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十四 明 广州沙门释 弘赞在犙 辑   新安沙门释 弘丽罗峰 校 ●律藏卷第十五 △自手取食第三十九 (此是共戒。尼同制)。 受食萨婆多论云。有四人得从受食。男。女。黄门。二根。一切非人。畜生。亦成受食。凡受食者。一为断窃盗因缘故。二为作证明故。从非人受食。得成受食。不成证明。所以听非人边受食者。旷绝之处。无人授食。是故听之。若在人中。非人。畜生。及无智小儿。一切不听也。 置地与五分律云。时有贩马人。请佛及僧。行水已。有人语言。火烧马屋。彼以此不展授食。语诸比丘言。可自取食。言已。便去。诸比丘疑。不敢食。佛言。若无净人。听诸比丘以施主语食。为受食。根本律云。有一边国。人多恶贱。乃至父母兄弟姊妹。情多嫌恶。不用相近。若苾刍至此国时。可于巷陌乞食之处。作小曼荼罗坛。应置钵已。在一边住。心缘于钵。有施食者。令着钵中。即名为受。 奢耶尼食谓酥。油。生酥。蜜。石蜜。此无正翻。意取含消为义。净法师云。奢耶尼者。遍检梵本。全无此名(此或外国音号)。 除水谓一切可食之物。乃至片药。要从他受。方许入口。惟除杨枝及水。不受无犯。律摄云。水若浑浊。鉴面不见。亦令他授。然诸浊水。应用蒲萄。及婴薁子。或以麨团。内浊水中。水即澄清。方堪饮用。若咸水。鹻卤水。堪为盐用。此皆须受。若池河内。有弃饭粒。取水滤用。无犯。若水中有油。酪。腻。津上覆。应挠动滤用。 鸟衔胡岩切。音咸。本是马口中勒也。以铁为之。所以制马之逸也。今凡口含物。皆曰衔。 △无病索美食第四十 (此是不共戒。尼得悔过法)。 美食谓乳酪鱼肉也。萨婆多论云。美食者。以价贵故。以难得故。以愈病故。或有美食。非美药。以乳酪酥等是。或有美药。非美食。生酥油是。亦是美食。亦是美药。酥肉鱼脯是。或非美食。亦非美药。呵梨勒等是。 乳酪乳者。涅盘经云。是牛噉水草因缘故。血则变白。草血灭已。众生福。变而成乳。若食甘草。其乳则甜。若食苦草。乳则苦味。雪山有草。名曰肥腻(亦名忍辱)。牛若食之。即成醍醐。因众生薄福。不见是草。酪者。谓以乳钻摇成酪。酪钻成生酥。生酥成熟酥。婆沙论云。有萨闍草(亦云萨遮)。磨置乳中。即便成酪。涅盘经云。水乳杂卧。至一月。终不成酪。若以一滴颇求树汁。投之于中。即便成酪。毗昙云。乳成酪时。香味虽异。其色不异(余如三十事中释)。 索食萨婆多云。若比丘乞食时。至檀越门。弹指。摇杖。若问者。随所须。语意令知。得者善。若不得者。不得强索。 △自手与外道食第四十一 (此是不共戒。虽不同制。然尼自手持食与白衣外道。得波逸提)。 饼黏鱼占切。音严。说文云。黏相着也。苍颉云。黏合也。 一梵志梵志如上释。僧只律云。有一外道出家人。黑色青眼大腹。来阿难所索食。阿难即与。手探噉已。以手拭身而去(云云)。 波私波罗闍或云波私婆闍伽。是出家外道之总称也。佛言。除佛五众。余残出家人。皆名外道。 与父母僧只律云。若比丘父母。兄弟。姊妹。在外道中出家。来者。亦不得自手与食。当使净人与食。毗尼母经云。比丘受人施。不如法。为施所堕。堕有二种。一者食他人施。不如法修道。放心纵逸。无善可记。二者与施转施。施不如法。因此二处。当堕三涂。应施者。若父母贫苦。应先受三归五戒。十善。然后施与。若不贫。虽受归戒。不中施与。复有施处。治塔人治。僧房人。计其功劳。当酬作价。若过分与。为施所堕。施病者食。当作慈心。随所宜与之。若错误与食。为施所堕。