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十一(诸天卷下)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诸天等献佛助成三昧法印呪品 一时佛在毗富罗山大众会中说诸金刚陀罗尼印祕密法藏神呪坛法。于是会中有梵天王及天帝释、摩醯首罗、日天、月天、星天、地天、四天大王、火天等俱,是诸天王各有无量诸眷属俱共会说法。又有无量天龙八部、诸大鬼神、药叉、罗刹、诸眷属等,闻是金刚神通自在法呪功能,各大惊怕,莫知走处。 佛语:「止止,汝等莫怕,此金刚法藏大有利益,汝等谛听,我为汝等说诸利益方便之事。」 尔时,天龙八部众等闻佛说已,心生欢喜,各各惭愧,悔诸罪过,从座而起,五体投地,头面礼敬,前白佛言:「世尊!我等眷属各有一百一十二大将,一一大将各领四万药叉眷属,一一药叉各领四百万亿鬼神相共游行娑婆世界,满诸国土,常伺人便,贪食血肉,为诸横难,纵暴天下,破坏正法,欺诳三宝,恒作不善。我等愚痴,不知诸佛慈悲,怜愍一切众生,多诸利益。我等眷属各各不觉心口失念,发大誓愿归佛法僧,同诸天等献是神呪,助护三宝,不敢违教,从佛印可。对佛、菩萨、金刚等前结诸要誓:『我等从众所领眷属,在在处处如有寺舍道场讲说大乘法轮及有诵持陀罗尼藏神呪印者,所住之处若有恼乱、反加残害、不相拥护,我等眷属即同欺犯负于三宝,我等皆当未来之世誓愿不得成佛道果。』愿佛证明印可法呪,我等亦当同诸佛等利益一切。 大梵摩天法印呪第一 「仰右手掌,直申小指、头指,屈无名指、中指中节,头并向上竪之,大指附于头指侧上,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输噜(二合)致(二) 悉弥哩(三合)致(三) 陀啰(上音)尼(四) 鸣?诃(上音)(五)』 「是法印呪,若有人等受持此法、修习是呪、供养梵天欲得验者,日日洗手面讫,先胡跪地,于左腋中以侠澡罐,罐口向前,即以左手作此印已,写澡罐水,盛印掌中,口近其掌,呪水三遍自饮水讫。又更印中盛水,以拭自口,诵呪三遍。又印中盛水呪之三遍,即用水泮自右脚上,次泮左脚上。复以右手大指、无名指捺自两眼、两鼻、口中、右耳、左耳竟,向自头上过手放之。 「若是好事,以头指入中指、头大指两指之间,即以头指向外放之,出声弹指;若是恶事,即以大指、中指相捻,出声弹指。 「作此法者,种种得验,作法即成,论义得胜。若作都大道场之时,亦作印呪唤梵天人助护供养。如能日日诵呪,供养一切佛等,一切有验。 帝释天法印呪第二 「先仰两手,即以二无名指相钩,其二中指及二小指各向掌屈之,二头指各斜竪,头相拄,以二大指亦斜竪,附博头指侧,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怯皤弭唎(二合)佉(二) 怯皤伽弭唎(二合)佉(三) 那罗阿姥肾穰(二合)(四) 阿姥皤诃(五) 阿佉殊姥佉(六) 娑伽提(七) 时那筏啰(二合)?(八) 莎(去音)诃(九)』 「是法印呪,若有人等受持是呪印等,供养天帝者,种种有验。若在佛前,每日作意常供养者,是人恒得诸天卫护,一切欢喜。 摩醯首罗天法印呪第三 「合掌,以二大指、二头指、二小指皆相着竪,即以右手中指叉在左手中指、无名指芰出,又以无名指复叉在左无名、小指芰出,以左手无名指叉在右手无名指、中指芰出,又以中指叉在右手头指、中指芰出,二手指相叉以向外,各博着手背节间,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毗跢啰(二合)萨尼(二) 波啰(二合)末(平音)陀(去音)尼(三) 瞋陀(去音)尼(四) 频陀(去音)尼(五) 莎(去音)诃(六)』 「是法印呪,若有人等日日受持此印诵呪,供养摩醯首罗天者,种种得验。每作是印诵呪供养诸佛之时,一切佛等亦生欢喜,兼疗一切诸病有验。 摩醯首罗天求马古印呪第四 「右手屈中指最下节向掌内,其余二节直申,又以无名指苾在中指背根,又屈小指头向掌中,又屈头指,以中节文押无名指甲,又屈大指,以大指文押头指甲,以其大指头复押小指甲。呪曰: 「『唵(一) 潜倍谋戏(二) 莎(去音)诃(三)』 「若人欲得求马古者,七日之中全不吃食,日日作此印印中中指上,以酥蜜涂之,数数诵呪,口云所求马古名字急急来者,至第七日即来打门。夜时作法,莫听人知;若昼日作,牢闭门着,莫听人知。 