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二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三摩地品第四
尔时,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入大智力变化圆满三摩地,从定出已,告金刚手大菩萨言:「汝今谛听!我今为汝说一切真言祕密三摩地法,所为持明者于曼拏罗毕竟了知,粉画佛像等依法观想,当得毕竟大智,不难证得无上菩提,何况所求成就之法。今说三摩地法,于本身想出oṃ唵字变成大智,以慧开引大智,变成大遍照如来,身真金色,有其三面,善相圆满,顶戴宝冠垂于发髻,身有六臂,二手结禅定印,左第二手持《般若经》,第三手持弓,右第二手持轮,第三手持箭,身光炽盛,天人悉怖,化佛如云,复摄化佛入遍照佛身。时,阿闍梨念微妙字观想真理。
「复次,说三摩地法。复想口中a阿字,阿字变成无量寿佛,其身白色,六臂三面,面各三目,顶戴宝冠,冠有遍照如来而垂发髻,一切装严,二手开莲花,右第二手持金刚杵,第三手持数珠,左第二手持般若经,第三手执军持,光明炽盛遍身普照,变化金刚杵,诸魔惊怖迷闷躄地。如是阿闍梨观想口金刚非久证菩提。此名一切相最上广大法藏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想自本心而为月轮,月轮变成hūṃ吽字,吽字变成阿閦佛,身翡翠色,八臂三面,面各三目,顶戴宝冠,色相妙善一切装严,右第一手持金刚杵,第二手持利剑,第三手持钩,第四手持箭,左第一手持铃,第二手持般若经,第三手持羂索,第四手持弓。如是想阿閦佛遍满虚空。时,阿闍梨若常以金刚定心观想,不久证大菩提。此名超老死大心圆满力金刚无边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traṃ怛囕(二合)字变为大智,大智化成宝生佛,身现赤色,四臂三面,面各三目,善相圆满,顶戴宝冠身严众宝,结跏趺坐,二手结禅定印,右第二手持金刚杵,左第二手持如意宝,遍满虚空悉现宝生如来,降大宝雨及化诸菩萨。此名宝生大智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khaṃ亢字变为大智,大智化为不空成就佛,身现绿色,四臂,二手结禅定印,右第二手持利剑,左第二手持钩,变化诸佛如雨满空,悉作一切成就法,放大光明与智海无异。如是观想虚空藏大牟尼,彼人与虚空等离一切有为法。此名虚空性大智金刚三摩地。
「如是说五如来三摩地法已,复说四亲近菩萨观想法。时,阿闍梨观想laṃ朗字变为大智,大智化成佛眼菩萨,身真金色一切装严,八臂三面,面各三目,善相圆满,右第一手作施愿印,第二手作无畏印,第三手持金刚杵,第四手持箭,左第一手持羂索,头指竪立作期克印,第二手持宝树枝,第三手持数珠,第四手持弓,放赤色光明化佛如云。如是观想大智金刚,诸天惊怖,悉皆合掌作礼。如是观想佛眼菩萨,以菩提分力而为装严,此名佛眼变化大智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maṃ?字变为大智,大智化成摩摩枳菩萨,身如优钵罗花色,六臂三面,面各三目放赤色光明,右第一手作无畏印,第二手持金刚杵,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作期克印,第二手持羂索,第三手持弓,变化诸佛如雨满空。如是观想三身大力金刚,从于无相而现有相,此名幻生大智力甚深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paṃ邦字变为大智,大智化成白衣菩萨,身现白色,六臂三面,面各三目,一切装严,右第一手作无畏印,第二手持金刚杵,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持莲花,第二手持数珠,第三手持弓,结跏趺坐,观想莲花化佛如云满虚空界。如是观想此三摩地,是人当得最上菩提。此名莲花神通最胜佛智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taṃ当(丁江切)字变为大智,大智化成多罗菩萨,诸相圆满,身现绿色,六臂三面,面各三目,结跏趺坐,放赤色光遍满炽盛变化,诸佛遍满虚空,观想菩萨为一切众生之母,右第一手作无畏印,第二手持金刚杵,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作期克印,第二手持优钵罗花,第三手持弓。此名降伏一切众生大乐智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四亲近菩萨,所谓萨埵金刚菩萨、宝金刚菩萨、法金刚菩萨、羯磨金刚菩萨。