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合集经卷第九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覩史多天授记品第十七 尔时会中,有八十俱胝覩史多天子,见诸阿修罗王乃至焰摩天等,于世尊所作诸供养,复闻如来与授无上大菩提记,心大欢喜,得未曾有。是诸天子即作是念:「此菩提法本无色相,受、想、行、识亦复无相。今者世尊,当以何法而为授记?所以者何?色本无生,菩提亦无生,乃至识无生故,菩提亦无生。云何无生法能得菩提耶?如是色无灭故,菩提亦无灭,乃至识无灭故,菩提亦无灭。云何无灭法能得菩提耶?如是色寂静故,菩提亦寂静,乃至识寂静故,菩提亦寂静。如是色无二故,菩提亦无二,乃至识无二故,菩提亦无二。如是色无动故,菩提亦无动,乃至识无动故,菩提亦无动。如是色不可见故,菩提亦不可见,乃至识不可见故,菩提亦不可见。彼菩提相自性离故,复云何说不生不灭、寂静无二、湛然不动及不可见?于诸法中何者名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识亦复皆空。何者名佛?何名菩萨?何名授记?佛、佛自性空,菩萨、菩萨自性空,菩提、菩提自性空,授记、授记自性空。所名佛者,但依世俗,假名呼召希望分别,诸有智者闻诸法空,不生取着,彼愚痴人闻则瞋恚不能入解。譬如有人于睡梦中,具足受用五欲快乐,觉已思念实不可得,智者了知不生忧恼。如是安住菩萨乘者,了菩提性,本来空寂实无所得,不生怖畏亦复如是。何以故?了知诸法皆如梦故。愚痴凡夫取解各异,于诸妄法而生执着;如是诸法皆不可得。凡夫不可得,凡夫法亦不可得;声闻不可得,声闻法亦不可得;缘觉不可得,缘觉法亦不可得;菩萨不可得,菩萨法亦不可得;佛不可得,佛法亦不可得;菩提不可得,菩提法亦不可得;涅盘不可得,涅盘法亦不可得。」 时覩史多天子作是说已,白言:「世尊!我今于此第一义中,得无疑惑,发清净心,造作上妙种种供养,胜焰摩天不可为比。」作供养已,头面敬礼佛世尊足,右绕三匝,住立一面,合掌向佛,以偈赞曰: 「若人奉行如来教,  则为安住佛功德, 彼于三种解脱门,  深达义味无罣碍。 此中无色及受想,  亦无行识心与境, 了彼五蕴但假名,  是名具慧人师子。 如是最上胜丈夫,  不取少分菩提相, 已悟蕴空获善利,  于佛功德无疑惑。 深达菩提实相义,  不起希望不毁呰, 亦无忻喜任运心,  此则善住菩提行。 若人平等见法性,  则于诸法无所畏, 佛子能于此世间,  具足修证胜功德。 了达色相悉皆空,  于诸欲境咸弃舍, 观察轮回三有中,  亦不希求不愿乐。 若人明了五蕴法,  佛及菩提并授记, 说者听者二皆空,  如是悟解无所碍。 佛功德法凡夫法,  此一切相本无生, 能了最上法性门,  是则名为真佛子。 又复了知如是法,  五蕴处界本无灭, 佛及菩提授记言,  斯等诸法悉同等。 智者达解此法门,  而不舍离菩提行, 由了法性无灭故,  于佛菩提不难得。 又复诸蕴及处界,  佛及菩提皆空寂, 若人于此无依求,  彼则能持佛正法。 诸蕴处界皆无作,  佛及菩提授记事, 彼等诸法悉皆同,  如是了知为佛子。 诸蕴处界自性空,  佛及菩提授记事, 智者决定善了知,  此则名为真佛子。 诸蕴处界悉虚妄,  及与最胜二足尊, 菩提授记亦同然,  如是了知为佛子。 是法非离非不离,  亦非为有亦非无, 非有为相及无为,  如是了知为佛子。 如来出现于世间,  了达如是微妙义, 是为最上胜丈夫,  堪受诸天广供养。 我今称赞佛功德,  所获福报利群生, 唯有如来悉证知,  回向自他皆作佛。」 尔时世尊知诸天子心之所念,希望如来与授佛记,即于座中,放净光明。时尊者马胜覩是相已,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世尊今者何因缘,  以神通力现斯瑞? 愿为众会说其由,  一切世间咸喜悦。 覩佛口中放净光,  诸天皆悉怀疑惑, 各各瞻仰于慈颜,  一心愿闻佛所说。 譬如病者遇良医,  唯希拯救授灵药, 今此众等住佛前,  渴仰希须亦如是。 诸来集会天人众,  皆具广大清净慧, 一心谛听无异缘,  于佛所说能入解。 如来常以大悲心,  能破一切诸疑网, 彼等闻已皆奉持,  摧诸异论生正见。」 尔时世尊,为马胜比丘说伽陀曰: 「马胜汝今发斯问,  为利世间作照明, 智者能息诸群疑,  故得人天咸尊重。 覩史天王及天子,  达最上法甘露味, 作大供养妙庄严,  是故我今与授记。 