「又法,以埿作四个像形,如天像,长三四指。何等为四?一名闍夜,二名毗闍夜,三名阿自多,四名阿婆啰自多。又以埿作摩醯首啰天像,中央安摩醯首罗,右边安闍夜及毗闍夜,左边安阿自多及阿婆罗自多,前着火炉,取猫儿屎(此是西国鬼食饼名)及人爪甲与人头发,三种相和烧供养之,数数作印并诵呪已,口云所求马古名字急急来看。如是七日,日日作法,至第七日即来打门,从心所愿。 「此法吃食亦无所苦,于夜作法莫令人知;若其昼日欲作法者,牢闭门着,莫令人见。若事了竟,收取其像,藏着还用。 东方提头赖吒天王法印呪第五 「侧左手掌,中指已下三指把卷,又屈头指中节,头亦小曲,又以大指直斜申,头勿捻着头指上。右手亦同,唯举腕下着于左手臂上,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地?致啰(上音)瑟吒(二合)(二) 啰啰啰(三) 波啰(二合)末(平音)陀(去音)那(四) 莎(去音)诃(五)』 南方毗噜陀迦天王法印呪第六 「侧左手腕,以右腕侧着左腕根上,二掌相背,以二中指相钩,申之如索,以二小指、二头指、二大指各曲之,头指来去。呪曰: 「『唵(一) 毗噜陀迦(二) 药叉地波跢曳(三) 莎(去音)诃(四)』 西方毗噜博叉天王法印呪第七 「右手侧腕,以右手腕着于左手腕根上,二手中指已下三指各屈在掌作卷,屈二大指,头各押中指甲上,以二头指相交如索申之,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毗噜博叉那(去音)伽(二) 地波跢曳(三) 莎(去音)诃(四)』 北方毗沙门天王法印呪第八 「左手侧腕,屈头指已下四指在掌中作卷,又屈大指押头指上。右手腕亦侧之作卷,如左手法,唯以大指直申向上,于左手卷上累着,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吠赊啰(二合)么那(二) 檀那牝(平音)陀罗(三) 莎(去音)诃(四)』 「是四天王法印呪等,若诸人辈受持诸佛、般若、菩萨、金刚、天等法呪之时,因有供养都会道场法坛之所,并作此印诵呪唤天,安置供养,即得一切人等欢喜。 「是天王等过去亦曾供养十方一切诸佛、及诸菩萨、并金刚等,其呪印法皆同,诸佛之所印可,并显像法具诸相貌,威侍佛所,利益一切。 又四天王通心印呪第九 「二手头、中、小三指反叉合掌,二无名指竪,头相拄,屈初节上,二大指还向内卷中,大指来去。 「作是像已,于道场北面向南边,作行安置竟,呪师南坐,面向北方,即手作前法印,各别作印,各诵其呪,一一唤之。安置坐已,烧安悉香,种种供养。次作通心印,诵通心呪。呪曰。 又四天王通心印呪第十(呪用最后) 「右手大指、中指、小指皆竪向上,屈头指、无名指卷着掌上,手掌向前,屈肘向上(不是别来去法)。 「呪曰: 「『那(上音)谟毗(上音)噜茶(上音)迦(上音)夜(一) 那么毗(上音)噜跛叉夜(二) 那么吠(轻呼)赊啰皤拏曳(三) 那么提唎(二合)底啰(长音)瑟吒(二合)啰夜(四) 跢侄他(五) 坛茶(徒皆反)陀坛茶(六) 坛吒(上音)䶩坛吒䶩(七) 跢摩唎(八) 莎诃(九)』 「若能清净如法受持是法印呪,四大天王将二十八部善神来诣道场助护行者,治一切病,七日呪之悉皆除差。 四天王像法 「提头赖吒天王像法,其像身长量一肘作,身着种种天衣严饰,极令精妙,与身相称。左手申臂垂下把刀,右手屈臂,向前仰手,掌中着宝,宝上出光。 「毗噜陀迦天王像法,其像大小、衣服准前,左手亦同前天王法,申臂把刀,右手执矟,矟根着地。 「毗噜博叉天王像法,其像大小、衣服准前,左手同前,唯执矟异,其右手中而把赤索。 「毗沙门天王像法,其像大小、衣服准前,左手同前,执矟拄地,右手屈肘擎于佛塔。 「作是像已,于道场北面向南边作行,安置竟,呪师南坐,面向北方,即手作前法印,诵呪一一唤之。安置坐已,烧安悉香,种种供养及诵心呪。呪曰: 「『唵(一) 渐婆罗(二) 谢辇陀罗夜(三) 莎(去音)诃(四)』 「是法印呪名四天王通心印呪。若作像身,于道场中日日作印,对于像前诵上呪等及诵心呪,得四天王欢喜垂恩。若能诵呪满十万遍,疗病大验,多得钱财。 日天法印呪第十一 「先背两手,中指、无名指、小指等背竪使齐,以二头指斜直,头相拄,以二大指侧屈,捻头指侧本节文,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娑诃萨啰(二) 啰(上音)湿迷(二合)(三) 莎(去音)诃(四)』 「是法印呪,若有受持此印诵呪,日日供养日天子者,一切无病。