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十(诸天卷上)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佛说摩利支天经一卷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阿罗汉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大菩萨众:弥勒菩萨、曼殊室利菩萨、观世音菩萨……而为上首;及摩利子……等诸天龙八部前后围绕。 尔时,舍利弗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于未来世末世众生作何等法得脱诸难?」 佛告舍利弗:「谛听谛听,我今为汝说于此事。」 尔时,会众欢喜踊跃,重劝请佛。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日前有天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捉、无人能害、无人能欺诳、无人能缚、无人能责其财物、无人能罚、不畏怨家能得其便。」 佛告诸比丘:「若有人知彼摩利支天名者,彼人亦不可见、亦不可知、亦不可捉、亦不可害、亦不为人欺诳、亦不为人缚、亦不为人责其财物、亦不为人责罚、亦不为怨家能得其便。」 佛告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知彼摩利支天名者,应作是言:『我弟子某甲知彼摩利支天名故,无人能见我、无人能知我、无人能捉我、无人能害我、无人能欺诳我、无人能缚我、无人能责我财物、无人能责罚我、亦不为怨家能得我便。』此呪有大神力,所作成就,破一切恶。若用结界,百由旬内一切诸恶无敢入者。」 尔时,世尊即说呪曰: 「南无佛陀耶(一) 南无达摩耶(二) 南无僧伽耶(三) 怛侄他(四) 遏啰迦末斯(五) 摩啰迦末斯(六) 苏途末斯(七) 支钵啰末斯(八) 摩诃支钵啰末斯(九) 摩唎支夜末斯(十) 安怛陀那夜末斯(十一) 那谟粹都底(十二) 莎诃(十三)」 又,别本云: 「那谟佛陀耶(一) 娜谟达摩耶(二) 娜谟僧伽耶(三) 哆侄他(四) 遏啰迦摩斯(五) 末迦摩斯(六) 阿豆摩斯(七) 至婆啰摩斯(八) 安檀驮那夜摩斯(九) 摩唎支婆啰摩斯(十) 娜谟率都羝(十一) 莎诃(十二)」 (注云:梵本多同前本,西国诸德诵前者多,古今受持相传得验,前后两呪无不有効,然则文句周悉前本周匝,决定是非非九境界,用前用后任自所便。以下佛言。) 「王难中护我、贼难中护我、行路中护我、失于道路旷野中护我、昼日护我、夜中护我、水难中护我、火难中护我、罗刹难中护我、茶枳儞鬼难中护我、毒药难中护我、佛实语护我、法实语护我、僧实语护我、天实语护我、仙人实语护我。 「怛侄他(一) 阿啰拘隷(二) 阿啰拘隷(三) 鸡栗底(丁以反)(四) 萨婆迦啰醯蔽(蔽亚反下同)(五) 萨蒲跛突瑟䶩(二合)蔽(六) 萨婆伊都波达啰鞞蔽(七) 啰(上音)叉啰叉(自称名字)(八) 莎诃(九)」 又,别本云: 「哆侄他(一) 阿啰躯唎(二) 阿啰躯唎(三) 吉唎的(知约反)(四) 落叉落叉(五) 我萨婆婆油(六) 钵陀(上)啰菩娑伽夜栖(斯亚反)稗(七) 莎诃(八) (注云:梵本多同前本,论验相传两本无殊,其中委悉准前可知。)」 奉请摩利支天呪 一名摩利支天身呪。呪曰: 「娜谟啰跢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 摩唎支?驮(去音)耶(二) 摩婆(上)帝移沙(上音)弥(三) 跢侄他(四) 婆(上)啰(去音)梨(五) 婆驮梨(六) 婆啰呵目溪(七) 萨婆(上)徒瑟誓(去二合)(八) 盘(上)驮盘(上)驮(九) 娑婆诃(十句)」 佛告诸比丘:「若有人识彼摩利支天菩萨者,除一切障难、王难、贼难、猛兽毒虫之难、水火等难。 