婴儿。牢狱。系人。怀妊者。当以慈心施之。勿望出入得报。当为佛法。不作留难。如此等心。施之如法。若不尔者。为施所堕。诣僧坊乞食者。若自有粮。不须施之。若无粮食。施之无咎。若比丘不坐禅。不诵经。不营佛法僧事。受人施。为施所堕。若前人无此三业。知而转施与者。受施。能施。皆为施所堕。贤愚经云。目连携福增比丘入海。行次。见一大树。多虫围唼其身。乃至枝叶。无有空处。针头许。大叫震动。如地狱声。比丘问目连。目连告曰。是濑利吒营事比丘。用僧只物。华果饮食。送与白衣。受此华报。后堕地狱。唼树诸虫。即是得物之人。 △食前食后诣余家第四十二 (此是共戒。尼同制)。 甘膳土演切。然上声。具食也。师古曰。熟食曰饔。具食曰膳。又美食也。庖人和味。必加善。故字从善。从肉。别作饍非(饔。音雍)。 须铫经音义云。铫。古文鐎。同余招切。音尧。广雅鋗。谓之铫。说文云。温器也。以鬲上有镮。山东行此音。又徒吊切。调去声。今江南有铜铫。形似枪。而无脚。上加踞龙。为襻也。又云烧器也(鋗。音暄。铜铫也)。 伊尼延陀亦作伊黎延陀。当是毛緂。敷具之属。按伊尼延音。是金色鹿名。苑法师云。其毛色多黑。 △食家强坐第四十三 (此是共戒。尼同制)。 食家食者。男以女为食。女以男为食。故名为食也。僧只律云。食者。眼识见色。起爱念。生欲着。耳鼻舌身。亦如是。复有食名。釜以盖为食。臼以杵为食。斛以斗为食。如是比。皆名为食。复有食名。男子是女人食。女人是男子食。律摄云。女是男之食。男是女之食。谓男女行交会时。更相受用。故名为食。萨婆多论云。食者。女人名男子食。家者。白衣房舍也。此戒体。若白衣舍。行淫欲处。更无异人。此处强坐。令他夫妇所欲。不得随意。得波逸提。若断淫欲家。若受斋家。若有所尊重人在座。和上。阿闍黎。父母。如是名尊重人也。若此舍多人出入处。不犯。此戒与夫妇一处。后戒独一女人为异。 △食家屏坐第四十四 (此是共戒。尼同制)。 篱栅篱。邻溪切。音离。竹篱也。栅。耻格切。音拆。塞栅。编木为之也。又所晏切。音讪。与笧同。篱笧也。 △独与女人露地坐第四十五 (此是共戒。尼同制)。 一处坐萨婆多论云。屏处戒。露处戒。二食家中戒。与未受具人同过二宿戒。与女人同室宿戒。此六戒。讥嫌事同。而义有别异。屏处。露处。二食家。此四戒。正有二人。更无第三人。成罪。再宿戒。与女人同宿戒。此二戒。设有多人。亦得成罪。又前四戒。昼日犯。后二戒。夜犯。如是差别。若相去一寻坐。波逸提。相去一寻半坐。突吉罗。若相去二寻坐。若过二寻坐。不犯(十诵云。丈。不云寻。云丈。亦是周丈。一寻八尺也)。 △故使他不得食第四十六 (此是共戒。尼同制)。 结恨恨者。忿恨怨之极也。目得迦云。苾刍若相瞋恨。应速忏摩。晡后相瞋。旦应求谢。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时诸苾刍。分作两朋。决择义理。便生鬬诤。其小苾刍。诃责大者。时大苾刍。退入房中。情生忿恨。如何卑小。凌突于我。既为瞋火所烧恼故。因兹命断。生毒虵中。时小苾刍。心生追悔。我为不善。岂合瞋责上座苾刍。我今应往。从乞忏摩。作是念已。与诸苾刍。俱往其处。见彼闭门。便以物开。到苾刍所。欲申顶礼。白言。大德。愿见容恕。遂见啮毒大虵。含瞋而住。是时世尊。以大悲力。来至其所。告苾刍曰。汝今应可礼彼双足。从乞忏摩。白言。世尊。云何令我礼此虵足。佛言。应作昔时苾刍身想。而为礼敬。时彼苾刍。向虵作礼。世尊告曰。贤首。汝应容恕。即为毒虵。