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星陀罗尼经卷第五
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
相品第五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百亿诸魔生如是念:「今佛世尊入王舍城门,我等应以最上庄严,严饰此城门之内及彼地方,如彼城外天、龙、夜叉之所庄严。」
尔时,世尊以他心智知百亿魔心之所念,欲以神通最上色相庄严佛处。是时,世尊以神通力,于王舍大城十二门内,一一门中皆有如来及诸大众,共入城门。
时百亿魔即以神通种种庄严胜中胜者、阿僧只等诸庄严具,严饰城门及地方城壁诸树,地上虚空胜妙庄严而庄严之。时百亿魔并诸眷属,或有作于梵天之形,乃至作于大仙之形,于诸重阁窓门楼橹却敌树间诸处地,及虚空各于中住。以种种华末香烧香金粟银粟,以摩尼真珠及种种庄严以严衣服,并诸绮绣庄严具等普雨供养。又以种种天之音乐击鼓拍手,种种赞叹歌咏如来无量功德,悉皆聚集供养世尊,以如是第一最胜庄严大希有相,所未曾有所未曾闻。
尔时,世尊住城门下,以右足指触城门阈,应时无间一切三千大千世界普皆震动,及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释梵日月护世大自在天,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伽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主,地天水天大海诸山城邑等天,及诸男女童男童女天仙等众,乃至阿迦尼吒天宫已来,所有众生得大滋味色貌光泽。彼一切众见地大动光照觉悟,于王舍大城地及虚空围遶而住,乃至华香黑栴檀末散佛供养。
是时,世尊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令彼散华乃至末香,普遍十方微尘等刹,一一方分所有清净及不清净、空不空等诸佛刹土,悉皆供养供给彼佛。彼彼佛刹此所散华,并诸末香庄严具等,皆出如是偈句之声:
「汝等疾觉悟, 观不放逸行,
最上菩提因, 流转甚生死,
我今拔济汝, 宜速舍世事。
忆往昔誓愿, 时到熟相应,
各得菩提记, 牟尼因陀罗,
利益世间故, 今入王舍城。
大仙胜无忧, 已降百亿魔,
转清净法轮, 应当大欢喜。
如是利世间, 普示勇健事,
解脱世间苦。 今为摩利沙,
当得菩提故, 今授汝等记。
速往彼刹土, 见妙好庄严,
自然如是得, 入彼无忧城,
渐次菩提行, 决定当得佛。」
尔时,十方微尘等一切佛刹彼彼大众,以佛力故,悉见此佛竹林大众菩萨摩诃萨各各三昧思量。
是时,竹林所有菩萨摩诃萨思惟住者,并诸声闻大声闻,皆见世尊于王舍城门调伏住待。彼诸大众随世尊后住,见大庄严具中出诸偈已,悉皆遍满十方一切微尘等净不净、空不空一切佛刹。
彼诸佛刹所有菩萨摩诃萨,及住声闻,闻此声已,作如是念:「何处有此法声遍满如是可意声?如是美妙,如是可爱,如是可乐,如是可喜,如是劝发,如是大功德称扬之声?」及见华末香雨,雨于十方无量庄严,无量华香细末之雨。时彼菩萨摩诃萨及大声闻,舍所作业皆大惊叹。
尔时,释迦如来即入三昧,名依佛庄严严饰三昧,入三昧已应时无间一切娑婆世界,及十方一切微尘佛刹所有大众,悉见此佛刹中如是大庄严相。如彼未来世中普见如来净无染聚世界功德庄严,唯无一事,谓城壁等,而自然庄严。
一切十方诸佛刹土微尘等世界诸佛世尊,普见释迦如来住王舍大城,光明赫弈甚大端严。彼诸佛刹所有大菩萨摩诃萨等及大声闻,闻此偈已,各皆忆念观于四方,见此世界如对目前,以一切诸佛境界力故,及见诸天种种庄严。时彼菩萨摩诃萨等,及大声闻作如是念:「我等决定往于彼土大集会中庄严之处,及彼佛刹功德庄严普观察之,见释迦如来已,修行供养我等于彼佛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时彼十方一切佛刹微尘等世界,诸菩萨摩诃萨等及大声闻,释迦如来神力加故,各自佛刹,于刹那罗婆摸呼多顷,彼没此现到娑婆世界。