若在佛前为供养者,诸佛欢喜。 日天子供养印第十二(不见别呪) 「右手无名指、小指屈在掌中,以大指捺无名指、小指上节,中指直竪,少屈头指,指头侧着中指上节,即以左手四指把腕,大指把着右手腕背,小指斜申屈,右臂肘直向上竪。 月天法印呪第十三 「反叉二小指、无名指在掌中,右押左,直竪上中指,头相着,以二头指各押中指第三节上,以二大指各捻掌中无名指两头,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住住钵底(二) 莎(去音)诃(三)』 「是法印呪,若作大道场都坛之时,当作此印诵呪供养,一切欢喜。 星宿天法印呪第十四 「先仰右手,逆覆左手相叉,以右手无名指头齐押左手中指内根节,以右中指押左无名指内根节。复以左无名指逆累押右中指内根节,以左中指头捻右无名指内根节,总綟正如索。以二小指直竪,头相拄。以二头指斜直,头相拄。以二大指向身,头相拄,开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那刹跢啰(二) 提婆跢曳(三) 莎(去音)诃(四)』 「是法印呪,若有呪师日日相续对于佛前每作此印、诵呪供养者,身常无病。作都坛时亦通入数,诵唤供养,一切欢喜。 地天法印呪第十五 「合腕,以二头指及二小指反叉在掌中,左押右,以二中指及二无名指直竪,头相拄,以二大指并竪,押二头指侧,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婆孙陀哩(二) 陀那陀若(三) 钵啰(二合)婆(上音)啰怛(二合上音)儞(四) 莎(去音)诃(五)』 「是法印呪,若有人等日日相续受持此印、至心诵呪、供养地天,得一切珍宝。若作都坛时亦通一位,唤而供养,一切欢喜。 火天法印呪第十六 「直竪右手后三指,头指少曲,以大指屈在掌中,头指来去。呪曰: 「『唵(一) 阿耆那(去音)曳(二) 诃弊(毗治反)歌弊(同上下同)(三) 婆诃那(去音)夜(四) 地弊地弊(五) 地跋夜(六) 莎(去音)诃(七)』 「是法印呪,呪师若作一切坛法供养之时,先唤火天坐于火炉华座中已,烧酥蜜等种种供养竟,即移火天于火炉边安置坐之。然后以次请一切佛、及请般若、一一菩萨、一一金刚、并请天等,安置火炉华座中已,烧酥蜜等,及以五谷、种种华香、并诸饼果、香水等物,而为供养竟。一一次第还作本印,诵其本呪而送本位。供养遍已,作发遣印而令散之。 火天子助呪师天验印第十七 「右臂屈肘,向上直竪,头指、中指、及无名指屈头向掌,头勿着掌,直竪大指,捻头指侧。 阎罗王法身印呪第十八 「屈右手三指,仍稍出头指三分许,以大指博附着头指下节文,头指来去。呪曰: 「『唵(一) 阎摩啰闍(二) 乌揭啰(上音)毗?(二合)耶(三) 阿揭车(四) 莎(去音)诃(五)』 「是法印呪,若作大坛供养一切诸佛等时,即作此印诵呪七遍,其阎罗王即来受供,心大欢喜。 一切龙王法身印呪第十九(亦名优婆难陀龙王印) 「以右肘头在左肘内,复以右手后四指少曲,以大指博头指少曲之,左手反曲向右手上,右手亦如是。两手相向状如蛇口,以二手四指开合来去(呪用后呪)。 又有龙王法身印第二十 「左右臂腕准前不改,但以左右小指、无名指反叉掌中,右押左,二中指直竪,头相拄,以二食指拄中指背上节,以二大指少曲,各拄二食指内中节,头指来去(同诵后呪)。 「呪曰: 「『唵(一) 蒲只蒲只(二) 蒲鸡蒲伽跋底(三) 呜?诃(上音)(四)』 「是法印呪,若作大会供养坛时,即作此印诵呪,唤入都坛会中同供养者,即得一切皆悉欢喜。 「若欲祈雨,当具作坛供养作法,依祈即得降雨便足。 五方龙王华座印第二十一(不见别呪) 「二手八指似曲不曲,皆向上竪,二小指头相离二分,二无名指及二中指头各相离,可二寸许,二头指头相去四寸,并竪大指,二指相着。 五方龙王牙印第二十二(不见别呪) 「屈右臂肘,直向上竪,屈无名指、小指在掌,中指直竪,又屈头指指头侧着中指中节,以大指捻头指头侧。 祈雨法坛 「若欲乞雨,可就国中四望胜地及好池泉有龙之处,近其池侧修理平净,方面各取正五十步,着净衣服,置立道场竟,当中心作十二肘坛——八肘亦得。其坛四方皆将皂布幕帏遶之,上方亦覆,于其幕内多悬皂幡,又以五色粉遶四畔。其坛界畔唯作一重而开四门。 「坛之东门,将以埿作一龙王身,身长三肘,一身三首。其龙立地,龙身一肘在于坛内,二肘在外。