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627
妙法莲华经科拾科文
普德勖𠁼大师 立科
门人智一 重订
将释此经大分三。
初约舒光发轫问答智境顿示始终门(即初序品分二)初证信序(二)初五句证信(如是)
二列众证信(二)初列众(四)初声闻(二)初叹德(与大)
二列名(二)初大比丘(二)初多知识(二)初列名(其名)
二结属(如是)
二少知识(复有)
二比丘尼(摩诃)
二菩萨(二)初标名举数(菩萨)
二叹德列名(二)初叹德(二)初总叹(皆于)
二别叹(二)初供养诸佛(皆得)
二广利群生(以慈)
二列名(二)初正列(其名)
二结属(如是)
三八部(尔时)
四王庶(韦提)
二总结(各礼)
二发起序(二)初如来为众发起(二)初说经入定(四)初四众围绕(尔时)
二正为说入(为诸)
三雨花动地(是时)
四大众发起(尔时)
二放光现相(二)初放光(二)初光所从处(尔时)
二光照分齐(照东)
二现相(二)初现凡相(于此)
二现圣相(又见)
二菩萨问答决疑(二)初弥勒拟度以问(二)初经家逑疑(二)初述弥勒念(尔时)
二述大众念(尔时)
二弥勒启问(二)初长文(尔时)
二偈文(二)初叙意(于是)
二举颂(四)初总举光瑞(文殊)
二别举事相(二)初以十颂问十界(眉间)
二以四十问六度(二)初约次第问(二)初以颂半结前生后(文殊)
二以十六正问六度(我是)
二约不次问(又是)
三叹光希有(佛放)
四释难启问(我等)
二文殊原古以答(二)初长文(三)初惟忖略答(尔时)
二详示所同(三)初因机设教与今佛已同(诸善)
二入定放光与今佛现同(四)初王子发心出家(其最)
二如来说经入定(是时)
三如来放光现瑞(尔时)
四大众腾疑欲决(弥勒)
三说法授记与今佛当同(四)初出所说经名(时有)
二明说经时分(六十)
三明唱灭付嘱(日月)
四明弘经作佛(二)初利根弘经(佛灭)
二钝根弘经(八百)
三会通结答(弥勒)
二偈文(三)初颂入定放光(尔时)
二颂出定说法(天人)
三结判劝待(我见)
二约近迹垂化开权显实令悟一乘门(自方便品去共九品)
三约开近显远拂迹入实令广流通门(自宝塔品去至经尽)
○二约近迹垂化开权显实令悟一乘门(自方便品去共九品分三)初法说授记(二)初法说(二)初无问自说显诸佛智教甚深(二)初自叹以显众生不知(二)初总叹诸佛智教(三)初双标(尔时)
二双征(所以)
三双释(佛曾)
二别叹自证智教(三)初约权智释教显益(舍利)
二约实智遍收总叹(舍利)
三约二利双结二智(舍利)
二自止以显能知唯佛(二)初长文(止舍)
二偈文(五)初颂众生不知(尔时)
二颂能知唯佛(本从)
三申明众生不知(诸佛)
四申明能知唯佛(又告)
五结实劝信(舍利)
二三请广说显佛乘唯一无余(三)初初请二止(二)初初请(二)初长文(二)初经家叙疑(尔时)
二身子陈情(尔时)
二偈文(二)初叙述前法(尔时)
二陈疑启请(二)初陈疑(二)初众疑(无漏)
二巳疑(于诸)
二启请(二)初身子独请(佛口)
二代众普请(诸天)
二二止(尔时)
二二请三止(二)初二请(二)初长文(舍利)
二偈文(尔时)
二三止(佛复)
三三请广说(二)初三请(二)初长文(尔时)
二偈文(尔时)
二广说(三)初世尊许说(尔时)
二大众承旨(舍利)
三如来正说(二)初长文(四)初叹法劝信示佛语不虚(佛告)
二牒前略释显唯为一事(舍利)
三广明诸佛唯一佛乘(三)初通明三世开显(舍利)
