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476 [Nos. 474, 475]
说无垢称经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住广严城庵罗卫林,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二千——皆为一切众望所识,大神通业修已成办,诸佛威德常所加持,善护法城能摄正法,以大师子吼声敷演,美音遐振周遍十方,为诸众生不请善友,绍三宝种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永离一切障及盖缠,念、定、总持无不圆满,建立无障解脱智门,逮得一切无断殊胜念慧等持陀罗尼辩;皆获第一布施、调伏寂静尸罗、安忍、正勤、静虑、般若、方便善巧、妙愿、力、智波罗蜜多,成无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随转不退法轮,咸得无相妙印所印,善知有情诸根胜劣,一切大众所不能伏,而能调御得无所畏;已积无尽福智资粮,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名称高远逾于帝释,意乐坚固犹若金刚;于诸佛法得不坏信、流法宝光、澍甘露雨,于众言音微妙第一,于深法义广大缘起;已断二边见习相续,演法无畏犹师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不可称量过称量境;集法宝慧为大导师,正直审谛柔和微密,妙达诸法难见难知;甚深实义随入一切,有趣无趣意乐所归,获无等等佛智灌顶,近力无畏不共佛法;已除所有怖畏恶趣,复超一切险秽深坑,永弃缘起金刚刀仗,常思示现诸有趣生;为大医王善知方术,应病与药,愈疾施安;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唐捐,设经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赞其功德亦不能尽——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定神变王菩萨、法自在菩萨、法幢菩萨、光幢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宝峯菩萨、辩峯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延颈菩萨、常喜根菩萨、常喜王菩萨、无屈辩菩萨、虚空藏菩萨、执宝炬菩萨、宝吉祥菩萨、宝施菩萨、帝网菩萨、光网菩萨、无障静虑菩萨、慧峯菩萨、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天菩萨、现神变王菩萨、峯相等严菩萨、师子吼菩萨、云雷音菩萨、山相击王菩萨、香象菩萨、大香象菩萨、常精进菩萨、不舍善轭菩萨、妙慧菩萨、妙生菩萨、莲花胜藏菩萨、三摩地王菩萨、莲花严菩萨、观自在菩萨、得大势菩萨、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胜魔菩萨、严土菩萨、金髻菩萨、珠髻菩萨、慈氏菩萨、妙吉祥菩萨、珠宝盖菩萨,如是等上首菩萨摩诃萨三万二千。
复有万梵,持髻梵王而为上首,从本无忧四大洲界为欲瞻礼供养世尊及听法故来在会坐;复有万二千天帝,各从余方四大洲界亦为瞻礼供养世尊及听法故来在会坐;并余大威力诸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释、梵、护世等悉来会坐;及诸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俱来会坐。
尔时,世尊无量百千诸来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譬如大宝妙高山王处于大海巍然逈出——踞大师子胜藏之座,显耀威光蔽诸大众。
时广严城有一菩萨,离呫毗种,名曰宝性,与离呫毗五百童子各持一盖,七宝庄严,往庵罗林诣如来所,各以其盖奉上世尊,奉已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七匝却住一面。
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宝妙高山王、一切雪山、目真隣陀山、摩诃目真隣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轮围山、大轮围山、大海、江河、陂泉、池沼,及百俱胝四大洲渚、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并诸国邑、王都、聚落,如是皆现此宝盖中。
又,十方界诸佛、如来所说正法皆如响应,于此盖内无不见闻。
时诸大众覩佛神力,欢喜踊跃,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默然而住。
尔时,宝性即于佛前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以妙伽他而赞佛曰:
「目净修广妙端严, 皎如青绀莲花叶,
已证第一净意乐, 胜奢摩陀到彼岸。
久积无边清净业, 获得广大胜名闻,
故我稽首大沙门, 开导希夷寂路者。
既见大圣以神变, 普现十方无量土,
其中诸佛演说法, 于是一切悉见闻。
法王法力超群生, 常以法财施一切,
能善分别诸法相, 观第一义摧怨敌,
已于诸法得自在, 是故稽首此法王。
说法不有亦不无, 一切皆得因缘立,
无我、无造、无受者, 善恶之业亦不亡。
始在佛树降魔力, 得甘露灭胜菩提,
此中非心意受行, 外道、群邪所不测。
三转法轮于大千, 其轮能寂本性寂,
希有法智天人证, 三宝于是现世间。
以斯妙法济群生, 无思、无怖、常安寂,
度生、老、死大医王, 稽首无边功德海。
八法不动如山王, 于善、不善俱慈愍,
心行如空平等住, 孰不承敬此能仁?
