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诸大弟子说业报缘 尔时诸大声闻耆宿苾刍告具寿薄俱罗曰:「具寿财益已说本业,次至仁说本业因缘。」尔时薄俱罗苾刍以颂说曰: 「昔于亲惠城,  而为卖药人; 毗钵尸住世,  诸佛及僧伽。 施诸疗病药,  来者求皆与; 根茎叶花药,  合以施众僧。 三月夏安居,  随食而供给; 于诸苾刍众,  人施一诃梨。 九十一劫中,  不堕三恶趣; 由其施药报,  获斯殊大果。 虽施少分药,  受乐转无穷; 施一诃梨勒,  生天受天乐。 有残余业报,  复得生人中; 生在有学家,  不受信心食。 于三日夜中,  解了三藏教; 服着垢弊衣,  但唯求粪扫, 常乐居闲静,  不爱俗喧林。 我年百六十,  不曾身有病, 我忆施少分,  多受天人乐。 薄俱罗众前,  自说昔业报; 安坐莲花内,  无热大池中。」 尔时诸大声闻耆宿苾刍告具寿尊者苾刍曰:「具寿薄俱罗已说昔业报,次至仁说。」尔时具寿尊者即以伽他而说颂曰: 「昔作治皮人,  忆念前生事; 当时逢俭岁,  煮皮而用食, 以此为存命。  后有一沙门, 从远来求食;  我当发清信, 皮食施沙门。  独觉尊食已, 对面升虚空:  我发清净心, 合掌申供敬。  见斯神变已, 更起殷重心:  『愿我当生处, 常遇如是圣;  所获殊胜果, 一如今圣者。』  所施体无色, 亦无香美味;  见者心清净, 当施如是食。  因虽施少分, 获果乃无量,  多引生天乐, 复得胜人身。  此是最后身, 得生于人趣,  亲侍大导师, 无上等正觉。  我先所发愿, 愿证无上果;  已获阿罗汉, 除热得清凉。  我名大尊者, 今对斯圣众,  自说昔业报, 无热大池中。」 尔时诸大声闻耆宿苾刍,告具寿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等作如是言:「具寿尊者,已说昔业报,次至仁等当说。」尔时三人共以伽他而说颂曰: 「我等昔为三商主,  与诸兄弟同游戏; 遇见迦叶佛灭塔,  破坏摧落无多在。 我等共劝商人众,  营造此塔复令新; 三人于此佛塔上,  各悬宝盖同崇建。 由斯殊胜善业故,  得生天上受欢娱; 天上福尽生人趣,  获得富贵常安乐; 今逢世尊等正觉,  于佛教中而出家。 世尊在彼尼连侧,  现大神变运神通; 我等皆蒙示正法,  得入无上涅盘宫。 斯由敬重大师教,  又于佛塔悬妙伞; 由斯差别种善根,  能除热恼清凉乐。 优楼频螺迦叶等,  于诸耆宿尊者前, 自说往昔业因缘,  无热池中处莲坐。」 尔时诸大声闻耆宿苾刍,告具寿名称,作如是言:「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等各说本业,次至仁说。」尔时具寿名称即以伽他而说颂曰: 「我昔曾作卖香人,  于诸药性善分别; 时有妇人将女来,  买香及药至我所。 彼之少女美颜容,  见者皆令贪欲染; 我见是女容仪已,  不觉起心生爱着。 即执女手同游戏,  由斯恶业生恶趣; 后得人身常手枯,  经于五百生受苦。 我今亲事佛世尊,  随佛出家而学道; 今已证获阿罗汉,  能除热恼得清凉。 