次于南门又以泥作一龙王身,身长五肘,一身五首。其龙立地,龙身一肘在于坛内,四肘在外。次于西门又以泥作一龙王身,身长七肘,一身七首。龙身立地,龙身长一肘在于坛内,六肘在外。次于北门又以泥作一龙王身,身长九肘,一身九首。龙身立地,一肘在内,八肘在外。次坛中心又以泥作一龙王身,身长八肘,一身一首,龙头向东。 「五龙王前,龙别各安一大瓦瓶,瓶上各以白粉涂之。其瓶身上以真牛黄各画四个须菩提像,结加趺坐,一一瓶中口满着杂华——若无生华,以彩华充——其瓶项上花鬘绞络。 「其坛四角各别安一赤铜水罐,其罐各受可一斗者,满盛净水,不须画饰。其口插柳、柏枝——竹枝亦得中用——各并叶取。又各以生五色彩帛系其枝上,共成一束,其彩色别各长五尺。 「其坛内外多以埿作小龙子形,以为眷属。 「五龙王前,各以种种饼菓饮食一大牙盘盛而供养,其食日别换新好者。 「作是坛法乞雨之时,每日以煮五谷一石散施地上鬼神等食。作法时,共八弟子伴——悉曾经入都道场者——令入驱使,以外余人不得辄入。其作法人等唯合得食干粳米饭、粳米乳粥、饼、果子等,不得吃菜。香汤洗浴,着新净衣,入坛作法。一上厕时一度洗浴,着新净衣,方入坛上。 「遣一呪师坐于坛内,多烧杂香,至心诵呪,直护身作,莫作结界。如是八人更互入坛诵呪,不得令其坛内空虚,日夜诵呪,呪声莫绝,每至夜然一百二十盏灯。 「若欲出入来去之时,皆从西门出入来去,其余三门不得辄入。帏幕以外四面各别而开一门,门别各悬杂彩色幡,门别张幕,多敷毡褥,供给香油、饮食、卧具。 「又请有德有行精进众僧,及自清斋,香汤洗浴,着新净衣,入帏之内转《大云经》、《孔雀王经》、《大云轮经》,六时遶坛行道礼拜,助祈雨人。 「若能如是作法乞雨,三日得雨;若不得者,一七日内必得大雨。 那罗延天身印呪第二十三(亦名呼召印,上下例然也) 「以两手四指反相叉,仰掌向上,指头向上直竪,二大母指各附二食指侧,大母指来去。呪曰: 「『跢侄他(一) 唵(二) 那罗延提婆那(三) 讫柳(二合)嘘拏(二合)讫柳(二合)嘘拏(二合)(四) 莎诃(五)』 那罗延天无边力印第二十四 「准前印,上回掌,向身合腕,以左手大母指屈入右手大母指岐间,以右手大母指押左手大母指,诵前呪。作此印呪,能移山覆海,不得与人结怨,必为报雠损于前人,慎之慎之。 干闼婆身印呪第二十五 「以二小指左右相叉,以二无名指钩取二小指在掌中,二中指直竪,头相拄,二头指附二中指侧少屈,二大母指并散竪,大母指来去。呪曰: 「『唵(一) 萨婆干闼婆那(二) 迦噜茶耶(三) 畔陀畔陀(四) 莎诃(五)』 紧那罗身印呪第二十六 「以左右二中指、无名、小指合掌相叉,右押左,二头指竪,头相拄,开掌一寸许,二大母指散竪来去。呪曰: 「『唵(一) 跋折啰(二) 紧那啰伽(去音)耶(三) 畔陀畔陀(四) 莎诃(五)』 摩呼啰伽身印呪第二十七 「以两手把卷,仰掌侧相着,先竪二头指,又以二大母指各捻二中指侧文上,头指来去。呪曰: 「『唵(一) 萨婆摩呼啰伽(二) 伽啰吒耶(三) 莎诃(四)』 摩诃摩喻唎印身呪第二十八(唐云孔雀王印,用此结界缚魔) 「先以左手中指叉入右手中指背,左手头指、无名、小指并把右手中指背,又以右手头指、无名、小指把左手大母指,左手大母指在右手大母指岐间出头,与右手中指相捻,右手大母指押右手头指、中指甲上,左手头指直竪来去。呪曰: 「『跢侄他(一) 唵(二) 摩诃摩喻利(三) 萨婆伽那钵地(四) 畔陀畔陀(五) 呜?颇吒(二合)(六) 莎诃(七)』 摩诃摩喻利集天众印第二十九(与遮文荼追天鬼印同也)师子王呼召呪法第三十 「起立,先以左手头指屈第二节,又以左手大母指押头指上,又以中指押大母指甲上,无名、小指直竪,举手与左膊齐,又以右手大母指屈入掌中,三指把卷又与右膊齐,回手掌向膊,头指直竪来去。呪曰: 「『跢侄他(一) 唵(二) 吼吼吼吼(三) 呼呼呼呼(四) 诃诃诃诃(五) 莎诃(六)』 「作此印时,一切鬼神一呼立至。 师子王护界印呪第三十一 「与前军茶利金刚一字降魔王印同,唯改二中指头拄眉间。呪曰: 「『唵?(一) 豆留豆留(二) ????(三)』 「遶坛三匝,发大声吼,诵此呪已,所有一切毗那夜迦闻此呪音皆悉散灭。 伽噜茶呼召印呪第三十二 「仰二手掌,右押左,以右手大母指钩取左手大母指,左手亦如之。左手中指、无名、小指屈指在右手掌中,以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押右手三指甲上,头指直竪来去。