「若人欲行此法者,一切法中此法最胜。持此呪者,面向百逾闍那,一切鬼神恶人无能得其便者。 「若于难中行时,晨起诵前身呪,呪一掬水四方散洒及洒自身,若衣襟、若衣袂、若袈裟角,一呪一结,总作三结,即往难中行,连续诵呪(前二大呪)而行,所有一切事难、军防主者,悉皆迷醉,都无觉知之者。 「若人欲得供养摩利支天者,应用金、若银、若赤铜、若白檀、若赤檀等,随力所办作摩利支天像。 「其作像法,似天女形,其像左手屈臂向上,手腕当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扇如维摩诘前天女把扇。于扇当中作西国卍字,字如佛胸上卍字,字四曲内,各作四个日形一一着之,其天扇上作焰光形。右手申臂,并申五指,指头垂下,身长大小一寸、二寸、乃至一肘——其中最好者,一、二寸好。 「其作像人遣最好手博士,受八戒斋,日日洒浴,着白净衣作之。其价直者,随博士语,不得违价。 「其像左右各作一侍者,其侍者亦作天女形,种种严饰。 「作此像已,若比丘欲行远道,于袈裟中裹着彼像;若是优婆塞,头髻中藏着于像。大小行时离身放着,不得共身上屏大小行。 「次说印及坛法。 身印第一 「反叉二小指、二无名指,在掌中右压左,二头指直竪,头相拄,以二中指各㧙在二头指背上,头相拄,二大指并竪,各博头指侧,大指来去。 头印第二 「准前身印,各屈二中指上节头向大指垂,甲相背,即是头印。 顶印第三 「准前身印,唯改二大指屈上节,头入掌中,即是顶印。 「若比丘欲行远道,于袈裟中裹像;若俗人,头髻中着像,即作此头顶印以安像头上,二十一遍诵呪行道,所至之处无有怖畏。 护身印第四 「准前身印,惟改开二头指二分许,即是护身印,用之护身。 欢喜印第五 「左手大指头压无名指第一节文,又以余四指把拳,即是欢喜印。若作此印诵呪,罗闍及沱屈边者即前人欢喜。 摩奴印第六 「左手屈臂,掌向于胸前,以头指已下四指把拳,以大指压头指甲上,少开掌中作孔。以右手甲掌,从左手节上向手掌摩之,到于孔上即以右手覆盖孔上。心想念之:『左手掌是摩利支心,右手掌是摩利支身,于左手掌心中我身藏隐,在摩利支天心内斯文藏我身,着摩利支在我顶上护我身(此是好知印)。』 使者印第七 「以左手四指屈,以大指捻二中指头,使作孔,以右手指于左臂腋下,不覆手,五指并展,诵呪七遍,即以此手合左孔上。呪曰: 「『那谟摩唎支曳(一) 萨婆萨埵(二) 阿咥唎沙哩(三) 莎诃(四)』」 佛语:「诸持呪行者,若欲专求是摩利支天法、觅诸利益现神验者,依前诵呪满遍数已,腊月十五日作受法坛。 「若欲作坛,预于其月十一日旦觅知好处,修理其地,除去恶物一如上法,坚筑平正,即作护身结界法事。 「若作护身,预起是月从十一日,日别一遍诵呪三遍,依前印法以护自身,三遍结界。其结界法还用以前护身印法,作印诵呪,至五遍竟,以印右转即成结界。至十四日晨朝更作一大结界,呪灰七遍遣于四方,为结内界。又作泥团,数满十枚,一一各呪一七遍已,掷着八方及上下方,是名大结界。如此结界护已,即取香水和土作泥遍涂坛地。 「立道场已,悬诸幡盖、种种宝物。以五色线绕坛四面已,次将少分香华入道场中,烧香作印,唤摩利支天供养行道,然后发遣。 「至十五日晨朝,更取净牛粪和香水泥泥道场地,更结界已,又用种种名香和水兼少净土更涂坛地一遍,待干,取五色粉遍布坛地,极令庄严。 「作四肘坛,其坛中心作莲华座,于其座上即安摩利支天之像。东面安置使者之座,名婆多罗室唎夜;南面安置使者之座,名摩利儞;北面复安使者座处,名计室儞;西门安置呪师坐处。至夜然灯二十五盏,将五水罐——中心一罐,四角各一——安置罐竟,种种香、华、饼果、饮食而为供养,庄严水罐如余部说。 「安置种种诸供具竟,呪师坐青草上,然后作印唤摩利支天等,以作其印种种供养。及出坛外,将诸饮食散施一切诸鬼神等。散施竟已,呪师手把青草诵呪,以草从头向脚摩之,一百八遍作护身印。于其印中又把青草向顶上着,遣一弟子将坛中心水罐灌受法人头顶印上。