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六、紧那罗王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善慧光明天(至)得普生一切喜乐业解脱门。 世喜乐业,皆因佛生。 妙华幢紧那罗王(至)令一切受安乐解脱门。 闻深适神故,法喜无上,终得涅盘无尽安乐。 种种庄严紧那罗王(至)清净信解藏解脱门。 佛德深广,信亦包含。 悦意吼声紧那罗王(至)令闻者离忧怖解脱门。 音演真法令闻故,妄忧除而意悦。 宝树光明紧那罗王(至)令觉悟所缘解脱门。 达境唯心而本空,则安立众生于觉悟。 普乐见紧那罗王,得示现一切妙色身解脱门。 难遇益生,所以示现,相严常住,名为妙色。 最胜光庄严紧那罗王(至)所从生业解脱门。 大知、普慈是二严果,一切智因是能生业。 微妙华幢紧那罗王(至)业所生报解脱门。 业细难穷,自观示物。 动地力紧那罗王,得恒起一切利益众生事解脱门。 神通益物,无间称恒。 威猛主紧那罗王(至)巧摄御解脱门。 知机巧化,谓摄心正智,御心如境。 △二、偈颂赞佛。 尔时善慧光明天紧那罗王(至)而说颂言。 世间所有安乐事(至)此威猛主能观察。 十颂次第,文并可知。 △七、迦楼罗王。依贤首静法,皆云准颂长行,脱第五执持王。初、长行得法。 复次,大速疾力迦楼罗王(至)普观察众生界解脱门。 智无着故见无碍,非普观故通悉调。 不可坏宝髻迦楼罗王(至)教化众生解脱门。 徧坐觉树,名住法界。现通说法,名为教化。 清净速疾迦楼罗王(至)成就波罗密精进力解脱门。 进䇿诸度,往修故成。 不退心庄严迦楼罗王(至)入如来境界解脱门。 境界,如偈文绝思则入,方为勇猛。五、诸本既脱,遇一本有文云:大海处摄持力迦楼王,得能竭众生烦恼海解脱门。多是古本脱,今依有本。然偈约能竭说佛福智。 坚法净光迦楼罗王(至)差别智解脱门。 众生无边故,成就智多。 如严冠髻迦楼罗王,得庄严佛法城解脱门。 城有三义:一、防外敌,二、养人众,三、开门引摄。今言法城,通教、理、行、果。行契理、教,则无不俱严,故各有三义。谓了心城之性空,则众惑不入;见恒沙性德,则万行爰增;道无不通,则自他引摄,便能契果。绝百非以成解脱,养众德以全法身,开般若而无不通矣。方显教城无非养所诠旨,句句通神,有斯多义。故偈云:广大叵穷,重重四门,故无数量,究竟能阐。唯我世尊。 普捷示现迦楼罗王,得成就不可坏平等力解脱门。 法身无相,故不可坏。体即真如,凡圣平等。无分别智,安住证会,名成就力。 普观海迦楼罗王(至)而为现形解脱门。 现同类形,方便调伏。 龙音大目精迦楼罗王(至)殁生行智解脱门。 众生没生,皆由行业,佛生死智,方能普入。 △二、偈颂赞佛。 尔时大速疾力迦楼罗三(至)而说颂言。 佛眼广大无边际(至)龙音解脱能如是。 颂文如次配释可知。但第五偈或有前脱,故略释之。初二句甚深广大,次句福智相严。行通因果,因深果远已不思议。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盘,则行为果,果皆绝言道。佛行如出现品。 △八、阿修罗王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罗睺阿修罗王得现为大会尊胜主解脱门。 修罗尊等胜须弥之高,如来威光蔽十方,大众生各见真胜主也。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得示现无量劫解脱门。 彼能以一丝作种种事,令一刹那现于多劫调生等事。 巧幻术阿修罗王(至)一切众生苦令清净解脱门。 以多法门入佛境界,则苦灭心净,种种法门亦如幻也。下文云苫末罗,即巧幻梵音。 大眷属阿修罗王,得修一切苦行自庄严解脱门。 