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四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五 尔时,善财童子于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所,得菩萨解脱已,忆念修习,了达增长。渐次游行,至岚毗尼林,周徧寻觅彼妙德神,见在一切宝树庄严楼阁中,坐宝莲华师子之座,二十亿那由他诸天恭敬围绕,为说菩萨受生海经,令其皆得生如来家,增长菩萨大功德海。善财见已,顶礼其足,合掌前立,白言:大圣!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能知菩萨云何修菩萨行,生如来家,为世大明?彼神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菩萨成就此法,则生如来家,念念增长菩萨善根,不疲不懈,不厌不退,无断无失,离诸迷惑,不生怯劣、恼悔之心;趣一切智,入法界门,发广大心,增长诸度,成就诸佛无上菩提;舍世间趣,入如来地,获胜神通,诸佛之法常现在前,顺一切智真实义境。何等为十?一者、愿常供养一切诸佛受生藏,二者、发菩提心受生藏,三者、观诸法门勤修行受生藏,四者、以深净心普照三世受生藏,五者、平等光明受生藏,六者、生如来家受生藏,七者、佛力光明受生藏,八者、观普智门受生藏,九者、普现庄严受生藏,十者、入如来地受生藏。善男子!云何名:愿常供养一切佛受生藏?善男子!菩萨初发心时,作如是愿:我当尊重、恭敬、供养一切诸佛,见佛无厌,于诸佛所常生爱乐、常起深信,修诸功德恒无休息。是为菩萨为一切智始集善根受生藏。云何名:发菩提心受生藏?善男子!此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谓:起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故;起供养佛心,究竟承事故;起普求正法心,一切无悋故;起广大趣向心,求一切智故;起慈无量心,普摄众生故;起不舍一切众生心,被求一切智坚誓甲故;起无谄诳心,得如实智故;起如说行心,修菩萨道故;起不诳诸佛心,守护一切佛大誓愿故;起一切智愿心,尽未来化众生不休息故。菩萨以如是等佛刹微尘数菩提心功德故,得生如来家。是为菩萨第二受生藏。云何名:观诸法门勤修行受生藏?善男子!此菩萨摩诃萨,起观一切法门海心,起回向一切智圆满道心,起正念无过失业心,起一切菩萨三昧海清净心,起修成一切菩萨功德心,起庄严一切菩萨道心,起求一切智大精进行修诸功德如劫火炽然无休息心,起修普贤行教化一切众生心,起善学一切威仪修菩萨功德舍离一切所有住无所有真实心。是为菩萨第三受生藏。云何名:以深净心普照三世受生藏?善男子!此菩萨具清净增上心,得如来菩提光,入菩萨方便海,其心坚固犹若金刚,背舍一切诸有趣生,成就一切佛自在力,修殊胜行,具菩萨根,其心明洁,愿力不动,常为诸佛之所护念,破坏一切诸障碍山,普为众生作所依处。是为菩萨第四受生藏。云何名:平等光明受生藏?善男子!此菩萨具足众行,普化众生,一切所有悉皆能舍,住佛究竟净戒境界,具足忍法,成就诸佛法忍光明,以大精进趣一切智到于彼岸,修习诸禅,得普门定,净智圆满,以智慧日明照诸法,得无碍眼见诸佛海,悟入一切真实法性,一切世间见者欢喜,善能修习如实法门;是为菩萨第五受生藏。云何名:生如来家受生藏?善男子!