二别明释迦开显(二)初开权(舍利)
二显实(舍利)
三释明说权所以(舍利)
四拣伪敦信开除灭后(三)初拣成真伪(舍利)
二开除释疑(除佛)
三结显唯一(舍利)
二偈文(二)初叙意(尔时)
二举颂(三)初拣别伪流叹众贞实(比丘)
二正颂长文显法唯一(二)初颂牒释(舍利)
二颂广明(二)初通明诸佛以巳释成(二)初通明诸佛开显(十方)
二以巳释成开显(四)初原始要终(舍利)
二五浊障重(若我)
三说小治障(是故)
四障除显实(我虽)
二别明三世以巳释成(二)初别明三世开显(三)初明过去(二)初颂诸佛开显(过去)
二以方便助显(二)初总明(又诸)
二别明(二)初以三乘助显(若有)
二以人天助显(二)初约缘因显实(十)初志心起塔(诸佛)
二戏沙作塔(乃至)
三志心造像(若人)
四戏心畵佛(乃至)
五结成显实(如是)
六诸尘供养(若人)
七散心献供(若人)
八身业礼敬(或有)
九结两番大益(以此)
十明随口称敬(若人)
二约了因显实(于诸)
二明未来(未来)
三明现在(天人)
二以巳释成开显(四)初以二偈标起(今我)
二观机运悲(舍利)
三应机说法(四)初念自所得法(四)初明所得微妙(我始)
二明所化根钝(众生)
三明释梵请法(尔时)
四明无机息化(我即)
二念诸佛用权(寻念)
三诸佛现赞(作是)
四敬顺佛教(舍利)
四正舍方便(二)初明机宜叩圣(舍利)
二明正舍方便(舍利)
三赞法流通信喜作佛○
二授记○
二喻说授记○
三因缘授说○
○三赞法流通信喜作佛(诸佛)
初卷竟。
○第二领解授记(三)初身子领解(二)初长文(三)初叙闻法信喜(尔时)
二述昔咎释成(三)初自疑有失(所以)
二疑咎在佛(世尊)
三引咎归己(是我)
三结信喜作佛(世尊)
二偈文(二)初领解咎己(二)初领解(尔时)
二咎己(四)初对菩萨言失(我处)
二对如来言失(我独)
三于日夜筹量(我常)
四推佛意释成(今闻)
二决疑生喜(二)初会初惊疑(佛于)
二信喜作佛(闻佛)
二如来与记(二)初长文(二)初述远因近缘(二)初述远因(尔时)
二述近缘(舍利)
二与未来佛记(舍利)
二偈文(尔时)
三大众领解(二)初长文(尔时)
二偈文(尔时)
法说竟。
○二喻说授记(二)初喻说一乘(二)初长文(二)初身子陈疑代请(尔时)
二如来许为喻说(三)初引前起喻(尔时)
二许以喻说(然舍)
三正为说喻(三)初喻说(二)初总标喻本(舍利)
二别显喻事(四)初诸子乐着无求出意(三)初长者见火(长者)
二长者悲救(二)初直以力救(舍利)
二直以言救(我当)
三诸子恋宅(父虽)
二假设三车诱子出宅(三)初拟用方便(尔时)
二正用方便(而告)
三顺从方便(尔时)
三等赐大车得过本望(二)初诸子索车(时诸)
二长者等赐(舍利)
三征释所以(所以)
四得过本望(是时)
四征答许三与一妄否(四)初征问(舍利)
二顺答(舍利)
三反释(世尊)
四印许(佛告)
二法合(二)初总合喻本(舍利)
二别合喻事(四)初合诸子恋宅(三)初合长者见火(见诸)
二合长者拟救(舍利)
三合正明恋宅(所以)
二合假设三车(三)初合拟用方便(舍利)
二合正用方便(而作)
三合顺从方便(舍利)
三合等赐大车(二)初牒喻(舍利)
二法合(二)初合免难(如来)
二合等赐(如来)
四合征答妄否(舍利)
三结答(舍利)
二偈文○
二领解得记○
○二偈文(二)初叙意(尔时)
二举颂(二)初广颂前喻(二)初颂喻(二)初广颂喻本(二)初广颂朽宅(譬如)