说三句法。报言。贤首。汝于我所。已修净行。应生天上。但由瞋火所烧害故。生毒虵中。贤首。应知。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涅盘乐。汝宜于我。起净信心。由此功德。舍傍生趣。生善道中。时彼毒虵。便作是念。我今不应亲于世尊。闻三句法。而更噉食。养无益身。诸傍生类。饥火最强。以不食故。即便命终。由于世尊心生净信。于此命过。得生天上(云云)。世尊告曰。以不容忍。有如是过。是故苾刍。若有瞋诤。宜速忏谢。共相容忍。勿令后时。招斯过失。时有苾刍。新被诃责。即便就后请其容恕。遂增瞋恚而报之曰。看此与我极为娆恼。佛言。不应新被瞋责。便就忏摩。待彼停息。可求容恕。襍宝藏经云。昔有乌枭。共相怨憎。乌待昼日。知枭无见。蹹杀羣枭。散食其肉。枭便于夜。知乌眼暗。复啄羣乌。开罩其腹亦复散食。畏昼畏夜。无有竟已。有一智乌。语众乌言。已为怨憎。不可求解。终相诛灭。势不两全。宜作方便。殄覆诸枭。然后我等。可得欢乐。若其不尔。终为所败。众乌答言。当作何方。得灭雠贼。智乌答言。尔等众乌。拔我毛羽。破我头。我当设计。要令殄覆。即如其言。憔悴形容。向枭穴外。而自悲鸣。枭闻声已。便言。今尔何故破伤。来至我所。乌语枭言。众乌雠我不得生活。故来相投。以避怨恶。时枭怜愍。遂便养给。恒与残肉。日月转久。毛羽平复。乌作微计。衔干树枝。并诸草木。着枭穴中。似如报恩。枭语乌言。何用是为。乌即答言。孔穴之中。纯是冷石。用此草木。以御风寒。枭以为尔。默然不答。而乌于是。即求守孔穴。作给使令。假用报恩。时会暴雪。寒风猛盛。众枭率尔来集孔中。乌得其便。寻生欢喜。衔牧人火。用烧枭孔。众枭一时。于孔焚灭。尔时诸天。说偈言曰。 诸有宿嫌处  不应生体信  如乌诈托善 焚灭众枭身 △过受药第四十七 (此是共戒。尼同制)。 夏四月西域一年。分为三时。一时有四月。谓从腊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名春时也。从四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名夏时也。从八月十六日。至腊月十五日。名冬时也。僧祗律云。四月者。或夏四月。或冬四月。或春四月。檀越请不必定。或四月。或一月。或半月。若期满已。不得更索。 △往观军阵第四十八 (此是共戒。尼同制)。 军阵军有四种。谓象。马。车。步。如律本所释。西域记云。西国战士。骁雄毕选。子父传业。遂穷兵术。居则宫庐周卫。征则奋旅前锋。凡有四兵。步。马。车。象。象则披以坚甲。牙施利距。一将安乘。授其节度。两卒左右。为之驾驭。车乃驾以驷马。兵帅车乘。列卒周卫。扶轮挟毂。马军散御。逐北奔命。步军轻捍。敢勇充选。负大樐。执长戟。或持刀剑。前奋行阵。凡诸戎器。莫不锋锐。所谓矛盾弓矢。刀剑钺斧。戈殳长矟。轮索之属。皆世习矣。僧只律云。象军者。四人护象足。马军者。八人护马足。车军者。十六人护车。步军者。三十二人执兵仗。是名四种军。善见律云。象军者。象上有四人。下有八人。马军者。一人在马上。二人在下。车军者。四人逐车。步军者。四人相逐(各说不同。亦由时代所制)。 △军中过三宿第四十九 (此是共戒。尼同制)。 有因缘根本律云。有因缘者。谓是王等。乃至众庶。所有请唤。五分律云。虽有因缘。若遣书信得了。应遣书信。要须自往。然后得往。事讫便还。不得经宿。若不了。应一宿。一宿不了。应再宿。