此菩萨生如来家,随诸佛住,成就一切甚深法门,具三世佛清净大愿,得一切佛同一善根,与诸如来共一体性,具出世行白净善法,安住广大功德法门,入诸三昧见佛神力,随所应化净诸众生,如问而对,辩才无尽;是为菩萨第六受生藏。云何名:佛力光明受生藏?善男子!此菩萨深入佛力,游诸佛刹心无退转,供养承事菩萨众会无有疲厌,了一切法皆如幻起,知诸世间如梦所见,一切色相犹如光影,神通所作皆如变化,一切受生悉皆如影,诸佛说法皆如谷响,开示法界咸令究竟;是为菩萨第七受生藏。云何名:观普智门受生藏?善男子!此菩萨住童真位,观一切智,一一智门尽无量劫开演一切菩萨所行,于诸菩萨甚深三昧心得自在,念念生于十方世界诸如来所,于有差别境入无差别定,于无差别法现有差别智,于无量境知无境界,于少境界入无量境,通达法性广大无际,知诸世间悉假施设,一切皆是识心所起。是为菩萨第八受生藏。云何名:普现庄严受生藏?善男子!此菩萨能种种庄严无量佛刹,普能化现一切众生及诸佛身,得无所畏,演清净法,周流法界无所障碍,随其心乐普使知见,示现种种成菩提行,令生无碍一切智道;如是所作不失其时,而常在三昧毗卢遮那智慧之藏。是为菩萨第九受生藏。云何名:入如来地受生藏?善男子!此菩萨悉于三世诸如来所受灌顶法,普知一切境界次第,所谓:知一切众生前际后际没生次第、一切菩萨修行次第、一切众生心念次第、三世如来成佛次第、善巧方便说法次第,亦知一切初、中、后际所有诸劫若成若坏名号次第;随诸众生所应化度,为现成道功德庄严,神通说法,方便调伏。是为菩萨第十受生藏。佛子!若菩萨摩诃萨于此十法,修习增长,圆满成就,则能于一庄严中现种种庄严;如是庄严一切国土,开导示悟一切众生,尽未来劫无有休息;演说一切诸佛法海种种境界、种种成熟,展转传来无量诸法;现不思议佛自在力,充满一切虗空法界;于诸众生心行海中而转法轮,于一切世界示现成佛恒无间断;以不可说清净言音说一切法,住无量处,通达无碍;以一切法庄严道场,随诸众生欲解差别而现成佛,开示无量甚深法藏,教化成就一切世间。尔时,岚毗尼林神,欲重明其义,以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最上离垢清净心,  见一切佛无厌足, 愿尽未来常供养,  此明慧者受生藏。 一切三世国土中,  所有众生及诸佛, 悉愿度脱恒瞻奉,  此难思者受生藏。 闻法无厌乐观察,  普于三世无所碍, 身心清净如虗空,  此名称者受生藏。 其心恒住大悲海,  坚如金刚及宝山, 了达一切种智门,  此最胜者受生藏。 大慈普覆于一切,  妙行常增诸度海, 以法光明照羣品,  此勇猛者受生藏。 了达法性心无碍,  生于三世诸佛家。 普入十方法界海,  此明智者受生藏。 法身清净心无碍,  普诣十方诸国土, 一切佛力靡不成,  此不思议受生藏。 入深智慧已自在,  于诸三昧亦究竟, 观一切智如实门,  此真身者受生藏。 净治一切诸佛土,  勤修普化众生法。 显现如来自在力,  此大名者受生藏。 久已修行萨婆若,  疾能趣入如来位。 了知法界皆无碍,  此诸佛子受生藏。 善男子!菩萨具此十法,生如来家,为一切世间清净光明。善男子!我从无量劫来,得是自在受生解脱门。善财白言:圣者!此解脱门境界云何?答言:善男子!我先发愿:愿一切菩萨示受生时皆得亲近,愿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海。以昔愿力,生此世界阎浮提中岚毗尼园,专念菩萨何时下生;经于百年,世尊果从兜率陀天而来生此。时,此林中现十种相。何等为十?一者,此园中地忽自平坦,坑坎、塠阜悉皆不现。二者,金刚为地,众宝庄严,无有瓦砾、荆棘、株杌。三者,宝多罗树周帀行列,其根深植,至于水际。