二正颂火宅(是朽)
二略颂喻事(三)初颂乐着(是时)
二颂假设(是时)
三颂过望(尔时)
二法合(二)初合喻本(告舍)
二合喻事(三)初合乐着(如来)
二合假设(以是)
三合过望(二)初正示现前(汝舍)
二兼明累劫(二)初略示(告舍)
二申明(若有)
二劝信流通(二)初标示信否(汝舍)
二广释信否(二)初略释(若有)
二广释(二)初否者莫说(又告)
二信者应说(若有)
○二领解得记(二)初四子喻说领解(二)初长文(二)初略陈今昔于希有法不求自得(二)初经家叙喜(尔时)
二略陈今昔(二)初标显(而白)
二征释(所以)
二广陈喻法委状不求自得之意(二)初举喻(三)初穷子愚顽无心希求长者之富(三)初叙累劫如安贫里肆力不求(二)初父子虽失遇止不违(二)初父子相失以况退大(世尊)
二所止不违以况因缘(二)初所遇不违况内因不失(年既)
二所止不违况外缘不失(二)初长者所止之城(其父)
二长者所作之念(时贫)
二父子虽见贫肆不求(二)初父子相见(二)初约子见父喻怖大之心(世尊)
二约父见子喻调慰之状(时富)
二贫肆不求(父遥)
二叙今生如安客作贱役不求(三)初标用方便(尔时)
二正用方便(四)初用密遣方便(密遣)
二用着弊方便(又以)
三用加价方便(后复)
四用作字方便(好自)
三结示不求(尔时)
三叙客作如安领知出内不求(世尊)
二穷子志大全受长者富有之赐(四)初喻大机叩教(复经)
二喻灵鹫集会(临欲)
三喻结会古今(即自)
四喻开显与记(今我)
三窃子心喜无量珍宝不求自得(世尊)
二法合(三)初合愚顽(三)初合贫里以明累劫不求(世尊)
二合客作以明今生不求(今日)
三合领知以明转教不求(世尊)
二合志大(今我)
三今心喜(是故)
二偈文○
二如来述成与记○
○二偈文(二)初叙意(尔时)
二举颂(二)初颂前喻法(二)初颂略陈不求自得(我等)
二颂广陈法喻委状(二)初颂喻(三)初颂愚顽(三)初颂昔安贫里(譬如)
二颂今安客作(长者)
三颂领知不求(长者)
二颂志大(父知)
三颂心喜(子念)
二颂法(三)初略合不求(佛亦)
二广明转教(佛敕)
三望外自得(如富)
二报佛深恩(世尊)
二卷竟。
○二如来述成与记(二)初述成(二)初长文(四)初叹许所说(尔时)
二广所不及(如来)
三正与述成(二)初略举智教(三)初标设教不虚(迦叶)
二以智教互显(于一)
三约智释不虚(二)初知法知机分释(如来)
二能了能知合释(又于)
二广举喻法(二)初喻明(二)初无差而差(二)初约能所生论无差而差(迦叶)
二约能所润论无差而差(密云)
二纵夺结成(虽一)
二法合(二)初教以机异而似有差(二)初略合无差而差(二)初即无差(迦叶)
二似有差(尔时)
二结示差即无差(如来)
二教以智一而实无差(三)初明众生不知(其有)
二明如来能知(所以)
三明教随智一(如来)
四结叹能知(汝等)
二偈文(二)初标智教不虚(尔时)
二述成广示(二)初喻明(二)初颂无差而差(迦叶)
二颂差即无差(其云)
二法合(二)初教随机似异(三)初法雨平等(佛亦)
二禀受不同(一切)
三成实似异(三)初再广不及(佛以)
二总显法喻(我雨)
三别示增长(二)初正示增长(声闻)
二结成成实(如是)
二教随智实一(迦叶)
二与记○
○二与记(二)初记迦叶(二)初长文(二)初记因(尔时)
二记果(于最)
二颂文(尔时)
次记三人(二)初求记(二)初长文(尔时)
二颂文(大雄)
二与记(三)初别记三人(三)初记须菩提(尔时)
