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347
维摩经评注 维摩经评注目次
卷一 十譬赞 佛国品
卷二 方便品
卷三 弟子品
卷四 菩萨品
卷五 问疾品
卷六 不思议品
卷七 观众生品
卷八 佛道品
卷九 入不二法门品
卷十 香积佛品
卷十一 菩萨行品
卷十二 见阿閦佛品
卷十三 法供养品
卷十四 嘱累品
谢康乐维摩诘十譬赞
飞沫泡合
水性本无泡,激流遂聚沫。即异成状貌,消散归虗[壑-土+丘]。君子识根本,安事劳与夺。愚俗骇变化,横复生欣怛。
𦦨
性内相表状,非炎安知火。新新相推移,荧荧非向我。如何滞着人,终岁迷因果。
芭蕉
生分本多端,芭蕉知不一。含蕚不结核,敷华何由实。至人善取譬,无宰谁能律。莫昵缘合时,当视分散日。
聚幻
幻工非同异,谁复谓非真。一从逝物过,既往亦何陈。谬者疑久近,达者皆自宾。勿起离合情,会无百代人。
梦
觉谓寝无知,𥧌中非无见。意状照眼前,好恶迭万变。既悟眇已往,惜为浮物恋。孰视婆娑畵,宁当非赤县。
影响合
影响顺形声,资物故生理。一旦挥霍去,何因相像似。群有靡不然,眛漠呼自己。四色尚无本,八微欲安恃。
浮云
泛滥明月阴,荟蔚南山雨。能为变动用,在我竟无取。俄已就飞散,岂复得攒聚。诸法既无我,何由有我所。
电:
倐烁惊电过,可见不可逐。恒物生灭后,谁复核迟速。慎勿空留念,横使神理恧。发已道易孚,忘情长之福。
维摩诘所说经卷一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佛国品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悉已清净永离盖缠,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逮无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随顺转不退轮,善解法相知众生根,盖诸大众得无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名称高远逾于须弥,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法宝普照而雨甘露,于众言音微妙第一,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演法无畏犹师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无有量已过量,集众法宝如海导师,了达诸法深妙之义,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十八不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法相菩萨、光相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宝积菩萨、辩积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辩音菩萨、虗空藏菩萨、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帝网菩萨、明网菩萨、无缘观菩萨、慧积菩萨、宝胜菩萨、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妙生菩萨、华严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严土菩萨、金髻菩萨、珠髻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三万二千人。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为听法。复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坐。并余大威力诸天、龙、神、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悉来会坐。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坐。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
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隣陀山、摩诃目真隣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尔时,一切大众覩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
目净修广如青莲, 心净已度诸禅定,
久积净业称无量, 导众以寂故稽首。
既见大圣以神变, 普现十方无量土,
其中诸佛演说法, 于是一切悉见闻。
法王法力超羣生, 常以法财施一切,
能善分别诸法相, 于第一义而不动,
已于诸法得自在, 是故稽首此法王。
说法不有亦不无, 以因缘故诸法生。
无我无造无受者, 善恶之业亦不亡。
始在佛树力降魔, 得甘露灭觉道成,
已无心意无受行, 而悉摧伏诸外道。
三转法轮于大千, 其轮本来常清净,
天人得道此为证, 三宝于是现世间。
以斯妙法济羣生, 一受不退常寂然。
度老病死大医王, 当礼法海德无边。
毁誉不动如须弥, 于善不善等以慈,
心行平等如虗空, 孰闻人宝不敬承?
今奉世尊此微盖, 于中现我三千界。
诸天龙神所居宫, 干闼婆等及夜叉,
悉见世间诸所有, 十力哀现是化变。
众覩希有皆叹佛: 今我稽首三界尊,
大圣法王众所归, 净心观佛靡不欣,
各见世尊在其前,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
皆谓世尊同其语,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各各随所解,
普得受行获其利,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或有恐畏或欢喜,
或生厌离或断疑, 斯则神力不共法。
稽首十力大精进, 稽首已得无所畏,
稽首住于不共法, 稽首一切大导师,
稽首能断众结缚, 稽首已到于彼岸。
稽首能度诸世间, 稽首永离生死道。
悉知众生来去相, 善于诸法得解脱。
不着世间如莲华, 常善入于空寂行。
达诸法相无罣碍, 稽首如空无所依。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于是,宝积与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虗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阂众生来生其国;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之名;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輭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佛告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宝积所将五百长者子皆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求声闻乘三万二千诸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