四者,生众香芽,现众香藏,宝香为树,扶疎荫暎,其诸香气皆逾天香。五者,诸妙华鬘宝庄严具,行列分布,处处充满。六者,园中所有一切诸树,皆自然开摩尼宝华。七者,诸池沼中皆自生华,从地涌出,周布水上。八者,时此林中娑婆世界欲、色所住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一切诸王,莫不来集,合掌而住。九者,此世界中所有天女,乃至摩睺罗伽女,皆生欢喜,各各捧持诸供养具,向毕洛叉树前恭敬而立。十者,十方一切诸佛脐中皆放光明,名:菩萨受生自在灯,普照此林,一一光中悉现诸佛受生、诞生所有神变,及一切菩萨受生功德,又出诸佛种种言音,是为林中十种瑞相。此相现时,诸天王等即知当有菩萨下生,我见此瑞,欢喜无量。善男子!摩耶夫人出迦毗罗城入此林时,复现十种光明瑞相,令诸众生得法光明。何等为十?所谓:一切宝华藏光、宝香藏光、宝莲华开演出真实妙音声光、十方菩萨初发心光、一切菩萨得入诸地现神变光、一切菩萨修波罗蜜圆满智光、一切菩萨大愿智光、一切菩萨教化众生方便智光、一切菩萨证于法界真实智光、一切菩萨得佛自在受生出家成正觉光,此十光明普照无量诸众生心。善男子!摩耶夫人于毕洛叉树下坐时,复现菩萨将欲诞生十种神变。何等为十?善男子!菩萨将欲诞生之时,欲界诸天天子、天女,及以色界一切诸天、诸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并其眷属,为供养故,悉皆云集。摩耶夫人威德殊胜,身诸毛孔咸放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无所障碍,一切光明悉皆不现,除灭一切众生烦恼及恶道苦,是为菩萨将欲诞生第一神变。又,善男子!当尔之时,摩耶夫人腹中悉现三千世界一切形像,其百亿阎浮提内,各有都邑,各有园林,名号不同,皆有摩耶夫人于中止住,天众围绕,悉为显现菩萨将生不可思议神变之相,是为菩萨将欲诞生第二神变。又,善男子!摩耶夫人一切毛孔,皆现如来往昔修行菩萨道时,恭敬供养一切诸佛,及闻诸佛说法音声。譬如明镜及以水中,能现虗空日、月、星宿、云、雷等像;摩耶夫人身诸毛孔亦复如是,能现如来往昔因缘,是为菩萨将欲诞生第三神变。又,善男子!摩耶夫人身诸毛孔,一一皆现如来往修菩萨行时,所住世界城邑、聚落、山林、河海、众生劫数、值佛出世、入净国土、随所受生、寿命长短、依善知识修行善法、于一切刹在在生处,摩耶夫人常为其母,如是一切于毛孔中靡不皆现,是为菩萨将欲诞生第四神变。又,善男子!摩耶夫人一一毛孔,显现如来往昔修行菩萨行时,随所生处色相、形貌、衣服、饮食、苦乐等事,一一普现,分明辨了,是为菩萨将欲诞生第五神变。又,善男子!摩耶夫人身诸毛孔,一一皆现世尊往昔修施行时,舍所难舍,头、目、耳、鼻、唇、舌、牙、齿、身、体、手、足、血、肉、筋、骨、男、女、妻、妾、城、邑、宫殿、衣服、璎珞、金、银、宝货,如是一切内外诸物,亦见受者形貌、音声及其处所,是为菩萨将欲诞生第六神变。又,善男子!摩耶夫人入此园时,其林普现过去所有一切诸佛入母胎时国土、园林、衣服、华鬘、涂香、末香、幡缯、幢盖、一切众宝庄严之事,妓乐、歌咏、上妙音声,令诸众生普得见闻。是为菩萨将诞生时第七神变。又,善男子!摩耶夫人入此园时,从其身出菩萨所住摩尼宝王宫殿、楼阁,超过一切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及诸人王之所住者,宝网覆上,妙香普覆,众宝庄严,内外清净,各各差别,不相杂乱,周帀徧满岚毗尼园。是为菩萨将诞生时第八神变。又,善男子!