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690 宾头卢突罗闍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欲乐味甚少,忧苦患甚多。是以智者,应修方便,速离众欲,勤行净行。我昔曾闻,千福王子名优陀延,绍父王位,住拘舍弥城。其城殊妙宽博严净,晃烂宫观映饰绮丽,窓牖通疎交络珠网。楼观千万庄挍此城。街巷相当,阡陌齐整,市肆充盈,多诸珍宝。其城周匝有好林苑,树木翠蔚,花果茂盛,泉流清洁,生众莲华,青黄赤白文色相映。鸿雁鸳鸯、孔雀鹦鹉、迦陵频伽命命之鸟,其声相和犹如乐音。壮丽之盛,如奇罗娑山王,崇岩峻岳而自庄严,又像帝释所居喜见之城。优陀延王,形貌端正威相具足、聪明黠慧、武勇绝伦,才伎兼备靡所不知。善能呪象,令诸山象咸来赴集,又能控御皆令调顺。又善弹琴,和雅中节、宫商相应,鸟兽率舞。合众香丸用降怨敌,香气所及尽来归顺。善能刻画,曲得相貌,其所图像,真形无异。六十二艺悉皆备具,衣服饮食不尚丰奢,矜穷敬老、存恤民庶,正法治国日夕忘倦,礼仪法律一依古典,如昔哲王什奢之等,国富民殷、库藏盈溢,福德之人集生其国,受王风化咸皆修善,博通经学、明解诸论,世间典籍无不综练;勇健雄武,如罗摩延、阿纯之等。由王先身辟支佛所种诸善根,获报如是。王之威德,隣国畏伏,道化光被声闻天下。 时辅相子,名宾头卢突罗闍。姿容丰美世所希有,聪明智慧、博闻广识、仁慈泛爱,志存济苦,劝化国民尽修十善,信乐三宝出家学道,得具足果。游行教化,还拘舍弥城,欲度亲党,遍行乞食。乞食已讫,于林树下结跏趺坐,思惟入定。 时有一人识宾头卢,来白王言:「昔辅相子宾头卢者,今近在此林中树下。」王闻欢喜,心怀敬仰,便勅严驾,将诸宫人眷属仆从诣尊者所。问讯既竟,命王就坐。王即思惟:「所有疑事,今当问之。」而作是言:「宾头卢!今我与尔少小知旧,汝之祖先世为辅相,聪明智达常为国师。今既相造,欲问疑事,非相恼触。为我说不?」 尊者答言:「恣尔所问,我当为王分别解说。」 王以偈问曰: 「一切世人,  贪着五欲,  纵情放逸, 以自娱乐。  如汝今者,  独处空闲, 舍离恩爱,  有何荣乐?」 尊者答言:「我观因缘皆悉无常,是故出家。以割情爱,乐于林薮,犹如野鹿。专心勤修,永断烦恼,以智慧斧破爱树枝,心无恋着、毒果消灭,诸结驶流生死瀑河我已得渡,更无忧患。譬如飞鸟得免罗网,陵虚远逝,名曰解脱。」 王闻斯语,语宾头卢:「今我势力能伏诸国,威德晖赫有如盛日,首戴天冠、璎珞盛服、婇女侍卫,如天帝释。汝今独处,颇羡我不?」 尊者答言:「我无羡心。」 王复问言:「何故于我而不愿羡?」 尊者答言:「我于今日欲泥已干,诸有结缚今已解脱,乃至帝释诸妙天女尚不生羡,况汝人间鄙秽者乎!谁有智者得离魔缚、渡生死岸,得净慧眼、坏无明暗,而羡王耶?何有明眼羡于盲者?何有强健而羡病患?何有无罪而羡狱囚?何有巨富羡于贫穷?何有高贵而羡奴仆?何有智者羡于愚痴?何有勇健羡于儜弱?」 王闻是已心怀懊恼,而作是言:「汝作方喻一何苦剧!我宁困劣乃如是乎?」 尊者答言:「王无慧眼,烦恼所病、四取驶流之所漂没,失于勇健、不能精勤。如斯婴愚,不识真谛、沈沦苦海,是王之分。于五欲中生希有想,如此之想实违净行。」 王复问言:「有何等过而言违失?」 尊者答言:「此五欲者众苦之本,害于众生所有善根如雹害苗,螫恼众生甚于毒蛇,亦如炽火能烧功德,亦如野马诳惑凡夫,亦如幻化迷乱惑者。