与灌顶竟,着新净衣,将入道场与作护身,一心念佛礼拜摩利支天之像。 「作是法坛,呪师自身、受法弟子惟食粳米、乳粥为食。 「事讫发遣,于后扫除坛处,泥涂摒当总竟,献残饮食,呪师自身受法弟子皆不得食。 「作是法已,然后行用,一切大验。初欲受法证効验者,必须作坛及其手印;若不如是,徒丧其功。 「且作水坛,净治一室,牛粪涂地,方圆一肘、或二肘、或四肘,中心安摩利支像。 「行者日日洒浴——若不洒浴者,应当洒手漱口入道场。呪师在此坛西坐,正面向东,唤摩利支安置坛中,烧安悉香及诸好香种种供养。日日诵呪,一坐一百八遍、或一千八遍、若一万八千遍。呪师以手撮取胡麻、粳米相和,于坛前着火炉中烧,一撮一呪烧,如是满一百八遍、一千八遍,心心相续,勿缘余事。从月一日至十五日随力供养饮食、酥蜜、乳酪、果、华、香、灯明,惟除酒肉五辛,欲满十万遍倍加供养,如是乃至足十万遍竟。然后于好处所撩理于地,拔却恶物、瓦砾、骨、毛等已,坚筑于地,使平坦之。 「作此坛日者,腊月十五日为胜,又法庚子日、正月一日,余月取建日为始。以五色作坛,坛之中心着摩利支座,上遗五色粉而作华座并形或印。东面着使者,名婆多罗室利夜;北面着使者,名计室儞;南面着使者,名摩利儞。 「然后呪师从摩利支至摩利儞次第唤之,各随本座而安置之。安置既竟,当以香华饮食八盘、十六盏灯,倍胜于前种种供养已,呪师在西门外,面向东坐,诵呪一千八遍,种种供养。如是满七日然后发遣之。更有别法,日月蚀日作此坛法者得大验。 「上来已说作坛供养受持法竟。 「又更有法,如其作坛之日及于余时,旦起洒手面讫,诵除障难呪,呪水散洒四方上下及自身上。至诵呪处,以此一呪呪牛粪涂坛,所献饮食、及灯火、华香,呪师浴水护净之衣,用此佛伽那钵帝一呪呪上诸物。呪曰: 「『那谟粹都底(一) 羯吒羯吒(二) 末吒末吒(三) 讫柳(二合)嘘拏(二合)(四) 讫柳(二合)嘘拏(二合)(五) 畔闍畔闍(六) 南无粹覩底(七) 鹘嚧陀罗(八) 婆遮尼曳(九) 莎诃(十) 阿步多毗头(十一) 乞叉摩质多(十二) 曷啰嚩娑摩伽掣都(十三) 诃诃耶(十四) 摩诃诃悉都(十五) 达厕日襄(十六) 波罗拘波耶寐(十七) 句嚧句嚧(十八) 主嚧主嚧(十九) 慕嚧慕嚧(二十) 曩慕那摩(二十一) 莎诃(二十二)』 「诵此呪者,一切呪验悉皆速成,一切善事如意所营,一切愿事皆得如意。 「如其作上诸事不遂心者,呪者即知定有障难,即于白月、若黑月,或八日、或十五日,牛粪涂地,设饮食华果,烧安悉香,取白线呪之,一遍一结,如是作四十九结系之左臂,所有障难鬼神尽皆被缚,更不得作障难(以下本法)。 「若人欲行东西,远行在路者,先作水坛,唤摩利支天安置,取稻谷华和酥蜜,火烧一千八遍并诵呪,随欲趣处去者大吉,得大灵验。 「又更有法,七日之中日日作水坛,唤摩利支天安置。复着火炉,然谷木火,于其火中烧粳米、胡麻一百八遍,并诵呪。日日三时,时别一百八遍,乃至七日作此法竟,向啰闍及臣边者前人喜欢。 「更有法,若欲论义,依前法火烧梨枝一百八段,段别一尺,并呪,如是七日作此法者,得大聪明论师。 「又法,欲往山中,依前法火烧苏一百八遍并呪去者,一切禽兽、毒虫不得侵害。 「又法,若人欲得见摩利支者,依前法,以谷木柴然火,取天木香二十一段,以酥蜜、酪涂之,火烧并呪二十一遍。日日惟吃粳米、饭、乳酪三种,不得食余物,七日之中日日倍胜种种供养。如是七日作此法时,于第七日摩利支身现入道场,问行者言:『某甲!汝今欲求何愿?』是时行者随意答之,时摩利支听许,与愿归去者,即知得验,诸天欢喜。 「又法,七日之中,日日三时火烧槐香草、白菖蒲、白芥子三种,并呪已,向啰闍边去,前人欢喜。 「又法,欲向官人边去者,依前法,火烧白芥子,日日三时,时别一百八遍并呪,七日惟食粳米、乳、酪三种,不得食余物,如是七日讫,向官人边者,前人欢喜。 「又欲依前法,火烧梨叶日日三时,时别一百八遍并呪,如是满七日者,治一切鬼病时大得验。 「又法依前,取大麦好去皮,捣细筛为末,以蜜和作团,大如李子,一百八个。七日之中,行者初日全不吃食,其余六日任意食之。