大德我思先恶业,  已经百劫业不亡。 「今已得神通,  由有余残报; 我之左臂手,  不如右手臂。 若男若女人,  侵妻及夺夫; 常堕地狱中,  恒受斯剧苦。 乐远离他妻,  犹如踊火炎; 犹斯诸智者,  与自妻欢娱。 汝等当审观,  贪染他妻妾; 恒于地狱受,  长夜无休息。 我由作是罪,  随所在生身; 已受如斯报,  捺落迦中生。 今此最后身,  得入无上位; 解脱一切苦,  去热得清凉。 欲求安乐处,  不得淫他妇; 解脱诸烦恼,  受于妙喜乐。 我名称苾刍,  今于尊宿前, 说自昔业报,  无热大池中。」 尔时诸大声闻耆宿苾刍告具寿火生曰:「具寿名称已说昔业,次至仁说。」尔时具寿火生以颂答曰: 「我昔曾于亲惠城,  有佛正觉号毗钵; 我时名为无所着,  于众人中最尊贵。 佛有六十二万众,  声闻弟子共围绕; 我屈毗钵尸世尊,  并诸弟子三月请。 于时亲惠城国王,  亦请世尊并弟子; 是时我与彼城王,  隔日设食呈微供。 至时我倍加供养,  佛及苾刍声闻众; 三月供养事已毕,  我更共王同供养。 当时最后设会日,  亲惠城王宫自办; 广设百味妙饮食,  衣服卧具及诸珍。 既办如斯上妙物,  复于王苑敷高座; 其座价直百千金,  饮食衣服同斯量。 一一苾刍所施物,  算数计分不能知; 所有象马皆严饰,  缕金线网庄严身。 各各僧前持伞盖,  依座次第布周圆; 宫内婇女庄严身,  以次旃檀涂莹体。 各执金瓶盛德水,  苾刍僧处遣只承; 于是最后兴斯供,  王自供养佛僧伽。 我当见是王供养,  一心正念作思惟: 『上妙饮食皆能办,  宝座严饰实难为; 乍可办余上妙具,  如王象马无由得。』 既作如斯言念已,  帝释天主应时来; 于时天帝报我言:  『善哉助汝兴供养。』 天帝既述斯言已,  便化最胜大园林; 其园芳丽甚超绝,  诸天妙座遍庄严; 并持上妙天衣服,  奉施佛及苾刍僧, 先请毗钵尸世尊,  并诸弟子声闻众。 于时天帝及诸天,  第一宝象而来应; 各各执持天宝盖,  于僧顶上在空中。 「赍持天饮食,  供养真圣众; 复以天衣覆,  得受人天乐。 九十一劫中,  不堕三恶趣; 由斯先世善,  感得柔软身。 为大仙兴供,  大德毗钵尸; 今此最后身,  生于王舍城。 影胜王宫内,  最尊豪族家, 王及大夫人,  敬恋恩养育, 诸臣咸爱我,  及所有国人。 常受于天上,  诸天五欲乐, 既得是人身,  反受诸天乐。 无上大导师,  正觉牟尼主, 调伏人天故,  而来王舍城。 我当闻佛来,  大师微妙觉, 闻已生欢喜,  即诣如来所。 既见世间灯,  能持流炬者, 从辂投身下,  足步至尊前; 顶礼佛双足,  深心极喜悦, 退坐于一面,  瞻仰大慈尊, 无量人天类,  恭敬而围遶。 世尊如是告:  『汝断诸缠缚; 无上天尊师,  慈悲故来此。』 为说四谛法,  闻者能开悟。 我闻如是请:  『唯正觉世尊, 愿许我出家,  近住成圆具。』 无上大慈父,  无有等等者, 哀愍命善来,  言下成圆具; 精进不放逸,  苦行而修习, 即证无生位,  得入涅盘宫。 亲侍大导师,  无上等正觉, 证得阿罗汉,  除热得清凉; 能脱三有海,  漂流生死河, 一切忧悲苦,  由斯永得除。 