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295-A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序
前集贤待制承事郎冯子振 撰
禅宗颂古联珠者。钱唐沙门普会演宝鉴师法应所编。从上古德直指之声欬也。其机缘每一则。续已有补未有。因寿之板以唤禅客。一日似争第一帙蕲小序阅将竟。则为之称赞曰。此胜自在耶。此具足如意摩尼耶。此会师所为联珠。果象罔亲得之赤水者耶。异时西域槖装。咸阳曦价之贾髯。高鼻碧矑而之列肆。双肘擎戴端的即是非是。则荆山之璞投之瞎砌。病足再刖。何有洒血抱泣以相明。或谓。游吾园者。睹须曼花。登觉地者。证庵罗果。彼花不待眼拨而𮌎领。果不待枚举而髓味。谓之实悟实参。假泛而览暂而尝。仓卒莫辨其为何者决定。则亦寻常孟浪之布袜青行缠耳。吾谓智有利钝故解有疾迟。见有浅深故思有工拙。譬之天涯芳草王孙经目。共知风光流转不涉蔾沙。特于芊绵错杂之丛。独能望而名。其为荃为蘅为芷为茝。斯则名为六合一薢茩之真赏识。不然鼻端普嗅种种清芣肤颊小差。终未是离骚注脚下具眼本色。虽然掩舌摩竭。分别相空。杜口毗耶。言语道断。尊者无说。我乃无闻。他日禅林。觌面相呈。交手付与家珍。回首密在汝边。衲衣下一抖擞。满倾僧宝人人沧海珠矣。奚联之云书以为序。
No. 1295-B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序
夫鼻祖西来。不立文字直指而已。时门人又有所谓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已向第二机矣。故有汝得吾皮之记。道不在言也审矣。子以为何如。曰非也。道虽不在于言。言而当终日言。于道庸何伤。否则一语犹以为赘也。爰自一华敷而五叶联芳。方世传而两派支衍。机缘公案五灯烨。如诸祖相继。有拈古焉。有颂古焉。拈古则见之于八方珠玉类要等集。颂古则有宝鉴大师。宋淳熈间居池阳报恩。采集佛祖。至茶陵机缘。凡三百二十有五则颂古。宗师一百二十有二人。颂二千一百首。目之曰禅宗颂古联珠。丛林尚之而板将漫灭。因念淳熈至今垂二百载。其间负大名尊宿星布林立。颂古亦不下先哲。惜乎联继之作阙如也。每惭滥厕宗门。且有年矣。禅无所悟。道无所诣。欲作之复止之。趑趄者亦屡矣。元贞乙未。叨尸义乌普济山院。事简辄事续稾。仅得一二。萍梗之踪。或出或处。随见随笔。二十三四年间稍成次序。机缘先有者颂则续之。未有者增之加机缘。又四百九十又三则。宗师四百二十六人。颂三千丹五十首。题曰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将募板行与后学共惑者。曰道不在是。拈华微笑三拜得髓。初无一语与之。而昭昭于心目之间。道播无垠。乌有如今日叶音韵事言句簧鼓。后人俾其弃本逐末。诚可叹哉。予笑而不答。良久乃歌曰。五云影里神仙现。手把红罗扇遮面。急须着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已而谓之曰。子所论者手中扇也。予所集者果在扇邪。噫知我罪我其惟此集乎。旹延佑戊午六月旦。前住绍兴路天衣万寿禅寺。钱唐沙门普会自序。
No. 1295-C 重刻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序
佛祖葛藤。水浸不烂。火烧不坏。枝联蔓衍。流布无穷。禅宗颂古联珠通集者。鲁庵会公集成。锓梓行世久矣。近以他故其板散落人间。洪武己巳夏。余虑其亡失。托道友收赎。庋藏于大慈山之幻居。实六月二十八日也。明日旧置板处。火作风烈。燎及千数百家。吁斯亦异矣。然佛祖葛藤。其果灵验如此耶。抑神物护持而致然耶。敬捐衣资命工补完。用广流通永延慧命。因书其得板所由之异。庸识岁月云。
洪武壬申春二月中天竺住山沙门 净戒 识
No. 1295-D 禅宗颂古联珠旧序
宁武军承宣使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武功郡开国矦张抡 撰
西方圣人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后以正法眼藏付嘱迦叶。传至二十七世。而达磨入于中夏。设大法药。开甘露门。直接上根。不立文字。逮今六百余年。获菩提者不可胜数。虽其心以无传而传。其法以无说而说。然机缘偈颂前后寖多。玉句金章公案具在。池州报恩宝鉴大师法应。甞因禅悦余暇。裒集采摭。由佛世尊以至古今宗师。凡得机缘三百廿五则。颂古一百廿二人。目之禅宗颂古联珠集。可谓毗卢藏内全收众珍。旃檀林中莫非香木。开悟知见利益后来。锓木流通岂曰小补。以予夙慕宗乘乐推法施。请为序引。不获固辞。淳熈岁在屠维大渊献。冬十一月序。
