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卷第五 尊者安惠造 分别根品第二之一(论卷第三) 颂曰: 传说五于四,  四根于二种, 五八染净中,  各别为增上。 论曰:眼等五根至闻声别故。颂云: 譬如明眼人,  能避现险难, 世有聪明者,  能离当苦惠。 多闻能知法,  多闻能离罪, 多闻舍无义,  多闻得涅盘。 颂曰: 身由食住,  命托食存,  食已令心, 适悦安泰。 若男入胎,于母生爱、于父生恚。若女入胎,于父生爱、于母生恚。由如故知能续后有,皆是染心。是以意根于续后有。 经云:父母精血入胎者,识所摄持方能成就羯剌蓝也。 释曰:此显身语随心转义。如契经言:心能导世间,心能遍摄受,如是心一法,皆自在随行。颂曰: 了自境增上,  惣立于六根, 从身立二根,  女男情增上。 于同住杂住,  清净增上, 应知命五受,  信等立为根。 未当知已知,  具知根亦尔, 于得后后道,  涅盘等增上。 论颂云: 身不悦名苦,  即此悦名乐, 及三定心悦,  余处此名喜, 心不悦名忧,  中舍二无别, 见修无学道,  依九立三根。 颂曰: 唯无漏后三,  有色命忧苦, 常知唯有漏,  通二余九根。 言最后三根定是无漏,除此三根之外不通无漏。契经言:尔时世尊成正觉已,作是思惟:我所证法甚深微妙,难见难解、不可思议,非寻思境,是智者所知,非凡愚所及。斯诸众生久习邪教,爱着诸有,诸见所惑乱故不能解了。以不了故不能信受,及生娆恼。我所言说无所利益,唐没劬劳。不如寂法受解脱乐。作是念已默然而住。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知佛世尊作如是念,即自思惟:此世界中诸众生等多所失坏。今佛世尊证无上法,深广微妙虑诸众生不能信受,遂处闲寂受现法乐。我应诣彼劝请世尊转妙法轮。作是念已,譬如壮士屈申臂顷,从梵宫没,至于佛所。顶礼佛足,遶三匝已,却住一面,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世界中诸众生等久习异教,见惑萦缠,流转生死,无所归依、无所救护。世尊旷劫为诸众生修行?引,今者得成无上正觉证无上法,出现于世如优昙花。不为有情随机演说,处于闲寂静默而住。唯愿世尊降大悲心哀愍世间,为诸有情说正法要。有诸众生诸结微薄,机宜成熟、利根易化,不闻法故自然损减失大法利。唯愿世尊为诸众生开甘露门、说微妙法,令诸有情利益安乐。尔时大梵天王劝请世尊而说偈言: 世尊出现为优昙,  旷劫难逢今一遇, 普为有情获法利,  唯愿广开甘露门。 尔时世尊闻梵天王劝请偈已,起大悲心,即以道眼观诸有情,或有钝根执着诸有,或有中根少厌生死,或有利根而不放逸。如是世尊观诸世间一切有情,处在世间或生或长,根有利钝,或有易化得道。如实知已,受梵王请,许转法轮,而说偈言: 大梵天王善谛听,  我所得法甚微妙, 今为汝等广开演,  令于长夜获安乐。 颂曰: 命唯是异熟,  忧及后八非, 色意余四受,  一一皆通二。 论:唯一命根定是异熟。释曰:无一命根非是异熟。颂曰: 北洲定千年,  西东半日减, 此洲寿不定,  后十初叵量。 等世间有情所余福业,咸发愿言:愿我长寿。亦不愿言:愿我住寿至于百年或住九十八十年等。或有尊人及亲友等恒祝之言:愿汝长寿。亦不定言尔所时等。以此洲人所作诸业,与贪心俱,作是愿。契经中说:苾刍当知,毗婆尸佛时人寿八万岁,乃至迦叶波佛时人寿二万岁。我今出世,人寿百岁。少出多减等。寿若无定限者,世尊何故作如是说?劫初诸根大种殊胜,寿即延长。今时渐劣,故寿难至于十岁。福尽即死,不因命也。修故塔寺能延其寿。颂曰: 梵行妙成立,  圣道已善修, 寿尽时欢喜,  犹如舍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