火生之苾刍,  对斯真圣众, 说自昔作业,  无热大池中, 安坐莲花台。」 尔时诸大声闻耆宿苾刍告具寿护国曰:「具寿火生已说本业,次至仁说。」尔时护国苾刍即说颂言: 「昔有王名吉基利,  迦尸国主饶益人; 我身是王最小子,  为佛造大窣覩波。 父王令其最小子,  躬持伞盖奉如来; 我闻王勅心欢喜,  安置宝盖窣覩波。 既安盖已便发愿,  由斯善业因缘故; 天上人间招快乐,  常有最胜大光明。 今生最后于人趣,  降诞仓库大城中; 既生最胜豪族舍,  世间尊贵而第一。 见者欢喜常恭敬,  一切国人皆庆悦。 殊胜果报随身现,  色相端严心安静, 人间受用悉充足,  一切所须无乏少。 护国苾刍对尊宿,  说自昔报业因缘。」 尔时诸大声闻耆宿苾刍告具寿娑底曰:「具寿护国已说业报,次至仁说。」尔时具寿娑底即说颂曰: 「昔于王舍城,  王臣大富贵; 五百仙人至,  皆令共供养。 当时我宣教,  普令先造食; 家中种种饭,  给五百仙人, 次第分与我。  我既为尊首, 最初仙供养,  我家恒营办, 作饭百杓余;  于彼出家人, 将此饭供给。  既施饭食已, 生贪作是念:  『我姊妹兄弟、 妻男女亲族,  尚不施饭食; 此仙三月坐,  当有用度多, 况于五百数。  我须彼沙门, 令其得命终;  若得彼身死, 我即无用度。』  无过杀于彼, 及生罪心已,  煎煮其马尿, 和食与彼飡。  当吃此食已, 乃即有病患,  便即肠肚出。 其时知死已,  彼仙得道人。 于时龙神等,  皆共大声语: 『大罪是商人,  无过枉杀仙, 得自在独觉,  寂静无漏者。』 诸亲皆瞋我,  皆于当观察, 能生多罪业,  为杀彼仙故。 闻亲说语已,  我即起愁悲; 请余诸仙人,  极生悔其过。 对诸佛忏悔,  现过心悔已; 饭供五百仙,  珍重令充足; 忏其彼罪业,  忏过于诸仙。 以食供养已,  即当发誓愿: 『当来愿如是,  供养此大德; 如所得解脱,  愿我亦离缚; 生生离贫家,  莫在贫穷处。』 忽常起悭贪,  令心发其恶; 损彼独觉人,  作业即愁悲。 死后堕地狱,  久住千年岁, 常受其苦痛;  后得生人身, 还受短命报。  当有多财物, 供养于诸人;  常患肠肚出, 因此即命终。  即生遇大圣, 乃获出家体,  依教而成住, 一切贪悉舍。  无热莲花座, 说本业因缘。」 尔时具寿耆宿苾刍告具寿膝多迦摄波曰:「具寿娑底已说业报,次至具寿说。」于时膝多迦摄波即说颂曰: 「往请苾刍众,  不阙于七年; 于其聚落内,  时世为饥馑。 我所得分者,  心调意寂静; 是独觉所尊,  无恼甚清凉。 我先有要誓,  乞者而不与; 纵是子及亲,  非营作不济。 如是发此意,  遂为罪恶业; 苾刍既不作,  何故而与食? 即将此苾刍,  经行于田处; 然始至家中,  方与其饮食。 由斯恶业熟,  遂堕于地狱; 众活炎热中,  而受诸楚苦。 地狱业报尽,  所生流转趣; 鄙贱常忧苦,  飡粮甚难得。 此是我最后,  而获于人身; 不亏调御士,  正觉无上尊, 净信而出家;  蠲除诸有漏, 证得六神通,  至于罗汉果。 诸德当知我,  虽证大神通; 经行甚难苦,  方获而饮食。 游历极远处,  遂有而少获; 命将欲断绝,  时可得其食。 