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盘经集解卷第二十九  出功德天黑暗女譬 释死苦 圣行品之第三 迦叶!生之根本凡有如是(至)观于所生已见过患。 案僧亮曰:以凡夫颠倒贪生而恶老死,明菩萨不尔也。僧宗曰:第三,寄观行门明八苦相也。此中有六譬,皆明凡夫贪生;而菩萨见过,弃而不乐也。宝亮曰:此下第二,观过也,有六譬也。 迦叶!如有女人入于他舍(至)散华供养恭敬礼拜。 案僧亮曰:为菩萨作譬也。菩萨爱生情薄,见生死过,则俱厌也。生是贪悦之本,譬女。五阴是生所住处,譬舍。乘因得果,譬之他也。生理可乐,譬之端正。智以御身,譬之舍主。名以表实,譬问名也。生是善果,其因净故,譬功德也。果非不净,譬天也。考名责实,譬问所作也。有生有实,譬能与也。 复于门外更见一女(至)汝若不去当断汝命。 案僧亮曰:舍生名死,譬门外也。反生易显,不须辞费也。即持利刀者,医药救生,譬持利刀,以防死也。僧宗曰:死是人之所恶,悲情内故,譬之门外也。 女人答言:汝甚愚痴(至)我皆不用各随意去。 案智秀曰:生在报前,譬姊。死居报后,譬之妹也。 是时二女便共相将(至)是故俱请令住我家。 案僧宗曰:凡夫也,无法财,故喻贫也。 迦叶!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是故贪爱生死二法。 案智秀曰:双合譬也。宝亮曰:此第一,以二女譬凡夫,与菩萨相对也。 复次迦叶!如婆罗门(至)如彼童子取菓还弃。 案僧亮曰:幼稚童子,譬始业菩萨见苦不深,未全忘生,如取菓已舍;若智行俱深,则不取不舍也。僧宗曰:菩萨是高行之族,以譬婆罗门子。旷劫为地狱所苦,绝人天食也。粪譬阴身。菓譬生也。欣生之情,譬欲取也。生之为过,圣之所说,譬智诃也。知贪生之患,譬?然有愧也。为生天中有五欲乐,譬净洗也。终不爱者,譬还弃也。宝亮曰:此第二,以童子譬小菩萨,与大菩萨对也。 复次迦叶!譬如有人(至)以其不见老病死故。 案僧亮曰。四衢道,譬佛四无量无齐限也。器譬经藏。食譬施戒定。佛为在家之人,初赞施戒,生死之乐;后说无常,赞涅盘乐,此法始终皆佛说。凡夫贪生,不见后过;圣人见过,不生贪也。又四衢譬四辨。器譬名味句身。食譬施戒定也。卖之譬劝行也。远来饥虚,譬经三途久也。此是何物者,称其所求,问以定之。食主答言者,戒定能得天人之乐,后必无常也。是人闻已者,不为菩萨说也。多与我价者,生天不受四趣之苦也。僧宗曰:说法聚人之处,譬四衢也。化主说人天因果,取人利养如卖也。菩萨虽知天中报妙,见有死患,不欲生故。喻如彼人虽欲买食,为一恶故,所以遂舍也。宝亮曰:此第三,以卖食譬释教也。谓若生死之果如此者,圣人何意说此五戒十善受人天报耶?此是善不受义之诚证也。此教本接下愚,若不闻人天之乐,凡夫岂肯行道耶? 复次迦叶!譬如毒树(至)下至十岁俱亦受苦。 案僧亮曰:此二譬同显有生有死、修短无异耳。宝亮曰:第四第五二譬,偏据生死果报唯苦而无乐。 复次迦叶!如譬嶮岸上有草(至)大涅盘经观于生苦。 案僧亮曰:譬菩萨尚不贪天上报,况复欣此人中果耶?僧宗曰:险岸,譬五阴身也。草覆,譬无明也。岸边甘露,譬妙药报也。大坑,譬死苦也。即便取者,贪乐果故,修善因也。脚跌者,永沦生死也。宝亮曰:为外道作譬也。险岸譬非想也,草覆譬彼生死果报,而外道不知,计为涅盘也。甘露者,譬禅定乐也。寿千年者,八万劫也。贪其味者,着禅定也。深坑者,生死苦也。脚跌者,外道以非想为涅盘,失理故堕三涂也。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至)大涅盘经观于老苦。 案僧亮曰:皆与衰坏作譬也。王譬壮色,敌国譬老,他土人民以譬忆念少盛之事也。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至)大涅盘经观于病苦。 案僧亮曰:端正譬健色,夫人譬爱结,王譬病也,挑一目等譬坏盛色。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至)住于大乘大涅盘呪。 案僧亮曰:唯除二禅者,凡死苦一至,无不恼乱,故以灾为譬。菩萨死至,心不乱也。摩罗毒蛇其色黑,若触人衣,或人衣触其行处皆死。故名触毒。阿竭多星,八月出也,因星结呪,消四毒也。僧宗曰:病之为苦,破坏浮囊实为最苦也。 复次迦叶!譬如有人(至)大涅盘经观于死苦。 案僧亮曰:上来说死而未说苦。今言于险难处无有资粮者,诸受根灭,不受根起,名曰死也。不受根起,则生涂断绝,譬险难也。受根不起,不起则无法,无法则不可资用,譬无资粮也。来涂茫茫,莫知所之,譬悬远也。五根皆灭,意识独行,譬无伴侣。业风所飘,求生不住,譬常行也。五道未分,譬不知边际也。遇得生缘,乘痴受生,譬无灯明也。上来诸譬说欲受生之苦,自此下譬死之苦也。说一切苦皆由受生。心灭名死,灭不由户,譬无门也。不受根起,譬有处所也。不觉苦乐,譬无痛处。医药不加,譬不可治也。诸根渐灭,强力所不制,譬无遮止也。受根已灭,不可更生,譬不得脱也。生灭根异,外相不改,譬无破坏也。人不喜见,譬愁毒也。不能害人,譬非恶色也。人惧其祸,譬怖畏也。是根皆灭,譬在身也。灭不可见,譬不可觉知也。 大般涅盘经集解卷第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