如前想已,不久证大菩提。此名四圣谛欢喜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cuṃ尊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尊那菩萨,七俱胝如来三身赞说。此菩萨真言成九字,亦成九分法,成九大菩萨,身如秋月色,众宝装严,诸相圆满,能度一切贤圣。此菩萨二十六臂三面,面各三目,正面善相微笑,右面大青色作忿怒相,利牙如初月舌如闪电,左面黄色齩唇。此菩萨或坐或立如戏舞势,二手结本印安于心中,右第二手作无畏印,第三手持剑,第四手持宝璎珞,第五手持海甘果,第六手持箭,第七手持钺斧,第八手持宝棒,第九手持骨朵,第十手持钩,第十一手持金刚杵,第十二手作期克印,第十三手持数珠,左第二手持如意宝幢,第三手持莲花,第四手执军持,第五手持羂索,第六手持弓,第七手持烁吉帝,第八手持轮,第九手持螺,第十手作期克印,第十一手持贤瓶,第十二手持频尼波罗,第十三手持《般若经》,坐莲花座遍身光明,着阿蹉哥衣偏袒挂络腋及种种衣服装严,变化诸佛遍满虚空。如是尊那菩萨具大神通力,诸天魔等见之惊怖,悉皆向前合掌顶礼。如是阿闍梨若常观想持此真言,彼人不久证大菩提,若入此三摩地,刹那之间能除一切罪,何况别成就法。此名无边胜大智尊那大力金刚最胜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raṃ囕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宝光菩萨,身真金色结跏趺坐,六臂三面,面各三目,诸相圆满,面颜微笑,众宝装严,二手持宝,宝放光明,右第二手作无畏印,第三手持箭,左第二手作期克诸恶印,第三手持弓,身有赤色光明,化佛如云遍满虚空。如是观想此菩萨,最上妙法藏,能除诸恶,不久成菩提。此名宝云佛智光照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bhriṃ勃零(二合)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颦眉菩萨,能度诸怖畏,身如秋月色,六臂三面,面各三目,现喜怒相,光明炽盛,右第一手持金刚杵,第二手持宝杖,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持羂索及作期克印,第二手执军持,第三手持弓,化佛如云。如是行住坐卧恒作观想,能除一切怖畏必得菩提。此名能除一切怖畏大智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hūṃ吽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金刚锁菩萨,此即诸佛母能降恶众生,身现绿色,六臂三面,面各三目,作微笑相,众宝装严,右第一手持金刚杵,第二手持金刚锁,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作期克印,第二手持羂索,第三手持弓,化佛如云。如是观想金刚锁菩萨,彼人不久证大菩提,何况别成就法。此名金刚锁解脱大智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mai昧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慈氏菩萨,四臂三面,面各三目,于莲花上结跏趺坐,二手结说法印,右第二手作施愿印,为利众生故,左第二手持龙花杖,变化诸佛及化菩萨如云满空。如是观想,所获功德如前无异。此名慈氏力大智最胜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muṃ蒙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妙吉祥菩萨,作童子相,具大辩才,智慧第一善说妙法,三面,面各三目,头有三髻,顶戴阿閦佛,于莲花上结跏趺坐,以种种花严饰其身,诸相圆满而作微笑,身有六臂,右第一手作施愿印,第二手持剑,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持般若经,第二手持优钵罗花,第三手持弓,化佛如云。如是观想,得大胜利与前无异。此名大智慧光妙金刚三摩地。」
