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科卷二
○第二诸界结解下八篇为正宗分分(二)初标分
二宗下随释(二)初明相从次第(二)初正叙次第
二光下简异古本
二依篇解释(二)初正释(八)初诸界结解篇第二分(二)初篇目
二本文(二)初释标题(二)初明位次
二先下叙所以
二就下解别相(三)初摄僧界(二)初标分
二初下随释(二)初总义(二)初分章
二言下随释(四)初制结意
二列数释名(二)初牒章
二初下正释(二)初释名(二)初翻名示义
二今下会释今文
二就下列数
三位分大小(二)初标章
二初下正释(三)初大界量(三)初示界量(三)初示本宗极量
二五下据诸文会同
三十下引律论彰异
二问下显村河(二)初合问
二别答(二)初答合河
二言下答合村
三五下明别界(二)初引病缘明闻结
二又下准围轮明多界
二戒场量
三三小量
四结解差别(悬科解文)
二就下别释(二)初释总标
二就下释别相(三)初大界(二)初释标
二就下释相(三)初人法二同(三)初分文
二就下牒释(二)初结法(三)初叙意分门
二初下随文牒释(十)初相是非(二)初牒章显意
二善下引文正明(二)初引善见示相
二四引本律会通
二形体状(二)初牒章略示
二故下引论显相(二)初善见论
二明了论
三竪标域(二)初牒章指要
二若下示量显法(二)初分三量
二今下明竪法(二)初正明
二问答(二)初问
二答(二)初引古解
二示今解
四唱方隅(二)初标章
二律下正示(二)初简唱人
二五下示唱法
五集僧法(二)初标章
二五下正释(二)初引诫遮非
二若下示相明集(三)初伸正解
二有下引古释
三今下显今通
六不受欲(二)初标示
二一下正释(三)(如文)
七加法消文(二)初牒章分门
二初下随文牒释(二)初释标
二就下释文(二)初标示
二僧下列释(五)初缘
二文下开
三文下制
四是下相(二)初分文
二初下随释(二)初释引文
二自下明义设(二)初标示
二若下随释(二)初排缘
二四下唱法(三)初不归名
二注下示屈齿
三唱下明徧数
五五下结(二)初标分
二初下随释(二)初缘(二)初明能秉四位(三)初约义总分
二若下就文牒解
三若下示余律不同
二九下示同答二缘
二正加(二)初标章叙意
二就下分门正释(二)初分门
二就下随释(二)初依文相解(二)初分文
二初下随释(二)初白文(二)初总举
二一下别释(五)初初句
二第二句
三第一句
四第四句(三)初总示
二前下对简
三列下别释
五第五句
二就下羯磨(二)初列示三释(三)初初师解
二次师解
三后师解
二上下结断可不
二就下重列诸门(二)初标分
二初下随释(五)初有无(二)初标章
二白下正释(二)初白文
二羯磨
二通塞(二)初标示
二如下随释(二)初白文(二)初文义俱通
二第下文局义通(三)初总举
二如下别释(二)初第二缘本双陈
二至下第四单牒根本
三极下结诰
二羯磨(二)初通示网缘
二俱下别明缘本(四)初标示
二比下斥讹
二何下配释(二)初义通
二约下文局(二)初白二当法
二受下白四受戒
四据下结诰
三增减(二)初标章
二有下正释(二)初引古不通增减
二今下明今有得不得
四成败(二)初标章
二如下正释(二)初明网
二余下次示缘(二)初约唐梵以明
二故下举他部例三
五释疑(二)初标章
二正释(四)初问法中召别
二问称事成局
三问列二同所以(二)初问答
二难不牒羯磨(二)初问
二答(四)(如文)
四问多相不改
八法有无(二)初牒章
二有下正释(二)初初师定无法
二次师定有法(二)初立义
二如下引证(三)初指前文
二又下举现事
三又下引善见(三)初引相坏明不失
二若下引随处明非无
三又下明树集彰两异
九显失不(二)初标分
二初下随释(二)初失(二)初引教明失
二准下会释相违
二泛下不失(三)初总标
二一下别释(六)(如文)
三如下结示
十结不成
三此下结示伸诫
二上下解法○
三此下结指
二法食二同○
三法同食别○
二戒场○
三三小界○
二摄衣界○
三摄食界○
二诸戒受法篇第三○
三衣药受净篇第四○
四诸说戒法篇第五○
五诸众安居法篇第六○
六诸众自恣篇第七○
七诸分衣法篇第八○
八忏六聚法篇第九○
二上下总结○
○二上下解法(二)初标举分文
二初下随文牒释(二)初缘起
二文下解法(二)初释文(二)初牒释二同