日日火烧所搏大麦,并呪一百八遍,作上欢喜印。如是尽烧一百八团讫,以水灭火,于其烟上熏两手掌,诵呪二十一遍,愿云:『使我之手作一切法成种种得验。』者,一切得验,前人欢喜。 「又法,依前烧阿末罗叶一百八遍并诵呪者,疗一切鬼病,呪即得差。 「又法,若人热病,取好青草拟口,诵呪二十一遍,以摩病者五十四遍并呪者即差。 「又法,日日三时诵呪一遍、三遍,作大护身;三遍,作大结界;五遍诵呪者,所爱摩奴沙任意即得;六遍诵呪,护身结界,夜入冢墓一切不畏。 「又法,若欲远行,先于私房七遍火烧熏陆香并呪者,着道之时数数诵呪行者,路中若逢贼难、鬼难等皆不得近,悉自离人。 「又法,依前白月八日于净室中,取好香华与粳米饭少少,火烧诵呪一千八遍。行者一日不食,着净洁衣。作此法去者,前人尊重恭敬供养,一切鬼神亦皆敬畏。 「又法,取牛粪——未落地时以器承取来,莫令着地——即用和水而作水坛,其坛中心着佛像或佛舍利。构取母犊并黄牛乳作苏,宬金盋中,以右手无名指搅之于酥,并呪。其苏之上火若出者,即应自知得大聪明;一日诵千偈,若火不出,唯烟与暖者,小小聪明;若不得烟暖者,自身伏地,拟口于酥器边,以右手无名指为箸吃酥,即得少少聪明。 「又法,于城东外好撩理地作四肘坛,取塼坏五个,中心着一,四面各一。又以四水罐宬水,以柳枝塞口,于四面塼坏上着之。又取紫檀磨研水中,即以其水洒于坛上。复以赤华供养于坛,复以胡烟脂四枚各着四水罐边,复以五色线绕坛四面,坛四面外以种种香华饮食祭泼与诸鬼神。于坛西门敷青草座,呪师着好净衣,结加趺坐于青草上,唤摩利支及诸使者,安置种种供养。 「呪师手把青草诵呪,以草从自顶向脚摩之,一百八遍。呪师手作摩利支身印,印中把青草向自顶着,遣一弟子将坛上以四水罐一一灌于呪师顶上竟,然后呪师着好净衣,作护身印,念佛礼佛。礼摩利支讫,取龙华与龙脑香及酥合香三种,七日之中,呪师惟食粳米、牛乳、粥,不得吃余物,日日呪于上三种药一百八遍,乃至第七日将彼药按自顶上右肩、左肩、心上、咽上、额上者得验,此语不开。 「又法,依前,若人患痔病,取黑线作呪索,令其病者头东脚西卧于床上,以上呪索系病者腰,又以别呪索系其床脚并呪,如是作此法并呪二十一遍者,痔病即差。 「又法,若人患颈,治法如上,惟改前系腰索系其颈上为异。 「又法,人家鬼神、暴乱、疫病、死亡不息,又求上善事不获所愿者,取江水两边泥土以作一百鬼形像。其中鬼王名毗那夜迦,此鬼王头者作白象头形,其余诸鬼头各别作诸禽兽形,其身手脚总作人形,大小可长四指、或八指许作之。取紫檀木于水研之,用以其水和泥,涂于地作坛。以五色土于坛之上作鬼坐处,中心一座、北面二座、南面二座、东面二座、西面一座。于中心座上着于鬼王像,其余六座总分着九十九鬼像。以诸香华及灯、七盏酥灯、诸饮食等种种供养,并取安悉香和酥火烧用以供养。 「呪师坐于西门,面向东,诵摩利支呪七遍,以五种色线呪二十一遍。然后取坛中三面诸鬼像聚于中心鬼王边,一处着之,以其五色线总缚着彼百鬼像讫,取犊子粪一百八抟,一一火烧并呪。烧一一抟时一诵呪莎诃,于先唱云:『缚一切鬼。』然后云:『莎诃。』 「如是,人人尽一百八抟竟,然后别掘地深至人腰,作孔,将彼所缚诸鬼像并坛饮食着于孔中,以诸香华种种饮食供养彼鬼,然后以土塞于孔上,平地,后永不出。 「若呪师业病临死之时,心中作放,彼鬼得脱。若作此法,即得摩利支来,速疾大验。 「复次,于前水坛诵呪了,不共人语,即入房内卧。或于夜中得异境界,勿向人说,惟师弟子二人评论善恶;满十万遍后若无境界,取稻谷华和胡麻,烧如前法;亦无境界,更不须饮食,惟散华诵呪,每至八日、十五日、二十三日随呪师所食奉上,连续诵呪,自责忏悔,必得如愿。从初三七日后,一七日一度试呪力,方知渐进。 「又法,一生之中,日日惟食粳米乳粥,数数诵呪,得大聪明,四姓之中婆罗门大爱念;若火烧酥酪乳者,刹利爱念;若火烧大麦酪乳者,毗舍爱念;若火烧胡麻滓者,首陀爱念。 「又法,若人鬼病口合不语者,呪水二十一遍,七遍㧊入之即语。 「又法,鬼病口合不语者,以袈裟角诵呪二十一遍,打之即语。 