以斯微盖奉世尊, 于中普现三千界,
诸天、龙、神宫殿等, 故礼智见功德身。
十力神变示世间, 一切皆如光影等,
众覩惊叹未曾有, 故礼十力大智见。
众会瞻仰大牟尼, 靡不心生清净信,
各见世尊在其前, 斯则如来不共相;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
皆谓世尊同其语, 斯则如来不共相;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各各随所解,
普得受行获其利, 斯则如来不共相;
佛以一音演说法, 或有恐畏或欢喜,
或生厌离或断疑, 斯则如来不共相。
稽首十力谛勇猛、 稽首已得无怖畏、
稽首至定不共法、 稽首一切大导师、
稽首能断众结缚、 稽首已住于彼岸、
稽首普济苦群生、 稽首不依生死趣。
已到有情平等趣, 善于诸趣心解脱,
牟尼如是善修空, 犹如莲花不着水。
一切相遣无所遣、 一切愿满无所愿,
大威神力不思议, 稽首如空无所住。」
尔时,宝性说此伽他赞世尊已,复白佛言:「如是五百童子菩萨皆已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彼咸问我严净佛土。唯愿如来哀愍,为说净佛土相。云何菩萨修净佛土?」
作是语已,佛言:「宝性!善哉善哉,汝今乃能为诸菩萨请问如来净佛土相及问菩萨修净佛土。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等分别解说。」
于是宝性及诸菩萨咸作是言:「善哉,世尊!唯愿为说,我等今者皆希听受。」
尔时,世尊告众菩萨:「诸有情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所以者何?诸善男子!一切菩萨随诸有情增长饶益,即便摄受严净佛土;随诸有情发起种种清净功德,即便摄受严净佛土;随诸有情应以如是严净佛土而得调伏,即便摄受如是佛土;随诸有情应以如是严净佛土悟入佛智,即便摄受如是佛土;随诸有情应以如是严净佛土起圣根行,即便摄受如是佛土。所以者何?诸善男子!菩萨摄受严净佛土,皆为有情增长、饶益、发起种种清净功德。诸善男子!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或复庄严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知一切法皆如虚空,唯为有情增长、饶益、生净功德,即便摄受如是佛土。摄受如是净佛土者非于空也。
「复次,宝性!汝等当知:发起无上菩提心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一切发起大乘有情来生其国;纯意乐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所有不谄、不诳有情来生其国;善加行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发起住持妙善加行一切有情来生其国;上意乐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具足成就善法有情来生其国;修布施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一切能舍财法有情来生其国;修净戒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圆满成就十善业道意乐有情来生其国;修安忍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三十二相庄严其身、堪忍柔和寂静有情来生其国;修精进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诸善勇猛精进有情来生其国;修静虑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具足成就正念、正知、正定有情来生其国;修般若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一切已入正定有情来生其国;四无量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常住慈悲喜舍有情来生其国;四摄事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诸有解脱所摄有情来生其国;巧方便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善巧观察诸法有情来生其国;修三十七菩提分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通达一切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圆满有情来生其国;修回向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其国具足众德庄严;善说息除八无暇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其国永离恶趣无暇;自守戒行不讥彼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其国无有犯禁之名;十善业道极清净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寿量决定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宣密意、离诸贪欲、心无瞋恚、正见有情来生其国。
「诸善男子!如是,菩萨随发菩提心则有纯净意乐,随其纯净意乐则有妙善加行,随其妙善加行则有增上意乐,随其增上意乐则有止息,随其止息则有发起,随其发起则有回向,随其回向则有寂静,随其寂静则有清净有情,随其清净有情则有严净佛土,随其严净佛土则有清净法教,随其清净法教即有清净妙福,随其清净妙福则有清净妙慧,随其清净妙慧则有清净妙智,随其清净妙智则有清净妙行,随其清净妙行则有清净自心,随其清净自心则有清净诸妙功德。
「诸善男子!是故,菩萨若欲勤修严净佛土,先应方便严净自心。所以者何?随诸菩萨自心严净,即得如是严净佛土。」
尔时,舍利子承佛威神作如是念:「若诸菩萨心严净故,佛土严净;而我世尊行菩萨时心不严净故,是佛土杂秽若此?」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世间日、月岂不净耶?而盲不见。」