彼以胜慧观世间,  得见法性无所着, 善达三种解脱门,  非愚痴者之所及。 彼于过去诸佛所,  已曾请问如是义, 观诸法性毕竟空,  悉如先佛之所说。 今复于我兴供养,  最上最胜无与比, 能以空义赞如来,  皆为利乐有情故。 一切诸法皆无生,  佛及菩提授记事, 乃至修习菩提者,  本性无生亦同等。 若人如是了法性,  决定当证大菩提, 彼诸天子昔闻持,  故能宣畅第一义。 能以明慧善决择,  了知法性常无减, 彼诸天子离诸疑,  自然成就无师智。 法性非取亦非求,  毕竟无依离分别, 彼诸天子离诸疑,  愚夫心则生惊怖。 一切诸法离自性,  菩提及彼菩提心, 彼诸天子善了知,  本来清净无染着。 覩史天王天子等,  住坚固慧无所住, 不久当得佛菩提,  具足圆成一切智。 于彼未来星宿劫,  次第出现于世间, 度脱无边诸众生,  同名决定智王佛。 如来知彼心所念,  应念忽放净光明, 为说授记成佛因,  令彼时会生忻庆。」 父子合集经乐变化天授记品第十八 尔时乐变化天主,与七十俱胝天子眷属俱,见诸阿修罗王乃至都史多天诸天子等,于世尊所作供养已,深生随喜,踊跃无量,复闻如来与彼授记,是诸天子闻是说已,身意泰然,得住实际,于胜义法,离诸疑惑。 时乐变化天王,即从座起,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一切诸法名为实际,名无量际、无碍际、无住际、无尽际、无二际,非际无际,说名实际。世尊!言实际者,不颠倒故;无量际者,非分限故;无碍际者,非和合故;无住际者,离自性故;无量际者,无有生故;无二际者,唯一相故;非际者,体非有故;无际者,本无极故。世尊!此实际法遍一切处,有为、无为通达无碍,无有一法非实际故,乃至菩提,亦是实际。复以何法名为菩提?此一切法即是菩提,乃至所有五无间业亦是菩提。何以故?彼菩提法,离自性故,五无间业亦离自性。世尊!又彼五无间业,即无余涅盘界。何以故?彼诸法性离罪相故,是故无间业,名为涅盘界。世尊!住轮回者,可求涅盘,彼实际中,无有二相,无生死可离,无涅盘可证。何以故?自性离故。世尊!我今于此实际理中无有疑惑,若于此法得离疑者,当知是人,已于过去佛世尊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是时如来闻彼天王作是说已,欲令大众心净信解,生欢喜故,即于座中放大光明。时尊者马胜比丘,以偈问曰: 「怜愍世间调御师,  于大众中现斯瑞, 口中忽放净光明,  此相非无其所以。 今此诸来大集会,  咸生清净恭敬心, 愿说所放光因缘,  使除一切诸疑惑。 此等若闻佛所说,  一心谛听而信受, 咸遵佛教能奉行,  誓求无上菩提果。 唯愿如来速演说,  慰彼群生渴仰心, 诸天身意咸泰然,  决定自知当得佛。」 尔时世尊为马胜比丘说伽陀曰: 「马胜今问放光事,  如来所作非无因, 汝当谛听无异思,  今与诸天授佛记。 化乐天王并眷属,  渐能成就一切智, 当于天人大众中,  作师子吼摧异论。 譬如一切山穴中,  不产珠玑无有惑, 如是化乐诸天人,  决定当来得作佛。 又如世间日没时,  不久应知月出现, 彼诸天子达法性,  自知必定成正觉。 又如世间日中时,  观诸色像皆明了, 彼诸天子达法性,  当获如来一切智。 又如世间夜分时,  有情咸知日不现, 彼诸天子达法性,  当得明慧悉照了。 又如世间诸流泉,  悉皆注下归于海, 彼诸佛子达法性,  必能速证大菩提。 如以瓦砾掷空中,  力尽坠地必应尔, 彼诸佛子达法性,  不久成佛无有疑。 若人了达此法性,  入佛知见离戏论, 彼当取证大功德,  往趣菩提场不远。 假使二十那由他,  弊魔说我不作佛, 由具正见达法性,  不能退坏菩提意。 如是彼诸天子众,  善解法性心无着, 各各希望授记言,  故我赞励生忻慰。 是诸天子久修习,  不由他悟能入解, 自知决定得菩提,  诸有智者皆随喜。 马胜比丘当了知,  若求无上菩提者, 常乐亲近佛世尊,  观诸法性无罣碍。 自能入解于正理,  复令他人善通达, 随其力能为演说,  是为第一行法者。 设百千劫行苦行,  以身血肉而布施, 于刹那顷了法性,  此福广大复过是。 过去所有一切佛,  现在救度众生者, 以及未来诸世尊,  无不依此而修习。 化乐天王并眷属,  今于我前伸供养, 已曾往昔植福因,  故能了斯深法义。 诸有世间具智者,  当须修证三摩地, 若能依止胜等持,  是人得至佛行处。 马胜比丘当了知,  此诸佛子悟法性, 常能游戏佛境界,  摧伏一切诸异论。 