欲诈亲善过于怨家,欲如老牛没溺污泥,欲如大网缠裹三界,欲如剑道难可履践,欲能系闭杀害众生,一切过患皆从欲起。如往古时有婆须天,由欲因缘,为婆利阿修罗之所系缚,掷沸汤中。婆勒天坏阿修罗城墎,殄灭其民,恼触苦婆罗王种,八纯提王及彼百子悉皆诛灭。鼻多罗阿修罗,害于千眼罗摩、害十头罗刹及数千亿罗刹之众。罗漫害因陀罗且翼叉王,摩罗支王灭多摩罗质种族,迦帝毗王为阎摩尼婆罗门所杀,毗那悉那害提头赖吒眷属,班细五子杀十八亿人,弼匿安毒多罗蹭伽王种、俱罗王种、弥絺罗檀特伽王种。是等人王,皆为欲故,更相残灭。」即说偈言: 「王位虽尊严,  代谢不暂停, 轻疾如电光,  须臾归磨灭。 王位极富逸,  愚者情爱乐, 衰灭死时至,  苦剧过下贱。 王者居高位,  名闻满四方, 端正甚可爱,  种种自严身, 譬如临死者,  着花鬘璎珞, 余命未几时,  王位亦如是。 王者譬如乌,  常怀诸恐怖, 行住及坐卧,  乃至一切时, 于其亲踈中,  恒有疑惧心。 臣民宫妃后,  象马及珍宝, 国土诸所有,  一切是王物, 诸王舍命时,  皆弃无随者。 人王及天王,  阿修罗王等, 威力逼人民,  斧钺相残害, 不识无常苦,  横增贪嫉恼。 譬如妙华林,  金蛇睡在中, 愚人谓珍宝,  盛里赍归家, 蛇觉纵毒火,  焚烧其屋宅。 王位如华林,  灾患如金蛇, 愚人以为贵,  智者所不乐。 譬如以揣肉,  置四衢道头, 狐狼乌鹫等,  竞来诤食之, 王位亦如是,  众共诤取之。 鸟兽以嘴爪,  抓爴共鬪诤, 王者以刀矛,  相害诤荣位。 亦如彼鸟兽,  愚痴等无异, 我宁食灰土,  草菜以自存。 此身如痈疮,  会归当溃烂, 云何为此故,  造作众恶业? 如食钦婆果,  香味悉具足, 及其果消时,  身体尽烂坏, 王位如彼果,  失灭生苦恼。 譬如有方土,  灾疫行疾病, 有智诸胜人,  宜应速远离。 若不远离者,  如逆风执炬, 不舍必自烧;  如渴饮醎水, 无有饱足时。  如十头罗刹, 城郭及眷属,  为欲因缘故, 灭坏无有余。  又如寄越王, 兄弟有百人,  为欲因缘故, 亦皆尽败灭。  日种盘赵王, 及提头赖吒,  如是诸王等, 尽为欲所灭。 「当知国土犹如罗网,亦如羂弶,如深淤泥,亦如洄波,又如海浪,如林被烧,亦如危岸,犹如地狱,何有智者当乐贪着?如是大苦,何有智者当生乐想?如是大王!呜呼怪哉,被欺乃尔!被诳乃尔!犹如空拳诳于小儿,速疾不停犹如幻化,五欲欺诳亦复如是。犹如猿猴在高山顶,见云弥布以为坚实,谓为是地便以身投,堕百丈岩丧其身命,一切碎灭。亦如野干见甄叔迦树其果似肉,见落地时便往欲食,知其非肉,更复生念:『今此非肉。彼树上者必当是肉。』遂便守之,为其所困。五欲诳王亦复如是。亦如商估以伪珠诳人,五欲诳王亦复如是。又如婴愚嗜味贪欢喜丸,人以泥团而来诳之,谓为真实,走逐疲苦乃得泥团,如热时焰诳渴愚夫。犹如众人前竪于幻橛,能使时众见种种事;若拔幻橛,色像即灭,犹如画匠及机关师。如狗吠井自见形影,怒眼竪毛,谓井底影欲共己鬪,横生瞋忿投井而死。大王!宜善观察,何有五欲而得常者?何有王位而得久停?尊豪威势无得住者。何有国界而不迁坏?何有珍宝而不散失?何有欲乐常恒不变?苦之封授必受衰灭。何有合会而不别离?一切五欲体性实苦,皆从妄想而生于乐。何有诸行不似芭蕉、揵闼婆城?大王!云何处生老病死衰祸恐怖逼迫之中,云何能为国土少乐生爱乐想?