我姓膝迦摄,  名为耳大威; 无热莲花坐,  言斯先业缘。」 尔时诸耆宿苾刍告具寿周离盘陀迦曰:「具寿膝迦摄波已说业报,次至具寿说。」于时盘陀迦即说颂曰: 「我于前生中,  而为养猪者; 系其猪口已,  将渡至河边。 既到河中心,  欲至于彼岸; 诸猪气不通,  因此皆命过。 我随水漂没,  荒迷无所为; 河边有仙住,  哀愍所救济。 出我溺忧苦,  而为与出家; 以无相三昧,  教化令调顺。 既于此灭已,  得生于天上; 天上才舍命,  下生于人趣。 虔恭等正觉,  舍俗为出家; 顽愚极暗钝,  示教不能持。 于其三月内,  方能诵一偈; 既明一句义,  烦恼欲悉除。 我先所造业,  如是思忆念; 经于无量时,  轮回生死海。 对于世间父,  于此无热池; 我周利盘驮,  说斯黑白业。」 尔时诸耆宿苾刍告具寿蛇仆:「具寿周利盘陀迦已说业报,次至具寿说。」于时蛇仆即说颂曰: 「迦摄佛灭度,  最后为声闻; 多闻备三藏,  于法甚悭悋。 不为诸苾刍,  讽诵而解说; 恐余诸苾刍,  而有胜于我。 苾刍诣我所,  欲求问少义; 我为怀恶色,  诃诘而不理。 时诸苾刍来,  谏责我斯见; 何不治法化,  作斯非理事。 我于临终时,  情生极追悔; 所闲真妙法,  不为他显示。 命唯有七日,  时转不久停; 宜集出家士,  悔谢诸过咎。 我既悔罪已,  息其悭法心; 即于大众中,  七日常说法。 既闻善说法,  随我皆听受; 互相为解释,  咸共而谈论。 我缘临终时,  七日说妙法; 而得生天上,  诸欲悉具足。 天上舍报尽,  下生于人趣; 而生劫比罗,  释迦王族中。 资财大富贵,  容仪甚可乐; 人众皆敬爱,  资产无有乏。 种族诸男女,  舍俗而出家; 我为恼欲缠,  而无欣乐意。 无比大丈夫,  为欲哀愍故; 频至于我所,  诲劝令出家。 我即稽调御,  无上等正觉; 唯愿七年中,  哀愍受坛施。 若见受其施,  七年将过已; 即随大慧所,  方可为出家。 告我命危脆,  不暂岂七年; 宜当急舍施,  出入息难保。 佛语深尊重,  岂敢而弃舍; 白言七日内,  哀愍与出家。 即于七日中,  随意皆资给; 于其城内外,  诸亲咸守拥。 最上大光明,  遍耀于城墎; 不思议人众,  得出于城外。 于佛法教中,  净信为出家; 于二十五年,  心无有正悟。 遂即罪心起,  不欲依此住; 莫能至甘露,  宜退且还家。 既生此怯惧,  深怀大羞耻; 诸亲及家眷,  定为讥诮我。 所念非相类,  审知不善事; 我宜以刀害,  何用此残活? 即持极利刀,  跏趺而端坐; 安刀于头上,  心即得解脱。 心既得蠲除,  口口而称赞; 奇哉佛法僧,  有斯胜善法。 我先有思想,  凡夫便舍寿; 不顾其性命,  证得无上寂。 我于先有中,  ?惰极悭法; 由斯果报故,  艰难得解脱。 又我于临终,  为说净妙法; 由斯业成熟,  超除诸财欲。 法根释迦子,  蛇奴大威德; 于其无热池,  说斯先业报。」 尔时诸耆宿苾刍又告具寿阿泥卢驮曰:「具寿蛇奴已说业报,次至具寿。」于时阿泥卢驮即说颂曰: 「我先无摄录,  贫穷负草活; 归投备名称,  奉觐大沙门。 