二何下明不立相
二文下解注
○二法食二同(二)初标位
二初下随释(二)初标举
二二下注解(二)初释缘起
二计下明用法(二)初示今通解
二有下点古局意
○三法同食别(二)初标分
二由下牒释(二)初当法缘起
二文下单食同法(二)初明出法
二以下显须和
○二戒场(二)初标举分文
二初下随文别释(二)初明戒场法(二)初牒章科判
二初下随文解释(三)初制开意(二)初制意
二释名(二)初正释
二问答(二)初立问
二有下引释(二)初初师解
二次师解
二文下内外先后(二)初标指
二由下随释(二)初内外
二五下先后(二)初引示
二今下斥古(二)初约义正斥
二母下引文质非(二)初引示诸文
二问下决通论意
三三下结解法(二)初牒章分文
二初下随文牒释(三)初相位
二文下唱相
三就下结法(二)初标分
二问下牒释(二)初结(二)初明牒缘(三)初问不言说戒
二问不牒二同
三问说恣通集
二有下引别解
二解(二)初标示
二若下正释(二)初斥古滥用(二)初斥用大界法(四)初引古
二然下今破
三有下重救
四今下再责
二有下斥用三小法
二今下显今所出(二)初示意
二就下牒释(二)初分文
二问下释法(二)初问文牒住处
二问随结明解
二后下后明大界(二)初标分
二初下随释(三)初缘(二)初不得合河(二)初正释
二问答
二不下不得相接
二云下相(二)初列斥诸非
二界下显今正式
三律下结
○三三小界(二)初标分
二初下随释(五)初教兴所由(二)初正明
二问答
二集僧远近(二)初标章
二观下正释(二)初明今释
二有下引古解(二)初约身坐处
二有下准律约量
三无有标相(二)初标章
二凡下正释(二)(如文)
四结解同异
五显张是非(二)初牒章分文
二初下随文别释(四)初指缘
二释标处
三明非法(二)初标指
二大下正释(二)初通明非法
二下下别解四过(三)初标举
二初下列释(四)初非是开缘
二言下輙立相(四)初引古所传
二今下斥世承用
三故下据文翻破
四问答释疑(二)初问受时行事
二问诃人倚身(二)初立问
二答释(二)初古解
二今下今斥
三三下处留久固
四四下妄通余法
三明下结诰
四指羯磨
○二摄衣界(二)初牒章分科
二初下随科牒解(二)初列义门
二就文释(二)初分文
二前下随释(二)初标举结方(五)初须结得不
二文下教兴本意
三文下结之方法(二)初标示
二有下牒释(二)初古解(二)初约随有无解
二初牒除解
二今下今义(三)初立理
二故下引据
三问下释疑(二)初问无村牒除乖法
二问有无着除非要
四有下结界通局(二)初标章
二有下正释(二)初古解约体明不徧(二)初标古所立
二十下引彼误解
二今解约缘明不徧(四)初通十诵
二僧下引文证
三问下伸问答(二)初问衣界二同须不
二问净地不称之意
四若下会异宗
五文下除结前后(二)初点注
二五下引证
二后下牒缘加事(二)初牒章科判
二初下依科别释(二)初标缘显示
二就下依法结解(二)初结(二)初释结法(二)初正释除结
二故下别示余义(三)初明村相
二善下通论文
三余下指自然
二文下释牓示
二就下解(二)初标章分示
二初下牒释标文
○三摄食界(二)初牒章分科
二就下随文别释(二)初结净(二)初分门
二初下随释(六)初制意辨名(二)初制意立名(二)初制意
二辨名
二今下对明开制(二)初标举
二僧下正释(二)初引教明废(二)初引二律
二有下斥异解(二)初引古所立
二示今广破(二)初蹑彼执略破
二今下准诸教广斥
二问答显开(二)初问
二答(三)初约义答
二五下引文示(二)初引他物文
二引开结文
三有下斥异解(二)初古解
二今解(二)初正解
二释妨
二列数定体(三)初牒章分科
二一下依文别释(四)初檀越净(三)初示名体
二此下遮倚滥
三有下斥妄解(三)初引古
二今下斥非
三疏下彰益
二不周净(二)初标示开意
二文下牒释诸相
三处分净(二)初标意示名
二僧下约处显法
四白二净(三)初标制意
二据下定结处
三文下释疑有
三上下通结
三分自他
四院有阙缺
五法有作不(二)初总分四种有无
二又下别明二作异同(二)初总举
二一下别释(六)(如文)
六结解差别(二)初分文
二初下随释(二)初结(三)初标缘
二律下显相(三)初释唱相
二文下释五众房
三五下释五分通结
三文下加结(三)初标指
二摄下牒释(三)初院外遥结(二)初对僧界显异
