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320 [No. 310(16)] 父子合集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净饭王始发信心品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说法施化能事毕已,往迦毗罗国,去城不远,住尼拘律陀林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所作已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能到最上究竟彼岸。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摄、优娄频罗迦摄、伽耶迦摄、那提迦摄、舍利弗、大目干连,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复有种类差别舍邪归正外道、尼干子、沙门、婆罗门,无数众会皆悉来集,所谓调伏、调伏众,寂静、寂静众,善超彼岸、善超彼岸众,善住安隐、善住安隐众,出离烦恼、出离烦恼众,能离罪恶、能离罪恶众,洗除罪垢、洗除罪垢众,善超三有、善超三有众,远离五尘、远离五尘众,离诸障碍、离诸障碍众,清净意乐、清净意乐众,具足诸根、具足诸根众,违顺解脱、违顺解脱众,善护自身、善护自身众,具诸正念、具诸正念众,具四神足、具四神足众,乐说明记、乐说明记众,明了缘谛、明了缘谛众,善寂诸根、善寂诸根众,决定信解、决定信解众,乐求义利、乐求义利众,观察无我、观察无我众,离诸分别、离诸分别众,断除疑惑、断除疑惑众,身行轻安、身行轻安众,自在爱乐、自在爱乐众,心善解脱、心善解脱众,慧善解脱、慧善解脱众,住圣种族、住圣种族众;如是众会身意泰然,乐得善利,各与徒属来诣佛所,犹如广大钵罗奢树枝叶繁茂生长圆满,清净而住。 尔时世尊,于初夜分露地而坐,寂然无声,一切大众恭敬围绕。于是如来观察时会诸比丘众,而问之曰:「何人堪往化净饭王,劝导发心生净信解?」 时尊者憍陈如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作礼,白言:「世尊!我当愿往。」 佛言:「憍陈如!汝居声闻最为上首,先解谛义,有大名称,一切众生尊奉如师。且止是说,不须汝往。」 是时会中四大迦摄及舍利弗、目干连等,各伸礼敬,而作是言:「我能往化净饭圣王。」佛皆不允,止之如初。 时大目干连即作是念:「未知如来今遣何人诣父王所?」遂入定观,乃覩如来心光远瞩彼优陀夷,犹如杲日穿其楼阁,从于东牖直注西垣。时目干连从定起已,往诣尊者优陀夷所,而语之曰:「世尊召子,往化父王。故相报尔。」 优陀夷曰:「果蒙教勅,固当从命。」 目干连曰:「尊者所往,此极难事,宜自审悉无贻后悔。所以者何?彼为灌顶刹帝利王,威德尊严,性无敢犯,孰能导达?何由召对?况复教化,发生信心?今取诸譬,子当可悉。如以百夫于累岁中,担负干薪,积成大聚,纵火焚之,其焰猛炽,复以酥油而沃其上;颇有人能于此广大火聚中行,不为所害。又如有人欲于最胜龙象口中而取其牙,当知是人必遭所损。今欲往化净饭圣王,此极为难,亦复如是。我今粗陈少分譬喻,临事筹量,好自安意。」 于是世尊乃召尊者优陀夷至,而语之曰:「于我声闻弟子之中,汝为释种,具足辩才善说法要,今可往化净饭父王,以善方便开发道意。」 时优陀夷承佛指喻,唯然受教。白言:「世尊!我今当往,唯愿大慈勿垂轸虑,设使父王或见致怒,遥冀慈光冥加救护。」 尔时世尊为优陀夷,而说偈言: 「贤哉优陀夷!  今当听我说。 汝具智辩才,  众中为上首, 释种净饭王,  见必生忻悦, 是故汝应往,  速劝令发心。 若能化父王,  发生清净意, 诸天及世人,  咸增长善利。 安闲不修善,  如沮岸将坠, 当于现生中,  除我慢疑惑; 富贵刹那顷,  增放逸染着, 如羇旅无财,  所思唯有苦。 处最胜宫殿,  受殊妙欲乐, 佛教不了知,  乐坏生悲恼。 具四种兵众,  七宝诸眷属, 随意而自在,  乐坏生悲恼。 