呪曰: 「『唵(一) 跋折啰伽噜拏(二) 瞋陀瞋陀(三) 摩他摩他(四) ?泮(五) 莎诃(六)』 大辩天神王呼召印呪第三十三 「先以右手大母指屈入掌中,中指、无名、小指把卷,又以左手向前把右手腕,右手头指来去。呪曰: 「『跢侄他(一) 唵(二) 摩诃提婆布怛啰(三) 却吒(二合)旁伽(四) 贺悉跢(二合)曳(五) 莎诃(六)』 焰摩檀陀呼召印呪法第三十四 「以两手中指、无名、小指正相叉,二头指竪,头相拄,二大母指各附二头指侧,开掌如掬水法,大母指来去。呪曰: 「『跢侄他(一) 唵(二) 焰摩檀驮那(三) 尸朋迦唎尼(四) 跋折利杜堤(五) ?醯?醯(六) 莎诃(七)』 水天呼召印呪第三十五 「以两手小指头侧相博,二无名指在小指后指心相捻,二中指亦然,二头指苾捺二中指背第一节上,仰掌状如掬水法,以二大母指各附食指侧,大母指来去。呪曰: 「『跢侄他(一) 乌驮(去音)迦提婆那(二) ?醯?醯(三) 莎诃(四)』 「若欲作此水天印呪法者,当作纵广四肘水坛,坛开四门。其坛北面安水天座,安十六盘饮食供养,烧熏陆香。呪师洗浴,着新净衣,面向北坐,诵呪满足一千八遍,祈雨先得。 「若入水中作此印法,履水如地。 造水天像法 「以白檀木刻作其像,身高五寸,似天女形,面有三眼,头着天冠,身着天衣,璎珞庄严,以两手捧如意宝珠;身高二寸半作亦得。造此像已,安木函内,以锦囊盛系于左臂,诸愿悉随。 「次作身印。 水天身印第三十六 「起立并脚,合掌当眉间,二头指押二大指头。作此印者,水天身现。 风天法印呪第三十七 「起立地,两脚相离二尺许,脚指并齐,左右中指屈中节在掌中,次以并二大指各押中指侧上,钩左右头指、无名指、小指,头皆相着,三指侧皆开,合腕,以二大指下节当额上着,指头向上。呪曰: 「『唵(一) 婆遮鞞(二) 阿揭车(三) 莎(去音)诃(四) (印无来去,法印出十一面,呪是当部)』 阿修罗王法印呪第三十八 「以左手中指等屈指头,离掌三分许,其头指曲,以大指亦稍曲,与头指相应,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毗摩质多啰(二) 阿苏啰(三) 地波多曳(四) 莎(去音)诃(五)』 「是法印呪,若作大都法坛之时,作此印呪唤入供养,一切欢喜。 遮文茶法印呪第三十九 「以左右中指、无名指倒綟相绞,以二小指相叉,以二大指向上相叉,其二头指亦相叉,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胡嚧胡嚧(二) 遮文地(徒皆反)(三) 莎(去音)诃(四)』 「是法印呪,若作大都法坛之时,作此印呪唤入供养,一切欢喜。 遮文茶天三博叉护身印第四十 「二大指屈于掌中,二无名指押二大指甲上,二头指、中指、小指并直竪,头相拄,翼二肘,印去乳房五寸,诵大身呪。 遮文茶天火轮印第四十一 「右中指拄左头指头,左中指拄右头指头,二无名指屈于掌中,二无名指中节相背,二大指、二小指并直竪,头相拄,诵心呪。 遮文茶天伏魔鬼印第四十二 「左右八指总反叉于掌中,唯二中指直竪,头相拄,合腕安顶上,翼二肘,诵心呪。 遮文茶天追诸天印呪第四十三 「左右九指总反叉在掌中,唯右手中指直竪来去,二大指亦屈头于掌中,诵大身呪。呪曰: 「『那(上音)谟悉陀(去音)喃(上音)(一) 那(上音)谟摩登伽(去音)喃(上音)(二) 那(上音)谟悉陀(去音)耶(三) 遮文茶耶(四) 頞跢啰(二合)迦罗波泥(五) 什婆娑那(去音)耶(六) 提婆陀(去音)那婆不嗜陀(去音)曳(七) 阿弥迦盘罗毗利耶(八) 钵罗迦罗摩曳(九) 药叉啰刹娑婆不嗜陀(去音)耶(十) 拔啰不摩婆罗腊陀(去音)曳(十一) ?师伽那(十二) 伽腻鞞闍伽拏(十三) 瞢伽罗钵瑟吒曳(十四) 湿摩舍那(十五) 婆那婆悉泥曳(十六) 㖶醯(平音)曳醯(上音)婆伽婆帝(十七) 遮文迟(十八) 萨婆阿遏地(二合)悉啼(十九) 诃啰诃罗(二十) 颉利颉利(二十一) 户卢户卢(二十二) 遮罗遮罗(二十三) 只唎只唎(二十四) 主嚧主嚧(二十五) 㖶醯(平音)曳醯(上音)婆伽婆帝(二十六) 遮文茶(二十七) 闍婆罗闍婆啰(二十八) 陀婆陀婆(二十九) 涅唎吒涅唎吒(三十) 弥利弥利(三十一) 诃诃(三十二) 醯醯(三十三) 呼呼(三十四) 勃驮勃驮(三十五) 陀啰陀啰(三十六) 提唎提唎(三十七) 途嚧途嚧(三十八) 伽吒伽吒(三十九) 伽知伽知(四十) 瞿都瞿都(四十一) 诃啰诃啰(四十二) 醯唎醯唎(四十三) 呼嚧呼嚧(四十四) 阿嚧诃阿嚧诃(四十五) 暴噜诃暴噜诃(四十六) 㖶醯曳醯(上音)婆伽婆帝(四十七) 遮文茶(四十八) 安跢嚧迦罗波萨那?