No. 1295-E 禅宗颂古联珠旧集本序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传法宝鉴大师法应述
灋应自昔南游访道。禅燕之暇集诸颂古。咨参知识。随所闻持同学讨论。去取校定三十余年。采摭机缘三百二十五则。颂二千一百首。宗师一百二十二人。编排成帙。命名禅宗颂古联珠集。愿与天下学般若菩萨共之。虽佛祖不传之妙不可得而名言。初无字书安有密语。临机直指更不覆藏。彻见当人本来面目故。诸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譬喻言词说法开示。欲令众生悟佛知见。岂徒然哉。池阳信士裒金刻板。以广见闻。为大法光明之施。淳熙二年乙未腊八日。编次谨书。
No. 1295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一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目录
卷第一通集叙(冯子振撰)
通集叙(普会撰)
重刻叙(净戒撰)
旧叙(张抡撰)
本叙(法应撰)
品目
卷第二世尊机录佛世尊(廿四则)
卷第三菩萨机缘文殊师利(四则)
舍利弗(二则)
宾头卢(一则)
殃崫摩罗(二则)
那吒太子(一则)
七贤圣女(一则)
城东老姥(一则)
善慧大士(七则)
卷第四菩萨机缘之余布袋和尚(一则)
跋陀尊者(一则)
维摩居士(一则)
善财菩萨(五则)
天台智者(一则)
志公和尚(二则)
大乘经偈经题[米-木+八]字(一则)
首楞严经(十七则)
卷第五大乘经偈之余圆觉经(十则)
灋华经(九则)
文殊般若经(一则)
维摩经(五则)
金刚般若经(十一则)
华严经(六则)
楞伽经(一则)
般若心经(一则)
卷第六祖师机缘西天诸祖初祖迦叶尊者(二则)
九祖伏䭾蜜多(一则)
十祖脇尊者(一则)
十四祖龙树大士(一则)
廿四祖师子尊者(一则)
廿七祖般若多罗(一则)
东土诸祖初祖达磨大师(六则)
卷第七祖师机缘东土诸祖二祖慧可大师(一则)
三祖僧璨大师(一则)
四祖道信大师(一则)
五祖弘忍大师(一则)
六祖慧能大师(一则)
卷第八祖师机缘东土旁出诸祖(初祖旁出)波罗提尊者(一则)
(四祖旁出)牛头法融禅师(一则)
鶴林玄素禅师(一则)
径山国一禅师(二则)
鸟窠道林禅师(二则)
(五祖旁出)蒙山道明禅师(一则)
破竈堕和尚(二则)
(六祖旁出)河北智隍禅师(一则)
西京慧忠国师(十一则)
永嘉玄觉禅师(一则)
卷第九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一世南岳怀让禅师(四则)
清源行思禅师(六则)
六祖下第二世(南岳下第一世)马祖道一禅师(九则)
六祖下第二世(清源下第一世)石头希迁禅师(三则)
北宗终南惟政禅师(一则)
卷第十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三世之一(南岳下第二世之一)百丈怀海禅师(九则)
南泉普愿禅师(五则)
卷第十一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三世之二(南岳下第二世之二)南泉禅师之余(廿二则)
盐官齐安国师(三则)
归宗智常禅师(七则)
韶州乳源禅师(一则)
卷第十二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三世之三(南岳下第二世之三)大梅法常禅师(四则)
五泄灵默禅师(一则)
盘山宝积禅师(七则)
水潦和尚(二则)
麻谷宝彻禅师(四则)
东寺如会禅师(二则)
西堂智藏禅师(一则)
大珠慧海禅师(三则)
百丈惟政禅师(二则)
泐潭法会禅师(一则)
杉山智坚禅师(一则)
石巩慧藏禅师(一则)
朗州中邑和尚(二则)
卷第十三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三世之四(南岳下第二世之四)泐潭常与禅师(一则)
汾州无业国师(二则)
鵞湖大义禅师(一则)
三角总印禅师(三则)
鲁祖宝云禅师(二则)
紫玉道通禅师(二则)
五台隐峯禅师(二则)
马头神藏禅师(一则)
华林善觉禅师(一则)乌臼和尚(二则)
石臼和尚(二则)
本溪和尚(二则)
西山亮座主(一则)