有夜叉鬼神,  噉众生精气, 令人染众病,  于身何不护? 积聚诸珍宝,  如计罗娑山, 染慧所缠缚,  不能自观察。 由染慧覆心,  善法无所了, 如人处梦中,  何能有知觉? 凡夫失明慧,  决定获忧怖, 犹如涉远道,  而丧其伴侣。 是故优陀夷,  当以善方便, 劝王立信幢,  摧我慢高举。 余人非善巧,  奖助令发心, 汝具妙辩才,  能示三有苦。 我念过去劫,  有王出于世, 名称遍十方,  号曰真实聚。 以善法治世,  境极海边际, 俱胝那臾多,  臣民咸归奉。 诸聚落城邑,  多种种花果, 地唯生软草,  无瓦砾荆棘, 流泉及林木,  处处皆围绕, 百千干闼婆,  互奏诸音乐。 贤圣集其中,  民物咸丰乐, 多诸比丘众,  依止持净戒。 复有诸外道,  大仙大智者, 其数有百千,  舍所修苦行, 咸生真实见,  信乐佛正法, 怖彼三恶道,  愿得生天果。 彼王有太子,  名曰坚固慧, 值过去诸佛,  久植诸德本。 俱胝那由他,  人民皆亲近, 观五欲过患,  心常生厌离。 覩王所居处,  如彼天宫殿, 后妃竞围绕,  受欲乐无极。 是时坚固慧,  即启白父王: 『我今诚实心,  誓求无上道, 于采女眷属,  都不生忻乐。 少年着欲者,  乐坏苦即至, 如往古大仙,  栖止于山谷, 五欲非究竟,  寂静即为乐。』 王语坚固慧:  『勿作如是说, 若不受欲乐,  何名为我子? 有国之富贵,  如彼多闻天, 诸宫殿楼阁,  众宝而庄严。 百千众妓乐,  周匝常围遶, 具最上色相,  类天女无异, 面貌皆圆满,  唇丹齿齐密, 额广复平正,  目比青莲叶, 形仪悉端直,  肤洁犹珂雪, 作众妙歌舞,  而共相娱乐。 年少色鲜白,  如彼枝上华, 汝当住于此,  勿弃于荣贵。 我今诚谓汝,  非毁亦非誉, 太子善了知,  王位极尊胜。』 我闻是说已,  决志求出难, 于彼五欲境,  不着如梦寐。 复白于父王:  『自念从无始, 为欲之所溺,  娱情不知愧, 犹如彼盲夫,  艰辛趣险道, 自舍平坦处,  凭谁为归救? 于欲不了知,  何由脱苦缚? 当离于险道,  此心非颠倒, 若能远诸欲,  安隐除过患。 当知着欲者,  如盲无所见, 欲境如瀑流,  倾注难防护。 世有明智人,  当生于厌怖, 欲为众苦因,  损害逾蛇螫, 刀杖与毒药,  炽火然相似。』 坚固慧王子,  含悲白父王: 『我志在山林,  离欲求解脱。 是身深可厌,  老病苦萦缚, 不顾王宝位,  愿允听出家。』 是时王族中,  童子名月施, 见太子出家,  亦随修梵行。 太子出家已,  具勇猛精进, 获得五神通,  善修四无量。 人中释师子,  说法无所畏, 教化诸众生,  皆令入佛道。 彼月施童子,  以善巧方便, 示五欲过患,  劝王发道意。 优陀夷当知,  往昔坚固慧, 于汝意云何?  今则我身是。 其月施童子,  乐修真实行, 同居释种中,  今则汝身是。 是故优陀夷,  汝今应当往, 劝父王发心,  增长诸善利。」 尔时尊者优陀夷,闻佛世尊说是偈已,钦承慈旨,作礼而退。于晨朝时执持应器,往迦毗罗城诣王宫门,见有百千释种皇族共集一处,时彼众中有一释种,名曰月面,与优陀夷旧为知识,遥见尊者往相慰问:「何缘至此?」 优陀夷曰:「今从世尊所住之处尼拘律陀林中,匍匐而来,奉佛慈旨,遣令教化净饭父王开发净信。」 彼闻说已,而作是言:「昔者太子若不舍家,决定当作转轮圣王,十善治化王四天下,当有七宝自然出现,所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兵宝、主藏神宝;复有千子之所围绕,一切人民恭敬尊重。今既出家志乐空寂,则失如是广大富贵,今所集会正议此耳。」 所言未竟,时净饭王即召释种群列于庭,而语之曰:「卿等当知,悉达太子弃舍国位上妙快乐,乐居林野,一何错谬。而今而后,汝等不应往诣彼所供养恭敬。若有违者,必当捶罚。」 时有释种名曰善悟,聪慧明达,多诸善巧。出至宫门见优陀夷,方便附近,渐至屏处,始敢伸问:「世尊导师起居轻利安隐快乐,四大调和,少病少恼,化度众生无疲劳耶?」 复有释种名曰无忧,复有释种名曰离忧,诣尊者所问讯世尊,一如前说:「我等咸欲诣世尊所,适奉王旨,诸释种等不得于佛亲近供养。