(四十九) 勃苏摸投休(二合)迟当仪(五十) 伽罗伽罗(五十一) 岐利岐利(五十二) 瞿卢瞿卢(五十三) 㖶醯曳醯(上音)婆伽婆帝(五十四) 必帝唎婆?那?悉泥?(五十五) 阿勘跋苏(五十六) 谟途致当嗜(五十七) 唵(五十八) 遮罗遮罗(五十九) 婆罗婆罗(六十) 钵啰钵啰(六十一) 森罗森罗(六十二) 阿鼻赊阿鼻赊(六十三) 阿婆阿婆(六十四) 钵啰谟吒耶(六十五) 婆伽婆帝(六十六) 遮文茶(六十七) 萨罗萨罗(六十八) 跋罗跋罗(六十九) 阿突那阿突那(七十) 勃驮勃驮(七十一) 俱嚧俱嚧(七十二) 诃罗诃罗(七十三) 伽罗伽罗(七十四) 岐利岐利(七十五) 瞿卢瞿卢(七十六) 㖶醯(平音)曳醯(上音)婆伽婆帝(七十七) 遮文茶(七十八) 萨皤遏贪(七十九) 摩森娑达耶(八十) 阿遮啰写(八十一) 望不折耶(八十二) 莎诃(八十三) (自呪亦名摩登伽呪)』 又遮文茶呪第四十四 「呪曰: 「『那谟悉陀那(一) 摩登伽那(二) 那谟悉陀夷(三) 遮文茶夷(四) 阿多啰迦啰波(二合)(五) 婆娑那夷(六) 提婆陀那婆不嗜多夷(七) 阿尼诃多皤罗毗?夷(八) 波罗迦罗摩夷(九) 药叉啰刹娑不嗜哆夷(十) 跋罗(上音)摩(十一) 跋罗腊陀夷(十二) ?师伽那(十三) 毗闍伽罗(十四) 瞢伽罗树师吒(二合)夷(十五) 奢摩奢那皤悉泥(十六) 㖶醯曳醯(上音)婆伽婆帝(十七) 遮文迟(十八) 萨婆遏他悉弟(十九) 诃罗诃罗(二十) 爰利爰利(二十一) 户卢户卢(二十二) 遮罗遮罗(二十三) 至利至利(二十四) 注留注留(二十五) 㖶醯(平音)曳醯(上音)婆伽皤帝(二十六) 遮文迟(二十七) 闍婆罗闍婆罗(二十八) 驮婆驮婆(二十九) 多利吒多利吒(三十) 四利四利(三十一) 诃醯呼诃醯呼(三十二) 佛提佛提(三十三) 驮啰驮啰(三十四) 地唎地唎(三十五) 度嚧度嚧(三十六) 伽吒伽吒(三十七) 只致只致(三十八) 巨诛巨诛(三十九) 诃啰诃啰(四十) 奚唎奚唎(四十一) 户卢户卢(四十二) 阿鲁诃阿鲁诃(四十三) 波乌鲁诃波乌鲁诃(四十四) 㖶醯(平音)曳醯(上音)婆伽皤帝(四十五) 遮文迟(四十六) 阿多啰劫婆罗(四十七) 皤娑那夷(四十八) 勃苏摸投休迟当仪(四十九) 伽罗伽罗(五十) 只利只利(五十一) 求娄求娄(五十二) 㖶醯曳醯(上音)婆伽皤帝(五十三) 毕帝利伽拏(五十四) 皤悉泥(五十五) 唵(五十六) 遮罗遮罗(五十七) 婆罗婆罗(五十八) 摩罗摩罗(五十九) 波罗波罗(六十) 阿鼻赊阿鼻赊(六十一) 阿暮吒曳(六十二) 波罗暮吒曳(六十三) 㖶醯曳醯(上音)婆伽婆帝(六十四) 遮文迟(六十五) 波罗波罗(六十六) 阿度那阿度那(六十七) 毗度那毗度那(六十八) 屈娄屈娄(六十九) 阿罗阿罗(七十) 唏利唏利(七十一) 休娄休娄(七十二) 伽诃罗伽诃罗(七十三) 只唏利只唏利(七十四) 求休娄求休娄(七十五) 㖶醯曳醯(上音)婆伽皤帝(七十六) 遮文迟(七十七) 萨皤遏他摩摩(某甲七十八) 娑陀夷(七十九) 莎诃(八十句)』 又遮文茶呪第四十五 「呪曰: 「『那(上音)谟婆伽婆妬(一) 嚧达啰耶(二) 那谟悉陀喃(三) 那(上音)谟婆伽婆帝(四) 遮文茶?(五) 阿钵啰帝贺多(六) 婆罗毗唎耶(七) 钵啰羯么?(八) 摩诃啰刹赐?(九) 钵啰什婆履多㮈耶那(去音)?(十) 阿带啰(上音)迦罗婆(二合)皤萨那?(十一) 摩奴沙摩乞此婆叉泥?(十二) 㮈罗母制(十三) 摩婆萨那?(十四) 底唎迦跛罗(十五) 摩罗佉吒(十六) 婆伽害罗昵?(十七) 欝驮(二合)鸡舍(十八) 鼻?俱(上音)知目佉?(十九) 摩醯湿婆(二合)罗婆罗腊陀?(二十) 阿苏啰那舍泥?(二十一) 药叉啰刹(二十二) 此钵利鼻唎多(去音)?(二十三) 唵(二十四) 遮文茶?(二十五) 驮啰驮啰(二十六) 努卢奴努卢奴(二十七) 揭哩(二合)闍揭哩闍(二十八)(唐云雷震) 茂啰啰(二十九) 带波带波(三十) 什婆罗什婆罗(三十一) 吉利吉利(三十二) 妬卢妬卢(三十三) 牟卢牟卢(三十四) 摩诃么卢(三十五) 阿毗舍阿毗舍(三十六) 泥毗舍(三十七) 萨婆遏贪(二合上音)(三十八) 淼淼大野(三十九) 婆伽婆帝(四十) 遮文茶(四十一) 度卢度卢(四十二) 陀(去音)婆陀婆(唐云急走)(四十三) 佉佉佉驮佉驮(四十四) 制吒制吒(四十五) 拔波拔波(四十六) 吉利吉利(四十七) 折波折波(四十八) 婆伽婆帝(四十九) 遮文茶(五十) 萨婆提罗(上音)醯(五十一) 骠谟制耶(五十二) 莎诃(五十三) 啰(上音)叉啰叉(五十四) 淼淼阿闍履?