二又下明同处亦成
二问不竪标相
三文下东厢厨院
三问答(五)初问结竟不开内宿
二问制宿还同不结
三问看煑例宿应制
四问触煑准应无犯
五问长房例须不合
二就下解
二护净○
○二大下护净(二)初牒章分科
二初下随科别释(五)初翻染法(二)初标列
二初下随释(四)初缘不净(二)初明触染缘
二五下示翻净法(二)初五分
二僧只
二缘净(三)初引示(三)初僧只
二十诵
三四分
二斯下结显
三前下对简
三体不净
四体净(二)初明旧食器
二如下新器物(三)初通列
二今下引示(三)初引文
二今下指滥
三如下重判
三有下斥非
二守护法(二)初标章
二初下正释(三)初内宿
二内煑自煑
三恶触
三罪通局(二)初牒章分位
二前下随位别释(二)初药(二)初标示
二据下列释(二)初时药
二余下余三药(二)初通明不加法
二若下别示加法(二)初正示(二)初明非时七日(三)初恶触
二古下宿煑
三自下自煑
二四下引尽形反证
二此下结斥
二罪(二)初标分
二初下随释(二)初缘(二)初标示
二如下引明(二)初引十诵通明四缘(二)初明内宿(二)初约人显相
二故下引文示犯
二十下辨后三
二多下引论别简宿过
二后下法(二)初牒章总举
二先下分位别释(四)初内宿
二内煮
三自煑(二)初正明
二问答
四恶触(三)初标处时
二就下约人(二)初成触(二)初具戒有三
二净人唯一
二又下不成触(二)初正示四缘
二重下历句料简
三上下就食
四相覆堕(二)初正明
二问答(二)初问
二答(二)初释通
二律下引证
五净生种(二)初牒章分文
二初下随文别释(三)初制意
二处人
三净法(二)初标示
二四下正释(二)初列多种法(四)初四分
二僧只
三五分
四母论
二僧下明离合法(二)初僧只
二明下了论(二)初引论四句
二疏下引疏别释
○二诸戒受法篇第三(二)初篇目
二本文(二)初分文
二初下牒释(二)初标题(二)初分示
二戒下随释(二)初释标(二)初牒释(六)初释诸(二)初正明
二问答(二)初问不列式叉
二约增法转难
二释戒
三释法
四释篇
五释第
六释三
二不下显意
二所下释注
二就下列法(二)初分位
二就下随释(二)初俗人受法(二)初标分
二初下随释(三)初受三归法(二)初叙引(三)初叙非示意
二古下斥古撰述
三何下引文彰胜
二上下正明(二)初义门悬解(二)初标举分章
二初下随章别释(六)初明业体(二)初引问
二有下引释(三)初教无教为体
二又下约三业为体
三又下善五阴为体
二归依本意(二)初标章
二论下引释(三)初明归意(二)初引论
二论下随释
二彼下引昔缘
三引问答(二)初问提婆有归无护
二问不救投归无益
三约数宽狭(二)初标章
二论下引释(二)初定宽狭
二若下伸问难
四境通真伪(二)初标章
二论下引释(三)初佛(三)初问所归名义
二问正归何身
三问出血得罪
二法(二)初问所归法体
二问自他尽处(二)初引问答
二尽下牒释(三)初释尽处
二上下拣圣凡
三须下结诰
三僧(二)初问所归
二若下再难
五作法不同(二)初标章
二善下正释(二)初善见
二多下多论(六)初明倒说成不
二问一体何分
三问互减成不(三)初问答
二若下转难
三善下引示
四问异师别受
五问受时长短
六问为师远近
六对趣分别(二)初标章
二五下正释(三)初正明
二多下引示
三义下义决
二二下牒文正释(二)初牒章分文
二初下随文解释(二)初释标文
二授下释授法(三)初释成法处
二后下释三结
三下下释无戒
二受五戒法○
三受八戒法○
二道众受法○
○二受五戒法(二)初标列义门
二二下随文释义(二)初分文
二就下别释(三)初标(二)初标文
二文下注解(二)初戒德高胜(二)初标指
二所下牒释(二)初持戒胜行施
二又下因戒以成施
二二下简器堪能(三)初标指
二文下牒释(二)初审问量能(二)初释善生问遮难
二如下引成论简轻重
二文下行净纳法
三问答
二将下法(二)初作法延促(二)初标指
二若下正释(二)初受缘差别(三)初渐顿(二)初多宗局顿
二成宗通渐顿
二若下重受
三又下延促
二就下作法词句(二)初分文
二初下牒释(三)初指缘境
二文下释词句(二)初总示
二我下列释(五)初称名
二归境
三时节
四多少
五三号(三)初总示
二问答
三言下牒释
三言下释三授
二告下发戒时节(二)初牒文标指