若复不了。应三宿。若了不了。过三宿。波逸提。若事即了。不应宿而宿。突吉罗。 ●律藏卷第十六 △观军势力第五十 (此是共戒。尼同制)。 阵者直慎切。尘去声。布也。行列也。律云。阵者。四方阵。圆阵。半月形阵。张甄阵。函相阵。根本律云。阵有四种。一矟刃势。二车辕势。三半月势。四鹏翼势。僧只律云。若比丘看象马牛等鬬。乃至鸡鬬。得越毗尼罪。涅盘经云。不得观视师子鬬。象鬬。马鬬。车鬬。兵鬬。若男若女。牛羊鸡雉。鹦鹉等鬬。尼陀那云。有二苾刍。共相鬬诤。诸余苾刍看鬬而住。俗见讥嫌。佛言。应可谏止。不应看住。若谏不止者。应可与作舍置羯磨。复有二苾刍。共为论议。研核是非。因生瞋忿。怀诤而住。时诸苾刍。与作舍置。彼即说言。我等论议。研寻道理。仁辈何因。辄作羯磨。报曰鬬诤之人。佛令舍置。由此因缘。与汝羯磨。佛言。不应如是为作羯磨。若现有一师者。应为谏诲。若满十夏。离依止者。诸苾刍应谏。若不止者。众应与作舍置羯磨(若此方阵。如太公六韬中。有天。地。人。云。乌。等阵)。 △饮酒第五十一 (此是共戒。尼同制)。 支陀国或云枝提。又云制底。十诵云支提国。䟦陀罗婆提邑。有恶龙。名庵婆罗提陀。按根本律。谓憍闪毗国。失收摩罗山下。有庵婆林。林中有毒龙。名庵婆。于彼山下。有一村落。村中有一长者。名曰浮图。然支提。制底。浮图。皆是塔名。今云国号。疑是误。或因长者。而称国也。言毒龙者。龙有四毒。谓声视。气。触也。有出声方害人者。乃至触人。方害人者。故曰毒龙也。 娑伽陀亦云娑竭陀。或云娑婆揭多。正言苏揭多。此云善来。根本律云。憍闪毗。失收摩罗山下聚落。有长者名浮图。大富多财。衣食丰足。诞生一女。颜貌端正。人所乐观。至年长大。聘与给孤独长者男为妻。未久之间。复诞一息。容仪可爱。初生之日。父见欢喜。唱言。善来善来。因与立名。号曰善来。具德经云。声闻中。能具火界神通。修伽陀苾刍是。 辫发辫。婢免切。便上声。交也。织也。又与编字同。列也。列发为之。若今妇人假紒(紒。同结)。 草蓐而六切。音肉。荐也。古云。以茭蒲为荐席也。 拘睒弥主是优填王也。 玻瓈或云颇梨。又云塞颇胝迦。此云水玉。即苍玉也。刊正记云。正名窣波致迦。其状似此方水精。然有赤有白。大论云。过千岁氷。化为颇棃。 秔米酒秔。俗作粳。古衡切。音耕。稻之不黏者。玉篇云。籼稻也。律摄云。酒者。若以饼麴。或用米粉。蒸熟酿作。复有杂酒。谓根茎皮叶。及以华果。少安米麴。酝酿成酒。顺正理论云。窣罗迷丽耶末陀。言窣罗者。谓米麦等。如法蒸鬻。和麴𮒷汁。投诸药物。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惛醉。迷丽耶者。谓诸根茎叶华果汁。为前方便。不和麴糵。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惛醉。于中一类甘蔗成者。得施途名。蒲萄果汁。酿成酒。名为末途。即此末途令人躭醉。胜于余酒。故名末陀。或即窣罗迷丽耶酒。饮已令醉。总名末陀。有作是说。酝食成酒。名为窣罗。酝余物所成。名迷丽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坏。不能令醉。不名末陀。若令醉时。名末陀酒。简无用位。重立此名。然以槟榔。及稗子等。亦能令醉。为简彼故。须说窣罗。迷丽耶酒。虽是遮罪。而令于放逸。广造众恶。堕诸趣。为显彼。是圣所远离。恶行应断。根本律。佛告诸苾刍。汝等若以我为师者。