(五十五) 写萨婆鼻驮(去音)那(五十六) 鼻那耶泥鸡转(五十七) 莎诃(五十八句)』 又遮文茶呪第四十六 「呪曰: 「『唵(一) 遮文茶(二) 必帝唎婆尼迦(三) 罽波罗诃悉帝(四) 茶岐尼罗迷(五) 破破敷沙必唎耶(六) 阿钵罗提诃多(七) 缚陀钵吒(八) 帝?(二合)输(去音)利迦那迦(九) 跋折啰(十) 浮瑟泥(二合)(十一) 阿羯吒(十二) 毗羯吒(十三) 钵覩(吒鱼反)羯吒(十四) 劬罗邓瑟智(二合)泥(十五) 芒斯婆罗摩耶(十六) 输蓝钵啰(十七) 毗舍摩奴沙(去音)(十八) 佉伽诃萨帝(十九) 唵(二十) 跛罗蒲瑟泥(二十一) 遮罗遮罗(二十二) 罽波罽波(二十三) 醯醯(二十四) 脯罗脯罗(二十五) 阿鼻舍阿鼻舍(二十六) 婆伽婆帝(二十七) 那(上音)悉都(二合)提(二十八) 莎诃(二十九) 胡嚧都(吒鱼反)牟羯多(三十) 莎诃(三十一句)』 又遮文茶呪第四十七 「呪曰: 「『那(上音)谟悉陀喃(一) 那谟摩登伽喃(二) 那谟悉陀夷(三) 那谟遮文茶夷(四) 阿钵啰底诃多(五) 摩罗弥梨钵罗伽啰摩夷(六) 那谟婆伽婆帝(七) 遮文迟(八) 摩诃啰刹西(九) 钵罗闍婆利跢(十) 那夷那(上音)延安多罗尼却波罗(十一) 提婆萨那夷(十二) 摩怒沙恾娑拔刹那夷(十三) 唵(十四) 陀啰陀罗(十五) 室利室利奴(十六) 伽闍婆伽闍婆(十七) 伽多婆伽多婆(十八) 吉利吉利(十九) 都卢都卢(二十) 暮卢暮卢(二十一) 摩诃暮卢(二十二) 阿毗赊阿毗赊(二十三) 萨婆遏他(二合)么么(某甲)(二十四) 婆陀夷(二十五) 㖶醯曳醯(上音)婆伽婆帝(二十六) 遮文迟(二十七) 吐吐(二十八) 他婆他婆(二十九) 呵陀呵陀(三十) 婆吒婆吒(三十一) 拔波拔波(三十二) 吉利吉利(三十三) 折波折波(三十四) 㖶醯曳醯(上音)婆伽婆帝(三十五) 遮文迟(三十六) 萨婆伽罗夷骠(三十七) 暮者也(三十八) 莎诃(三十九句) (前第二呪反与此呪受持法用并及功能如下所说)』 「若欲受持摩登伽呪法,先作一坛,纵广七尺,用牛粪涂地,方七尺七寸。当取一杖,随杖长短,量取七尺亦得,取柳枝长六尺及竹。口含净水,半噀,余者咽去。初含水叩齿七遍,然后噀半,残半咽之,即呪;呪钵亦然。 「若呪病人时,取灰——无灰取土及水——随得呪之讫,用灰水涂病人身,然后呪烧白胶香。地上画一鬼形,呪师手捉石榴枝、或用柳枝,即呪此枝。打病人时,若鬼着者,即问姓名行病所由;若不语者,诵呪一遍,以水洒之,即便自语——若以芥子代水亦得。 「结界之法,水及芥子或呪三遍、或呪七遍以散四方,心中作念:『齐若干步当拥护我。』 「凡呪童男女令遣看吉凶者,清净洗浴,烧安悉香,手捉石榴杖,呪杖打地。若打四指地及打身上,即神着也。 「若一日疟、二日、三日、四日、及七日者,当呪白线,一呪一结,结三七结,系头即差。 「若人欲断厌?鬼者,捉镔铁刀,大小随意,撝病人头上即便得差。 「若人欲得钱财、宝货、谷帛、资生者,取七种谷,用紫姜木齐作井栏,以火然柴,呪七种谷,一呪一烧紫姜火中,如是乃至一百八遍,即如心愿。 「若人欲得妇女自在者,取胡麻呪烧之。 「若人欲得驱遣一切恶鬼神者,可呪生肉,烧于火上。 「若人欲除热病之时,烧青木香,诵呪即差。 「若人欲除蛇毒之时,烧皮诵呪。 「若人欲得钱财、衣物者,烧苏曼那华,诵呪即得。 「若人欲作那(上音)伽阿练那法,取烟支、好墨、胡麻油和研,涂童子手指甲之上,向日呪之,即见种种善恶境界。 「若有人忽得天魔罗鸡室陀鬼病,其状似风癫、或似狂人、或哭或笑,此是病状经四十九日不疗,其人必死。呪师于城门外寂静之处东流水边作四肘水坛,种种供养。唤病人近坛门边,结火轮印,诵前心呪。以右手把白芥子散患人面上,鬼得芥子,其身碎裂,状如火烧;左手执柳枝打病人。 「数数作此法及烧苏酪、胡麻,如是三日,呪神欢喜。 「又法,所有痛处以苏油摩病人体上,又呪涂心下,即得除愈。 「又法,欲得大验时,于遮文茶像前以种种香华、然灯供养,穿一火坑,方圆一肘,坑中画作莲花形,烧桑木柴一百八段,诵呪一遍一度投着火中。 