「又法,右手以大指、无名指捻灰,呪之七遍,四方散之,即成结界。 「又法,以泥作丸,丸为十个,各掷一方作大结界,随掷远近即成界量。 「又法,若妇人难产,呪胡麻油七遍以摩脐上,即得生儿。 「又法,若共论义得胜时被他相瞋、一候相言、又共他鬪诤被他相言、枷锁官边问罪是非时,取白昌蒲呪二十一遍,右臂系之,以左手作欢喜印并呪去之者,即得大胜之理。若数数诵呪,种种得验。 「又法,若人被毒虫螫者,呪师取五色线作呪索二十一结并呪,以系自右臂上讫,向被螫人边去,取柳枝呪之,数数以手摩彼人即差。 「又法,若人被恶毒蛇所螫,临欲死时,呪师以自手掬取水,拟口七遍诵呪,以其水泼于病者二十一遍并呪即差。 「又法,若火烧苏一百八遍并呪,一切禽狩毒虫不得侵害。 「又法,若人身生恶疮者,黄土和泥,于疮上二十一遍并呪即差。 「又法,若畜生遇时气病者,于城村坊正中央然谷木柴火,以牛乳火烧并呪即差(夜作此法)。其明日午时还然谷木柴火,取白芥子油与白芥子相和,火烧一千八遍并呪者,即大差。 「又法,取具嚧陀木一千八段(此木似菩提树),一各呪已,呪一遍火中烧尽,一切鸠盘荼、药叉等鬼神皆悉欢喜。 「又法,若火烧冬瓜少少,一千八遍并呪者,一切魍魉皆悉欢喜。 「又法,若取冢墓之树木一千八段与胡麻相和,火烧一千八遍并呪者,一切大恶鬼神欢喜。 「又法,若取菩提树枝一千八段,一一涂酥,火烧一千八遍并呪者,四大天王欢喜爱念。 「又法,若癫病者,呪师取一切五谷相和,以手掬取,呪之火烧,如是一千八遍者,鬼神欢喜,即得治病。 「又法,若取安悉香捣之为丸,涂酥,火烧一千八遍并呪者,摩醯首罗及傍边天一切欢喜。 「若依前法,作水坛种种供养,坛中心着佛像或佛舍利,取啰迦沙弥陀木(此是菩提树之别名)三千八段,与酪酥蜜中涂之,一一火烧,各一段一呪,如是尽三千八段。作此法者,灭除行者五逆四重罪而得清净,亦得呪验。 「又法,若行者依前法作水坛等,从白月八日至十五日,日日取紫橿木一千八段,一一涂酥并呪火烧者,摩利支天即来入道场,遂其所愿。行者眼见摩利支身,得大灵验;若其不来,要心忏悔,渴仰于摩利支天,一日不食,作种种供养者,必来现身,得摩利支种种大验。 「又法,若欲得钱财者,黑月十四日至十五日两日之中,日别三时取胡麻、粳米、稻谷华三种火烧并呪一百八遍者,即得钱财,称心如意。 「又法,若欲得缚魔者,七日之中日日取苦楝树枝——一本云菩提树枝——一千八段,一一涂于白芥子油,呪一遍火中烧者即得缚魔。 「又法,若呪师或俗人行此呪法时,被比止搦,将去枷锁缚,数数诵此呪者,缚永不得。 「又法,若欲得闍啰迦者,七日之中,日日三时取名香捣之为丸,一千八个,一一涂酥,并呪烧去者,即得如意。 「又法,若人相瞋,取胡麻油滓和粳米糠,火烧一千八遍并呪者,前人欢喜。 「又法,若取胡麻火烧一千八遍并呪者,前人爱念欢喜。 「又法,若欲得钱财者,七日之中日日取古淄草(一本云固漏草),茎长六指,一千八段,一一火烧并呪者,即得钱财。 「又法,若欲向他索所爱物者,取白菖蒲呪之一千八遍,系自臂上,去从乞之无所不得。 「又法,三七二十一日,日日三时取安悉香捣之为丸,一千八个,用涂酪酥蜜中,一一火烧并呪者,向啰闍及官人边去之,前人欢喜爱念。 「又法,若欲得作立罗奴斯者(梵音)(此云纲维),七日之中,日日三时取众名香捣之为丸,一千八个,一一涂酥火烧并呪者,即得如愿。 「又法,若行者洒浴,入道场,作水坛等种种供养,唤摩利支天安置,日日诵呪,如是满十万遍,一七日中无有断绝。作此法讫,然后口云结界,一声即成——莫作手印及呪灰等——随行者愿皆得成就,一切难事不近其身,能破他人作法之事(他人、恶人、外道等也),由是天呪神力自在致令如是。」 尔时,摩利支天白佛言:「世尊!我有别法,今欲说之。 「用紫檀木广三指、长三寸,其木一面刻作摩利支像,似天女形。其像左右各刻作摩利支侍者,亦似天女形。复以别紫檀木作盖,盖之于像。作此像已,欲行远道,将于此像不离自身隐着藏之,莫令人知,数数诵呪。 「若有所愿,即作水坛,坛中心安像,唤摩利支安置,以种种供养。