凡是诸酒。不应自饮。亦不与人。乃至不以茅端滴酒。而着口中。若故违者。得越法罪。萨婆多论云。若过是罪者。此酒极重。饮之者。能作四逆。除破僧逆。以破僧要自称为佛故。亦能破一切戒。及余众恶也。婆沙论云。若不防护离饮酒戒。则总毁犯诸余律仪。曾闻有一邬波索迦。禀性仁贤。受持五戒。专精不犯。后于一时。家属大小。当为宾客。彼独不往。留食供之。时至取食。咸味多故。须臾增渴。见一器中。有酒如水。为渴所逼。遂取饮之。尔时便犯离饮酒戒。时有邻鸡来入其舍。盗心捕杀。烹鬻而噉。于此复犯离杀盗戒。邻女寻鸡。来入其室。复以威力。强逼交通。缘此更犯离邪行戒。邻家愤怒。将至官司。时断事者。讯问所以。彼皆拒讳。因斯又犯离诳语戒。如是五戒。皆因酒犯。故遮罪中。独制饮酒。又酒令失念。增无惭愧。其过深重。故偏制立。如律本说。凡饮酒者。有十过失。大智论云。饮酒有三十五过失。一现世财物虗竭。何以故。饮酒醉乱。心无节限。用费无度故。二众病之门。三鬬诤之本。四裸露无耻。五丑名恶露。人所不敬。六无复智慧。七应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矣。八伏匿之事。尽向人说。九种种事业。废不成辨。十醉为愁本。何以故。醉中多失。醒则惭愧忧愁。十一身力转少。十二身色坏。十三不知敬父。十四不知敬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敬婆罗门。十七不敬叔伯及尊长。何以故。醉闷愦恼。无所别故。十八不尊敬佛。十九不敬法。二十不敬僧。二十一朋党恶人。二十二疎远贤善。二十三作破戒人。二十四无惭愧。二十五不守六情。二十六纵色放逸。二十七人所憎恶。不喜见之。二十八贵重亲属。及诸知识。所共摈弃。二十九行不善法。三十弃舍善法。三十一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何以故。酒放逸故。三十二远离涅盘。三十三种狂痴因缘。三十四身坏命终。堕恶道泥犁中。三十五若得为人。所生之处。常当狂呆。如是种种过失。是故不饮酒。按善恶所起经。有三十六失。一资财散失。二现多疾病。三因与鬬诤。四增长杀害。五增长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渐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转减。十显露秘密。十一事业不成。十二多增忧苦。十三诸根暗昧。十四毁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信婆罗门。十七不敬佛。十八不敬法僧。十九亲恶友。二十离善友。二十一弃饮食。二十二形不隐密。二十三淫欲炽盛。二十四众人不悦。二十五多增语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属嫌弃。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远离正法。三十不敬贤善。三十一违犯过失。三十二远离涅盘。三十三颠狂转增。三十四身心散乱。三十五作恶放逸。三十六身坏命终。堕大地狱。受苦无穷。 阎浮果善见律云。其形如沉苽大。紫色酢甜。 舍楼伽果藕根是也。 蕤汁儒追切。音繠。尔雅云。棫白桵。郭璞曰。桵小木丛生。有刺。实如耳璫。紫赤色。可食。本草云。蕤子。