尔时,世尊说此三摩地法已,复说诸菩萨摩诃萨观想之法:「所谓香象菩萨、智幢菩萨、贤护菩萨、海意菩萨、无尽意菩萨、辩积菩萨、得大势至菩萨、除一切罪障菩萨、破诸忧暗菩萨、炽盛光菩萨、月光菩萨、甘露光菩萨、虚空藏菩萨、除盖障菩萨,如是等无数阿僧只菩萨摩诃萨,若诸众生如前仪轨一一观想,诸微妙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菩萨,各有三面,面各三目,或四臂、六臂等,各执幖帜神通变化,若人志诚持诵依法相续,彼人不久速得成就无上佛道,利乐一切有情。
「复说诸大明王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hūṃ吽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焰鬘得迦忿怒明王,以日轮为圆光,炽盛如劫火,身色如青云,身短腹大,六臂六足六面,面各三目,正面开口作大忿怒相,金刚利牙出外,舌如闪电,顶戴阿閦佛,右面出舌,左面齩唇作忿怒相,顶戴妙吉祥菩萨,右第一手持利剑,第二手持金刚杵,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持羂索及作期克印,第二手持《般若经》,第三手持弓,虎皮为衣,以八龙严饰,髑髅为冠,发髻黄色,乘于水牛,饰以莲花为座而垂右足,下面诸魔悉皆惊怖,亦名能降焰魔王,具大辩才,光焰赤色,化佛如云。如是阿闍梨于行住坐卧常住此观,设复受五欲乐,心如虚空俱不染着,所获功德无量无边。此名成一切事大智金刚降伏焰魔王调伏诸魔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pra钵啰(二合)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钵啰研得迦忿怒明王,六臂三面,面各三目,身黄色放赤色光,莲花上坐垂于一足,以八龙王装严其身,正面微笑,顶戴阿閦佛,右面青色现忿怒相,左面白色以齿齩唇,右第一手持金刚杵,第二手持宝棒,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持羂索及作期克印,第二手持《般若经》,第三手持弓。如是观想变化神通已,及恒持诵,是人不久证大菩提。此名无能胜大智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hūṃ吽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钵讷鬘得迦忿怒明王,身现赤色,八臂三面,面各三目,正面微笑,右面青色出金刚舌,现忿怒顾视,左面黄色利牙齩唇现忿怒相,右第一手持金刚杵,第二手持宝杖,第三手持哥拏耶,第四手持箭,左第一手作期克印,第二手持《般若经》,第三手持莲花,第四手持弓,虎皮为衣,以八龙装严,坐于莲花上而垂一足,有大威力,复能变化无数诸佛。如是观想,决定成就所作一切事。此名马头最胜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hūṃ吽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尾觐难得迦忿怒明王,身大青色,六臂三面,面各三目,顶戴阿閦佛,正面微笑,右面白色现忿怒相,左面如优钵罗花色,以齿齩唇现忿怒相,右第一手持利剑,第二手持钺斧,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持羂索及作期克印,第二手持《般若经》,第三手持弓,左足踏诸魔,右足踏莲花,具大神通,能除诸魔,化佛如云遍满虚空。如是依法观想,所作所求一切如意。此名除一切魔最胜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haṃ㰠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不动尊忿怒明王,作妙眼童子相,身翡翠色,顶戴冠内有阿閦佛,六臂三面,面各三目,正面微笑,右面黄色现忿怒相,开口出舌,舌如红莲,左面白色以齿齩唇现大忿怒相,右第一手持剑,第二手持金刚杵,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持羂索及作期克印,第二手持《般若经》,第三手持弓,放赤色光遍满照曜,坐莲花上,垂于一足,而彼座下有大宝山,心念吽字能除诸魔,具无边神通,化佛如云遍满虚空。如是依法观想,彼人已践圣道,不久成佛。此名一切如来证觉不动智变化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hūṃ吽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吒枳忿怒明王,身如青云色,六臂三面,面各三目,顶戴宝冠,冠内有佛,正面微笑,右面现忿怒相,左面白色以齿齩唇现颦眉忿怒相,二手结吒枳印,右第二手持金刚杵,第三手持箭,左第二手持《般若经》,第三手持弓,放赤色光遍满照曜,坐莲花上,垂于一足,化佛如云遍满虚空,下有诸魔悉皆惊怖合掌作礼。