时彼十方一一方分无量无数佛刹,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一切悉来到此佛刹,地及虚空遍满而住。彼诸菩萨摩诃萨等,各依菩萨种种善根若干力故,修营供养释迦如来。且置是事,或有菩萨于此佛刹,雨种种华一切遍满,为供养事供养世尊;或有雨于种种真珠,乃至或有金银毗琉璃颇梨、石藏宝摸萨罗、牛头栴檀、龙坚栴檀、多摩罗叶,悉以为末而满虚空,为供养事供养世尊;或有雨于种种严饰诸庄严具衣服绮绣,为供养事供养世尊;或竪种种幢幡华盖,为供养事供养世尊;或烧种种之香,或散种种宝鬘,或击种种伎乐,或有示现种种歌舞,或有种种香水雨此方地而洒润之,或有种种宝器盛种种宝,于世尊前捧持供养。或有种种宝器盛满香水,以华果叶而庄严之,于世尊前捧持供养。或有种种宝树种种天衣,华果庄严举手捧持,于世尊前为供养事。或有化作大梵天身合掌佛前,乃至广说如前所作。或有化作师子之形,于世尊前如是礼拜。
彼诸众生以佛神力,及自善根加护力故,互相观视,于自眼根不取诸色。以佛世尊现如是相,及魔王所作、大境界天之所作若干境界,及以如来自念处、正断、神足、根、力、觉、道、十八不共法诸佛境界若干变现,随世尊后入王舍大城,向彼中街莲华之所。
世尊到已,以右手掌摩莲华叶而挽住之。时彼莲华因挽动故,于此佛刹,一切魔宫魔所坐处悉皆振动。彼魔男女所有眷属,及诸徒众所居住者,皆生怖畏惊愕而住,自相谓言:「无因无缘我此宫室如是震动,莫复我等魔王境界自失位耶!莫复我等所住宫室灭没之法于此起耶!我等今者决须观察。」
时彼诸魔,见此事已作如是念:「此佛刹土昔是五浊,谁复今者能令如是微妙庄严甚可爱乐?」
时彼诸魔,于自境界所居住处,并诸眷属悉不复见,唯见释迦如来三十二相大人之相,具足庄严光明赫弈甚大显照。于此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及一切佛刹,种种诸相色貌现住众生普遍,而无有一可识众生。时彼一切无量众生,于世尊前悉见修营为供养事。时彼诸魔,作如是念:「我等决定往彼释迦如来所,见已礼拜并诸所问:『我等魔王并诸眷属,今日悉皆何处去耶?』」
尔时,此佛世界百俱胝魔,并诸眷属往世尊所,到已恭敬于佛前住。时彼魔王向佛曲躬,合掌恭敬说如是偈:
「我以清净心, 归依于世尊,
速放我令去, 从今行法行。」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我不障一人, 来者及去者,
汝若能知道, 随汝欲所去。」
尔时,魔王复说偈曰:
「如我所欲去, 所乐自宫室,
今见五种缚, 瞿昙之所缚。」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我断诸分别, 自解脱世间,
我既解脱缚, 令他离恼害。」
尔时,世尊即以佛眼观视一切,此佛刹土地及虚空众生遍满,而说偈言:
「汝等今当听, 一切普来者,
弃舍诸疑惑, 且各默然住。
世间佛难值, 法僧值亦难,
具足净信难, 菩提行复难。
亲于世尊前, 得闻法甚难,
能修于诸忍, 此一时亦难。
调伏心为难, 及修于空行,
能断诸分别, 一切世间恶。
菩提行难得, 如我先所行,
我当为汝说, 但说一华分,
暗阴令灭坏, 示现无上道。
所得菩提者, 今当断三垢,
听大师善说, 度彼岸诸流,
舍诸大渴爱, 建立三解脱,
安立三护等, 三界诸烦恼,
散灭令无余。 汝为供三宝,
复为法故来。 世尊天及魔,
三世加护故, 三世惑覆心,
皆得最胜断, 得解脱三界,
灭烦恼之忍, 及四种颠倒。
颠倒诸凡夫, 分别无体性,
彼非有忍器, 眼等着诸色,
身口意覆翳, 彼无四禅定,
亲近于生死。 聪明智慧者,
能修于禅定, 彼今得解脱,
离于四颠倒, 及解脱众生,