摩耶夫人入此园时,从其身出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菩萨,其诸菩萨身形、容貌、相好、光明、进止、威仪、神通、眷属,皆与毗卢遮那菩萨等无有异,悉共同时赞叹如来。是为菩萨将诞生时第九神变。又,善男子!摩耶夫人将欲诞生菩萨之时,忽于其前,从金刚际出大莲华,名为:一切宝庄严藏,金刚为茎,众宝为须,如意宝王以为其台,有十佛刹微尘数叶,一切皆以摩尼所成宝网、宝盖以覆其上;一切天王所共执持;一切龙王降注香雨;一切夜叉王恭敬围绕,散诸天华;一切干闼婆王出微妙音,歌赞菩萨往昔供养诸佛功德;一切阿修罗王,舍憍慢心,稽首敬礼;一切迦楼罗王,垂宝缯幡,徧满虗空;一切紧那罗王,欢喜瞻仰,歌咏赞叹菩萨功德;一切摩睺罗伽王,皆主欢喜,歌咏赞叹,普雨一切宝庄严云。是为菩萨将诞生时第十神变。善男子!岚毗尼园示现如是十种相已,然后菩萨其身诞生。如虗空中现净日轮,如高山顶出于庆云,如密云中而耀电光,如夜暗中而然大炬;尔时,菩萨从母脇生,身相光明亦复如是。善男子!菩萨尔时虽现初生,悉已了达一切诸法如梦、如幻、如影、如像、无来、无去、不生、不灭。善男子!当我见佛于此四天下阎浮提内岚毗尼园,示现初生种种神变;时,亦见如来于三千大千世界百亿四天下阎浮提内岚毗尼园中,示现初生种种神变;亦见三千大千世界一一尘中无量佛刹,亦见百佛世界、千佛世界乃至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尘中无量佛刹,如是一切诸佛刹中,皆有如来示现受生种种神变。如是,念念常无间断。时,善财童子白彼神言:大天得此解脱,其已久如?答言:善男子!乃往古世,过亿佛刹微尘数劫,复过是数。时,有世界名为:普宝,劫名:悦乐,八十那由他佛于中出现。其第一佛,名:自在功德幢,十号:具足。彼世界中,有四天下,名:妙光庄严;其四天下阎浮提中,有一王都,名:须弥庄严幢;其中有王,名:宝𦦨眼;其王夫人,名曰:喜光。善男子!如此世界摩耶夫人,为毗卢遮那如来之母;彼世界中喜光夫人,为初佛母,亦复如是。善男子!其喜光夫人,将欲诞生菩萨之时,与二十亿那由他采女,诣金华园。园中有楼,名:妙宝峯;其边有树,名:一切施。喜光夫人攀彼树枝而生菩萨,诸天王众各持香水共以洗沐。时,有乳母,名为:净光,侍立其侧。既洗沐已,诸天王众授与乳母。乳母敬受,生大欢喜,即得菩萨普眼三昧;得此三昧已,普见十方无量诸佛,复得菩萨于一切处示现受生自在解脱。如初受胎识,速疾无碍;得此解脱故,见一切佛乘本愿力受生自在,亦复如是。善男子!于汝意云何?彼乳母者,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我从是来,念念常见毗卢遮那佛示现菩萨受生海调伏众生自在神力;如见毗卢遮那佛乘本愿力,念念于此三千大千,乃至十方一切世界微尘之内,皆现菩萨受生神变。见一切佛,悉亦如是,我皆恭敬、承事、供养、听所说法、如说修行。时,岚毗尼林神,欲重宣此解脱义,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佛子汝所问,  诸佛甚深境,  汝今应听受。 我说其因缘,  过亿刹尘劫,  有劫名悦乐, 八十那由他,  如来出兴世,  最初如来号, 自在功德幢。  我在金华园,  见彼初生日, 我时为乳母,  智慧极聪利,  诸天授与我。 菩萨金色身,  我时疾捧持,  谛观不见顶。 身相皆圆满,  一一无边际,  离垢清净身。 相好以庄严,  譬如妙宝像,  见已自欣庆。 思惟彼功德,  疾增众福海。  