如林中鹿四边火起,如鸟在笼,如鱼处网,如龟吞钩,如师子毒箭入心,如龙处呪场,如人在屋中四边火起,如处危朽华堂速疾崩坠,如好华池有水罗刹噏食于人。」重说偈言: 「生老病死患,  于中未解脱, 无明爱毒箭,  犹未得拔出, 人帝汝云何,  而生乐着想? 如象处林中,  四边大火起, 处此急难处,  云何有欢喜? 大王应当知,  荣位须臾间, 智者深观察,  不应于此事, 而生希有想。  汝何故错解? 实是爱奴仆,  而生高贵想; 舍上妙财宝,  而生大富想; 不善解方便,  横生智慧想; 为众烦恼患,  横生无病想; 未脱生死胎,  横生无畏想; 处十二刺林,  横生无刺想; 欲贼劫诸根,  横生无贼想。 「大王!而此身者必归败坏,尊豪荣贵必有衰灭,财宝库藏必有散失。大王!如佛言曰:『荣位如梦,恩爱暂有。』汝于五欲生于希有难遭之想,贤德于此岂得名为能善观察?何以故?荣位恩爱必有别离,如众飞鸟,夜栖一树,晨则四散。又如客舍,夕则聚宾,明各异路。亦如乘船,异人同载,既至岸已各自殊道。亦如驶流漂集众木,须臾之间随流分散。犹如浮云,须臾散灭。作音乐处男女聚集,作乐已后各自散去。宫人婇女端正美妙,无常理会,会归舍弃。譬如华树蜂集其上,花凋落尽诸蜂远离。如花池枯涸,牸象不入。如大池水鹄乐游居,及其干竭更不复近。福尽之家,荣利不近。如密云聚集,电光暂现;如风吹云,电光不现。彼不舍汝,汝必舍之。如似夏尽,孔雀毛羽悉皆自落。如寒既至,鸿鹄远池。如阿输伽树花叶盛时,人所爱乐及其枯悴;无有花叶,人不顾视。犹如花幢,贵者爱敬,华萎缕绝而便弃之。」即说偈言: 「无常不坚固,  如芭蕉水沫, 亦如浮云散,  天王尊胜位, 危脆亦如是。  人帝应当知, 贪利极速驶,  如水澍深谷; 嗜欲极轻疾,  动转如掉索; 愚痴染为欲,  不觉致堕落。」 尊者言:「大王!我今为王略说譬喻,诸有生死着味过患,王至心听。昔日有人行在旷路,逢大恶象,为象所逐,狂惧走突无所依怙,见一丘井即寻树根入井中藏,有白黑鼠牙啮树根,此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而此井下有大毒龙。傍畏四蛇、下畏毒龙、所攀之树其根动摇,树上有蜜三渧堕其口中,于时动树?坏蜂窠,众蜂散飞唼螫其人,有野火起复来烧树。大王当知,彼人苦恼不可称计。」 王愁忧厌恶而言:「彼人得味甚少,苦患甚多。其所味者如牛迹水,其所苦患犹如大海,味如芥子、苦如须弥,味如萤火、苦如日月,如藕根孔比于太虚,亦如蚊子比金翅鸟,其味苦恼多少如是。」 尊者言:「大王!旷野者,喻于生死。彼男子者,喻于凡夫。象,喻无常。丘井,喻于人身。树根,喻人命。白黑鼠者,喻昼夜。啮树根者,喻念念灭。四毒蛇,喻四大。蜜者,喻五欲。众蜂,喻恶觉观。野火烧者,喻老。下毒龙者,喻死。是故当知,欲味甚少、苦患甚多。生老病死于一切人皆得自在,世间之人身心劳苦无归依处,众苦所逼轻疾如电,是可忧愁,不应爱着。大王?今我语王,言虽麁恶,实是利益。」 王闻是语,衣毛皆竪,悲喜交集,涕泣流泪。即起合掌,五体投地,白尊者言:「我之婴愚无有智慧,我之下贱作斯狂言,如是狂言听我忏悔。」 尊者言:「我于今者以忍出家,无不忍受。我心清净,犹如秋月净无云翳。王今忏悔,愿使大王犹如天帝得见道迹。」 王大欢喜,与诸眷属作礼还宫。 宾头卢突罗闍为优陀延王说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