。 良医愍念即将是人(至)以药力故所患得除。 案僧亮曰:地狱是其归处,譬舍宅也。畏苦发心,譬强服也。应障不障,譬患除也。夫不信者,以不顾无常、不惧罪对,诽谤以之而生。临终之时,谤罪对现,惧而改悔,于是息谤生信也。无常罪对,是思善之堂,为舍宅也。生必归死,为还也。苦相切迫,然后始信,为强与服。 女人产者儿衣不出(至)悉令发心除一阐提。 案僧亮曰:犯重之人有微善根,能生发心,譬女也。未发心时,罪所缠裹,譬儿衣也。地狱之报未除,譬衣不出也。法瑶曰:明今之信皆由昔善,昔善为母、今信为子也。解不即现,犹儿衣也。烦恼未断,为不出也。闻经则无惑不除,犹子衣即出也。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云何能与作菩提因。 案僧亮曰:昔经所明,是二重罪人,闻经不生道果;云何今日能令作因?更申向旨也。 佛言:善男子!是诸众生(至)以是因缘我命得全。 案僧亮曰:二重罪人,闻经得悟。因果转明,叹此经恩也。法瑶曰:知今之解,藉昔微善,譬处胎也。由经力故生信,除不信之病,与母药也。以母善不朽,所以子解得生,譬我命得全也。 奇哉我母受大苦恼(至)作菩提因除一阐提。 案僧亮曰:为罪所缠,譬受苦时也。罪既已久,譬十月。善根不断,譬怀抱也。今得发心,譬生后也。修行无漏,譬推干也。除断结惑,譬去湿也。制身口恶,譬除便利也。受持常乐,譬乳哺也。僧宗曰:行者为母也,方等为药,常解喻子。令人受持,譬与母药也。由经故有慧,譬命全也。修十地行,譬十月也。除爱慢故,譬推干去湿也。得果之日,酬于本期,譬报恩也。力者,三十二相乃至十力也。四部弟子,如侍卫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至)唯除大龙一阐提辈。 案僧亮曰:医譬佛也,子譬菩萨也。无上况术,譬佛性常也。若龙若蝮,譬二重罪也。药譬名味句身也。革履譬书之于纸墨也。触诸虫者,譬读诵也。毒为之消,譬发心也。法瑶曰:良医譬经文。子譬常住二字也。欲明但闻二字,已是灭恶,况具闻经耶?灭四重五逆,故譬涂革履,触诸毒虫,毒即消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至)除不横死一阐提辈。 案僧亮曰:毒药譬佛性。以始闻故,譬新也。大众譬有为行也,声者譬读诵也,死者譬烦恼灭也。法瑶曰:常理如药,文字如鼓,以药毒故,闻鼓则死。其理深故,听之者罪灭。 复次善男子!譬如暗夜(至)于诸善法无所营作。 案僧亮曰:余经所说,理不同故,譬暗也。日譬此经也。重举两者闻此经,如天之泽,万物滋长也。僧宗曰:如《法华》中八十声闻者,误也,彼经云「八千声闻」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至)其余皆菩萨摩诃萨。 案僧亮曰:医譬此经也。非人譬犯重也。妙药譬常住二字也。使者譬受持此二字者也。速与彼人譬为说此二字也。自往譬具足得闻也。法瑶曰:凡四部之中,未闻常住者,及外道犯重五逆非法之徒,为他人子也。经为良医,理为妙药,文存传理,为遣使送药也。理贵流通,流通要由文字,为勅语使言卿持此药送与彼人也。闻经之理,众魔恶友不能为患,犹人有药力,鬼神远去也。僧宗曰:犯四重五逆者,一往闻经,为见使也。思惟于理,为吾威德也。以此二事,其罪得灭也。宝亮曰:此第八譬,明经力彼及外道也。医譬佛也,使譬菩萨,药譬此经也。为彼解说,如送与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聋人(至)所以者何无因缘故。 案宝亮曰:第九,偏为阐提作譬也。闻经不能生信,如聋之不闻。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至)终不能治一阐提辈。 案僧亮曰:犯重戒人,不断善根,方之阐提,微为胜故,譬王也。必入地狱,譬必死病也。报在未来,于今不现,譬腹内也。律能治罪,譬下药也。劝令看律而不肯信,譬不肯服也。经力发梦,使地狱受苦,狱是下道,譬粪门生疱也。亦受畜生之报,譬虫血杂出也。法瑶曰:卿不见我腹内事者,不信断善根,受地狱报也。应服下药者,阐提初入地狱,便有三念,为自知也。经说胜理,如医白王也。良医术力者,譬常理也。隐处譬地狱也。宝亮曰:第十譬,诸佛善说五时经教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至)必死之人一阐提辈。 案僧亮曰:此语势及之,非义宗也。谓其罪既重,法不能救耳。僧宗曰:上来八譬,悉以呪经也。此两譬,佛菩萨也。宝亮曰:第十一譬,由以除八倒为喻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至)最尊最胜众经中王。 案僧亮曰:如来教法先浅后深,唯涅盘究竟,无惑不除也。宝亮曰:第十二譬,与《法华》之前经作喻也。除三毒并等分,及四倒故,故言八术。复能博达过八种者,譬涅盘经教有十二术也。