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合集经卷第四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如来本行品第五 尔时尊者大迦摄波,见诸阿修罗王于佛会中以神通力化作广大诸供养已,叹未曾有,而作是念:「如来昔行菩萨道时种何善根,乃能获得如是最上殊胜果报?」作是念已,入三摩地一心观察;由佛加持,即能忆念无量无边阿僧只劫,世尊往昔在在处处,精勤修习无量无边广大福业,一一显现,谛了无疑。假使十方殑伽沙数世界,其中所有一切众生皆得人身,复于尔所河沙劫中,一一有情各兴供养,如彼尾摩唧怛啰阿修罗王所有福蕴,不及如来一发无上正等觉心所有功德,不可为比。 时尊者摩诃迦摄波,从定起已,欢喜合掌,以偈赞佛: 「往昔牟尼大圣王,  誓求无上大菩提, 修罗虽兴广供养,  不及发心所得福。 如来圣德超三界,  于天人中无等伦, 旃檀香积若须弥,  堪受如斯大供养。 上妙涂香极清净,  其量深广如巨海, 人中师子出世间,  堪受如斯大供养。 或散种种上妙花,  积聚高若轮围顶, 如来圣德妙难思,  堪受如斯大供养。 以大海水为膏油,  苏弥山量为其炷, 然灯奉施大导师,  堪受如斯大供养。 或以无数妙花鬘,  奉上如来及塔庙, 佛具广大胜威德,  堪受如斯大供养。 设于无量俱胝劫,  持以万亿妙宝盖, 如来善化于父王,  堪受如斯大供养。 于不思议俱胝劫,  以宝幢满十方界, 如来成就大慈门,  堪受如斯大供养。 复于无量俱胝劫,  以河沙数妙缯幡, 牟尼利乐诸众生,  堪受如斯大供养。 如来善说诸法要,  众生咸悉能听受, 辩才无碍法中王,  言辞善巧无相似。 假使殑伽沙世界,  其中所有诸众生, 皆为十力天人师,  同出世间成佛道, 如是无数河沙佛,  各各化出无量首, 一一首现百千口,  复于口有百千舌, 于彼殑伽沙劫中,  称赞如来功德海, 寿量智慧及发心,  不能了知一少分。」 尔时世尊赞尊者摩诃迦摄波言:「善哉,善哉!迦摄波!汝今于彼声闻众中,具修梵行,了达诸法,现证实际,心得寂静。于我所证功德蕴中,善能入解,思惟观察。我已成就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福德之聚,已到最上第一彼岸。迦摄!止于如来一发大心,所有福报,若有色相,十方所有河沙世界不能容受。假使十方殑伽沙数诸佛世尊同出于世,复于尔所殑伽沙劫,欲说如来一发大心所有功德,不能穷尽。所以者何?如来昔修菩萨行时,无一发心不为摄受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彼有情界无限量故,如来发心亦无限量;以有情界毕竟无尽故,如来发心亦复无尽。是故我今得诸天人阿修罗王如是供养。假使十方殑伽沙世界,其中所有一切众生,皆作供养如彼阿修罗王,犹不能及,一发大心所获功德。所以者何?彼诸有情心不清净,着果报故。迦摄!当知过去无量诸佛出世,初发大心,皆为怜愍一切有情,令脱轮回,得涅盘乐;我今所作亦复如是。 「复次,迦摄!我念过去无量无边、不可称数、不可思议阿僧只劫,尔时有佛出现于世,名曰帝幢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刹中所有众生不造罪恶,心无散乱,不起邪思,无颠倒见及彼憍慢,身语意业毕竟清净,伏除烦恼离恶趣因,精勤修习,互相策励。能于生死长夜之中,发勇猛心,爱乐大乘,听闻正法,如理修行。彼佛刹中有五种乐:一者、欲乐。二、出离乐。三者、定乐。四者、等持乐。五、菩提乐。彼诸众生而常受用如是快乐,虽受彼乐而不耽着;如蜂采花但延其命,如禽飞空无所罣碍,此诸众生亦复如是。 