见此神通事, 发大菩提心,  专求佛功德,  增广诸大愿。 严净一切刹,  灭除三恶道,  普于十方土, 供养无数佛,  修行本誓愿,  救脱众生苦。 我于彼佛所,  闻法得解脱,  亿刹微尘数, 无量劫修行,  劫中所有佛,  我昔曾供养, 护持其正法,  净此解脱海。  亿刹微尘数, 过去十力尊,  尽持其法轮,  增明此解脱。 我于一念顷,  见此刹尘中,  一一有如来, 所净诸刹海,  刹内悉有佛,  园中示诞生。 各现不思议,  广大神通力。  或见不思议, 亿刹诸菩萨,  住于天宫上,  将证佛菩提。 无量刹海中,  诸佛现受生,  说法众围绕, 于此我皆见。  一念见亿刹,  微尘数菩萨, 出家趣道场,  示现佛境界。  我见刹尘内, 无量佛成道,  各现诸方便,  度脱苦众生。 一一微尘中,  诸佛转法轮,  悉以无尽音, 普雨甘露法,  亿刹微尘数,  一一刹尘内, 悉见于如来,  示现般涅盘。  如是无量刹, 如来示诞生,  而我悉分身,  现前兴供养。 不思议刹海,  无量趣差别,  我悉现其前。 雨于大法雨。  佛子我知此,  难思解脱门, 无量亿劫中,  称扬不可尽。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于无量劫徧一切处示现受生自在解脱。如诸菩萨摩诃萨,能以一念为诸劫藏,观一切法,以善方便而现受生;周徧供养一切诸佛,究竟通达一切佛法,于一切处皆现受生;一切佛前坐莲华座,知诸众生应可度时,为现受生方便调伏;于一切刹现诸神变,犹如影像悉现其前。我当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善男子!此迦毗罗城,有释种女,名曰:瞿波。汝诣彼问:菩萨云何于生死中教化众生?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绕无数帀,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此下第九、岚毗尼林神,寄善慧地。善慧地者,谓成就微妙四无碍辩,能徧十方善说法故。此园林乃生佛之处,表九地当得受职,生佛家故。时善财童子闻前解脱门,忆念,修习,了达,增长,依教趣求,至岚毗尼林妙德神所,见在一切宝庄严楼阁中坐师子座,为诸天众说受生海经,令其皆得生如来家。善财见已,致敬,陈已,发心谘问生如来家。彼神即授己法界,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菩萨成就此十法,则得生如来家。此正酬其问。初有五行半经叹此法殊胜,次下征云。何等为十?次列其名,曰:一者、愿常供养一切诸佛受生藏,二者、发菩提心受生藏,三者、观诸法门勤修受生藏,四者、以深净心普照三世受生藏,五者、平等光明受生藏,六者、生如来家受生藏,七者、佛力光明受生藏,八者、观普智门受生藏,九者、普现庄严受生藏,十者、入如来地受生藏。此列十种受生藏名。其义已收六位因、果:一、当十信,二、即十住,三、通行、向,四、是初地,五、从二地至七地,六、七二门皆八地,八、即九地,九、当十地,十、即等觉入如来地。疏虽竖配六位,其实圆融,终、始通收。故前叹云成就此法,则得生如来家,义显因、果交彻故。次先长行,一一释义;十段并结,有六十八行。经并下,重颂,有十偈,通释法门之义。下牒立其名,云:菩萨具此十法,生如来家,为一切世间清净光明。此牒答问义。次立法门之名,云:我从无量劫来,得自在受生解脱门。此指前法立目。言自在受生者,以机感便现,无所拥碍故。次下善财白言:圣者!