如是依法观想,当得最上大智。此名善钩一切众生最胜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hūṃ吽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儞罗难拏忿怒明王,身大青色,六臂三面,面各三目,正面微笑,右面黄色现忿怒相,左面青云色以齿齩唇,顶戴宝冠,冠内有佛,右第一手持金刚杵,第二手持宝杖,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持羂索及作期克印,第二手持《般若经》,第三手持弓,赤色圆光遍满照曜,八大龙王而为严饰,坐莲花上,垂于一足,化佛如云遍满虚空。如是依法观想,所获功德如前无异。此名大智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hūṃ吽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大力忿怒明王,身如云色,八臂三面,面各三目,目作赤色,发赤竪立顶戴阿閦佛,正面微笑,右面金色作忿怒相,左面白色以齿齩唇,右第一手持金刚杵,第二手持宝杖,第三手持剑,第四手持箭,左第一手持羂索及作期克印,第二手持《般若经》,第三手持骨朵,第四手持弓,坐于莲花而垂一足,白轮圆光遍满照曜,作忿怒顾视,诸天覩之深生惊怖避走十方,化佛如云遍满虚空。如是依法志心观想,所获功德与前无异。此名大力大智最胜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bhrūṃ勃龙(二合)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大轮佛顶,身现金色,有大圆光遍满照曜,三面,面各三目,手作禅定印,金刚莲花上坐,于其座下有大宝山。彼佛两边有四亲近菩萨,诸相圆满面现笑容,手持宝金刚杵、优钵罗花及莲花等,种种衣服而为装严。于大轮佛顶外复想轮围,于彼围内面有五色金刚光明普遍照曜,化佛如云遍满虚空。如是依法观想大轮佛顶,若人乐求生佛刹土,彼人决定随愿得生,非久之间速证菩提。此名装严一切佛刹大智大轮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ja惹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大夜叉主,名宝藏神,身黄色,二臂三面,顶戴宝冠内有五佛,于冠左边少有所损,坐于莲花上,座下有贤瓶满盛诸宝,右手持海甘子,左手持鼠囊,两边有四夜叉女,身貌端正众宝装严,降一切宝雨,化佛满空。如是依法观想,欲求财宝,不久遍地现大财宝、得大富贵,复想己手掌中出甘露水施宝藏神。此名施宝雨大智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maṃ?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日前菩萨,形容如十六岁,圆光炽盛,身真金色,光明照耀逾于千日,以种种宝装严其身,乘七马车,顶戴五如来冠,以大神通力拥护十方,六臂三面,面各三目,正面圆满微笑,右第一手持金刚杵,第二手持针连线,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持羂索及作期克印,第二手持无忧树枝,第三手持弓,以神通力能禁缚一切诸恶众生,乃至缝彼眼、耳、口、鼻等。如是常作观想及持此菩萨根本真言,能降伏一切众生,能销除一切烦恼,乃至成无上菩提。此名隐身诸恶最上大智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paṃ邦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钵兰拏赊嚩哩菩萨,身现金色坐于莲花上,顶戴五如来冠,想降甘露雨,身有圆光炽盛照曜,以花鬘严饰,六臂三面,面各三目,现喜怒相,一切装严,右第一手持金刚杵,第二手持钺斧,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持羂索及作期克印,第二手持贝叶树枝,第三手持弓,能变化忿怒明王如云偏空,而彼明王以炽盛光降诸恶曜,复作忿怒炽盛势,其明王顶戴阿閦佛。如是依法观想,能除诸魔惊怖及诸灾障。