「又烧苏酪、粳米、石蜜、荞麦华、芥子、安悉香等,如是一千八遍,能令呪师得大珍宝。 「若能日日作此法,天神欢喜,恒具大验,不为鬼神之所恼乱。 「所有行人诵遮文茶呪,不得食胡芹、胡椒、胡姜、胡豆、胡荽,以上五种皆不得食;若人食者,令人失验。 又遮文茶印呪移肿法第四十八 「以左右二手中指以下三指各屈成卷,二头指头相拄,二大指各捻中指侧成卷,三指各背相着。呪曰: 「『唵(一) 遮文茶(二) 伊利弥利(三) 莎诃(四)』 「受此法印,预前七日持斋戒已,当大斋日对佛像前烧沈水香供养已竟,阴诵此呪二十一遍。次当叩齿二十一下,后阴唱杀,受持以后任意用之。 「男左女右,若禁男时,用左头指捻肿上讫,即取一骨书此骨头,着地,面上作肿移字,即诵前呪二十一遍。次当叩齿二十一遍,口阴唱杀,即将患人近树边立,以左头指书于树上,应时即移着于树上,大有神验。 「遮文茶呪功能略竟。 一切毗那夜迦法印呪第四十九 「以二小指、二无名指相钩向内,即以二中指竪相叉,又以二头指各竪附中指,以二大指亦竪附近头指侧,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薄迦啰准(去音)茶(二) 阿地波多曳(三) 莎(去)诃(四)』 「是法印呪,若作大都法坛之时,作此印呪唤入供养,一切欢喜。 又毗那夜迦呪法第五十 「呪曰: 「『那(上音)谟毗那夜迦(上音)写(一) 诃悉知(二合)目佉(上音)写跢侄他(三) 阿知耶(二合)(四) 那知耶(二合)(五) 殊播帝耶(六) 乌悉昙(二合去)卑耶(二合)(七) 悉婆(二合)巴钵耶(八) 跛途萨耶(九) 娑梨跛迟(十) 莎诃(十一句)』 「欲作此法,先须造像,或用白镴及铜木等,若灌、若刻,作其形像,夫妇二身令相抱立,各长五寸——七寸亦得——二身并作象头人身,其造像直不得还价。 「造其像已,白月一日于净室内用净牛粪摩作圆坛,随意大小。当取一升清胡麻油,用上呪文呪其净油一百八遍,即暖其油。以净铜器盛着暖油,然后将像放着油中,安置坛内。用净铜匙、若铜杓等?油灌其二像身顶一百八遍,以后日日更呪旧油一百八遍,一日之中七遍灌之——平旦四遍,日中三遍,共成七遍——如是作法乃至七日,随心所愿即得称意。 「正灌油时,数数发愿。 「复用苏蜜和麨作团、及萝卜根、并一盏酒,如是日别新新供养,一切善事随意成就、一切灾祸悉皆消灭,其所献食必须自食始得气力。 调和毗那夜迦法印呪第五十一 「作帝殊罗施印,以二小指、无名指相叉于掌内,竪二中指,头相捻,以二头指各加中指背第一节下半分许,即是唤一切天,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铄覩噜(二) 波啰摩驮儞曳(三) 莎诃(四)』 「调毗那夜迦法,但是诵呪人梦中惊怖,见诸畜生恶境界等,当知是毗那夜迦鬼王瞋。梦中觉已,即惭愧乞:『莫瞋,明日自有饮食劳谢。』谢法以水摩地作二肘水坛——圆如盘大亦得。取蒸饼五颗、萝卜根三颗火烧熟,有华着华,并烧白胶、熏陆香等安于坛中。呪师坛西面向东坐,诵大自在天呪一百八遍已,口云:『惭愧,好去。』如是语已,坛中杂物盘盛,出门向西弃却——西北亦得。口云: 「『萨婆药叉啰闍 阿蔼舍诃 娑钵闍伽车』 「作是语已,弃却即归。 「大自在天呪曰: 「『唵(一) 毗跢啰萨尼(二) 波啰末唎达尼(三) 瞋达尼(四) 频达尼(五) 莎诃(六)』 「诵一百八遍,即心欢喜,非但梦中但觉有魔事,即作前法定好。 一切药叉法印呪第五十二 「以右手四指向下钩左手四指,其二大指直努,二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俱毗啰(二) 莎(去音)诃(三)』 「是法印呪,若作大都法坛之时,作此印呪唤入供食,一切欢喜。 一切罗刹法印呪第五十三 「以右手大指捻小指、无名指甲上,余三指皆竪,大指来去。呪曰: 「『唵(一) 渴伽阿(二合)地波多曳(二) 莎诃(三)』 「是法印呪,若作大都法坛之时,作此印呪唤入供养,一切欢喜。」 尔时,诸佛见是天龙八部、诸鬼神王、药叉、罗刹、干闼婆、阿素洛等各献神呪,多诸利益,成就希有大功德已,而告众言:「我皆印可,不违本愿任为方便护持正法,不得轻慢我等正教,怜愍一切众生之类。」 尔时,诸天王等蒙佛印可,皆大欢喜,一时作礼,心无退转,成就第一最胜功德。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