自在拔四流, 解知诸起灭,
所有调柔者, 当得度彼岸。
菩萨具四行, 及以无所畏,
正智皆能断, 众生诸有缚,
能解知五阴, 无漏离羂缚,
不复数数生, 到有海彼岸。
汝等诸佛前, 速发露诸恶,
诸恶断无余, 到彼无畏岸。
所有生死苦, 随受有为者,
数数生诸有, 随逐于恶友,
当远离恶友, 断除于恶见,
忆念生死苦, 修习第一义。
当饮无上水, 应修习于空,
第一义无体, 无实亦无相。
六根犹如空, 此中无作者,
分别相如是, 唯分别无法。
六受及六爱, 六触为其本,
六触入如是, 亦须解知空。
观察无一切, 如法自体性,
无起亦无灭, 此中见无实。
诸法同法性, 三世无一物。
若知无热恼, 此道最无上。
离十三我相, 众生想分别,
如是修羼提, 此彼得解脱。」
尔时,世尊以无碍福力而无所畏,依种殖善根故,能变现出大圆音声遍十方,说如此偈。
尔时,十方无量阿閦毗恒河沙譬喻等诸空不空五浊世界,悉皆闻此圆音演说,闻此声已,彼刹那顷如是一一无量佛刹,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等,所有众生甚无所欲,唯有清净爱乐之心,于往昔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更不退转,或得种种三摩提羼提陀罗尼。于此佛所集无量无数众生,闻如此句义文字已,即得阿毗跋致,复有无量无数众生,于三乘法各随得度。
尔时,光味菩萨摩诃萨,以己神力化作七宝阶,以华遍布其上为莲华座,欲令如来升此座故,向佛恭敬曲躬合掌,说如是偈:
「佛一切智月, 观世老病死,
忧患所没溺, 世间动不动,
为彼作法桥, 佛观满刹土,
无量大众生, 悉皆合掌待。
分布施法会, 示现己所得,
破众生烦恼, 无比方便智,
于此普示现。 佛升莲华座,
普雨大法雨, 十方一切佛,
及余智大仙, 与佛作证明。
牟尼因陀罗, 降伏大魔王,
自性空无有, 知法如虚空。
忆念昔誓愿, 转无上法轮,
今当拔众生, 住于四流者。
人中师子王, 佛今知此法,
令度三有海, 佛说无等法,
除众生罪垢, 世尊大智慧,
利益诸众生, 安置善逝道。」
尔时,世尊如其所化宝阶之上钵头摩座升莲华台。如来坐已,遍观十方一切大众告魔王言:「汝今于此应生欢喜,由汝因缘今得此处大集法门。」说此法时,无量无数所有众生,今世来世皆得解脱,处胎殃横老死四流,普各得度住吉祥道,又复令得虚空等智。「魔王!汝今此处为首,令诸众生善根增长。魔王!汝可请我说法,令此众中高慢众生,度诸流故而为说法。」
是时,魔王说如是偈:
「瞿昙若无过, 及无瞋慢者,
云何惊动我, 今此说大法?
若有此瞋慢, 云何得解脱?
我今未审知, 牟尼为我说。」
尔时,世尊即以偈颂答魔王曰:
「我处十月胎, 同彼人中事,
汝魔欲害我, 我都无秽憎。
我忍度诸恶, 秽恶悉无余,
我既出生已, 汝复动大地,
雨石来害我。 复欲断我乳,
令乳速干竭, 无量不爱事,
何种而不作? 我住禅定时,
遣诸女恼我; 我又乞食时,
障他令不施, 请我作国王,
令我轮生死。 逾城出家时,
复令夜黑暗, 兵众围遶城,
是皆汝所作。 我乘神通往,
复放大风雨, 令地为沟坑,
沙石高满路; 我住寂静林,
现作畏恶声, 于彼苦行处,
吹作切寒风。 在河欲度处,
汝复放暴流; 现作猛师子,
复欲令杀我。 我欲饮食时,
汝以毒和食; 我往菩提树,
雨下金刚雹, 刀箭雨器仗,
袈裟法衣服, 悉欲令涂污。
我处金刚座, 利益诸众生,
彼时汝亦遣, 诸女来恼我。
汝并将军众, 不忆害我时,
我无微尘意, 于汝作恼乱。
我证无上道, 已曾降伏汝,
汝今乃无耻, 复说是恶语。
往以恶方便, 恼大迦叶等,
无量众生善, 汝皆所灭坏。
汝既无悲怜, 今复欲害我,
我入城乞食, 复放凶醉象,
调达放大石, 三月食大麦,
孙陀罗恶声, 火坑恶毒食,
是皆汝所作, 决定重恶业。
汝昔向道树, 威力并军众,
以无量刀箭, 持来欲害我,
不动我一毛, 何故复住此?