二记迦旃延(尔时)
三记目犍连(尔时)
二总记五百(我诸)
三许说因缘(我及)
喻说竟。
○三因缘授记(二)初说因缘(二)初长文(三)初徃昔因缘(二)初结缘之由(二)初大通成道(二)初灭度久远(佛告)
二树下成道(佛告)
二受请说法(二)初受请(二)初十六王子请(二)初同众诣佛(其佛)
二偈赞请法(二)初偈赞(一心)
二请法(尔时)
二诸梵天王请(二)初动地放光感召诸界(佛告)
二众梵寻光见佛请法(三)初三方(三)初东方(四)初见光惊骇(尔时)
二问决寻光(是时)
三见佛请法(见大)
四如来默许(尔时)
二东南(四)初见光惊骇(又诸)
二问决寻光(即各)
三见佛请法(见大)
四如来默许(尔时)
三南方(四)
二六方(西南)
三上方(三)初见光惊骇(尔时)
二问决寻光(即各)
三见佛请法(见大)
二说法(二)初说谛缘权法(二)初说法(尔时)
二获益(佛于)
二说一乘实法(六)初王子出家(尔时)
二请说妙法(俱白)
三众求出家(尔时)
四正为说法(尔时)
五信否不一(说是)
六说已入定(说是)
二正明结缘(四)初知佛入定(是时)
二覆讲法花(各升)
三出定印许(大通)
四生世相值(二)初正示相值(佛告)
二结会古今(二)初会师之古今(诸比)
二会资之古今(诸比)
二明今说法华(二)初正为说实(诸比)
二释废立意(比丘)
三喻法释成(二)初喻说(三)初喻徃昔因缘(譬如)
二喻中间相值(所将)
三喻今说法华(尔时)
三法合(三)初徃昔结缘(诸比)
二中间相值(若众)
三今说法华(若众)
二颂文○
二与授记○
○二颂文(四)初结缘由(尔时)
二正结缘(三)初明覆说(是诸)
二明相值(彼佛)
三会古今(是十)
三说法华(以是)
四法喻释成(二)初喻释(三)初颂所将(譬如)
二颂中退(众人)
三颂灭化(导师)
二法合(三)初合结缘(我亦)
二合开权(见诸)
三合说实(既知)
三卷竟。
○二与授记(三)初记满慈(二)初长文(二)初领解默请(二)初领解(三)初叙领解之由(尔时)
二叙领解之喜(得未)
三叙领解之仪(即从)
二念请(二)初述念(而作)
二述请(唯佛)
二述成与记(二)初述成(二)初发近迹(尔时)
二显远本(汝等)
二与记(七)初因圆果满(渐渐)
二依报清净(其佛)
三正报殊腾(无诸)
四所依食住(其国)
五众圣功德(有无)
六结显无尽(其佛)
七劫国久近(劫名)
二颂文(二)初通举诸子本迹(尔时)
二别举满慈本迹(今此)
二记千二百(三)初大众思齐默请(尔时)
二如来次第与记(二)初长文(二)初特记陈如(佛知)
二例记五百(其五)
二颂文(二)初颂所记(尔时)
二颂例记(迦叶)
三五百因喜自责(二)初长文(二)初正时(尔时)
二释成(三)初举况(世尊)
二立喻(二)初贫人醉卧不知(世尊)
二亲友觉悟如愿(于后)
三法合(二)初旷劫大智未失(佛亦)
二今会复与授记(今者)
二颂文(二)初颂欢喜(尔时)
二颂喻法(二)初颂譬喻(譬如)
二颂法合(我等)
三记学无学(二)初请记(二)初知识言请(尔时)
二二千默请(尔时)
二与记(五)初记阿难(三)初与记(尔时)
二释疑(二)初八千生疑(尔时)
二如来与决(尔时)
三增进(阿难)
二记罗云(尔时)
三记二千(二)初正与授记(尔时)
二得记欢喜(尔时)
四授广记与现在(法师)
五授悬记与未来(二)初正为微因与记(佛告)
二顺显人法功胜(二)初能说人胜(二)初长文(二)初通明六种法师(二)初明持者之福(二)初具显少持功德(三)初明现前六师(若复)