金牛和尚(一则)
崧山和尚(二则)
则川和尚(三则)
忻州打地和尚(一则)
江西椑树和尚(五则)
石林和尚(一则)
潭州秀溪和尚(一则)
浮杯和尚(一则)
潭州龙山和尚(一则)
卷第十四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三世之五(南岳下第二世之余)襄州庞蕴居士(十四则)
六祖下第三世之六(清源下第二世之一)药山惟俨禅师(十四则)
丹霞天然禅师(六则)
卷第十五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三世之余(清源下第二世之余)大颠宝通禅师(三则)
长髭旷禅师(三则)
法门佛陀禅师(一则)
大同普济禅师(四则)
六祖下第四世之一(南岳下前第三世之一)(沩仰宗)沩山灵佑禅师(廿五则)
卷第十六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四世之二(南岳下前第三世之二)黄蘖希运禅师(六则)
大慈寰中禅师(二则)
平田普岸禅师(二则)
长沙景岑禅师(九则)
子湖利踪禅师(二则)
鄂州茱萸和尚(二则)
白马昙照禅师(一则)
云际师祖禅师(一则)
陆亘大夫(五则)
卷第十七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四世之三(南岳下前第三世之余)甘贽行者(二则)
六祖下第四世之四(清源下第三世)龙潭崇信禅师(二则)
道吾宗智禅师(六则)
云岩昙晟禅师(七则)
百岩明哲禅师(一则)
船子德诚禅师(二则)
药山高沙弥(二则)
刺史李翱居士(一则)
翠微无学禅师(一则)
孝义性空禅师(一则)
仙天禅师(二则)
马颊本空禅师(一则)
三平义忠禅师(一则)
卷第十八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四世之五(南岳下后第三世之一)赵州从谂禅师(二十则)
卷第十九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四世之六(南岳下后第三世之二)赵州禅师之二(廿五则)
卷第二十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四世之七(南岳下后第三世之三)赵州禅师之余(廿四则)
芙蓉灵训禅师(二则)
五台智通禅师(一则)
镇州普化和尚(六则)
卷第二十一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四世之余(南岳下后第三世之余)五台祕魔和尚(一则)
湖南祗林和尚(一则)
河中公畿和尚(一则)
六祖下第五世之一(南岳下前第四世之一)(临济宗)临济义玄禅师(十七则)
卷第二十二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五世之二(南岳下前第四世之二)睦州陈尊宿(十七则)
乌石灵观禅师(四则)
相国裴休居士(四则)
新兴严阳尊者(一则)
杭州多福和尚(一则)
兴化石梯禅师(一则)
大随法真禅师(六则)
灵树如敏禅师(二则)
漳州浮石禅师(一则)
卷第二十三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五世之三(南岳下前第四世之余)灵云志勤禅师(五则)
金华俱胝和尚(二则)
末山尼了然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五世之四(清源下第四世之一)德山宣鉴禅师(十四则)
卷第二十四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五世之五(清源下第四世之二)(曹洞宗)洞山良价禅师(廿六则)
神山僧密禅师(三则)
石霜庆诸禅师(六则)
渐源仲兴禅师(一则)
夹山善会禅师(十则)
卷第二十五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五世之六(清源下第四世之余)清平令遵禅师(二则)
投子大同禅师(十九则)
六祖下第五世之七(南岳下后第四世之一)(沩仰)仰山慧寂禅师(廿二则)
香严智闲禅师(五则)
卷第二十六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五世之余(南岳下后第四世之余)(沩仰)京兆府米和尚(二则)
王敬初常侍(三则)
三角法遇庵主(一则)