多劫多苦,为物非己,如尸毗救鸽,萨埵投崖,已是丈夫最胜严饰。况终克寂智,万德以严,翻显无利勤苦,诚为可丑。既为物而行,故有大眷属。 婆稚阿修罗王得震动十方无边境界解脱门。 以大幻通力,动刹悟机,不怖众生,斯为大力。大力婆稚,华梵异耳。 徧照阿修罗王得种种方便,安立一切众生解脱门。 开种种权门,安众生于一极之乐。权为入大之本,故皆佛智因。权实不迷,斯为徧照。 坚固行如庄严阿修罗王(至)净诸染着解脱门。 万善顺理,普不可坏,斯解脱处,何染不亡?功归正觉。故偈云:佛力如是修者,坚固妙严。 广大因慧阿修罗王,得大悲力无疑惑主解脱门。 非用智故,普令无疑。主斯事者,广大因慧。 现胜德阿修罗王(至)承事供养修诸善根解脱门。 供事修善,有胜德故。 善音阿修罗王,得普入一切趣决定平等行解脱门。 普入诸趣,明处无不徧。偈云:三世时,无不均,有佛性,名为决定。具上三义,平等行焉,不宣实义,非善音也。此上一段及后夜神皆结归名,上下例然,恐繁不释。二、偈颂赞佛。 尔时罗睺阿修罗王(至)而说颂言。 十方所有广大众(至)此妙音王所称赞。 颂文如次可知。 △三、诸神众有十九众。今初,主昼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示现宫殿主昼神,得普入一切世间解脱门。 智了物心,如空入色。光照身器,如日合空。身偏器中,如像在镜。世间主力,能摄此身。此身之性,等世间故。皆入观机,故名普入。所入之处,即为宫殿。 发起慧香主昼神(至)令欢喜满足解脱门。 义圆称机,故满心成益。 乐胜庄严主昼神(至)可爱乐法光明解脱门。 身法二光,皆可爱乐。 华香妙光主昼神(至)清净信解心解脱门。 法雨润种已,含实者解开善,未芽者信发。 普集妙药主昼神,得积集庄严普光明力解脱门。 无法不悟,名普明力;旷劫修集,成智庄严。 乐作喜目主昼神(至)皆令得法乐解脱门。 方便开示,世乐亦苦,令其悟入,见理法乐,如欢喜地也。 观方普现主昼神,得十方法界差别身解脱门。 如来身云:就体则非有无,约机则别徧于十方,不可谓之无,约佛则称真法界,不可谓之有。此则随缘非有之法身,恒不异事而显现,以化寂灭非无之众生,恒不异真而成立,即无差别之差别也。 大悲威力主昼神,得救护一切众生令安乐解脱门。 处危者护之令安,有若者救之令乐。 善根光照主昼神,得普生喜足功德力解脱门。 众生暗于多欲沈沦长夜,以法开晓喜足为先,喜足智俱是功德力,能令离苦得安乐故。 妙华缨络主昼神(至)众生见者皆获益解脱门。 有觉德行,故名称普闻;既福广名高,故不虗其益。 △二、偈颂赞佛。 尔时示现宫殿主昼神(至)而说颂言。 佛智如空无有尽(至)如是解脱华缨得。 偈文可知。 △二、主夜神二:初、长行十法。初七夜神,是善财十地善友,见解深广,弥显众海,法门难思。 复次,普德净光主夜神(至)大勇健解脱门。 即善财离垢地善友。彼名全同法门,名寂静禅定乐普游步。普游步言,即大勇健也。寂静禅定乐,即是定体。现法乐住,故名为乐。大勇健者,即是定用。健则堪能,勇则无畏。谓见佛净机,游戏神通,故名勇健,亦游步也。勇健广大,故称普德。无惑智俱,可谓净光。 喜眼观世主夜神(至)清净可爱乐功德相解脱门。 即发光地善友,彼名喜目。观察众生解脱,名大势力普喜幢。谓此解脱,德无不备,化无不周,名大势力。即今广大,身惑俱净,无不乐见,故云普喜。悲为德相,即幢义也。观察普喜,名为喜目。 护世精气主夜神,得普现世间调伏众生解脱门。 即𦦨慧地善友,彼名普救众生妙德。护世精气,方是救生。由护生故,显德之妙也。法门全同次第。又当谓感必现前,调令清净故。 寂静海音主夜神,得积集广大欢喜心解脱门。 即难胜地。善友!彼名寂静音海,法门名念念出生广大喜庄严。念念出生,即积集义。见佛利生,故生大喜。