二明过去殊因(药王)
三明未来胜报(药王)
二况显具持功德(二)初通况六种具持(何况)
二别况说者一种(若是)
二明毁者之罪(药王)
二别显说法巨益(药王)
二颂文(二)初颂受持诵说(三)初劝供持者(尔时)
二兼劝自持(其有)
三劝供说者(三)初说者深因(若有)
二冀闻应供(应以)
三少闻大益(二)初校量毁赞(若能)
二正显巨益(如是)
二结所说最胜(药王)
二所说法胜(二)初长文(六)初约难信难解显胜(二)初约法在佛显胜(尔时)
二约法在人显胜(药王)
二约住处应供显胜(药王)
三约能善行道显胜(药王)
四约得近菩提显胜(二)初约近果标起(其有)
二约喻法释成(二)初喻释(药王)
二法释(菩萨)
五约非机难闻显胜(药王)
六法师具德(二)初设问(药王)
二自答(三)初示所具德(是善)
二遣人听护(药王)
三现身重说(我虽)
二颂文(三)初颂所说法胜(尔时)
二颂法师具德(若人)
三结劝胜益(若亲)
因缘授记竟。
○三约开近显远拂迹入实令广流通门(自宝塔品至经尽分二)初广显流通(四)初求人付嘱(二)初长文(三)初多宝涌赞(五)初塔涌之相(尔时)
二八部供养(三十)
三多宝赞证(尔时)
四大众疑问(尔时)
五如来答释(尔时)
二集身开塔(二)初放光照集(五)初求见多宝(是时)
二放光远照(三)初承愿当集(佛告)
二大众亦求(大乐)
三正放光照(尔时)
三诸佛欲求(尔时)
四变净国界(时娑)
五诸佛普至(尔时)
二与欲开塔(二)初致讯开塔(二)初遣使致讯(是时)
二致与欲辞(而作)
二开塔见佛(二)初佛升开塔(尔时)
二众见全身(即时)
三正求付嘱(三)初古今共座(尔时)
二大众升空(尔时)
三唱灭付嘱(以大)
二颂文(二)初举古今劝勉(二)初举过去多宝劝勉(尔时)
二举现在分身劝勉(三)初诸佛来意(又我)
二严土待来(为坐)
三喻显集相(诸佛)
二勅发愿付嘱(三)初以发誓劝(告诸)
二以难事劝(三)初诸佛证知(甚多)
二问谁发愿(诸佛)
三举易显难(诸善)
三结叹能持(诸善)
二验法希有○
三海众传持○
四弘经轨式○
二总结流通○
初求人付嘱竟。
○二验法希有(二)初明求法甚难以验希有(三)初明多生求法无倦(尔时)
二明一生求法无倦(四)初求法得师(时世)
二结会古今(佛告)
三归功于师(由提)
四授成佛记(告诸)
三明闻品离苦得乐(佛告)
二明成佛甚易以验希有(五)初智积请还(于时)
二如来制止(释迦)
三文殊涌现(尔时)
四所化无量(二)初数问证答(二)初问所化数(智积)
二涌证结答(文殊)
二赞问法答(三)初偈赞(尔时)
二偈问(演畅)
三法答(文殊)
五龙女速证(二)初重问直答(智积)
二涌现释疑(五)初智积执疑(智积)
二龙女赞证(二)初偈赞(言论)
二请证(又闻)
三舍利执疑(时舍)
四龙女现证(四)初举事校疾(尔时)
二现前速证(当时)
三法会遥礼(尔时)
四两土获益(无量)
五结释众疑(智积)
二验法希有竟。
○三海众传持(二)初本下两方传持(二)初本会传持(二)初能持人(二)初自誓受持(二)初菩萨持(尔时)
二声闻持(尔时)
二兼顺佛意(二)初长文(尔时)
二颂文(二)初发愿弘经(二)初略标(即时)
二广释(二)初恐怖恶世(有诸)
二广说此经(诸聚)
二请证于佛(我是)(四卷竟)
二所住行(二)初问(尔时)
二答(三)初标示四法(佛告)
二次第释成(四)初安住行处近处(二)初长文(二)初双标(一者)
