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入第四卷经第三纸)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八、主海神二:初、长行十法颂脱第三。 复次,出现宝光主海神(至)众宝庄严身解脱门。 为物供佛,是等施福,得众宝相,以庄严身。 不可坏金刚幢主海神(至)护一切众生善根解脱门。 巧随根欲,说法护善,使其长成。 不杂尘垢主海神,得能竭一切众生烦恼海解脱门。 谓演深广法,体烦恼空。梵本偈云:一切世间众道师,法云大雨不可测,消竭无穷诸苦海,此离垢尘入法门。苦准此文,乃竭苦海。四、若见佛境,则惑亡苦息。准现经文,三是烦恼,四是于苦。若依梵本,前苦后惑。既译人脱漏,致使文义参差。故古德云:脱第四颂。结名既同,故知脱第三 恒住波浪主海神,得令一切众生离恶道解脱门。 恒住波浪,即是普用,水为宫殿。 吉祥宝月主海神,得普灭大痴暗解脱门。 以智灭痴。 妙华龙髻主海神,得灭一切诸趣苦与安乐解脱门。 为行所迁,一切皆苦。菩提因起,则生灭苦亡,便得涅盘寂灭安乐。 普持光味主海神(至)一切众生诸见愚痴性解脱门。 将智灭痴,未免于见。了痴见性,痴见自亡。真妄等观,是佛境也。 宝𦦨华光主海神(至)种性菩提心解脱门。 一切众生有佛种性,圆明可贵,具德称宝,佛眼普观,佛智普示。正因今显,如出金藏;大心若起,如种生芽。故云出生缘、了二因,为能悟之妙道。 金刚妙髻主海神,得不动心功德海解脱门。 了如不取,则心不动摇。湛如渟海,万德攸归。故须弥可倾,魔岂能娆。一念降魔,如本行集。 海潮雷音主海神,得普入法界三昧门、解脱门。 入法界定,如法界徧。 △二、偈颂赞佛。 尔时出现宝光主海神(至)而说颂言。 不可思议大劫海(至)海潮音神所行处。 △九、主河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普发迅流主河神,得普雨无边法雨解脱门。 行成雨法,若霈然洪霔。灭惑生德,若悬河迅流,无所滞碍。 普洁泉㵎主河神(至)令永离烦恼解脱门。 现身息恼,若泉㵎洗心。 离尘净眼主河神(至)普涤一切众诸惑尘垢解脱门。 真实涤垢,悲智相资,若碧沼澄潭,空色交映,故名离尘净眼。 十方徧吼主河神,得恒出铙益众生音解脱门。 圆音徧益,若崩浪发响。 普救护众生主河神(至)恒起无恼害慈解脱门。 拯救漂溺 无热净光主河神,得普示一切清凉善根解脱门。 善根无惑,可谓清凉。若阿耨达池,永无热恼。 普生欢喜主河神(至)永离悭着解脱门。 施门无量,令彼无悭。若蕴藻菱莲,普令物喜。 广德胜幢主河神,得作一切欢喜福田解脱门。 行福契实,故无不欣。若深湖广陂,是为广德。 光照普世主河神(至)瞋毒者欢喜解脱门。 方便慧力,杂染皆净。慈彼冤害,瞋反成欢。若万顷波澄,光映天下。 海德光明主河神(至)恒受具足乐解脱门。 总收万善,令会涅盘。若彼百川,咸会大海。由智广故,名海德光明。 △二、偈颂赞佛。 尔时普发迅流主河神(至)而说颂言。 如来往昔为众生(至)此海光神之解脱。 △十、主稼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柔輭胜味主稼神(至)令成就佛身解脱门。 功德智慧,二种法味,资成佛身。 时华净光主稼神(至)受广大喜乐解脱门。 喜乐由于苦除。 色力勇健主稼神(至)圆满法门净诸境界解脱门。 众生为所净之境。 增益精气主稼神(至)大悲无量神通变化力解脱门。 悲深故通广。 普生根果主稼神(至)令下种无失坏解脱门。 下种佛田,必至果无坏。 妙严环髻主稼神,得普发众生净信华解脱门。 智敷物信,获果称华。 润泽净华主稼神(至)令增长福德海解脱门。 慈眼视物,故福聚无量。慈则恬和怡悦,偈云胜道。 成就妙香主稼神,得广开示一切行法解脱门。 以行成佛故,始成即宣。 见者爱乐主稼神(至)诸恶普清净解脱门。 懈于修习,忧恼是生,勤䇿诸根,众恶清净。 离垢光明主稼神(至)令众会欢喜满足解脱门。 随根为说,遂求故喜。 △二、偈颂赞佛。 尔时柔輭胜味主稼神(至)而说颂言。 如来无上功德海(至)此净光神解脱门。 △十一、主药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吉祥主药神(至)而勤摄取解脱门。 顺情则易摄,逆意则难调,故普观之。 栴檀林主药神(至)灭一切众生烦恼解脱门。 二三可知。 名称普闻主药神(至)增长无边善根海解脱门。 如学者以名为实宾,大土以名为佛事。 毛孔现光主药神(至)一切病境界解脱门。 以慈善根力,放月爱等光,身心两病,才念便灭。 破暗清净主药神(至)令智眼清净解脱门。 迷理迷报,二愚盲冥,起惑造业,备受众苦。佛以正法金錍,开其智眼,令明见三谛,故云清净。 普发吼声主药神(至)令见者咸生善根解脱门。 七八可知。 明见十方主药神(至)能以方便令生信解解脱门。 无爱见之大悲,生物德,故名藏。 普发威光主药神(至)灭一切众生病解脱门。 世医疗治,虽差还生。永灭生德,无先念佛。因病因光,皆是方便。谓佛有无边相,相有无边好。好放无边光,光摄无边众。言随念者,佛德齐均。随缘随乐,趣称一佛。三昧易成,敬一心浓。余尽然矣。况心凝觉路,暗蹈大方。 △二、偈颂赞佛。 尔时吉祥主药神(至)普观一切主药神众。而说颂言: 如来智慧不思议(至)此发威光解脱门。 △十二、主林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布华!如云主林神,得广大无边智海藏解脱门。 佛德无边,皆依智海,含德流光,所以名藏。 擢干舒光主林神,得广大修治普清净解脱门。 等众生悲,是为广大;一一离障,名普清净。 生芽发曜主林神,得增长种种净信芽解脱门。 一切胜因,皆为佛道。各各心净,则种种芽生。 吉祥净叶主林神,得一切清净功德庄严聚解脱门。 一切功德,庄严一毛,一一皆然,故佛为德聚。良以佛果揽因,皆圆成,非分成。是故一因生一切果,一果收一切因,皆圆融无碍耳。 垂布𦦨藏主林神(至)恒周览法界解脱门。 智通万法,是曰普门。客尘不生,故曰清净。悟如日照,顿周法界。功如佛镜,说智渐明。明是本明,渐为圆渐。 如庄严光主林神(至)而兴布法云解脱门。 知徧趣行如应布。 可意雷声主林神(至)演清净音解脱门。 了音声性皆同佛音,故无不可意;能令世间皆闻佛音,方云清净。 香光普徧主林神(至)广大行境界解脱门。 昔行称周法界是广大境,神通普令物见,仿而行之,如下喜目,即其事也。 妙光迥曜主林神(至)饶益世间解脱门。 众生谄佞,自不修德,宁有进贤之心?今福智益他,则物我兼利。偈云譣詖,即谄佞也。 华果光味主林神(至)庄严功德藏解脱门。 敬念则佛兴,佛兴则庄严德藏。障重者不念不见,于佛岂无常哉?故应见者常见也。 △二、偈颂赞佛。 尔时布华如云主林神(至)而说颂言。 佛昔修集菩提行(至)此味光神所观察。 △第十三、主山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宝峯开华主山神,得入大寂定光明解脱门。 寂而常照,故光无不阐。 华林妙髻主山神(至)成熟不可思议数众生解脱门。 相光熟机皆慈善,根力如涅盘广明。 高幢普照主山神(至)心所乐严净诸根解脱门。 修因严根本,为顺物故,瞩莲目而欣乐,覩月面而欢心,或见诸根一切皆周法界,喜益深矣。 离尘宝髻主山神(至)勤精进无厌怠解脱门。 如空不染,故长劫无怠。 光照十方主山神,得以无边功德光,普觉悟解脱门。 痴故长眠,唯福智之能觉。 大力光明主山神(至)显示一切如来功德解脱门。 上三可知。 普眼现见主山神(至)于梦中增长善根解脱门。 若睡若寤,皆令闻法进行,斯为佛业。如大璎珞经说:过去有佛,凡欲说法,令大众眠。梦中说法,令增善根,觉得道果。涅盘亦云:其人梦中见罗刹像等,亦表万法皆梦。大梦之夜,必有大觉之明。 金刚坚固眼主山神,得出现无边大义海解脱门。 称性法门,无边大义,一音能演,是出现也。 △二、偈颂赞佛。 尔时开华帀地主山神(至)而说颂言。 往修胜行无有边(至)入此方便金刚目。 △十四、主地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普德净华主地神(至)普观一切众生解脱门。 念念无间,平等普观,修慈护法,故得金刚之体。金刚,即内照之实也。 坚福庄严主地神,得普现一切众生福德力解脱门。 一毛福力,顿现众福。 妙华严树主地神(至)出生一切佛刹庄严解脱门。 证入无生,不碍严刹。 普散众宝主地神(至)令众生除障垢解脱门。 一向为他。 净目观时主地神(至)常游戏快乐解脱门。 观机出现,名为游戏。 金色妙眼主地神(至)清净身调伏众生解脱门。 现净惑身,方调物惑。 香毛发光主地神(至)一切佛功德海大威力解脱门。 内具德海,现威力身,如地含海润,发生百谷百糓苗稼,皆地香毛故。 寂音悦意主地神,得普摄持一切众言音海解脱门。 长行一言,尽摄无余。偈颂一言,普徧无极。 妙华旋髻主地神,得充满佛刹离垢性解脱门。 𦦨云普徧,令物离垢为性。 金刚普持主地神(至)法轮所摄持普出现解脱门。 法能摄持,心行如金刚之轮;佛则不动,现世若须弥出海。 △二、偈颂赞佛。 尔时普德净华主地神(至)而说颂言。 此下颂中亦有二句,结法属人可以意得。 如来往昔念念中(至)普持得见生欢喜。 △十五、主城神二:初、长行十法有云脱;第九、十颂具足。 复次,宝峯光曜主城神,得方便利益众生解脱门: 光等方便,成熟利益。 妙严宫殿主城神,得知众生相教化成熟解脱门。 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满净喜宝主城神(至)令一切众生受诸福德解脱门。 护法。法存则物受福德,教理行果,皆有护也。 离忧清净主城神,得救诸怖畏大悲藏解脱门。 悲救无尽名藏。 华灯𦦨眼主城神,得普明了大知慧解脱门。 了佛大智。 𦦨幢明现主城神,得普方便示现解脱门。 方便现身。 盛福威光主城神(至)得开悟一切愚暗众生解脱门。 迷真俗理,故云愚暗。佛出开示,令其悟入。本迷无始,犹若生盲。虽闻譬喻,竟不识乳。唯佛出世,方能晓之。九、准梵本云:香幢庄严髻主城神,得破一切烦恼臭气,出生一切智性香气解脱门。谓正使为臭物,残习为臭气。智性为香体,利物为香气。香气若高山之出云,称智性而无尽。臭气若香风之卷雾,等性空以无边。烦恼则尘习双亡,智慧则自他兼利。有本具云:香髻庄严主城神德,开发众生清净妙智解脱门。亦□写之脱漏耳,义不异前。偈云现梦中者,梦是神游,亦见闻之气分也。梦中尚调,况于觉悟。如迦旃延为弟子,现梦境界等。 宝峯光目主城神(至)破一切众生障碍山解脱门。 二障五盖,重叠如山,非智光明,莫之能破。 △二、偈颂赞佛。 尔时宝峯光曜主城神(至)而说颂言。 导师如是不思议(至)如是宝峯之所入。 △十六道场神二。 初长行十一法。 复次,净庄严幢道场神(至)誓愿力解脱门。 出现字两用,谓有佛出现,即出现庄严,具而为供养。佛昔如是神,以大愿仿之。 须弥宝光道场神(至)成就广大菩提行解脱门。 对物成行,令物仿之,施为行先,故偈徧举。 雷音幢相道场神(至)于梦中为说法解脱门。 梦觉皆化,则时处俱徧。 雨华妙眼道场神(至)众宝庄严具解脱门。 外宝内眼,重重难舍,为物说行,故云能雨。 清净𦦨形道塲神(至)广化众生令成熟解脱门。 清净𦦨形神,前列中无谓。色相道场,俱妙庄严,并为熟物。 华缨垂髻道场神,得随根说法令生正念解脱门。 疑境界者,以唯心为正念。疑法性者,以无得为正念。实则无正无邪,方称曰正。无念不念,是真念矣。诸念不生,正念方生耳。故随根雨法,断疑生智。 雨宝庄严道场神(至)普雨无边欢喜法解脱门。 辩才雨法,称根故喜。 勇猛香眼道场神,得广称赞诸佛功德解脱门。 深广赞佛,故名实双美。 金刚彩云道场神(至)庄严道场解脱门。 树王眷属,并如经初。 莲华光明道场神(至)而充徧十方解脱门。 即前身徧十方而无来往,智入诸相,了法空寂也。 妙光照曜道场神,得显示如来种种力解脱门。 佛有无量力故,因行亦然,皆严具显示。既是道场之神,故得道场事中解脱。 △二、偈颂赞佛。 尔时净庄严幢道场神(至)而说颂言。 颂亦十一。 我念如来往昔时(至)此妙光神能听受。 △十七、足行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宝印手足行神(至)令见者欢喜解脱门。 初二可知。 最胜华髻足行神(至)一切如来众会道场解脱门。 内则念念安于理事,外则处处建立道场。 摄诸善见足行神(至)悉调伏无边众生解脱门。 举足下足,海印发挥,诸有威仪,无非佛事。 妙宝星幢足行神(至)普雨众宝出妙音声解脱门。 以华以光,雨宝雨法。 乐吐妙音足行神,得出生无边欢喜海解脱门。 众生无边,是佛化境,见佛闻法,故生欢喜。 栴檀树光足行神(至)普觉一切道场众会解脱门。 圆音警物,等栴檀之香风;暂一熏修,觉身心之调顺。 莲华光明足行神(至)一切众生令生善根海解脱门。 △二、偈颂赞佛。 尔时宝印手足行神(至)而说颂言。 佛昔修行无量劫(至)见已心生大欢喜。 △十八、身众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净喜境界身众神,得忆佛往昔誓愿海解脱门。 初列处名华髻庄严,或是名广,略举其半;或梵音相类,译者之误,未勘梵本法门。 光照十方身众神(至)令欢喜调伏解脱门。 初三可知。 净华严髻身众神,得身如虗空周徧住解脱门。 相即无相故,如空徧住。空非独虗,亦徧于色。住非分住,一尘亦周。如芥子空即不可尽,身与法性不可分故。 无量威仪身众神,得示一切众生诸佛境界解脱门。 威仪施作,无心顿现,斯即佛境,难以言思。 最胜光严身众神(至)饥乏众生色力满足解脱门。 佛为良田,出世难遇,一兴微供,果获五常。略言色力,亦有常命,安乐辩才,此五皆常,方云满足,受报无尽,故悉离贫穷。 净光香云身众神,得除一切众生烦恼垢解脱门。 齿光除垢,表所说净故。 守护摄持身众神,得转一切众生愚痴魔业解脱门。 有染于五尘,无慈于六趣者,愚痴魔业也。体五欲性,虗己兼亡,彼业斯转,而名云守护。摄持者,善守根门,摄散持德,则远魔矣。然魔事惑,不出三毒及慢。魔恼众生,不出三事,谓上妙五欲及诸苦具。为说邪法,则三毒是生。三毒内着,即为魔业。今守护觉察,魔如之何?即偈中解脱道也。 普现摄化身众神(至)显示庄严相解脱门。 此有三意:一、身虽周于法界,多示为王,摄御自在故;二、八相处于王宫,俯接物故;三、法界菩提树下,法王宫故。 不动光明身众神(至)皆令生清净善根解脱门。 迷于本空,故有妄苦。无漏本有,是净善根。 △二、偈颂赞佛。 尔时净喜境界身众神(至)而说颂言。 我忆须弥尘劫前(至)不动光神所观见。 △十九、执金刚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妙色那罗延执金刚神(至)无边色相身解脱门。 见如来身普现非别,岂唯凡现之处即无边相,亦随一一色相皆无有边。 日轮速疾幢执金刚神(至)得无边随类音解脱门。 上三可知。 妙臂天主执金刚神(至)开悟众生解脱门。 初卷中名诸根美妙,但云妙臂,文义俱阙。又如天主,以现为世主故。 可爱乐光明执金刚神(至)咸尽无遗解脱门。 法海深奥,盘节差别,巧说令现,无有遗余。 大树云音执金刚神(至)摄一切树观解脱门。 约神且说宝饰为严,巧摄己众;约佛方便相好为严,无不摄也。 师子王光明执金刚神(至)皆具足明了解脱门。 因深故大福为能严,果胜故德相皆明足。 密𦦨吉祥目执金刚神(至)为现威严身解脱门。 恶谓十恶。险者,恶之因也,能陷自他及险道故。 莲华摩尼髻执金刚神(至)庄严具摩尼髻解脱门。 若以现文,则摩尼髻是所雨;若以义取,此神名摩尼髻。亦得髻是能雨,一切菩萨严具是所雨,表菩萨智光圆满故。 △二、偈颂赞佛。 尔时妙色那罗延执金刚神(至)而说颂言。 汝应观法王,法王法如是(至)示佛所行处。 第六偈云:漩澓者,水之漩流洄澓之处,一甚深故,二回转故,三难渡故。法海漩澓亦然,一唯佛能究故,二真妄相循难穷初后故,三闻空谓空则沈于漩澓,闻有谓有等皆类此知,故云一切差别义也。异生众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