此解脱门境界云何?此问解脱境界。下答,即显法门业用,云:善男子!我先发愿:愿一切菩萨示受生时,皆得亲近;愿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海,以昔愿力,生此世界阎浮提中岚毗尼园,专念菩萨何时下生。此明依愿受生。自生此园以来,经于百年,世尊果从兜率天而来生此。未生之前,我覩见此林中,先现十种瑞,有十六行零经,叙其瑞相,结云:此瑞现时,诸天即知当有菩萨下生。我观此瑞,欢喜无量。次菩萨未生之时,摩耶夫人出迦毗罗城,入此林时,复现十种瑞相,有八行半经,叙摩耶入林之瑞。次摩耶夫人于毕洛叉树下,将欲诞生菩萨之时,复现十种神变。其十种神变者:一、菩萨将诞生时,欲、色诸天八部神等,皆集园中,备献供养;二、摩耶夫人腹中,悉现三千世界一切形像,万亿阎浮各有园林,一一皆有夫人,于中将生菩萨之瑞;三、夫人一切毛孔,皆现如来往昔供佛闻法之事;四、夫人身诸毛孔,一一皆现如来往昔修行所住之处,及值佛出世劫数、寿命长短、所依知识、修行善法;在在生处,摩耶夫人常为其母。五、摩耶夫人一一毛孔,现如来往昔修行时,随所生处,色相、形貌、苦乐等事。六、摩耶身诸毛孔,皆现如来往昔修行,舍头、目、髓、脑、身、体、血、肉,及国城、妻妾等事。七、摩耶夫人入此园时,其林普现过去诸佛入母胎时庄严等事。八、摩耶夫人入此园时,从其身出菩萨所住宫殿等事。九、摩耶夫人入此园时,身出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菩萨,同时赞叹。十、摩耶夫人将欲诞生菩萨之时,忽于其前,从金刚际,出大莲华,众宝庄严,天王执持,八部神等,各兴供养。此上见菩萨将欲降生先现之瑞。有五十行经,历叙其事。向下正覩诞生之事。云岚毗尼园现是事已,然后菩萨其身诞生。如虗空中现净日轮,如高山顶出于庆云等相;菩萨从母脇生,身相光明,亦复如是。当我见佛于此阎浮岚毗尼园生时,亦见三千界内、百亿四天下阎浮内,示现初生;乃至亦见于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尘中、一一刹中,皆现受生。种种神变,念念不断。有十一行半经,叙遍一切处现生之事。上答解脱境界,显其业用;下问发心久近。善财白彼神言:大天!得此解脱,其已久如?答言:乃往古世,过亿佛刹微尘数劫,复过是数,有世界,名:普宝,劫名:悦乐。彼世界中,有四天下。阎浮提中,有一王都,名:须弥庄严幢;其中有王,名:宝𦦨眼;其王夫人,名曰:喜光。如此世界,摩耶夫人,为毗卢遮那之母;彼世界中,喜光夫人,为初佛母,亦复如是。善男子!其喜光夫人,将欲诞生菩萨之时,诣彼华园。园中有树,名:一切施。喜光攀彼树枝,而生菩萨。时有乳母,名为:净光,侍立其侧。诸天授与乳母,乳母敬受,生大欢喜,即得菩萨普眼三昧,普见十方无量诸佛,一切处自在受生解脱。得此解脱故,见一切佛,乘本愿力,受生自在。善男子!彼乳母者,岂异人乎?我身是也。不会夫人者,显今夫人,即昔佛之母也。我自是来,念念常见毗卢遮那佛,示现菩萨受生海自在神力。此上有二十一行零经,叙往昔得解脱因缘,以显法根深。下岚毗尼神,重宣其义,而说颂言:有二十三偈,颂往昔因缘。下谦己推胜云:我唯知此菩萨,于无量劫,徧一切处,示现受生自在解脱而已。如诸菩萨,以一念为诸劫藏,乃至于一切趣,皆现受生,调伏众生。诸神变事,我何能知?乃指后友云:此迦毗罗城,有释种女,名曰:瞿波。汝可往问,当为汝说。时善财童子,瞻仰作礼,辞退而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