庄严二义:一、见佛修欢喜因严,乐见果故;二、积集此喜,神自庄严。由定发音,名寂静音,深广如海。 普现吉祥主夜神,得甚深自在悦意言音解脱门。 即现前地善友。彼云:守护一切城增长威力。偈中云尸利,以梵音含于二义:一云吉祥,二翻为守。故下译跋陀室利以为贤首。又以首字音同义别,彼为头首,法界品中乃为守护,皆译者方言少融耳。若以义会增长威力,即是普现吉祥正当次第法门。又同彼云:甚深自在妙音解脱。妙音故悦意,悦则意净,即寂能演,故名自在。 普发树华主夜神,得光明满足广大欢喜藏解脱门。 即远行地。善友,彼云:开敷一切树华。一切开敷,即普发也。法门,彼云:菩萨出生广大喜光明。文少倒略耳。旧经云:菩萨无量欢喜知足光明。知足、满足,文相近也。谓能知如来巧智示法大福威光,故日光明。佛以福智满足物心,则含喜名藏。 平等护育主,夜神得开悟,众生令成熟,善根解脱门。 即不动地善友。彼名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法门,名教化众生令生善根。教化、开悟,文异义同;令生、成、熟,始终异耳。谓现通示相,皆为调化;一切善根,皆令生长。平等护育,即救护一切精进大愿,故能为之。今文略耳。 游戏快乐主夜神,得救护众生无边慈解脱门。 念念久修,恒偏救护,是无边慈也。此与善财欢喜地善友似同,而文多异,又非其次,故但直释。 诸根常喜主夜神,得普现庄严大悲门、解脱门。 于三毒难坏众生,以大悲门现庄严身,故石室留影毒龙心华,况现身耶? 示现净福主夜神(至)一切众生所乐满足解脱门。 本为众生,故成自德,令他乐满。 △二、偈颂赞佛。 尔时普德净光主夜神(至)而说颂言。 汝等应观佛所行(至)离垢端严照十方。 初句解脱之力能观,次句即寂静乐神,以此定观佛此体故。下经云:普见三世佛而无取着。以知如来无相,性相本空,故云寂静虗空相也。次句即大勇健,准下经则自他兼净也。次句定果也。上约佛说,若约天说,则四句皆是定用,以住此解脱能见佛体用因果故。 一切世间咸乐见(至)如是护世能观察。 二三可知。 佛昔修治欢喜海(至)此是寂音之所了。 称理徧喜,为广大无边,纵内心不摇,而外现威怒,更深难测。 如来境界不可量(至)普发华神悟斯道。 前偈以寂故能徧,后偈以众生本来自净,故是寂灭。是以智穷妄末,理无不显,妄彻真源,惑无不尽,喜方满足。 十方普现大神通(至)此现福神之所入。 △三、主方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徧住一切主方神,得普救护力解脱门。 现身说法,令悟得果,皆救护力。 普现光明主方神(至)一切众生神通业解脱门。 神通示相,是能成辨业;众生出苦,是所成辨业。 光行庄严主方神(至)生喜乐大光明解脱门。 法光破暗,暗断智生,智与法喜俱生,断以寂灭为乐。 周行不碍主方神,得普现一切处不唐劳解脱门。 普现说法,闻必惑灭,故不唐劳。 永断迷惑主方神(至)发生功德解脱门。 圣人无名,随物立名,贵在生德及灭惑耳。 徧游净空主方神(至)令众生欢喜解脱门。 六七可知。 髻目无乱主方神(至)无差别自在力解脱门。 业同性空并不失报,俱无差异性相无碍,为自在力说能惑报令除恶业,说业性空善业亦亡。 普观世业主方神(至)一切趣生中种种业解脱门。 前约说业性相,令物绝业;此约知业差别,宜随机化。 周徧游覧主方神(至)生一切众生欢喜解脱门。 世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今圣人有志有能,故所作究竟。世人以人随欲,不能兼亡;今有慈有愍,故令物喜。谓十波罗密无不究竟,四无量心令物欢喜。 △二、偈颂赞佛。 尔时徧住一切主方神(至)而说颂言。 如来自在出世门(至)此徧游神之解脱。 十颂次第配释可知。 △四、主空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净光普照主空神(至)一切众生心解脱门。 智慧造理,则十眼广照;日月合空,则万像历然。 普游深广主空神,得普入法界解脱门。 身智二光,徧入法界。 生吉祥风主空神,得了达无边境界身相解脱门。 佛身如空,是无边境,无生无染,为吉祥风。 离障安住主,空神得能除。一如众生业,惑障解脱门。 广说圣道,则离三障,安住二空。 广步妙髻主空神,得普观察思惟广大行海解脱门。 上求下化,名广大行,为安众生,如妙髻焉。 无碍光𦦨主空神(至)普救护一切众生厄难解脱门。 沉生死之厄难,悲智光以济之。 无碍胜力主空神(至)无所着福德力解脱门。 不碍福智相导,是谓胜力。 离垢光明主空神(至)离诸盖清净解脱门。 惑由智遣 深远妙音主空神,得普见十方智光明解脱门。 妙音善说。 光徧十方主,空神得不动,本处而普现,世间解脱门。 不坏本处,而称周十方。 △二、偈颂赞佛。 尔时净光普照主空神(至)而说颂言。 如来广大目,清净如虗空(至)吉祥风所见。 三中,空有四义,含于五法:一、离能取生,即绝妄想;二、离所取相,无相无名;三、境无自性,即是如如;四、心无所得,是为正智。迷如以成名、相,妄想是生;悟名、相之本如,执翻成智。如外无智,智体即如。此二犹空,寂照无碍。如斯见佛,是日吉祥。 如来无量劫,广说诸圣道,普灭众生障,圆光悟此门。 长行及列,并名安住。今云圆光,圆光表智,安住表定,二事相资,前后互举,并能灭障,于理无违。 我观佛往昔所集菩提行(至)无碍神能见。 生死海者,瑜伽七十云:有五种法相似生死,得大海名:一、处无边相似故,二、甚深故,三、难渡故,四、不可饮故,五、大宝所依故。释曰:由前四义,众生流转;由第五义,菩萨入之。且约分喻,第九十云:由三相故,不同水海:一、自性不同,谓水海唯色一分;二、沦没不同,唯人、畜故,唯没身故;三、超渡不同,未离欲者亦能渡故。生死海反上,可思。 清净功德藏,能为世福田(至)普现能观察。 余四可知。 △五、主风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无碍光明主风神(至)及一切世间解脱门。 以方便风,合智日光。智入深法,而无障碍。身入世间,而无影像。 普现勇业主风神(至)佛出现咸广大供养解脱门。 菩萨以求菩提之大心,持称真之供具,等虗空之广大,不碍事之繁多,而以全法界之身,一念供无边之佛,如彼风力,无不成也。 飘击云幢主风神(至)普灭一切众生病解脱门。 长风忽来,浮云散灭。慈风忽起,惑苦病亡。 净光庄严主风神(至)令摧灭重障山解脱门。 福智庄严之风,摧坏如山之障。 力能竭水主风神,得能破无边亚魔众解脱门。 十力降魔,十军皆殄,独名竭水者,欲爱为初故。 大声徧吼主风神,得永灭一切众生怖解脱门。 毛孔慈音,灭除五怖。若百窍异吹,徧吼悦机。 树杪垂髻主风神(至)诸法实相辩才海解脱门。 智入实相,故妙辨如海;如风击树,故能下垂。 普行无碍主风神,得调伏一切众生方便藏解脱门。 调生方便,为智所入,故名为藏。 种种宫殿主风神(至)灭极重愚痴暗解脱门。 禅定宫殿,必定慧双游,故能灭痴暗;约佛则动静无二,见必灭痴。 大光普照主风神(至)一切众生行无碍力解脱门。 日月照明,无风不运,智行无碍,方便力焉。 △二、偈颂赞佛。 尔时无碍光明主风神(至)而说颂言。 一切诸佛法甚深(至)此普照神之所见。 (入第四经)。 △六主火神长行十法有云:准梵本,此脱第四。 复次,普光𦦨藏主火神,得悉除一切世间暗解脱门。 以进力现世,除物无明,以最初故,偏从火义。 普集光幢主火神(至)诸惑漂流热恼苦解脱门。 惑有二义:一、漂,二、恼。善巧回转,则能息之。 大光徧照主火神,得无动福力大悲藏解脱门。 