今生释迦种,  名阿泥嚧驮; 善闲歌舞伎,  能于诸妙曲。 希逢大导师,  无畏等正觉; 见已心清净,  舍俗而出家。 得闻所说教,  乐住大师处; 情无暂放逸,  常自勤策勇。 三明具获已,  大师教已作; 观知于宿命,  所曾之事业。 于三十三天,  七返而受生; 七返生人趣,  亦为作人主。 灌顶刹帝利,  独化于赡部; 彼七此亦七,  轮回十四返; 曾住受用处,  咸皆知其所。 此类诸果报,  无有而不悉; 我于所生处,  情极甚欢喜。 观知诸有情,  生死轮回趣, 此变于余现,  一心系思念。 五趣轮回事,  天眼皆明了, 已获安详道,  天眼甚明净。 世间无上师,  知我念所念, 佛身意神通,  而来于我所; 我所有思念,  而能增上说。 大师无过咎,  所说亦无非; 我闻彼所说,  依教而净住。 心生极精勤,  常修不放逸; 三明已通达,  所应作已作。 于生无有喜,  于死亦无忧; 唯知待时至,  正念住威仪。 广严竹林村,  命当于彼过; 于其竹林下,  而欲取归化。 我先施食故,  获此殊妙果; 虔恭大导师,  无比等正觉, 证得阿罗汉,  清凉寂静处; 诸见者记我,  大福中为最。 此阿泥卢驮,  对佛苾刍僧, 于无热河中,  说斯先业报。」 尔时诸耆宿苾刍又告具寿师子王迦罗苾刍:「具寿阿泥卢驮已说业报,次至具寿说。」于时迦罗即说颂曰: 「我先押甘蔗,  至于煎糖室; 时有病独觉,  徐行来我所。 于其七日内,  糖油常奉侍; 于其七日后,  独觉升空去。 我缘出不在,  奴便启我言; 有斯胜福田,  比受家中供。 我既闻斯说,  情生极净信; 速往升空处,  深为钦敬仰。 往因发净心,  又缘施油糖; 天上人间趣,  具福心明朗。 此为最后生,  亦得作人身; 虔恭大导师,  无比等正觉。 于大释师教,  希得为出家; 证获阿罗汉,  清凉寂静处。 我今极获安,  利养甚丰多; 衣食及卧具,  汤药无所乏。 我以少缘事,  要须四团糖; 欲施缝衣者,  糖将兴供养。 诸天知我念,  即告影胜王; 宜速施迦罗,  沙糖清凉浆。 由斯施浆故,  王获大胜利; 宜使侍缚迦,  赍庵罗及糖。 即遣四大象,  驮赍真美味; 影胜大福王,  令送于我所。 王既令使送,  我得此甘糖; 供给千二百,  五十苾刍僧。 迦罗阿罗汉,  具六大神通; 于无热河中,  说斯先业报。」 尔时诸耆宿苾刍又告具寿罗怙罗曰:「具寿迦罗已说业报,次至具寿。」于时罗怙罗即说颂曰: 「我作先国王,  在于广严都; 发朝依正化,  令众皆安益。 时有一仙来,  威德甚雄猛; 诣至于我所,  便发如是言: 『我今是盗贼,  不与水而饮; 请王准贼法,  依教科罚我。』 我即报彼言:  『仙若法德备, 泉井河江水,  许随意而饮。 我所怀疑惑,  不能悉蠲除; 愿见王罚罪,  我即无思虑。』 即告彼仙曰:  『宜入芳园中; 六日不应食,  已后任随去。』 我所作此业,  实无有恶意; 黑绳炎热中,  六十年受苦。 业报尽后身,  六年在母胎; 此实无心造,  亦无身口业。 由此因缘故,  而受诸苦果; 耆宿众前说,  当知业不亡。 此是罗怙罗,  对于诸尊者; 于无热恼池,  说斯先恶业。」 