对曰:「不也。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佛言:「如是,众生罪故不见世尊佛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子!我土严净而汝不见。」
尔时,持髻梵王语舍利子:「勿作是意谓此佛土为不严净。所以者何?如是佛土最极严净。」
舍利子言:「大梵天王!今此佛土严净云何?」
持髻梵言:「唯,舍利子!譬如他化自在天宫有无量宝功德庄严,我见世尊释迦牟尼佛土严净有无量宝功德庄严亦复如是。」
舍利子言:「大梵天王!我见此土其地高下——丘陵、坑坎、毒刺、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持髻梵言:「唯,大尊者!心有高下不严净故,谓佛智慧意乐亦尔,故见佛土为不严净。若诸菩萨于诸有情其心平等、功德严净,谓佛智慧意乐亦尔,便见佛土最极严净。」
尔时,世尊知诸大众心怀犹豫,便以足指按此大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无量百千妙宝庄严,譬如功德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汝见如是众德庄严净佛土不?」
舍利子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此佛土严净悉现。」
告舍利子:「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成熟下劣有情,是故示现无量过失杂秽土耳。舍利子!譬如三十三天共宝器食,随业所招其食有异。如是,舍利子!无量有情生一佛土,随心净秽所见有异,若人心净便见此土无量功德妙宝庄严。」
当佛现此严净土时,宝性所将五百童子一切皆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诸有情类皆发无上正等觉心。
时佛、世尊即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求声闻乘三万二千诸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八千苾刍永离诸漏,心善解脱。
说无垢称经显不思议方便善巧品第二
尔时,广严城中有大菩萨,离呫毗种,名无垢称,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诸佛所深殖善根,得妙辩才、具无生忍、逮诸总持、游戏神通,获无所畏摧魔怨力。入深法门善于智度,通达方便大愿成满,明了有情意乐及行,善知有情诸根胜劣。智度成办,说法淳熟,于大乘中决定修习,于所作业能善思量。住佛威仪,入心慧海,诸佛咨嗟称扬显说,释、梵、护世常所礼敬,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以善方便居广严城。具无尽财,摄益贫穷、无依、无怙;具清净戒,摄益一切有犯有越;以调顺忍摄益瞋恨、暴嫉、楚毒;以大精进摄益一切懈怠懒惰;安住静虑、正念解脱、等持等至,摄益一切诸有乱心;以正决择摄益一切妄见、恶慧。虽为白衣而具沙门威仪功德,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虽现受食而以静虑等至为味、虽同乐着博弈嬉戏而实恒为成熟有情、虽禀一切外道轨仪而于佛法意乐不坏、虽明一切世间书论而于内苑赏玩法乐、虽现一切邑会众中而恒为最说法上首。
为随世教于尊卑等所作事业示无与乖,虽不希求世间财宝,然于俗利示有所习。为益含识游诸市衢、为护群生理诸王务、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入诸淫舍示欲之过,为令建立正念正知游诸伎乐。若在长者,长者中尊为说胜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着;若在刹帝利,刹帝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婆罗门,婆罗门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正宫女;若在庶人,庶人中尊修相似福殊胜意乐;若在梵天,梵天中尊示诸梵众静虑差别;若在帝释,帝释中尊示现自在悉皆无常;若在护世,护世中尊守护一切利益安乐。
是无垢称以如是等不可思议无量善巧方便慧门饶益有情,其以方便现身有疾。以其疾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诸王子并余官属无数千人,皆往问疾。
时无垢称因以身疾广为说法,言:「诸仁者!是四大种所合成身,无常、无强、无坚、无力。朽故迅速,不可保信,为苦、为恼、众病之器,多诸过患、变坏之法。诸仁者!如此之身,其聪慧者所不为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浮泡不得久立、是身如阳焰从诸烦恼渴爱所生、是身如芭蕉都无有实、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是身无主为如地、是身无我为如水、是身无有情为如火、是身无命者为如风、是身无有补特伽罗与虚空等、是身不实四大为家、是身为空离我我所、是身无知如草木等、是身无作风力所转、是身不净秽恶充满、是身虚伪虽假覆蔽饮食将养必归磨灭、是身多患四百四病之所集成、是身易坏如水隧级常为朽老之所逼迫、是身无定为要当死、是身如怨害周遍毒蛇之所充满、是身如空聚诸蕴界处所共合成。
「诸仁者!于如是身应生厌离,于如来身应起欣乐。所以者何?如来身者,无量善法共所集成,从修无量殊胜福德智慧所生,从修无量胜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所生,从修慈悲喜舍所生,从修布施、调伏寂静戒、忍、精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般若、方便、愿、力、智生,从修一切到彼岸生,修六通生,修三明生,修三十七菩提分生,修止观生,从修十力、四无畏生,从修十八不共法生,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从修谛实不放逸生,从修无量清净业生。
「诸仁者!如来之身功德如是,汝等皆应发心求证。汝等欲得如是之身、息除一切有情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是无垢称为诸集会来问疾者如应说法,令无数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说无垢称经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