啖之。亦止鼻衂。久服轻身。益气不饥。其木高五七尺。茎间有刺。叶细似枸𣏌。而尖长。花白。子红紫色。又云。类乌头豆。但略圆而匾。外有文理。附其茎而生。类五味子。核入药。生函谷川谷。及巴西。今河东亦有之。本草作蕤字。从生从豕。言生子之多。莫若于豕。今桵核是也。俗作[廿/(麸-夫+玉)]。[廿/(麸-夫+玉)](棫。音域。桵音繠)。 蒲萄亦作葡萄。蒱陶。广雅云。蒱陶有白黑黄三种。本草云。张骞因使西域得种。始到中华。由是郡州尽各栽养。苗作藤蔓。而极长。盛者一二本。绵披山谷。叶似蘡薁。而极大。开华极细。而黄白色。结实有紫白二色。又有似马乳者。又有圆者。而形亦圆锐。又有无核者。秋熟。色紫黑。七月八月熟。取其汁。可以酿酒。盖北果之最珍者。其藤根茎中空相通。故俗呼为木通。逐水利小肠甚验也。又山蒲萄。即蘡薁子。亦能酿酒。极为香美。西域记云。枣。栗。[楒-心+廾]柹。印度无闻。梨。柰。桃。杏。蒲萄。等果。迦湿弥罗国已来。往往间植。石榴。柑。橘。诸国皆树。若其酒醴之差。滋味流别。蒲萄甘蔗。刹帝利饮也。麴糵醇醪。吠奢等饮也。沙门。婆罗门。饮蒲萄甘蔗浆。非酒醴之谓也(迦湿弥罗国。旧云罽宾。是北印度境。吠奢。商客也。醴。音李。甘也。所谓醴泉。醴酒也)。 襍作徂合切。音杂。众物相合也。 饮酢仓故切。音措。酸浆也。徐铉曰。今俗作在各切。为酬醋字。非也。 食麴丘六切。音曲。酒媒也。俗作麯。萨婆多论云。噉麴犯者。云此麴。以麦。及药草。以酒和卧之。后干持行。和水饮之。令人醉也。余麴无犯也。十诵律云。若噉麯。能醉者。随咽咽波逸提(有鬼名优摩陀。能令人醉。若呼其名。以神呪呪之。即不复嗜酒矣)。 △水中戏第五十二 (此是共戒。尼同制)。 嬉戏嬉。虗宜切。音希。戏也。游也。苍颉篇。嬉戏笑也。或作僖。乐也。又从人为僖乐。从女为嬉戏。此但借用。不必分从人从女也。 浇灒灒。则谏切。音赞。污洒也。江南言灒。山东言湔。亦作溅。溅。作甸切。笺去声。水激洒也。亦音赞。 末利夫人然此夫人。本守末利园。善结华鬘。又因末利园中将来。故名末利。增一阿含经云。我声闻中。第一得证。优婆斯。笃言坚固。所谓末利夫人是。因缘详见八十一戒释。 那陵迦婆罗门迦。或作伽。中阿含经云。那利鸯伽梵志。增一云。竹膊婆罗门(梵志即婆罗门也)。 若𥱼步皆切。音牌。大桴也。广雅云。𥱼。𣻜。筏也。今编竹木。以水运为𥱼。秦人名筏。江南名𥱼(符。音敷)。 浮法律摄云。若学浮者。无犯。如世尊说。苾刍应习浮。恐有。难缘。不能浮渡。 掉臂掉。徒了切。迢上声。动也。摇之也。又去声。徒吊切。义同。 △击攊第五十三 (此是共戒。尼同制)。 击攊郎狄切。音历。击攊者。谓以指挃其肉令痒。而取笑也。 △不受谏第五十四 (此是共戒。尼同制)。 不从语根本律。诸苾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阐陀苾刍。见同梵行者。如法劝时。不相用语。以言恼乱。遂令僧伽作法诃责。受斯忧恼。世尊告曰。此之阐陀。非但今日。恼诸苾刍。违善友语。于过去时。亦由言故。恼乱善友。自受辛苦。汝等当听。乃往过去。于一陂池。有众鹅羣。及以诸鼈。同共居止。中有一鼈。共彼二鹅。而结亲友。甚相怜爱。后于异时。遇天大旱。陂水将竭。时彼二鹅。俱至鼈所。告言。知识。汝可安隐。居此泥中。我向余方。更求池水。鼈报鹅曰。与汝久居。情义相得。将遭厄难。弃我他行。斯诚未可。鹅曰。其欲如何。鼈曰。汝等当可。将我共去。鹅曰若为将去。鼈曰。