称性之福,相惑不动,与大悲合,自利不动,俱能摄德,无尽名藏。四、有云:准梵本神,名胜上蕊光普照法门,名普能除烦恼尘,谓劫海行满故,今能现通灭惑。偈云:众妙宫神,同前列名。众妙即胜上义耳。然诸本多无,或有本则具云:众妙宫殿主火神,得大慈悲广荫众生解脱门。恐是传写脱漏耳。 无尽光髻主火神,得光明照耀无边虗空界解脱门。 光明照耀等者,日光合空,等空无际;智符实相,称实无边。虽旷劫修成,全同本有;穷灵极数,妙尽难思。实为惑本,即是正因;智照心源,即是了因。如空与日,今略申十义,以辨难思:一、谓日与空,非即非离;二、非住非不住;三、而日善作破暗良缘,显空之要;四、虽复灭暗显空,空无损益;五、理实无损,事以推之,暗蔽永除,性乃无增,空界所含,万像皆现;六、而此虗空,性虽清净,若无日光,则有暗起;七、非以虗空空故,自能除暗,暗若除者,必假日光;八、日若无空,无光无照,空若无日,暗不自除;九、然此暗性,无来无去,日之体相,亦不生灭;十、但有日照空,则干坤洞晓。以智慧日,照心性空,亦有十义。准喻思之,非唯释此一文,乃远通众经,该罗前后。 种种𦦨眼主火神,得种种福庄严寂静光解脱门。 体寂发照,名寂静光,以此成福,庄严身相。 十方宫殿如须弥脱主火神(至)悟一切世间解脱门。 七八可知。 光照十方主火神,得永破一切愚痴执着见解脱门。 分别法相,永离不了愚痴;悟法实性,便无执着之见。 雷音电光主火神,得成就一切愿力大震吼解脱门。 以行扶愿故,能现世作师子吼。二偈颂赞佛。 尔时普光𦦨藏主火神(至)而说颂言。 汝观如来精进力(至)此震音神之所了。 颂加第四,余并可知。 △七、主水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普兴云幢主水神(至)利益一切众生慈解脱门。 无缘大慈,是曰平等。 海潮云音主水神,得无边法庄严解脱门。 无边行法,庄严自他。 妙色轮髻主水神,得观所应化方便普摄解脱门。 寂然不动以观机,感而遂通以随摄。若冬则积雪凝白,夏则无处不流。 善巧漩澓主水神,得普演诸佛甚深境界解脱门。 妙音演佛深旨,令悟妙法漩澓。 离垢香积主水神,得普现清净大光明解脱门。 身智二光,偏觉开化。大充法界,清净无垢。 福桥光音主水神,得清净法界无相无性解脱门。 证净法界,性相俱绝,德无不见,则大用不亡。 知足自在主水神,得无尽大悲海解脱门。 众生不穷,故大悲无尽。满而不溢,有知足义焉。流止从缘,斯为自在。 净喜善音主水神(至)为大欢喜藏解脱门。 处处见佛,故大喜无穷。喜从佛生,即佛名藏。若聆泉流之响,无不悦也。 普现威光主水神(至)广大福德力普出现解脱门。 性相无碍之福,故能普现神通。若空色相映之流,威光荡漾。 吼声徧海主水神(至)发起如虗空调伏方便解脱门。 调生行广,如空无边;用靡暂停,如空无尽。 △二、偈颂赞佛。 尔时普兴云幢主水神(至)而说颂言。 清净慈门刹尘数(至)是故见者无厌足。 前半辨一相因果,次句例余,后句辨益。初言清净者,离过无缘故。门如尘数者,随宜利乐故。以慈为因,得妙相果。以相为因,得无厌果。然如来相,有纯有杂,此就纯门。若以杂门,随一相一毛,皆收如来。法界行尽,亦相相皆尔。纯杂无碍,因果相融,圆成非分成。故佛一相一毛,即同法界,无有分量。此神从一慈门,入无尽相,此约十身之相。若三十二相之因,但说一相一因。如智度、瑜伽等论,涅盘、大集等经,至相海品当引。 世尊往昔修行时(至)此善漩神所行处。 上之三偈,文显可知。 世尊光明无有尽(至)此净香神所观见。 初言无尽以显光常,次充法界以辨光徧,不思议者以显光深,非色现色、非青黄而现青黄故。其第三句显光用。 如来清净等虗空(至)吼声徧海斯能入。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