复取莲华一百八个以供养之。其供养法,手取一一莲华一一呪之,用以供养。复以胡麻、粳米,火烧一千八遍并呪讫,把像行时种种得验。」 (注云:上件诸法皆作水坛等种种供养,如得验也。上来所言并呪者,随其物数一一呪烧,名并呪也。) 时摩利支说此法竟,世尊印可:「善哉,善哉!汝今所说,我亦随喜,以能利益诸众生故。」 佛说是经已,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及诸人民等:「闻佛说是摩利支天陀罗尼,一心受持之者,是人不为一切诸恶所害。诸比丘若有人能书写、读诵、受持之者,若着髻中、若着衣中随身而行,一切诸恶悉皆退散,无敢当者。」 是诸四众、天龙八部礼佛而退,欢喜奉行。 摩利支天经一卷。 功德天法一卷 (中天竺国菩提寺僧阿难律木叉师、迦叶师等共瞿多法师于经行寺翻,流行于唐国。) 尔时,功德天女白佛言:「世尊!学此法者,我当随其所须之物——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产——供给是人,无所乏少。 「系念心住,昼夜欢喜,正念思惟是呪章句,发菩提心。若众生于百千佛所种诸善根,是说呪者为是等故于阎浮提广宣流布是妙经典,令不断绝。是诸众生听是呪已,于未来世无量百千那由他劫当在天上人中受乐,值是诸佛,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恶道苦悉毕无余。 「世尊!我已于过去宝华功德海瑠璃金山照明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所种诸善根,是故我今随所念方随所至方,悉令无量百千众生受诸快乐,若衣服、饮食、资生之具、金、银、七宝、真珠、琉璃、珊瑚、琥珀、璧玉、珂贝悉无所乏。 「若有人能称金光明微妙神呪,为我供养诸佛世尊,三称我名烧香供养,供养已,别以花香种种美味供施于我,洒散诸方,当知是人即能集聚资财宝物。以是因缘,增长地味,能令诸天悉得欢喜,所种谷米、牙茎、枝叶、果实滋茂,树神欢喜,出生无量种种诸物。我时慈念诸众生故,多与资生所须之物。 「世尊!于此北方,毗沙门王有城名曰阿尼曼陀,其城有园名功德华光,于是园中有最胜园名曰金幢,七宝极妙,此即是我常止住处。 「若有欲得财宝增长,是人当于自所住处应净扫洒,洒浴其身,着鲜白衣,妙香涂身,为我至心三称彼佛宝华琉璃世尊名号,礼拜供养,烧香散华。亦当三称『金光明经』,至诚发愿,别以香华、种种美味供施于我,散洒诸方。 「尔时,当说如是章句,作功德天身印,诵大身呪。二无名指左右相钩于掌中,二小指直竪,头相离一寸,二中指直竪,头相柱,二头指于二中指背上第二节,二大指并直竪,头指来去。呪曰: 「『波利富楼那(一) 遮利三曼陀(二) 达舍尼(三) 摩诃毗诃罗伽帝(四) 三曼陀(五) 毗陀那伽帝(六) 摩诃迦梨波帝(七) 波婆弥萨婆㖃(八) 三曼陀(九) 修钵梨富隶(十) 阿夜那达摩帝(十一) 摩诃毗鼓毕帝(十二) 摩诃弥勒簸僧只帝(十三) 醯帝徙(十四) 三博只希帝(十五) 三曼陀阿陀(十六) 阿㝹?罗尼(十七) (娑婆诃者云散去,此呪求财物故,无娑婆诃,为是不着莎诃句也)』 「是名第一根本印是。 功德天华身印第二 「准前,惟改二头指直竪,相离二寸许,二中指相叉入掌,右压左,头少屈,二小指头相拄,二大指头相拄,开腕,相离四寸许。呪曰: 「『波置呼卢多(一) 不梨帝那呼卢多(二) 乌吒句呼卢多(三) 那无呼卢多(四) 不梨啼那呼卢多(五) 呜奢副呼卢多(六) 莎诃(七)』 功德天结界印第三 「左右小指相叉入掌,二头指向外相叉,右压左,二中指直竪,头相拄,二无名指各捻二中指背上节,二大指头向身相拄,开腕三寸许(?呪)。 功德天施珍宝印第四 「左右中指、无名指相叉入掌,二小指向外相叉,右压左,右头指曲竪,左头指直竪,二大指屈入掌中,合腕(用诵大呪)。 功德天施一切鬼神种种饮食印第五 「左右中指、二无名指相叉入掌,二小向外相叉,右压左,二头指直竪,向上相离二寸,二大指屈入掌中,合腕(用大呪)。 