汝等共衔一杖。我齩中央。共至清池。岂非善事。鹅曰。我亦无辞。共相携带。然汝立性。好为言说。不能护口。必当弃杖。坠落空中。我见斯已。更益忧苦。鼈曰。我当护口。衔杖不言。鹅曰。斯为善计。即便觅杖。各衔一头。鼈齩中央。腾空飞去。遂至一城。市上而过。时彼诸人。于虗空中。见鹅持鼈。各生惊怪。共相告曰。仁等。观彼二鹅。共偷一鼈。鼈闻此声。默忍无语。又到一城。还从市过。时诸男女。同前嗟叹。鼈便自念。我更几时。忍此辛苦。长悬颈项。护口不言。即便报言。我自欲去。非是偷来。作是语时。遂便失杖。堕落于地。童子共打。而致命终。二鹅见已。情怀忧恨。飞空而去。于时空中。有天见此事已。而说颂曰。 善友利益言  若不能依用  堕落受辛苦 犹如放杖鼈 汝等苾刍。勿生异念。昔时鼈者。即阐陀是。昔时鹅者。即难陀。邬波难陀是。于往昔时。闻善友语。不肯依用。遂至命终。乃至今时。亦复如是。于同梵行者言。不肯依用。或言。或默。恼乱诸人。致使僧伽。作法诃责。 △恐怖他第五十五 (此是共戒。尼同制)。 波罗黎毗国未详翻。杂事云。佛在摩竭陀国。莫俱山。薄俱罗药叉殿住。 那迦波罗比丘或作那伽波罗。此翻龙护。亦云象护。此比丘。于现生中。亦证净法。增一阿含经云。我声闻中第一比丘。晓了星宿。预知吉凶。所谓那伽波罗比丘是。涅盘经云。善星比丘。反被拘执。怖佛。 雨衣即雨浴衣也。 释提桓因此云能天主。谓能为三十三天之主。广如前释。 拘执或作驹执。又言拘摄。应法师云。此皆梵音譌转耳。谓罽之垂毛者也。若毛长四五指。若过四五指。不听私畜。根本部云。长毛毯也(罽。音记。织毛为之)。 贝声贝。即海䗍也。大者可容数斗。小者如拳。吹之。声似角。南蛮国。亦用吹。以为节乐也。 波罗声波罗。此云护。即守护杖士声也。又翻铠。铠亦护士所着也。或云波那婆声。此当吹击之乐声也(铠者。钾也)。 根香谓一切根香。是也。梵言多伽罗。或作多伽留。此云根香。大论云。多伽楼。木香树也。 萨罗树香萨罗。此云出生。若云萨罗计。即青胶香也。 树胶香梵云杜噜。此云熏陆。南洲异物志云。状如桃胶。西域记云。南印度阿吒厘国。有熏陆香树。叶似棠梨。本草云。出天竺。邯郸。南方草物状曰。出大秦国。树生海边沙中。盛夏。树胶流沙上。形似白胶。类如松脂。黄白色。天竺者色白。邯郸者夹绿色。香不甚。又云乳香。亦其类也。凡是树脂。作香者。皆名胶香也(大秦国。是西天竺境)。 肤香芳无切。音孚。皮也。肤革外薄皮。革肤内厚皮。又云肤浅。如在皮肤。不深也。凡是树皮。以为香者。名皮香。树肤为香者。名肤香。叶。华。果。亦如是。 齅香许救切。休去声。以鼻就气也。 若涩色立切。音瑟。不滑也。本作歰。俗作澁。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十四 音释 鹻音检。卤也。 骁音交。勇急捷也。 樐音卤。 殳音殊。 蘖音业。 醇醪上音纯。下音劳。 邯郸上音含。下音单。韩赵国之县名也。 失收摩罗山此云江猪山。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十五目录 疱痱 热时 树株 然火 扫䴬 糜粥 彷徉 衣钵坐具针筒 着净施衣 青黑木兰 畜生 栌栋椽 不禁 漉水 初禅 二禅 三禅 四禅 初中后夜 麤罪 优波离童子 四种诤 贼伴 阿棃吒 止宿言语 羯那 摩睺迦 诱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