「又彼有情无贪恚痴种种恶业,烦恼过患,随先善业而受其乐。何以故?彼佛修行菩萨道时,所化众生唯纯善行,设有先世不善故业,现善根力销伏不起。是故彼土一切有情,唯一乐受相应现行。又彼佛土无种种难,暴恶风雨,祁寒酷热,随时所欲,即降甘雨。又彼众生常乐闻法,各能了达,尊重恭敬。设若经行,若坐若立,思惟义趣,深入法味,无有疲倦,未甞睡眠。四威仪中,精勤修习,由法乐故,不生劳苦。唯修正断,无颠倒见,设有错误,寻即改悔;故无苦受。 「又彼如来昔修行时,身语意业未甞错谬,凡有所作智为先导,说菩萨法化诸众生;彼闻法已随智慧行,所作义利,非痴爱俱,故无不苦不乐受。彼国众生其心平等,于一切处如理安住,故无冤憎会苦。又彼众生无彼无此,于一切法心无所着,故无爱别离苦。又彼众生于诸善法,不生轻慢,亦不毁訾,故无求不得苦;彼国众生有为所迁,唯有行苦。何以故?其佛常说第一义谛微妙法故。 「复次,迦摄!彼帝幢如来出现于世,寿命长远无量无边恒河沙劫;其中众生各各具足广大辩才,善说法要,皆为过去诸佛世尊教化成熟,来生其中。迦摄!于汝意云何?如是广大严净佛土,颇有无信、无戒、无定、无慧、寡闻、懈怠,如是有情得生彼不?」 迦摄白言:「不也!世尊。」 「迦摄!于汝意云何?如是广大严净佛土,颇有微细善根、少劣善根、怯弱善根,业集烦恼为苦所摄,如是众生不净回向,得生彼不?」 迦摄白言:「不也!世尊!如是佛刹其中生者,具足善根,纯净无杂,住正思惟,解脱诸苦,多闻精进,清净回向,皆蒙先佛久已化度;如是众生得生其中。」 佛言:「迦摄!善哉,善哉!如汝所说,其事如是。昔帝幢如来者,于汝等意云何?知是谁也?」时诸比丘默尔无对。 当于是时,东方去此过殑伽沙世界,有国名月光庄严,是中有佛名光明聚,现在说法。彼佛会中有妙吉祥童子,遥闻此界所问因缘,知诸大众无能答者。时彼童子即白佛言:「我今应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为彼时会,答其所问。」 时光明聚如来谓童子曰:「随意当往。」是时童子即从彼没,以神通力,屈伸臂顷,至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头面礼足,住立一面。 时佛世尊,语童子言:「以何因缘而来至此?」 时妙吉祥童子合掌白言:「我为众会,答前所问,自远而来。彼往昔帝幢如来,岂异人乎?即今释迦牟尼如来是也。所以者何?由佛世尊具足成就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方便善巧,怜愍有情,皆令安住菩提之道。」 时众闻已,咸共赞言:「善哉!童子!善答斯问,决众疑网。汝今所说,是为正说,是真实说,是最上说。」 尔时童子为彼众会,而说偈言: 「圣主释师子,  具勇猛精进, 怜愍于世间,  现不思议事。 彼牟尼世尊,  过去已曾作, 八十俱胝佛,  成熟诸有情, 常以大悲心,  严净佛国土, 浅识不能知,  种种善方便。 不舍初发心,  随机而应现, 亦于未来世,  复现无量身。 或现为释梵,  或示作魔王, 遍法界有情,  莫能知少分。 或现王宫生,  成道转法轮, 乃至入涅盘,  显现佛功德。 或随其种类,  现作女人相, 不染世间法,  如莲性本净。 或涕泪悲泣,  或歌舞嬉戏, 或乘空往来,  皆为作佛事。 怖者令安隐,  慢者令柔顺, 为利彼众生,  现种种调伏。 痴者令离痴,  愚者示明智, 为利彼众生,  作权巧方便。 狂者得正念,  跛者得安行, 为利彼众生,  现诸神变事。 是故我稽首,  不思议精进, 普化诸有情,  皆令入佛道。」 