是故勤修清净业,  则能远离诸苦恼, 常乐亲近说法师,  得成无上菩提道。」 父子合集经他化自在天授记品第十九 尔时他化自在天王,与八十那由他天子眷属俱,见诸阿修罗王乃至乐变化天等,于如来所作诸供养,复闻如来与彼授记,欢喜踊跃,得未曾有。白言:「世尊!此乐变化天所说实际,我今于实尚不可得,云何复说更有于际?何以故?世尊!若见实者亦应见际,当知是人住二种相,何能入解证彼菩提?应知彼说是非道行。若善男子离此二相名善安住,住无所住,则无言说。求菩提者,无有少法当情可见,而能觉悟得彼菩提。何以故?此实际法,非有非无,离一切相,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有为、非无为,非识识、非智知,非观察、非现证,无有少法为能对治,亦无少法作所对治。何以故?法非烦恼所染污故,法无自性不可得故;若彼彼法有所对治,则有少法自性可见。世尊!若色生者,彼色离生相故,受、想、行、识生者,受、想、行、识离生相故。世尊!若色灭者,彼色离灭相故;受、想、行、识灭者,受、想、行、识离灭相故。世尊!若过去者,离过去相故;未来者,离未来相故;现在者,离现在相故。世尊!若有为者,离有为相故;无为者,离无为相故。如是五蕴所摄,三际所摄,有为所摄,无为所摄,此等诸法皆不可得;以不可得,是故彼法不可知、不可见、不可说、不可解、不可观、不可证。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求菩提,如是发心决定修行;彼皆名为善能安住菩萨乘者。」 尔时他化自在天子,咸说是所悟法已,合掌向佛,以偈赞曰: 「如来显示轮回际,  无始坚固难超越, 世间无智诸凡夫,  乐住三有生死海。 诸蕴本来自性空,  一切有情不可得, 无有少法可对治,  当知诸法皆无相。 色自性空本非有,  非知非识非观察, 非见非证亦非无,  依此正理善明了。 菩提无相不可得,  菩提分法亦复然, 佛菩萨僧但假名,  离心取相皆无相。 愚夫着欲取诸相,  自谓我得菩提心, 彼行颠倒境界中,  染慧难证真常理。 于佛境界离相者,  是为智者依法行, 远离诸相如无相,  亦离于空及不空。 依此修习菩提行,  获得最上第一乐, 一切外道不能知,  亦非声闻所行学, 又非辟支迦佛陀,  心善解脱离尘垢, 亦非无漏阿罗汉,  于此正理能入解。 牟尼无相菩提行,  唯大智者善了知, 若依正教能说空,  非二乘辈之所有。 善达实相不思议,  了一切法无自性, 菩提浅识不能知,  上根聪慧闻即解。」 尔时世尊,知诸他化天子心之所念,即于坐中放净光明。时马胜尊者覩是相已,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佛知他化天意乐,  忽放清净大光明, 此唯如来自证知,  愿为时众分别说。 诸天咸作是思念,  佛非无因现此光, 必为饶益诸群生,  令生谛信心渴仰。 今此大众怀犹豫。  由覩如是希有因。 口中放此净光明。  应与诸天授佛记。 彼等弃背轮回道,  求趣寂静涅盘城, 伫闻如来梵音声,  无碍辩才速演说。 众等尊重如来教,  达诸法性无有疑, 坚固闻持信解心,  称赞牟尼功德海。 如来正教不思议,  令众生至安隐处, 若能如理善修作,  毕竟得成无上道。」 尔时世尊为尊者马胜说伽陀曰: 「善哉马胜大比丘,  谘问为利群生故, 我今放此净光明,  与授最上菩提记。 他化自在天主等,  信解坚固悉利根, 皆能奉持诸佛言,  久已修习菩提道。 能了世间诸妄想,  如见阳焰知非实, 愚夫谓水起妄心,  求菩提者勿同彼。 诸有执着想见者,  无智返怖于无相, 愚夫妄想趣非道,  离此能得大菩提。 妄想邪思为苦本,  随生分别即为缚, 智者了此悉皆空,  得胜总持寂静乐。 妄想之心不平等,  决定堕落于诸趣, 百千生中为苦缘,  三世如来同此说。 若人取着于想者,  则为阴界所缠缚, 善观察者息妄缘,  一切皆空无有相。 由想相故增诸惑,  复能损减诸福业, 若于无相离狐疑,  速证无上菩提果。 若人分别求圣道,  分别求道即为缚, 智者在欲而行禅,  彼则善修无相行。 诸法无体不可说,  分别诸法性皆空, 彼无相法离思惟,  如是菩提不难得。」 闻佛世尊作是说,  众离疑惑得无畏, 如以詹博迦花鬘,  授之欢忻而顶受。 是诸天众心开悟,  今于佛所伸供养, 了知法性本来空,  于未来世皆作佛。 父子合集经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