六祖下第六世之一(南岳下第五世之一)(临济)兴化存奖禅师(八则)
宝寿沼禅师(六则)
三圣慧然禅师(三则)
魏府大觉和尚(二则)
灌溪志闲禅师(二则)
定州善崔禅师(一则)
襄州历村和尚(一则)
虎溪庵主(一则)
桐峯庵主(一则)
沧州米仓禅师(一则)
云山和尚(一则)
刺史陈操尚书(二则)
卷第二十七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六世之二(南岳下第五世之余)(沩仰)霍山景通禅师(二则)
南塔光涌禅师(二则)
无着文喜禅师(三则)
六祖下第六世之三(清源下第五世之一)大光居诲禅师(一则)
九峯道虔禅师(十则)
凤翔石柱禅师(一则)
涌泉景欣禅师(二则)
云盖志元禅师(一则)
覆船洪荐禅师(一则)
张拙秀才(一则)
洛浦元安禅师(十二则)
卷第二十八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六世之四(清源下第五世之二)韶山寰普禅师(五则)
天盖山幽禅师(一则)
太原海湖禅师(一则)
岩头全奯禅师(十三则)
雪峯义存禅师(廿一则)
卷第二十九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六世之五(清源下第五世之三)雪峯禅师之余(十一则)
高亭简禅师(一则)
(曹洞)云居道膺禅师(十则)
曹山本寂禅师(廿一则)
卷第三十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六世之余(清源下第五世之余)(曹洞)龙牙居遁禅师(八则)
疎山匡仁禅师(十二则)
越州干峯和尚(四则)
钦山文䆳禅师(三则)
白水本仁禅师(一则)
天童咸启禅师(二则)
京兆蚬子和尚(一则)
九峯普满和尚(一则)
幽栖道幽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七世之一(南岳下第六世之一)(临济)南院慧颙禅师(五则)
卷第三十一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七世之二(南岳下第六世之余)(临济)镇州宝寿禅师(二则)
西院思明禅师(一则)
鲁祖山教禅师(一则)
(沩仰)资福如宝禅师(一则)
芭蕉慧清禅师(二则)
六祖下第七世之三(清源下第六世之一)瑞岩师彦禅师(一则)
罗山道闲禅师(五则)
玄沙师备禅师(十九则)
卷第三十二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七世之四(清源下第六世之二)长庆慧棱禅师(七则)
保福从展禅师(六则)
镜清道怤禅师(十则)
鼓山神晏国师(三则)
翠岩令参禅师(一则)
太原孚上座(四则)
(云门宗)门文偃禅师(七则)
卷第三十三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七世之五(清源下第六世之三)云门禅师之二(三十则)
卷第三十四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七世之余(清源下第六世之余)云门禅师之余(廿五则)
谷山有缘禅师(一则)
白云善藏禅师(一则)
禾山无殷禅师(一则)
同安常察禅师(四则)
新罗泊严和尚(一则)
新罗大岭禅师(一则)
(曹洞)杭州佛日和尚(一则)
同安丕禅师(二则)
朱溪谦禅师(二则)
云居道简禅师(三则)
归宗怀恽禅师(一则)
新罗云住和尚(一则)
荷玉光慧禅师(一则)
育王弘通禅师(一则)
金峯从志禅师(五则)
曹山慧霞禅师(二则)
黄蘖山慧禅师(一则)
护国守澄禅师(五则)
报慈藏屿禅师(一则)
广德延禅师(一则)
石门献蕴禅师(一则)
木平善道禅师(二则)
卷第三十五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八世之一(南岳下前第七世)(临济)风穴延沼禅师(十二则)
颖桥安禅师(二则)
(沩仰)资福贞䆳禅师(一则)
芭蕉继彻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八世之二(清源下第七世)黄龙诲机禅师(一则)
明招德谦禅师(二则)
地藏桂琛禅师(二则)
大龙智洪禅师(三则)
白马行霭禅师(一则)
(曹洞)荐福思禅师(一则)
同安志禅师(二则)
广德义禅师(二则)
广德周禅师(一则)
石门慧彻禅师(三则)
太阳慧坚禅师(一则)
(云门)德山缘密禅师(一则)
巴陵颢鉴禅师(四则)
般若启柔禅师(一则)