功德天花座印第六 「右手头指以下三指向上竪,似屈不屈,右小指向上直竪,头离无名指一寸半许,右大指屈在掌上,以左手把右手五指,左大指压右大指上,合腕掌(无呪)。 功德天下食印第七 「右中指以下三指仰竪向上,以右大指捻头指上节侧,左中指以下三指把拳,左头指少曲向上,以左大指捻中指中节侧,二手各仰磔开,合腕(用大呪)。 功德天令疗病家闹印第八 「右手大指屈在掌上,头指以下四指把拳,拳头向上,以左手握右手腕上,大指案在腕背之上。若人每日以结此印,散华供养,珍宝自至。 功德天心印第九 「左右无名指、小指反叉在掌,竪二中指,头相拄,以二食指头各捻中指上节背,并竪二大指。 功德天供养印第十 「左右小指相叉掌中,右压左,屈二无名指,握二小指,指头向身,竪二中指少曲,头离一分,二头指亦竪,指头离四寸,并竪二大指,各捻二无名中节背。 功德天欢喜印第十一 「准前华身印,惟改二头指于二中指背后压甲上少许,当胸前。呪曰: 「『支不帝梨那(一) 阿支不帝梨那(二) 弥耆帝梨那(三) 乌苏帝梨那(四) 若副多帝梨那(五) 馸苏帝梨那(六) 莎诃(七)』 「若有官事,当结此印。 「功德天令呪师家人闹印,每日结此印,散华供养,珍宝自至。 又功德天心印第十二 「准前欢喜印,二头指于二大指甲上,二中指竪直,少屈,头相拄。呪曰: 「『那耆富嚧卢(一) 忧多罗富卢(二) 龙若呼娑富楼(三) 忧稗叉富卢(四) 阿罗耆富卢(五) 毗梨帝那富卢(六) 殊知富卢(七) 莎诃(八)』 「是灌顶章句必定吉祥,真实不虚。 「等行众生及中善根应当受持、读诵、通利,七日七夜受持八戒,朝暮净心,香华供养十方诸佛。当为己身及诸众生回向具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是誓愿:『令我所求皆得吉祥。』自于所居房舍屋宅净洁扫除——若自住处、若阿兰若处——以香泥涂地,烧微妙香,敷净好座,以种种华香布散其地,以待于我。我于尔时如一念顷入其室宅,即坐其座,从此日夜令此居家——若村邑、若僧房、若露处——无所乏少,若钱、若金、若珍宝、若牛羊、若谷米,一切所须即得具足,悉受快乐。 「若能以己所作善根最胜之分回与我者,我当终身不违其人,于所住处至心护念,随心所求令得成就。 「并当至心礼如是等诸佛世尊——其名曰宝胜如来、无垢炽宝光明王相如来、金焰光明如来、金百光明照藏如来、金山宝盖如来、金焰光相如来、大炬如来、宝相如来……;亦应敬礼信相菩萨、金光明菩萨、金藏菩萨、常悲菩萨、法上菩萨;亦应礼敬东方阿閦如来、南方宝相如来、西方无量寿佛、北方微妙声佛。 功德天像法 「取未嫁女年十五者织绢一丈四尺,用功德天大身呪呪黄牛尿一千八遍,以尿洒其绢面上。从月八日至十四日,净好泥地,作四肘水坛,取释迦像一躯安置坛中,供养种种香华饮食,然灯五盏。 「唤一画师——上好手者——日日与受八戒斋,清净洒浴,亦与画师作护身印。先共画师断其功力,随所须者,呪师不得违价。 「其像身长一肘——一尺三寸五分——除其光座,更须高大,亦弥精好。用薰陆香、沈水香、白檀香乳汁和彩色,不得用诸皮胶,以功德天华身呪呪其彩色。取五罐水着坛中心及四角,于坛门前作三七人斋——若无者,七人、乃至三人亦得。 「其功德天像,身端正,赤白色,二臂画作种种缨络、环钏、耳璫、天衣、宝冠。天女左手持如意珠,右手施呪无畏,宣台上坐。 「左边画梵摩天,手执宝镜;右边画帝释天,如散华供养天女。背后各画一七宝山,于天像上作五色云,云上安六牙白象,象鼻绞马脑瓶,瓶中倾出种种宝物罐于功德天顶上。 「天神背后画百宝华林,头上画作千叶宝盖,盖上作诸天伎乐,散华供养。 「其像底下右边复画作呪师形,着鲜白衣,手把香炉,胡跪供养,于白素䌷上坐。 「以上功德天像法竟。 「又一像法,劫宾木作一天女形,身长一寸。 「呪师从正月一日洗浴,当于像前设种种供养,日日更加上好供具,如是至十五日满足,所欲求者皆得称意。 「欲散坛时,于坛中心烧阿波末唎伽草(此云牛膝草是)。 