若有违越,必行捶罚。为惧严勅,无敢往者。」 时优陀夷闻已太息,净饭父王何意如是?如来慧日出现世间,于诸众生多所饶益,一切人民、四大天王、帝释天主、梵天王等,竞伸供养,曾无虚日,我当求见彼净饭王具陈上事。乃入定观,知彼父王信根成熟决定可化。 时尊者优陀夷具诸威仪,结跏趺坐,涌在虚空,高七多罗树,即现种种神通变化。时净饭王遥见尊者乘空而来,心生欢喜,合掌瞻仰。说伽陀曰: 「希有成就殊胜行,  现诸神变具威仪, 乘空至此有何缘?  唯愿圣者速当说。」 尔时尊者优陀夷,以偈答曰: 「我是圣王子之子,  依止如来法中住, 愿王速发净信心,  于胜福田兴供养。 太子弃国成佛道,  具胜吉祥大名称, 身光常照于世间,  智光能破诸痴暗。 犹如赫日除云翳,  空中普放大光明, 龙子智光亦复然,  于三有中常照耀。 又如皎月舒盛光,  揜蔽游空诸宿曜, 龙子智光亦复然,  能伏一切诸外道。 又如师子吼岩谷,  众兽闻已悉奔窜, 龙子宣畅妙法音,  摧诸异论令开解。 苦行外仙邪妄智,  不能入解无我理, 流转轮回三界中,  由无胜慧迷真谛。 一切世间诸有情,  盲无慧眼难出离, 如来开发智光明,  为破无始无明瞖。 善恶二途极明显,  一为平坦一险阻, 如来善为指其迷,  没淤泥者能救拔。 譬若云能含众水,  普滋大地无高下, 佛施法雨亦复然,  增长人天诸善种。 雨能充洽诸山林,  药草根茎及枝叶, 众妙花蘤悉开敷,  周遍庄严于大地。 亦如龙子雨法雨,  滋荣佛法功德树, 十力无畏不共法,  成熟菩提智花果。 海中众宝弥卢山,  焕赫岿然而不动, 佛处声闻大会中,  最胜光明无与等。 三十三天帝释主,  广兴供养妙庄严, 龙子巍巍大沙门,  诸天见者咸开悟。 欲入佛法解脱海,  成就智慧法宝藏, 当以戒定为船筏,  能至念处摩尼聚。 太子昔修诸苦行,  或住陂池或岩窟, 或依逈绝旷野中,  善达空无相无作。 牟尼大仙师子吼,  指诱群迷生觉悟, 如是善巧方便力,  难化能化使柔顺。 佛为最上调御师,  能施众生诸法宝, 寂静妙乐奢摩他,  戒定功德坚固藏。 若能依教修诸行,  除惑灭罪令清净, 是故天人阿修罗,  常乐闻持佛正法。」 于是净饭王,为尊者优陀夷而说偈言: 「我子舍家无少乐,  或乏饮食或卧具, 犹如鲜洁青莲华,  置之陆地当枯悴。」 尊者优陀夷,以偈答曰: 「如来游戏诸神通,  常飡禅悦无饥渴, 由住寂静妙等持,  若金莲华体坚实。」 时净饭王,复说偈言: 「太子昔在皇宫日,  百千采女常围绕, 睡寤常闻歌吹声;  栖止山林有何乐?」 尊者优陀夷,以偈答曰: 「佛住解脱胜境界,  深心依止诸禅定, 行住坐卧威仪中,  常生喜乐曾无苦。」 时净饭王,复说偈言: 「太子昔在皇宫日,  众妙茵褥敷卧具, 百千灯炬常照明,  向夕未尝知有暗。」 尊者优陀夷,以偈答曰: 「牟尼广修殊胜行,  以四无量为茵褥, 心常利乐诸有情,  于中庸境无痴钝。」 时净饭王,复说偈言: 「昔时太子居深殿,  游戏受用诸快乐, 左右侍卫善承迎;  独止山林何所得?」 尊者优陀夷,以偈答曰: 「如来所止悉清胜,  乐居寂静阿兰若, 平等观视于世间,  常得天龙常恭敬。」 时净饭王,复说偈言: 「昔日太子处王宫,  沐浴嫔嫱竞承事, 上妙涂香以莹身;  栖止山林何所得?」 尊者优陀夷,以偈答曰: 「牟尼持戒为浴池,  永涤诸恶净无垢, 能令自他悉清净,  离众尘秽登彼岸。」 时净饭王,复说偈言: 「太子所着殊妙衣,  金缕贯饰珠璎珞, 旃檀和合妙涂香;  栖止山林何所得?」 尊者优陀夷,以偈答曰: 「牟尼以惭为上服,  菩提分法如珠鬘, 护戒清凉若涂香,  以用庄严功德体。」 时净饭王,复说偈曰: 「太子所住常严警,  百千勇士持戈胄, 繖盖迎空蔽日光;  独向山林谁守护?」 尊者优陀夷,以偈答曰: 「牟尼具足十智力,  于诸怖畏心不动, 慈悲普荫诸群生,  沙门法子常围遶。」 时净饭王复说偈言: 「善哉善说佛功德,  不久当往闻法要。 愿今先受我供养,  复持香饭奉如来。」 父子合集经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