香林澄远禅师(六则)
卷第三十六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八世之余(南岳下后第七世)(云门)洞山守初禅师(四则)
奉先深禅师(一则)
荐福承古禅师(一则)
双峯竟钦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九世之一(南岳下第八世)(临济)首山省念禅师(九则)
六祖下第九世之二(清源下第八世之一)(法眼宗)法眼文益禅师(十四则)
清溪洪进禅师(一则)
龙济绍修禅师(四则)
卷第三十七祖师机缘六祖下第九世之余(清源下第八世之余)(曹洞)梁山缘观禅师(四则)
云顶德敷禅师(一则)
石门绍远禅师(一则)
(云门)文殊应真禅师(二则)
南台勤禅师(一则)
五祖师戒禅师(四则)
智门光祚禅师(四则)
莲华峯祥庵主(一则)
六祖下第十世之一(南岳下第九世)(临济)汾阳善昭禅师(三则)
叶县归省禅师(一则)
谷隐蕴聪禅师(二则)
广慧元琏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十世之余(清源下第九世)(云门)北禅智贤禅师(二则)
洞山晓聪禅师(三则)
雪窦重显禅师(十二则)
云盖继鹏禅师(一则)
天平从漪禅师(一则)
(曹洞)太阳警玄禅师(二则)
(法眼)天台德韶国师(二则)
清凉泰钦禅师(一则)
报恩玄则禅师(一则)
永明道潜禅师(一则)
卷第三十八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十一世之一(南岳下第十世)(临济)石霜慈明禅师(十五则)
琅琊慧觉禅师(二则)
大愚守芝禅师(二则)
法华全举禅师(三则)
大道谷泉禅师(一则)
天圣皓泰禅师(一则)
浮山法远禅师(三则)
内翰杨文公亿(三则)
六祖下第十一世之余(清源下第十世)(云门)云居晓舜禅师(一则)
玉泉承皓禅师(一则)
天衣义怀禅师(七则)
法昌倚遇禅师(一则)
(曹洞)投子义青禅师(二则)
(法眼)永明延寿禅师(二则)
九曲庆祥禅师(一则)
上方遇安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十二世之一(南岳下第十一世之一)(临济)黄龙慧南禅师(一则)
卷第三十九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十二世之二(南岳下第十一世之余)(临济)黄龙禅师之余(四则)
杨岐方会禅师(十则)
六祖下第十二世之余(清源下第十一世)(曹洞)芙蓉道楷禅师(四则)
六祖下第十三世(南岳下第十二世)(临济)黄龙祖心禅师(二则)
白云守端禅师(五则)
保宁仁勇禅师(二则)
比部孙居士(一则)
六祖下第十四世(南岳下第十三世)(临济)五祖法演禅师(十则)
兜率从悦禅师(一则)
法云杲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十五世(南岳下第十四世)(临济)昭觉圜悟禅师(二则)
太平佛鉴禅师(一则)
龙门佛眼禅师(一则)
金陵俞道婆(一则)
卷第四十祖师机缘六祖下第十六世(南岳下第十五世)(临济)虎丘绍隆禅师(一则)
径山大慧禅师(三则)
正堂明辩禅师(一则)
大沩月庵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十七世(南岳下第十六世)(临济)天童应庵禅师(二则)
育王佛照禅师(二则)
水庵师一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十八世(南岳下第十七世)(临济)彦充肯堂神师(一则)
密庵咸杰禅师(一则)
伊庵有权禅师(一则)
焦山或庵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十九世(南岳下第十八世)(临济)松源崇岳禅师(四则)
六祖下第二十世(南岳下第十九世)(临济)天目文礼禅师(一则)
荆叟珏禅师(一则)
六祖下第二十一世(南岳下第二十世)(临济)石溪心月禅师(一则)
虗堂智愚禅师(一世)
未详承嗣楼子和尚(一则)
杜顺和尚(一则)
月氏国王(一则)
西天外道(一则)
老宿(一则)
茶陵郁山主(一则)
二庵主(一则)
古德(五则)
宋太宗皇帝(四则)
钱塘镇使(一则)
烧庵婆(一则)
禅宗颂古通集目录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