尔时诸耆宿苾刍又告具寿难陀曰:「具寿罗怙罗已说业报,次至具寿。」于时难陀即说颂曰: 「毗钵尸佛教,  时我设香汤; 洗浴苾刍僧,  便发如是语: 『愿我当来世,  及诸如是众, 清净无瑕垢,  烦恼漏皆除; 容仪得端正,  颜色过莲花。』 其时命既过,  得生于天上; 天上甚超绝,  人趣亦殊妙; 随所生流处,  恒安常富贵。 后持独觉身,  起塔鲜白净; 严饰涂香已,  黄色而覆上, 䠒跪合掌言:  『当愿诸根具; 身相如金色,  善持而不变。』 由此善根故,  生波罗痆斯; 与迦陀国王,  而为第二子。 又见迦摄塔,  虔恭生净意; 于其此塔中,  而悬一伞盖。 由先浴众僧,  涂塔黄色因; 施塔伞盖故,  多获诸安乐。 由斯余福业,  于其最后身; 生释迦王族,  与如来为弟。 我今于此身,  具备大丈夫; 三十殊妙相,  而无欠阙者。 释迦师子教,  而我得出家; 证极阿罗汉,  除热获清凉。 蒙佛记于我,  端严甚可乐; 我生皆已尽,  至于无上处。 此善者难陀,  对佛苾刍众; 于无热恼池,  说斯先业报。」 尔时诸耆宿苾刍告具寿实力子曰:「具寿难陀已说业报,次至具寿。」于时实力子即说颂曰: 「我于前身时,  名捕鱼商旅; 因兴易进发,  有仙来伴去。 是真大独觉,  漏尽心无碍; 我相见中间,  常请受微供。 随其至宿处,  为敷诸卧具; 洗足奉油涂,  及与为然灯。 同比共为伴,  虔心常供侍; 徐徐既前进,  得至于海际。 既至于海际,  我即前跪曰: 『大德有何缘,  故来于此处? 我等皆欲缠,  不辞诸苦恼; 入于险难处,  无涯大海聚。』 彼言我除恼,  愿汝常安乐; 生生备大福,  多财无所乏。 我即以上衣,  赍持而奉施; 头面礼敬足,  虔心而右绕。 彼哀愍我故,  受我所奉衣; 诸旅咸瞻仰,  便升于虚空。 诸旅覩神通,  我即怀悲恼; 虔躬遥合掌,  作如是发愿: 『如是大尊德,  愿我常相遇; 其所得妙法,  愿我亦证悟。 当来得值佛,  而得为出家; 供养僧伽众,  发起大神通。』 由此善根故,  天上常欢乐; 亦生于人趣,  多受诸安泰。 凡是诸生处,  多财大富贵; 天上及人间,  福德恒明朗。 从初受果报,  此为最后身; 于拘尸那城,  得为壮士子。 端正极可乐,  颜容无有比; 人众皆敬爱,  得超大富际。 希遇释师子,  无上等正觉; 见已心清净,  舍俗而出家。 依于竹林内,  及处于山间; 声闻众来集,  而恼苾刍僧。 敷设卧具故,  与苾刍说过; 或恼或讥诮,  频频相呵责。 具此诸梵行,  我即起悲心; 时有我生尽,  当为供侍者。 而自常勤策,  于教恒修习; 证得阿罗汉,  具备六神通。 诣于大师所,  曲躬头面礼; 合掌前恭敬,  从无上乞愿: 『愿见听于我,  供给苾刍僧; 不随爱瞋痴,  慈心皆平等。』 大师知我意,  默然受我请; 即令住寺内,  对诸苾刍僧。 身为慈悲业,  口意亦复然; 供给苾刍众,  低心常敬重。 来去诸苾刍,  及诸道行者; 我见甚欢喜,  安慰而问讯。 五指放光明,  如然大明炬; 敷设诸卧具,  显现大神通。 我所有神变,  苾刍欲见故; 时极将幽暗,  方来于我所。 