父子合集经迦楼罗王授记品第六 尔时会中,复有六万八千迦楼罗王,见诸阿修罗王作供养已,复闻如来与彼授记,发随喜心广兴供养,以神通力即时化作六万八千殊妙楼阁,一一楼阁七宝所成,所谓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珊瑚、玻瓈,皆有七重,第一层级黄金为柱,椽梠枅栱,白银为之,众宝装铰;第二层级,白银为柱,椽梠枅栱,黄金为之,诸珍严饰;乃至第七珊瑚为柱,真珠等宝杂厕间饰。如是楼阁,一一皆有宝网罗上,或黄金网、白银为网,乃至真珠以为其网。复悬无数众妙宝铃,微风发声,听者无厌。复现六万八千宝盖,诸珍间错,光明显照。复现六万八千宝幢,众色相间,珠珍严饰。复现六万八千缯幡,五色綷错,甚可爱乐。复现六万八千宝幔,或黄金线,而用合成;或以银线、吠琉璃线、真珠等线,巧妙严饰。 时迦楼罗王,即以如上所现六万八千七宝楼阁、众宝网幔、宝幢幡盖,奉上如来,于虚空中次第行列,徐行旋转,绕佛三匝,如三十三天,爱啰嚩拏大龙象王绕天帝已,住立一面。 尔时迦楼罗王,合掌向佛,以偈赞曰: 「稽首归依无上士,  一切世间无与等, 能超生老病死因,  解脱轮回诸苦厄。 愿我速成就佛身,  具足妙相三十二, 八十种好遍庄严,  如那罗延坚固力。 愿我如佛真金色,  圆光丈六常照明, 行住坐卧威仪中,  摄化有情令出离。 愿我坚持诸禁戒,  住胜最上三摩地, 以方便智利群生,  皆使得成菩提道。 愿我此身永除断,  为他乘驭瞋恚心, 如佛具足大慈悲,  获得十八不共法。 了知诸法从缘起,  如幼如梦如谷响, 悉同牟尼大导师,  于人天中广开示。」 尔时世尊,知诸迦楼罗王深心了达,志固精进,现微笑相,放五色光。时马胜比丘覩是事已,头面作礼,合掌恭敬,以偈问曰: 「归依无上天人师,  现此希有难思事, 放斯光明非无因,  怜愍我等为演说。 迦楼罗王兴供养,  宝幔弥覆于空中, 世间昔未曾见闻,  愿两足尊说斯义。 今此众会诸人天,  合掌欣悦怀希望, 愿闻为彼迦楼王,  演畅未来解脱果。 佛为最上天人尊,  能赴群生之所欲, 唯愿如来为宣说,  令彼大众除疑怖。 众会若得离疑怖,  则能发生欢喜心, 若闻如来授记言,  当具奉行诸佛教。 唯冀大慈垂护念,  除疑增长诸善根, 各各合掌愿欲闻,  迦楼罗王得佛道。」 尔时世尊,为马胜比丘说伽陀曰: 「善哉马胜善谘问,  放光现笑之所因, 吾今当说应谛听,  令汝除疑生喜悦。 迦楼罗众兴福行,  誓求无上大菩提, 当成无畏十力尊,  获斯胜报名为佛。 由彼净心供养故,  定招相好所庄严, 十八不共法难思,  脱那罗延所乘驭。 由是坚持于净戒,  安住清净三摩地, 修习胜慧六神通,  严净一切诸佛刹。 由彼净心供养我,  后身脱此傍生报, 毕竟不历恶趣生,  常受人天胜福乐。 过彼殑伽沙劫数,  供养承事诸如来, 善能调伏诸根门,  然后皆当得作佛。 同称弥卢幢如来,  十号具足刹严净, 其劫名为自然生,  其土无彼三恶趣。 其中所有诸众生,  容仪挺特无残缺, 彼佛寿命极长远,  八万四千俱胝岁。 如是次第得成佛,  国土寿量悉同等, 各各化度诸众生,  八十那庾俱胝数。 皆令舍除憍慢习,  尽祛缠盖获清凉, 安住无生解脱门,  远尘离垢心清净。 以彼本有身金色,  恃其大力生憍慢, 是故成佛为有情,  先令断除憍慢法。 彼等过去无数劫,  曾为苦行大仙人, 其数六万有八千,  常乐修习神通事。 彼诸仙人得通已,  谓已自在世希有, 虽持禁戒具威仪,  安住山林生我慢。 由是堕于金翅中,  缘昔神通有大力, 以持戒故见我身,  忘失菩提因我慢。 我今与授成佛记,  略说先因令觉了, 广为利乐诸众生,  闻者咸共生欢喜。」 父子合集经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