二别释(二)初释行处(二)初约所住论行(文殊)
二约不行论行(又复)
二释近处(二)初对远论近(二)初遮诠显戒(云何)
二表诠显定(常好)
二观法论近(复次)
二颂文(二)初颂前(三)初总标(尔时)
二释成(二)初总释(常离)
二别释(又复)
三示相(若有)
二结答(文殊)
二不生好恶怨嫌(二)初长文(二)初标章(又文)
二显行(二)初止行(若口)
二作行(善修)
二颂文(四)初说法仪则(尔时)
二说法心行(二)初慈心为说(若有)
二清净心说(昼夜)
三示安乐相(我灭)
四结叹功德(智者)
三勿生嫉谄我慢(二)初长文(三)初举能持人(又文)
二明安乐行(二)初止行(无怀)
二作行(当于)
三示安乐相(文殊)
二颂文(三)初颂止行(尔时)
二颂观行(是佛)
三结成安乐(第三)
四广垂屈济慈悲(二)初长文(三)初举人(又文)
二明行(于在)
三示相(二)初显相(文殊)
二征释(二)初略释(所以)
二广释(三)初举况(文殊)
二喻法(二)初昔不与之喻法(文殊)
二今以与之喻法(文殊)
三总结(文殊)
二颂文(二)初明行(尔时)
二法喻(譬如)
三结示利益○
二下方传持○
二如来神力嘱累○
○三结示利益(三)初总举四行(我灭)
二广举利益(二)初现未果报(读是)
二梦中妙事(二)初听法说法授记证实(若于)
二出家成道说法入灭(又梦)
三结成行益(若后)
本会传持竟。
○二下方传持(六)初客众传持(尔时)
二如来制止(尔时)
三涌赞讯喜(四)初应命涌出(佛说)
二诣佛礼赞(是诸)
三问讯安否(是菩)
四发随喜心(尔时)
四问答决疑(二)初决不识众涌疑(二)初大众疑问(二)初此土众疑(二)初长文(尔时)
二颂文(二)初问来处因缘(二)初略举(合掌)
二广举(二)初问来处(巨身)
二问师宗(是诸)
二陈己及众疑(二)初陈己疑(如是)
二陈众疑(今此)
二他土众疑(尔时)
二如来决答(二)初叹勉安慰(二)初长文(尔时)
二颂文(尔时)
二正答所疑(二)初长文(五)初答发心(尔时)
二答住处(此诸)
三答修习(于诸)
四释修习(阿逸)
五释住处(亦不)
二颂文(五)初发心(尔时)
二依处(此等)
三修住(如是)
四总答(我于)
五劝信(我今)
二决执近教化疑○
五广说功德○
六发愿传持○
○二决执近教化疑(二)初大众疑问(二)初疑(尔时)
二问(二)初长文(二)初陈疑(三)初举少时能化广大疑(即白)
二举父少子老难信疑(譬如)
三复举难信之法合喻(佛亦)
二请决(二)初出请意(我等)
二正请决(唯然)
二颂文(三)初颂执近疑远(尔时)
二颂以喻合法(佛得)
三颂决疑之益(我等)
二如来决答(二)初如来正说(四)初三诫四请(尔时)
二重诫听说(尔时)
三牒现近迹(一切)
四示成久远(二)初长文(二)初总显久远正破近执(三)初直示久远(然善)
二喻显久远(譬如)
三分明宣示(尔时)
二别显方便令知秘密(二)初明如来本来不灭(三)初标示方便(二)初总示(诸善)
二别示(诸善)
二佛事不虗(三)初直示不虗(诸善)
二征示明见(所以)
三所作不虗(以诸)
三结成不灭(如是)
二明方便非灭示灭(二)初正明(二)初标示方便(然今)
二征释所以(二)初约久住反释(所以)
二约难遭顺释(是故)
二喻显(三)初标法(又善)
二立喻(四)初良医他徃(譬如)
二良医示灭(六)初诸子饮毒(诸子)
二父来归家(是时)
三诸子求救(诸子)
四良医与药(父见)
五服否有异(其诸)
六方便示灭(父作)