次复续后来,  慈心悉敬重; 为敷其卧具,  不生恚念心。 我先有思虑,  我所有誓愿; 清净悉成办,  今皆得圆备。 此实力圣子,  漏尽心自在; 于无热恼池,  说斯先业报。」 尔时诸耆宿苾刍告具寿近将曰:「具寿实力子说业报已,次至具寿说。」于时近将即说颂曰: 「我于往昔时,  为猎者游薮; 为求害麞鹿,  持弓及毒箭, 寻山登峻险,  夙夜常无倦。 若逢禽兽时,  情起杀害心, 弯弓放毒箭,  射断其命根。 时我持弓箭,  游行于林薮, 见一大独觉,  住在于树下; 我覩彼沙门,  情生大忿恚, 彼无犯调寂,  我以毒箭射。 既遭毒箭苦,  甚受诸楚痛; 即于其树下,  舍有归寂灭。 我由斯恶业,  命终堕地狱; 经无量千岁,  具受诸楚痛。 地狱命既终,  复受傍生趣; 山中遭害死,  还堕于地狱。 生生恒怖畏,  步步皆惊恐; 夙夜饥困苦,  羸瘦甚憔悴。 而常逢猎师,  怀害雄猛者, 即以利毒箭,  射我应时倒。 彼见我堕地,  命在身摇动; 后以利刀截,  分割肉将去。 如是五百生,  多受诸苦恼。 又于某方处,  为求诸食故; 乃于其山下,  见多大仙众, 具修诸苦行,  有大神威德; 我既覩仙众,  情便生慈念。 渐渐心以庆,  观其大仙众; 由此发清净,  得生于人趣。 遂见大独觉,  而来乞求食; 我即常奉请,  就家受微供。 供养彼德已,  合掌而发愿: 『愿我当来世,  常逢此尊师; 见佛生恭敬,  而为作出家; 得生无所畏,  断除诸有漏。』 由此善根故,  得生于天上; 又生于人趣,  大富具多财。 虔奉此大师,  无比等正觉; 既见大牟尼,  舍俗归出家。 净心既出家,  深乐大师教; 我证阿罗汉,  具六大神通。 大德而我今,  断除诸结缚; 当入于山窟,  方欲而受终。 当有碜毒蛇,  来堕我身上; 此时我归寂,  是为证涅盘。 诸德我思惟,  先身所造业; 受无量果报,  所作业不亡。 此近将苾刍,  对大僧伽众, 于无热恼池,  说斯先业报。」 尔时诸耆宿苾刍告具寿贤子曰:「具寿近将已说业报,次至具寿说。」于时贤子即说颂曰: 「昔时极饥俭,  大怖皆幽暗; 时有五百人,  求乞而济活。 我为众中首,  而与作导师; 彼乞得食已,  咸来奉于我。 或精或麁食,  常济供承我; 不怀诸恶意,  依我教而住。 时有人在市,  持煎饼而卖; 我即强夺取,  走出于市外。 冲突向前走,  饼主随后逐; 我便迅疾去,  莫能擒得我。 急渡于大河,  一边而安住; 四面遥顾望,  不见有人来。 欲飡其煎饼,  多腻甚精味; 我作如是念:  『今日应饱满。』 时有大威仙,  急来于我所; 是大独觉尊,  诸根甚寂静。 我便作是念:  『贫苦最为楚; 由先不修福,  今获饥穷报。 今宜精味饼,  奉施此沙门; 宁可受饥死,  不用贫苦活。』 便发志诚心,  深生清净意; 即持其煎饼,  奉上胜福田。 大师受我施,  对我前而食; 欲哀愍我故,  便升于虚空。 我即合掌礼,  『愿我无穷报; 当生大豪族,  颜色得端严。 如是大德类,  愿常得相遇; 彼所证获法,  我亦当开悟。』 由此善根故,  多受诸快乐; 天上及人趣,  端严甚光悦。 