如为醉毒涂, 起发俱胝魔,
那由他众生, 来满此佛刹。
如是证知我, 我住慈悲心,
怜愍于一切。 而汝常于我,
极作恶障碍。 此诸牟尼尊,
因陀罗牛王, 悉现证知我。
我今于恶时, 施作于佛事,
我为众生故, 住于解脱心,
纵汝加诸恶, 我终不舍忍。
我无嫉妬意, 秽恶诸过患,
我为随摄汝, 如是常勤劳。
我欲寂灭汝, 今应请我说,
甘露第一法, 令三界寂灭。
为汝除恶业, 汝速清净意,
于我生依怙。 我常清净心,
欲令汝解脱, 汝常怀恶心,
应当舍恶见, 意作清净信。
汝今当觉知, 不久得授记。」
尔时,魔王复于佛所倍增瞋恨,从此欲去自知五缚,即欲出于可畏之声复不能出,以己瞋力发热毒气,其气猛盛欲害如来。
是时,世尊以慈善力,变此恶气为苏摩那华盖,普遍十方一切佛刹,于一切诸佛寿命安隐现说法者,苏摩那盖于虚空中近佛顶住。
时彼佛刹所有菩萨摩诃萨各各请问:「今此华盖从何而来?是谁神力之所变化?」
时彼诸佛各答所问诸菩萨言:「诸善男子!彼有世界名曰萨诃,五浊不净,有佛世尊,名释迦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以本愿力故,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现在说法。为欲摧灭诸魔境界力故;竪立一切诸佛力无所畏佛境界故;一切诸佛教法三宝种灯令久住故;一切善根增长故,以精进神力变化降伏一切外道之怨故;一切惊怖不吉诤论,恶梦恶相内外怨敌,鬪诤系缚言讼不和,水旱荒俭非时之雨,寒热风湿疫气病疠,恶声销灭故;一切天、龙、夜叉、人、非人等悉令回向故;一切刹利亦令回向故;一切四姓诲以法义,然智慧炬示以正路故;一切家宅城邑聚落人主断事,国王王宫市廛之处,悉令回向故;一切星耀昼夜度数,半月一月时节年岁,悉皆正行故;一切五谷华果药草,悉皆成熟故;一切工巧生业处所,不令散失所作成就故;一切身口意业过患悉得销灭故;善作筹量念慧总持,勇猛无畏色相乐说,悉皆增长故;一切法无障明觉四圣种法作受持故;光显大乘增长菩萨摩诃萨,安慰阿毗跋致地金刚心作护持故;作十地一味故;解无生法忍,受佛职建立菩提故;所化众生如所随摄转大法轮,大悲普覆一切众生,住波罗蜜,住无上道,雨于法雨,以法滋味充足众生故;满足一切诸佛之事,解脱一切四魔境界故;建立无余涅盘之界故。有陀罗尼印,名金刚摧碎心高缘法等句入差别记,欲说故。
「一切过去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名金刚摧碎心高缘法等句陀罗尼印入差别记,受持互相随喜;及现在十方诸佛住世寿命将养,一切诸佛亦说彼金刚摧碎心高缘法等句陀罗尼印入差别记,现说受持互相随喜。于未来世十方世界,诸余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所有诸佛当出于世,亦说此金刚摧碎心高缘法等句陀罗尼印入差别记,亦当说受持互相随喜。」
尔时,彼诸佛刹所有菩萨各各请佛,白言:「世尊!此是何法?我昔未闻金刚摧碎心高缘法等句陀罗尼印入差别记,能作如是无量利益,能具足如是不可思议法利,能作一切法无障碍明,乃至寂灭。」诸佛世尊说此金刚摧碎心高缘法等句陀罗尼印入差别记时,一切魔力境界磨灭,乃至于彼无余涅盘而般涅盘。于诸众生无量利益无量安乐,为欲怜愍一切世间,利益安乐无量天人众生聚故。