此两譬所以就人为喻者,遣物疑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大船(至)化度众生亦复如是。 案僧亮曰:次答船师问也。生死苦海,人皆求度,而经能劝人修学。佛度生死,更无余道,乘大涅盘以救苦人也。下二风譬,初譬速度、后譬自庆,皆劝美也。宝亮曰:自前四问明因中利益,此明果中利益也。有三意:此第一,先明诸佛得度已,还济众生也。智秀曰:答第十八问。此下三问,皆明经力能为外物作缘。船有二种:一者为众生作境界,正以信教故,便能生善也;二者妙佛住果地,还度生死也。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至)堕于地狱畜生饿鬼。 案宝亮曰:第二意,度生死所以速者,经之力也。法瑶曰:众生虽有五戒十善,欲度大海,若住此善则不离生死,闻此经则超越也。僧宗曰:诸行为船,涅盘为风,修行万行,必须圆解常教。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至)大涅盘经生清净信。 案宝亮曰:第三意,自庆也。法瑶曰:众生为苦所切,思善反恶之时,感经修行,日进无退也。僧宗曰:厉物情也。生死轮转所以不息,正由不值涅盘之风。岂不深发增上之心耶? 复次善男子!如蛇脱皮(至)亦名常住无有变易。 案僧亮曰:上说涅盘能度生死,非余契经,以此释之也。佛之真身是实,涅盘说实,见实则生死尽也。应身非实,契经以之为实,不见实故,生死不尽也。法瑶曰:蛇脱皮者,止明双树一迹耳。虽现舍生死,而迹无生灭,法身常一也。僧宗曰:答第十九问,向云乘涅盘船济度众生,实无生灭。物以王宫之生、双树之灭为疑,故以此譬拂滞也。 复次善男子!如庵罗树(至)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案僧亮曰:次答问云何观三宝犹如天意树也。上劝修经,今说修经之法。有二意:先解如来身密,犹如无意树也。次解口密,如先陀婆也。法瑶曰:天树随意感变,人树逐时而迁。迁变虽异,而树实常存。举人树,则天树可知也。故近取此树,远况三宝也。此譬与船师、蛇脱皮,通明一身始终之示现也。僧宗曰:答第二十问。向举蛇譬,一往但明非实灭也;今寄树譬有三时之变,广明初生乃至涅盘一应之迹也。此下有五重明义:第一举树譬,虽有三时之变,实则不灭;第二明口密,能以非常之言,密诠常旨;第三因明三宝兴衰之相,以人不行,故义言灭也;第四劝立丈夫之志,既理由人弘,故抑抗其辞也;第五更出末法三宝衰灭时节之处所也。宝亮曰:开此答中有三意,第一明三宝有衰盛之相、第二明法灭之相貌也、第三教行者作业也。从此下,先明佛宝现有灭也。 善男子!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至)凡夫品类所能信也。 案僧亮曰:次显口密也。如彼智臣善解密语,可以类求修经之法也。以先陀婆譬四非常,一名四实。修心常法者,知有常因,能得常果也。僧宗曰:第二明口密也。彼以一名表四种之实,此一偏教亦表常我四实理也。有智之人,因四非常悟于常乐。事同应身虽有三时,而识法身是常存也。 复次善男子!如波罗奢树(至)以是众生薄福德故。 案僧亮曰:更以三树譬涅盘衰灭之时。不解密语,常雨不降,不得常果也。水陆枯悴,譬无人天善也。药无势力,譬余契经也。僧宗曰:此第三炎明三宝衰灭之相,言末代不能流传也。 复次善男子!如来正法(至)随顺不逆为众生说。 案僧亮曰:上言灭后者,此明法欲尽时不解密语,受学经者抄略前后分作多部,唯诸菩萨解密语者不违经旨也。 复次善男子!如牧牛女(至)复加二分诣市卖之。 案僧亮曰:譬行经之人,广上懒堕求利之事也。僧宗曰:加二不已乃至于八,无复乳味。诸恶比丘为利养故,安置浮辞,使理味难解也。 时有一人为子纳妇(至)乳之为味诸味中最。 案僧亮曰:一人者,譬密语菩萨。将使弟子为化,绍嗣不绝,譬之纳妇也。化必须法,譬求乳也。求法为物,譬待客也。有法之处,譬之市也。得财乃说,譬索价也。读诵受持,譬用作糜也。僧宗曰:复改换文辞,故是筌常比之,余教不可譬。 善男子!我涅盘后正法未灭(至)能灭正法色香美味。 案僧亮曰:合第一加水也。 是诸恶人虽复读诵(至)庄严文饰无义之语。 案僧亮曰:合第二加。 抄前着后抄后着前(至)诸恶比丘是魔伴侣。 案僧亮曰:合第三加。 受畜一切不净之物(至)如牧牛女多加水乳。 案僧亮曰:合第四加也。昙纤曰:止取抄前着后为一加,抄后着前为二加,前着中后为三加,中后着前为四加。 诸恶比丘亦复如是(至)以是义故名大涅盘。 案智秀曰:通举上譬略合也。 复次善男子!若善男子(至)如蜂采味汝亦如是。 案僧宗曰:第四,劝立丈夫志也。 复次善男子!如蚊子泽(至)无上正法将灭不久。 案僧宗曰:第五,更出末法三宝衰灭时节之处所也。 大般涅盘经集解卷第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