天上及人间,  受胜大王报; 由斯施业故,  不曾生恶趣。 复由残业报,  今于最后有; 得生大豪族,  释迦种望城。 于此后生中,  而处于人身; 虔奉释师子,  无上等正觉。 大德佛世尊,  来过亲族时; 我与诸亲眷,  舍俗而出家。 我先所有愿,  今皆已圆满; 证获阿罗汉,  寂静清凉处。 王种而出家,  是其佛种族; 于无热恼池,  说斯先业报。」 尔时诸耆宿苾刍告具寿贤盐曰:「具寿贤子已说业报,次至具寿说。」于时贤盐即说颂曰: 「拘留孙佛时,  有造彼佛塔; 时我为佣力,  常与他雇作。 作此塔之时,  我频出恶语: 『何用斯大塔,  岂有得成期? 塔宜微小作,  不应广费损; 省功无忧恼,  而得速成就。』 由斯口业故,  说此麁恶言; 临终既命过,  堕于地狱中。 地狱业报尽,  于其所生处; 颜色极丑陋,  人众皆弃贱。 迦摄波佛时,  为雄拘罗鸟; 依波罗痆斯,  半道大林中。 其世大明灯,  苾刍众围遶; 我出和雅音,  于上右飞遶。 我凡见佛众,  而行乞食时; 出时及入时,  常与右飞遶。 由斯善根故,  得生于人趣; 虔奉调御士,  无上等正觉, 释迦师子法,  而得为出家; 证悟阿罗汉,  至寂清凉处。 于诸妙教中,  佛记我为最; 多闻持法则,  善音常演畅。 四众来我所,  听闻我说法; 天及诸有情,  无不皆钦仰。 先作善业少,  为恶业极甚; 今获其果报,  当知业不亡。 此贤盐苾刍,  对大僧伽众, 于无热恼池,  说斯先业报。」 尔时诸耆宿苾刍告具寿蜜性曰:「具寿贤盐已说业报,次至具寿说。」于时蜜性即说颂曰: 「昔于广严侧,  我为猴中主; 见多钵在彼,  我便持佛钵。 诸苾刍见喝,  世尊即告曰: 『汝等诸苾刍,  勿喝不损钵。』 即持大师钵,  将升于大树; 满盛白净蜜,  徐徐从树下。 捧持净蜜钵,  奉献大导师; 其中有虫故,  大师不为受。 我即诣一边,  观见而有虫; 拣择其虫已,  还持奉大师。 虽至如来所,  世尊亦不受; 由未作净故,  善逝不纳持。 我即以清水,  点净其蜜上; 以大至诚心,  奉施等正觉。 佛舒百福臂,  无比无等手; 持我献蜜钵,  与声闻众饮。 情怀大欣庆,  虔躬而合掌; 对此法王前,  舞蹈礼已去。 我愿舍命后,  得生于人趣; 常遇大导师,  恒持真妙法。 由此善根故,  遂获得人身; 敬奉事调御,  无上等正觉。 于释师子教,  得为作出家; 证获阿罗汉,  至寂清凉处, 备六大神通。  而此诸苾刍, 犹呼我蜜性,  名称福远闻; 常受尊敬重,  恒来供养我。 与诸苾刍众,  游行于人间, 至于旷野处,  大众咸遭渴; 我便心起念,  愿令获净蜜。 四方非人类,  知我心所愿; 各持大蜜器,  咸来施与我。 我见即便受,  乃至随意足; 充满苾刍众,  皆发胜上心。 我于猴生中,  为王供养故; 才舍傍生趣,  得践甘露地。 我先所有念,  及曾发深愿; 虔心奉大师,  所作皆成办。 此是我所念,  先为善业因; 今受其果报,  微妙极受乐。 此蜜性苾刍,  对大僧伽众, 于无热恼池,  说斯先业报。」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