「若欲作法时,正月、三月、七月,当以此月入坛,天女欢喜,余月并不得。 「若欲伏大力鬼时,先烧阿唎瑟迦(二合)柴(此云木患子是)。 「又法,呪君杜噜香(薰陆香是)、尼俱陀树叶、种种香华。又以黄牛苏然灯,每恒如是,取前件花果诵呪一百八遍,一遍一度掷着火中。一日三度,十五日满足,出道场讫,一切财宝、种种衣裳、五谷丰盈,无所乏少。 「又法,所有病人身上一切痛处,皆以乌羊毛绳结作二十一结,系安痛处即得除愈。 「又法,向病人床底每夜烧摩那屎啰(此云雄黄)并白芥子、盐等,鬼闻药气而身劈裂,退散驰走。 「又法,取瞿嚧者那(此云牛黄)、须曼华(此云相思是)捣为末,呪之一百八遍,涂着额上前,一切障难自然散灭。 「又法,取丁香叶、龙脑捣为末,呪之一千八遍,用涂心上,又取一分以绯袋宬之安顶上,一切众生见者爱敬念。 「若欲令怨家病时,当于功德天像前立一肘水坛。坛门边烧却陀啰木(此云紫檀木是),又取市死人臂骨、野芥子、诃梨勒烧作灰,乳汁和,画作彼怨人形像。呪师诵呪,以右手把刀,左手执持,作瞋心诵呪一百八遍。又以左脚蹋画人心上二十一遍,呪时加?㧊。 「又法,呪师若欲得一切众生自来供养者,当于功德天像前立二肘水坛,当坛西门穿一肘火坑。呪师于坛门南坐,右手把方盐一百八颗,一颗呪一遍,掷火炉中。如是十五日,一日三时,一时一千八遍,并烧酥蜜、白胶、沈水、苏合香等,百味饮食自来供养,呪师无所乏少。 「又法,若欲得见功德天者,当诣一大莲花池,可以左手执香炉入莲华池,于其池中摘取一华,呪之一遍还掷着水中。如是满一万遍讫,尔时功德天当于七宝座以自相好水中出现。尔时,行者以银盋满中盛龙脑香水,于其出处以水泼之。于是功德天而作是言:『子欲令我作何等物?』尔时,行者即答:『功德天神减少分施我。』作是语已,功德天即自还去。于后行者去处皆值财宝,求者称意,种种随心终不乏少。 「又法,取贳弥木(此云狗杞是也),寸截一百八段,呪一遍掷着火中。每日三时,一时一百八遍,如是满足一百八日,于是行者即得自悟三通智。 「又法,或在寺中、若在房中、有舍利处、庄严道场,以功德天像面向西着,寸截紫檀木、任婆木皮(此云苦楝),是二种物悉以酪、酥、蜜涂,涂一段木呪之一遍掷着火中,如是满一百八段乃止。一日三时,如是二十一日,行者日得银钱五百文。 「又法,取优钵罗华——若无此华,取初出青莲华——舍利波尼、鞞沙多波尼、摩陀那香、摩卢伽香、摩那叱啰,以上六种等分捣作末,以雪水和作丸,丸如小枣大,于金银合子重宬药丸,依如前法日夜诵呪不息,乃至药自然动。动,即以药掷着口中,行者含讫,一切见者皆大欢喜,日行三千里可无所畏。 「又法,欲得功德天每恒欢喜者,取那伽枳萨(此云龙华,出昆仑山)、须慰多、摩伽罗尼三种等分捣为末,以雪水和药为丸,丸如小枣大,以金合子宬药,每日于功德天像前烧一丸,一切障难自然散灭。 「又法,以舍离沙(此云合欢)树一肘,麁如指大,以娑罗树汁涂合欢枝上。呪师手执枝,于天像前数数诵呪,满一百八日,天女欢喜,所有患处以此呪杖拄之即愈。 「又法,须取谷、麦、小豆,呪之一遍掷着火中,令满一千八遍。一日三时,如是满足四十五日,一切家中谷、麦、豆自然色别皆来聚集。 「又法,欲除家内一切灾祸,取伽罗树枝——若无此木,取石榴枝——寸截,涂酥、酪、蜜呪之一遍,着火中烧满一千八遍,一切灾祸自然除灭。 「又法,为除家内一切灾障,每月八日、十五日,炭、灰二物和酪,呪之一百八遍,散宅四方。当宅中立,诵呪一千八遍,一切恶鬼不敢前进。 「呪师欲得天女欢喜者,于像前作四肘水坛,坛中心穿一肘火坑,深七寸,画作十二叶莲华形,于中烧紫檀木、桑木,柴长一肘,各一束。如是,每日三度于像前烧之,种种供养,并烧酥酪、粳米华、荞麦华,诵大身呪至十万遍。依如此法,天女欢喜,恒具大验。 「诵此呪不得行欲。 「诵此呪者得无所畏,若阿须轮、鬼神、龙神无能害者。」 说此呪已,阿难及诸比丘皆前为佛作礼而退。 此功德天女法竟。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