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321
注楞伽阿䟦多罗宝经卷第一
迦叶拘留孙, 拘那含是我。
一百一问:以世间见现在释迦与过去三佛有异,将明化迹有殊,而德体无二。此会权归,下四等广明。
何故说断常, 及与我无我
?一百二问:佛以何故说断常及我无我?
何不一切时, 演说真实义
?一百三问:何故不说真实义邪?
而复为众生, 分别说心量。
一百四问:复以何故说于心量?
何因男女林, 诃梨阿摩勒。
一百五问:世间果实,何故不同,有巨而味甘,复有形如男女,具如立世毗昙论明。
鸡罗及铁围, 金刚等诸山。
一百六问:按梵李鸡罗婆山,及铁围金刚山等,并以何差别,此十山之数,仙圣所居,今略举三,意该余七。
无量宝庄严。
一百七问:此等诸山,以何土石所致,及众宝而成?
仙闼婆充满。
一百八问:闼婆者诸天乐神之称,居在地上宝山之中,若天须乐輙身现异相便即升天,作乐事讫还其本处,以此闼婆及仙人等多止宝山,故云充满。上四十八偈半并大慧所陈百八义问。
无上世间解。 闻彼所说偈, 大乘诸度门,
诸佛心第一。
自下四十行偈,佛牒上问,明略答诃片,及问有不周如来教问。此之一行,即结集生起,谓佛闻前问意,请大乘度门,佛心胜义,故云第一。下三十九偈,并佛之所说。
善哉!善哉!问
:此上所问,含诸佛心义,在益既弘,故斯重赞。
大慧,善谛听
!将示深义,故先饬听。
我今当次第, 如汝所问说。
次明许说。问:观下文非次,何故两处言次第邪?夫生为念本下,既牒生即不生,此义之次也,亦欲片问非次。
生及与不生, 涅盘空刹那。
初句举生即不生,次句牒上之三问。
趣至无自性。
此句总答上问,兼该上下。趣即是心,至即为境。心境既无自性,余法准而可知。
佛诸波罗蜜。 佛子与声闻, 缘觉诸外道,
及与无色行, 如是种种事。
此牒佛与三乘。能修行人波罗蜜,即所行之法。诸外道谓人无色行,即法。此总举内外人法,及余种种,悉皆无性。上之三行,总明略答。
须弥巨海山, 洲渚刹土地。
此下八行,明牒问诃责。此之二句,牒上云何名为地。
星宿及日月, 外道天修罗。
此牒上星宿日月天诸外道修罗上,问中无因而附出,少类天耳。
解脱自在通, 力禅三摩提。
牒上何因神通及自在三昧。
灭及如意足, 觉支及道品。
上句初灭义,牒四勤及四如意足。觉支一句,正牒上何因说觉支及与菩提分。
诸禅定无量, 诸阴身往来。
上句义牒四禅、四无量,下句牒上众生生诸趣。
正受灭尽定, 三昧起心说。
牒上云何无色定灭正受明须弥巨海,乃至灭定三昧,并是牒问,唯起心说以为略片。
心意及与识, 无我法有五。
牒上云何名,为藏意及识,何等二无我,兼义牒五法。一门。
自性想所想, 及与现二见。
义牒三性,兼牒自性及与心。云何作有见?
乘及诸种性, 金银摩尼等。
牒上云何三乘及种性,谁生诸宝性等三。问:
一阐提大种, 荒乱及一佛。
牒上云何阐提国土乱何大牟尼等三,问其大种,因而附出。
智尔𦦨,得向 众生有无有。
牒上尔𦦨净解脱修行者。二、问其众生有无有一句。此即片辞,明上之所问,并是众生有无二见。
象马诸禽兽, 云何而捕取
?牒上云何象马鹿?一问:
譬因成悉檀, 及与作所作。
牒上悉檀及缘起何所生作所作二问。
丛林迷惑通, 心量不现有。
牒上见痴惑一问。其心量不现有一句,即是片辞。明上之所问,但唯心量,实无有法而可现也。此该上下。
诸地不相去, 百变百无受。
牒上何因度诸地,及百变易百无受等二。问:
医方工巧论, 技术诸明处。
牒上云何医方论明处及技术等二问,并心量耳,有何现邪?
诸山须弥地, 巨海日月量, 下中上众生,
身各几微尘
?自下九行半,以大慧问。有不周佛教重问者,略有二义:一、为遣物情外;二、以大慧上。既言我名大慧通达大乘者,且如妙高及四洲土地、大海日月、下中上身,此等形量各用几尘而成?知其数不?若不知者,岂曰大乘?又诸物既积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