时彼诸佛告彼菩萨作如是言:「善男子!我亦共汝往彼娑婆世界,释迦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之所住处。所有十方现在世尊寿命将养,诸余世界彼诸世尊,共一切菩萨前后围绕,并声闻僧侠侍于前。彼诸世尊亦当往彼释迦如来大集会所,彼释迦如来共诸佛,亦当说此金刚摧碎心高缘法等句陀罗尼印入差别记,当共受持,当互随喜,利益众生遮恶业行,为满贤行满无上智故。一切诸佛今悉集彼,与诸菩萨声闻僧等围绕夹侍,今悉现前在彼佛所。若汝欲得此金刚摧碎心高缘法等句陀罗尼印入差别记,应往彼听,及欲供养无量无数恒河沙等之所譬喻一切佛刹诸佛世尊。一时、现在及欲见彼,昔所未见诸佛境界、菩萨境界、诸天境界、诸魔境界、佛刹庄严之所严饰,及欲见彼昔所未见无量佛集者,今正是时。可共我等往彼世界释迦如来所住之处大集法会。」
时彼菩萨摩诃萨各白佛言:「如是,如是。大德世尊!我等当与如来俱往彼处娑婆世界释迦如来所集法会。于彼佛所昔所未闻,为听彼法金刚摧碎心高缘法等句陀罗尼印入差别记故。我等于彼无量无数诸佛世尊,一时一集住世将养者得供养故,及闻彼法。我等于娑婆世界,得见彼四种神通境界严饰普庄严事。及见彼大集法会庄严。我等若往彼佛刹说陀罗尼时,得容止处不?及得承事供养彼佛听法以不?又彼如是所集徒众菩萨摩诃萨得供养不?」
时彼诸佛各各告彼诸大菩萨摩诃萨及大声闻,作如是言:「诸善男子!汝等莫疑于彼世界有容止处不?何以故?诸佛境界入无边平等智巧,无边成熟众生,无边广博空处。诸善男子!彼释迦如来大巧方便具足。善男子!所有众生、众生界所摄者,但界入所依处。彼诸众生,若一一众生,假使如须弥等身,彼释迦如来,能令一切无量众生,如是等身入芥子中。一一众生所居之处,皆得广博空处,远不相见一切众生,如是大身入一芥子,而不觉知有增减相。
「复次,善男子!所有地界是坚䩕者,释迦如来悉能令彼一切地界入一最细隣虚尘中,彼大地微尘亦不觉知有增减相,是名如来巧方便智,如是具足。
「复次,善男子!一切水界所有津润,释迦如来,悉能令彼一切水界入一最细毛端之中,彼一毛端一切水界,亦不觉知有增减相。
「复次,善男子!一切火界所有暖相,悉能令彼一切三世所有火界入一最细隣虚尘中,而彼火界入细微尘行自境界,犹如广博虚空之处。
「复次,善男子!所有风界可觉者,释迦如来悉能令彼一切风界入一毛孔,彼一切风于一毛孔行自境界,犹如广博虚空之处。
「复次,善男子!十方佛刹一切众生及彼四大,释迦如来悉能令彼入一最细隣虚尘内,一切众生并彼四大,行自境界所用之事,犹如虚空不相娆乱,亦不觉知彼一微尘有增减相,是名如来巧方便智,如是具足。
「复次,善男子!乃至三世所摄众生,六入行取愿持语言,音声文字言说三行,作业阴界分别长养,种种所作。彼一切众生往昔已来,三世所摄六趣生死起灭,乃至一切众生三世所摄,过刹那,罗婆、牟忽多者,乃至一切众生三世所摄,乃至及一切众生三世所摄受,所受苦乐觉知。彼一切一刹那顷,彼释迦如来悉能觉知,若干诸相悉具足知,而如来不分别,无分别无思念,如三世际悉知是相。
「善男子!诸佛入境界智方便,平等成熟众生方便具足。」
尔时,诸佛说释迦如来如此相时,种种诸方彼诸如来各各徒众,无量无数百千菩萨,愿智神通胜妙境界,皆度彼岸。
宝星陀罗尼经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