此名息除一切诸魔尘垢大智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jaḥ惹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穰虞利菩萨,作童子相,头有七龙,龙头有如意珠光明遍照,顶戴阿閦佛及种种花,面现喜怒相,以大龙系腰,坐于莲花上,身相金色放赤圆光,六臂三面,面各三目,右第一手持金刚杵,第二手持剑,第三手作舞势及持箭,左第一手持羂索及作期克印,第二手持尾沙花,第三手持弓,如是菩萨复化五色虹光明遍满。如是持诵者,若见有情遭恶毒所害,观想诸佛满虚空中,手持甘露瓶灌于彼人顶,复想彼人口门有一ṅī?字,其毒即除,永获安乐。如是依法观想,不久证大菩提。此名能断除一切烦恼及诸恶毒大智龙王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hūṃ吽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诃逻曷罗菩萨,身大白色,八臂三面,面各三目,顶戴宝冠如半月相,冠内有佛,相好圆满,面现笑容作贡高势,右第一手执金刚杵,第二手持数珠,第三手持箭,第四手持三叉,左第一手持莲花,第二手持《般若经》,第三手持弓,第四手持髑髅,内安种种花一切装严身,而彼菩萨于宝山岩中,处红莲花座而垂一足,以虎皮为衣。如是依法观想,诸佛满空作大神通及志心持诵,设不持斋戒随意饮食,亦得速成大觉菩提。此名能成就一切事诃逻曷罗大喜大智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saḥ索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降大千界菩萨,彼菩萨能除一切有情诸恶及诸病苦,身有千臂千面,面各三目,今现略相而有八臂四面,面各三目,身绿色作贡高忿怒势,右第一手作施愿印,第二手持剑,第三手持钩,第四手持箭,左第一手持莲花,花内有摩尼金刚杵,第二手持羂索,第三手持弓,第四手持钺斧,发大精进力化本部佛,遍满虚空降千界魔。如是依法观想持诵真言力,以大炽盛光摄他象马军及能成一切事、能作拥护及降伏等。此名观视大军拥护一切及降大千界大智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thaṃ特网(二合)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最上宝幢菩萨,身真金色现忿怒相,八臂四面,面各三目,右第一手持剑,第二手持捣杵,第三手持轮,第四手持箭,左第一手持三叉,第二手持金刚杵,第三手持弓,第四手作期克诸魔印。如是依法观想此菩萨,不久证大菩提。此名降三界最上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praṃ钵囕(二合)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大随求菩萨,八臂四面,面各三目,身现金色具大威德,作贡高无畏势,右第一手持剑,第二手持轮,第三手持三又,第四手持箭,左第一手持金刚杵,第二手持羂索,第三手持钺斧,第四手持弓,坐于莲花上放大光明,如千日轮能除诸恶。此三摩地法,所有女人胎中子死者,时阿闍梨依法观想自身为妙吉祥,持彼祕密曼拏罗内诸贤圣阏伽瓶灌女人顶,复想彼女胎中所有非人薄福之子,以印及真言为发遣净除罪障已,复想彼胎摄入福子,时彼女人得子安隐。此名观察一切胎藏随求大智最胜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maṃ网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持世菩萨,其身金色,诸相圆满,一切装严光明照曜,作贡高势,身有六臂,右第一手作施愿印,第二手持谷穗,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持如意宝,第二手持弓,第三手降宝雨,乃至眷属及仆从、紧羯啰、夜叉等,亦悉降宝及五谷雨。如是依法观想此持世菩萨,能降财谷雨广七由旬量,不久速成菩提。此名降财谷雨广智金刚三摩地。
「复说三摩地法。时,阿闍梨观想vi尾字变成大智,大智化成白莲罗刹女,身黑色,腹大具大威势,有炽盛光如闪电相,坐莲花上垂于一足,有十八臂十二面,面各三目,利牙出外,发髻赤黄色,顶戴阿閦佛,髑髅为璎珞,现大忿怒相,师子皮为衣、龙为络腋,手持满血髑髅及持剑钩轮、金刚杵、三叉、铃幡宝棒、羂索钺斧等,复以众宝装严于身,能破诸恶有情。如是依法观想及持诵真言,为利益一切众生故,不久证大菩提。此名除灭一切恶观察佛刹最胜金刚三摩地。」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