三良医不灭(二)初诸子病愈(是时)
二良医复现(其父)
四良医无妄(诸善)
三结合(佛言)
二颂文(二)初总明久远(尔时)
二别显方便(二)初常住不灭(二)初总标(为度)
二释成(我常)
二非灭示灭(二)初约处显常(二)初别见劫尽(众生)
二罪福不同(是诸)
二喻成不虗(三)初举智劝信(我智)
二略示喻相(如医)
三结合始终(我亦)
二闻说功德(二)初现前功德(二)初增道发心(二)初如来说(三)初总叙(尔时)
二佛说(五)初得无生忍(于时)
二总持辨才(复有)
三能转法轮(复有)
四损生得果(复有)
五发菩提心(复有)
三供赞(佛说)
二弥勒说(三)初时众解喜(尔时)
二领佛所说(或住)
三述所供赞(雨天)
二须臾深信(二)初一念信解(二)初正明闻品(二)初长文(尔时)
二颂文(二)初颂能校量(尔时)
二申明具德(若人)
二结况众行(二)初举解一品之功为能况(又阿)
二举闻全经之德为所况(何况)
二深信解相(二)初即信名观(阿逸)
二正示观相(若有)
二灭后功德(二)初长文(五)初起随喜心(又复)
二况显持诵(何况)
三书持益他(阿逸)
四兼行六度(况复)
五诸善功德(二)初明德(若人)
二劝供(阿逸)
二颂文(三)初奉持功德(尔时)
二书持功德(若有)
三总摄众德(二)初明德(况复)
二劝供(若见)
问答决疑竟(五卷竟)。
○五广说功德(二)初随喜功德(二)初弥勒问(尔时)
二如来答(二)初长文(三)初正答(二)初举第五十人(二)初转教至五十人(尔时)
二校量最后劣者(二)初举人诫听(阿逸)
二示大施主(三)初广施财法(若四)
二结问功大(于汝)
三实对甚多(弥勒)
二逆况最初一人(阿逸)
二兼示(三)初徃听(又阿)
二分座(若复)
三劝他(阿逸)
三结况(阿逸)
二颂文(五)初随喜(尔时)
二劝听(若有)
三故诣(若故)
四分座(若于)
五结况(何况)
二法师功德(二)初正明(二)初举根总标(尔时)
二依次别释(六)初眼根(是善)
二耳根(复次)
三鼻根(复次)
四舌根(复次)
五身根(复次)
六意根(复次)
二引证(二)初长文(三)初承前标起(尔时)
二引古为证(二)初引略闻法花未得大益(二)初总叙诣威音王正像法(得大)
二别叙常不轻由行得名(最初)
二明具闻法花得大饶益(二)初闻法得益(是比)
二结会古今(二)初会不轻(得大)
二会四众(得大)
三结益劝持(得大)
二颂文(二)初引古为证(尔时)
二举己劝持(我于)
广说功德竟。
○六发愿传持(五)初神力劝持(二)初长文(二)初神力表异(二)初受命弘持(尔时)
二神力叵思(尔时)
二举要付嘱(尔时)
二颂文(二)初颂神力(尔时)
二颂劝持(三)初总标(以佛)
二别显(能持)
三结劝(是故)
二神力付嘱(三)初普遍付嘱(尔时)
二举佛释成(所以)
三委示报恩(于未)
三大众领受(时诸)
四事毕唱散(尔时)
五时众欢喜(说是)
海众传持竟。
○四弘经轨式(六)初以苦行持经(四)初菩萨请问(尔时)
二如来解说(二)初说本事(三)初本事(二)初事佛闻法(尔时)
二得定修供(二)初得定(是一)
二修供(二)初现在供(二)初神力供(得此)
二燃身供(三)初燃身(作是)
二佛叹(其中)
三供时(其身)
二未来供(六)初化生王家(一切)
二自说本事(即为)
三复觐本佛(说是)
四本佛付嘱(尔时)
五奉命弘经(尔时)
六燃臂供养(三)初供养益物(尔时)
二两臂还复(尔时)
三地动众喜(当尔)(六卷竟)