二多下引论正释(二)初正示时节
二凡下因明具戒
三三下相(二)初标指分文
二初下牒文解释(二)初就相告令(二)初正释戒条
二初下料简诸相(三)初例通自誓
二多下辨遮性
三五下明七支
二余下指略余文
○三受八戒法(二)初标分
二初下随释(二)初前三约义辨(三)初释名简法(二)初释名(二)初显正解
二有下斥异说
二多下简法
二要期立志(二)初标
二多下释(二)初明缘难
二善下明断恶
三功益之美(二)初标
二多下释(四)初多论
二善生经
三智论
四成论
二就下后二对文释(二)初分文
二初下牒释(三)初标缘(二)初标指
二言下正释(四)初受斋日
二多下授法人
三俱下受仪
四又下月限
二正下受法(二)初分文
二初下随释
三三下明相(二)初标分
二前下别释(二)初列相示(二)初总示(二)初引论分位
二有下明离合不同
二就下别释(六)初初戒
二第三
三第五
四第六(二)初二方修饰
二西下辨两土礼仪
五第七(二)初总示
二阿下别释(二)初释高床
二又下明倡伎(二)初牒释
二有下点示
六第八
二二明愿引(二)初释文
二下下点注
○二次明道众受戒法(二)初牒章分科
二初下随科别释(二)初标举宗致(三)初总举
二一下别释(七)初出家元缘(二)初标
二如下释(三)初引教正明
二此下常机对辨(二)初明利钝不同
二就下历四句以简
三然下引诫劝修(三)初斥浊世不修
二如下引圣论极诫
三道下示所修行相
二有益超世(二)初标
二横下释(二)初明立法本意
二如下引诸教明功(三)初华手经
二又下出家功德经
三智下智度论
三障出有损(二)初标
二如下释
四行凡罪行(二)初标
二据下释(二)初明罪本
二今下明造恶(二)初指世垂诫
二故下引教转证(三)初十诵律
二四分律
三涅盘经
五行凡福行(二)初标
二凡下释(三)初出家之本
二今下明凡福行相(四)初明持戒
二若下修禅
三若下多闻
四若下营事
三如下引二论通证
六行圣道行(二)初标
二但下释(二)初叙难劝修
二然下列示行相(三)初标举
二一下列所
三离下结指
七大小乘相决同异(二)初标
二三下释(二)初总示
二若下别释(二)初小乘三学(三)初戒
二定下定
三今下慧(三)初明修证
二斯下示通凡
三据下辨三学
二若下大乘三学(二)初戒(二)初约法明同异
二然下就人简同异
二至下定慧
三上下结诰
二随相解之○
○二随相辨之(二)初牒章分文
二此下示通两位
三就下随章牒释(二)初乞度人法(二)初标分
二初下牒释(三)初标缘(二)初分文
二愚下随释(二)初释缘起(二)初正释(六)初愚痴
二威仪
三着衣
四乞食
五受钵
六閙乱
二问答
二二下释制畜
二就下乞法(二)初明具仪(三)初总举
二牒释(五)初偏袒
二脱屣
三礼僧(三)初大小通礼
二然下对别简异
三初下正示礼仪
四跪膝(二)初示法斥非
二余下引事显正
五合掌
三重征
二文下点乞法
三三下与法(二)初分示
二缘下别释(二)初释缘(二)初观察可否
二就下简德如非
二问答
二大下正度人法(二)初牒章分位
二初下依位别释(二)初明僧受(二)初度沙弥(二)初分示
二初下随释(二)初释标缘起(三)初释标名
二文下释注解(七)(如文)
三余下指广
二二下随相辨位(二)初总分
二初下随释(二)初形同(二)初分文
二缘下牒释(二)初释缘
二此下释法(二)初释白文(三)初牒文释
二有下辨所为
三有下明通局
二五下释后注(二)初牒文正释
二四下通会本宗
二法同(二)初标章分文
二初下随文解释(二)初缘
二法(二)初分文
二初下释体(二)初正明
二问答
三相(三)初分文
二就下随释(三)初戒相(二)初释通数(二)初正明
二问答
二此下释别相(三)初指同标异
二文下异释第十
三下下释总结
二二下五德(三)初标示
二初下牒释(五)(如文)
三斯下结诰
三次下十数(三)初总举
二一下别释(十)初依食住(二)初正释
二彼下示总意
二名色
三痛痒想
四四谛
五五蕴
六六入
七七觉意
八八正道
九九众生居
十十一切入
三上下结诰
三自下指略
二二下授大戒法○
二明尼受○
释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科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