二结会(佛告)
三劝修(宿王)
二叹妙经(二)初叹全经(三)初能持人胜(若复)
二所持法胜(二)初显体(宿王)
二显用(宿王)
三例示福多(若人)
二叹本品(四)初通明闻者功德(宿王)
二别举女人受持(若有)
三例明随喜赞善(若有)
四嘱累一品流通(是故)
三闻众获益(说是)
四古佛称善(多宝)
二以往来持经○
三以普门持经○
四以呪护持经○
五以转邪持经○
六以劝发持经○
○二以徃来持经(二)初如来光照妙音(二)初照国(尔时)
二照身(尔时)
二妙音往来益物(三)初发来供讯(六)初辞佛现相(即白)
二承命发来(四)初决现相疑(尔时)
二文殊求见(文殊)
三多宝为现(尔时)
四正为发来(于时)
三供养问讯(到已)
四求见多宝(世尊)
五昔修功德(三)初引昔(尔时)
二结会(花德)
三指广(花德)
六现住三昧(二)初举三昧用(花德)
二释三昧名(尔时)
二大众获益(说是)
三还岁本国(二)初复本佛命(尔时)
二重结普益(说是)
○三普门持经(三)初长文(二)初初番问答(二)初问(尔时)
二答(三)初正答所问(二)初总示(佛告)
二别示(二)初明七难(若有)
二结神力(无尽)
二兼示礼念(二)初念敬益(若有)
二礼供益(若有)
三举他校胜(无尽)
二二番问答(二)初问(无尽)
二答(三)初应机游化(佛告)
二举德劝供(四)初承前劝供(是故)
二奉命供养(无尽)
三不受劝受(时观)
四回向胜田(即时)
三结显自在(无尽)
二偈文(二)初赞问(尔时)
二偈答(二)初经家叙(具足)
二如来答(二)初总前二答(二)初总示行愿(汝听)
二就机别示(二)初颂初答(假使)
二颂次答(二)初承前正颂(众生)
二重叹悲智(二)初叹悲智体(真观)
二叹悲智用(无垢)
二结劝礼念(二)初叹名劝念(妙音)
二叹德劝礼(观世)
三结益(二)初赞闻品益(尔时)
二结发心益(佛说)
○四以呪护持经(三)初持经功德(尔时)
二神呪护持(五)初药王呪护(二)初说呪(尔时)
二赞许(时释)
二勇施呪护(尔时)
三多闻呪护(尔时)
四持国呪护(尔时)
五罗叉呪护(二)初呪誓(尔时)
二赞许(佛告)
三闻品获益(说是)
○五以转邪持经(二)初叙述本事(二)初正明本事(三)初总叙相值(尔时)
二转邪方便(三)初二子白母(时净)
二母令徃化(母告)
三奉命徃化(于是)
三蒙转获益(七)初父信欲徃(时父)
二白母出家(于是)
三双白父母(于是)
四化功已着(彼时)
五诣佛出家(于是)
六叹述二子(即升)
七赞佛自誓(妙庄)
二结会赞叹(佛告)
二闻品获益(佛说)
○六以劝发持经(三)初总叙来仪(尔时)
二正陈劝发(三)初请受劝发(白佛)
二正与劝发(佛告)
三誓愿劝发(二)初愿护人(五)初护持诵思惟(三)初总示受持(尔时)
二别示读诵(是人)
三别示思惟(是人)
二护定期修习(二)初现身说法(世尊)
二与呪自护(亦复)
三表神通威力(世尊)
四示胜因近果(二)初举胜因(若有)
二示近果(二)初以书写况显(若但)
二正明近果(若有)
五劝一心修持(是故)
二愿护法(二)初菩萨守护流布(世尊)
二如来赞述功德(四)初赞护经(尔时)
二护持名(我当)
三述殊胜(三)初示人胜(普贤)
二示因胜(如是)
三示果胜(普贤)
四示劝诫(普贤)
三闻品获益(说是)
○三总结流通(佛说)
妙法莲华经科拾科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