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五 翻译沙门慧琳撰 一字奇特佛顶经三卷 一字奇特佛顶轮王念诵仪轨经一卷 佛顶尊胜念诵仪轨经一卷(不空三藏译) 加句佛顶尊胜念诵法二卷(善无畏三藏译) 一字顶轮王经五卷(流支译)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五卷(不空三藏译)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呪经一卷 普通诸佛顶要略念诵法经一卷 佛说一字转轮王佛顶呪经一卷 苏悉地经三卷 苏悉地羯啰经 苏悉地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杜行顗唐初译)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并序佛陁波利译)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并序彦琮共日照再译)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一卷(地婆诃罗东都重译)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义净三藏译无字可音训) 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翻译年代先后慧琳述) 佛顶尊胜陀罗尼并功能经(后周闍那耶舍译) 苏悉地羯啰供养法二卷 右二十经三十三卷同此卷音。 一字奇特佛顶经上卷 奇特(上音其说文奇异也不偶曰奇古文从大从可立俗字也下腾德反广雅特雄也文頴注汉书特独也方言云物无偶曰特说文朴牛也从牛寺声也)。 师子?(如捶反说文?茸也师子?者宝名也茸音辱钟也)。 裸者(上华瓦反借音字也裸者字书云露体无衣曰裸或从人作倮或从身作躶本音郎果反)。 鬼魅(眉秘反经从女作媚非也)。 车辂(上音居下音路周礼有五辂金辂玉辂等说文云车零前横木也从车路省声也)。 惊骇(霞呆反苍颉篇云骇亦惊也广雅惊起也说文马骇也从马亥声也)。 瞻睹(章阎反文字典说瞻望也说文临视也从目詹声也下当弩反说文睹见也或从见作覩从目形声)。 珊瑚(上桑安反下音胡案珊瑚赤色宝名也出罽宾等形已见前释)。 贫匮(逵位反毛诗传曰匮竭也郑注礼记云乏也说文匣也从匚匚音方贵声)。 㲲缕(上音牒西国草花?也如此国葪花蕠拈为缕作布从毛叠声或从糸作[糸*叶]本无此字译经者权制之故无定体下力宇反即织者之缕也说文缕线也从糸娄声拈音年典反)。 抨线(上伯盲反说文抨弹也如今之抨墨斗弦下先荐反俗字也正体从戋作线说文缕也从糸戋声戋音残)。 结纇(雷罪反说文丝节也从糸頪声也頪音同上)。 拈线(上年典反正字辩惑云续紧也考声云[络-口+((暴-(日/共))/皿)]使紧也挼也以手挼拈令紧也从手然声也或从手从㐱作抮古字㐱音轸[络-口+((暴-(日/共))/皿)]音捩挼音奴和反紧音经引反下先箭反集训线缕也俗作线前已释古文)。 严洁(上俨杴反说文教命急也从吅吅音喧?声?音岌今反又音谶吟反下洁音结郑注礼记云洁清也谥法曰不行不义曰洁礼记又云静也精微也从水絜声音同上经文有作严毅非也字书云煞敌曰果致果曰毅兴经义全乖故不取也)。 癫癎(上典年反文字集略云贼风入藏谓之癫病案癫即狂也下癎音闲文字集略云小儿风病也癫癎二字并形声字前已具释故略言耳)。 疮疱(上筞霜反考声云疮痍也韵诠云疽疥疮痍已释下咆皃反俗字也说文从皮作疱云面上热气细疮也)。 耳?(下楚宜反说文云?齿参差也从齿差声)。 一字奇特佛顶经中卷 卢地啰(上音鲁兼转舌呼啰字亦转舌梵语唐言血也)。 摩奴沙(梵语唐言人即人之总称也或云摩努娑)。 紫?(虢猛反案紫?外国药名也紫赤色出外国煎波罗奢树皮汁兼食此木虫粪成胶堪黏宝钿作用)。 食[麦*酋](尺沼反考声云熬米麦为粉卫宏或作[麸-夫+少]俗字也经中从米从少作粆非也文字典说从麦酋声也)。 素?多惹那(梵语服药名也此有二种一安膳那二名如上用各有殊不能繁述此磺石素色而有光犹如金精)。 霖雨(上音林左传曰大雨三日往谓之霖尔雅久雨谓之霪霪谓之霖形声字也)。 牛洼(乌瓜反淮南子云牛蹄之洼不生鳣鲔广雅洼下也古今正字从穴洼声洼音同上)。 寱语(上霓计反说文眠中有言也从㝱省臬声也臬音言列反读若艺)。 [号-虎+(虒-儿+几)]叫(上胡高反古今正字从虒号声虒音斯考声云号大哭也痛声也或从皐从口作噑下叫骁曜反俗字也说文正作噭噭吼也呼也从口敫声敫音口雕反古文字)。 不缺(大悦反经文从门作阕非)。 一字奇特佛顶经下卷 频伸(音申考声云伸展四体也)。 欠㰦(音去说文气悟俗谓之欠即张口出气也经作嗌哕乖经义今改为欠㰦也)。 穬麦(虢猛反说文?谷即今之大麦也形声字也)。 欬遬(上开爱反说文气逆也从欠亥经文从口作咳音孩小儿笑也非此义也下叟奏反考声云气冲喉也经中亦从口作嗽俗用非正体也)。 一字奇特佛顶轮王念诵仪轨经(无字音训)佛顶尊?念诵仪轨经 絣为(上伯萠反字书云振黑绳也集训云拼掸也或从手作拼古今字诰作䍬䍬皆古今之字也掸音弹)。 伥像(上擿更反借用本无此字张展画像也或有从木也作桢或作椗皆俗字也非正也)。 [蠃-亡+(└@人)]杯(上鲁和反尔雅海介虫也亦大蜗牛也下北梅反即以蠃为香水杯梵名遏伽是也)。 ?脚(上皮媚反郑注周礼云?犹短也顾野王云?犹卑下也文字典说从厂音呵且反卑声)。 㧙左(上骈蔑反考声㧙拗也拗音鵶狡反拗㧙手指以为印契用表身业从手必声)。 为鞘(肖曜反考声云刀剑室也从聿肖声或从革作鞘亦通也时用此字也)。 掬物(弓六反集训云两手掬取物也古文象形作臼两爪相向掬物势也)。 蟠于(上伴曼反广雅蟠曲也方言云龙未升天蟠在穴中谓之蟠龙今此中蟠数珠是也)。 掐珠(上口甲反埤苍云抓掐也今抓掐念珠也说文从手臽声)。 加句佛顶尊?念诵法二卷(善无畏三藏译无字可音训) 一字顶轮王经第一卷 钺斧(?月反前已释)。 荼抧尼(鷄以反梵语女鬼之总名能魅人与人通者也)。 齗腭(上牛斤反文字典说云齿根也说文齿肉也从齿斤声也下腭字玉篇说文等诸字书并无此字俗用音我各反近代诸家切韵随俗或有并从肉腭声亦是俗字也已行于世夂矣案腭者口中上腭也说文云口上阿也从口作谷音强略反象形口上画重八象其上腭文理也亦会意字)。 牙颔(上雅加反说文云壮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本篆文作[?/爿]今?书作牙下含感反上声字经作颔俗字也说文云颐颔也古文本从函音含从页作顄或作顄皆古字也今且从俗)。 心䐡(上心字象形字也下音齐说文膍齐也从肉齐声经文从月作脐字非也)。 髀[(暴-(日/共)+夹)*(ㄗ@、)](上瓶米反说文股外也从骨从卑下辛七反说文胫头节也从卪卪音节桼声桼音七经从月从桼作膝俗字此字行夂也)。 矟印(双捉反说文矛也从矛肖声也经从木作槊俗字也)。 愉喜(与殊反郑注论语云愉愉颜色和也尔雅乐也广雅喜也从心俞声俞字说文从亼从舟从巜巜音古外反亼音精入反今俗用从月从刀讹也)。 坞瑟腻沙(梵语也唐云佛顶亦云无见顶相者)。 樗木皮(华卦反考声木名也或从蒦作檴俗用作桦经文从画作?俗字非也)。 旋岚(下音岚旋蓝者大猛风也元魏孝昌帝时俗用因循书出此字亦是北狄突厥语也以北地山川多风本因岚州岢岚镇后周改为岚州因慈有此岢岚字流行于人间岢音可一切字书先无此二字披览史书于后魏书中见其意所以知之故䟽出示其原也今之时行流此也)。 闚瞻(奎䂓反考声云闚觑也或从穴作窥韵诠云窃见也平声字奎音犬垂反覻音七豫反)。 杵索棓杈(杵音昌与反索音乘落反棓音白项反或作柈杈音楚加反也)。 共度(唐洛反经文从心作?非也)。 户牖(下由酒反广雅牖[窗/心]也韵诠云正曰䆫旁曰牖说文云穿壁以木为交曰䆫象形字或从片牖字从户从甫亦从片)。 打扑(下音普木反考声云扑亦打也广雅击也苍颉篇轻打也说文抶也抶亦打也打字从手丁声也抶音天逸反)。 腥臊(上音星郑注周礼云豕膏犬膏臭也又云肉中有米者似星或为胜字或作鮏说文云星见食豕今肉中生息肉形声字也下桑刀反训释与腥同从肉喿声喿音同上今之字也)。 ?者(音翼论语云趍进翼如也进趣皃也从走翼声也)。 佣纤(上宠龙反郑笺毛诗云佣均也说文均直也从人庸声下爕阎反孔注尚书云纤[缡-禸]也广雅云微也郑注周礼云小也说文从糸从韱韱音同上经从截非也)。 [角-土+(人/人)]睐(上[角-土+(人/人)]字从刀从月下来岱反苍颉篇云内视也说文目童子不正也从目来声)。 瑕瞖(上音遐郑注礼记云瑕病也说文从王叚声下伊计反考声云目中病也郭璞云瞖障也奄覆也说文华盖也从目殹声殹音同上古也)。 匾㔸(上边[工*丐]反下体鷄反字统云匾?不圆考声薄阔皃也古今正字云匾?薄阔不圆亦不方也从上形声字或从肉作䐔䏲俗字)。 窊?(上乌瓜反平声字考声云伭下也说文汗邪下也从穴瓜声瓜音寡华反象形字也下衘甲反考声云水沟相着也从甲夹声经作翈鸟翮上小毛非经义也)。 顽嚚(瓦鳏反杜注左传云心不测德义之经曰顽下鱼斤反孔注尚书云口不道忠信之言曰嚚说文从[耜-耒+(耜-耒)]臣声也[耜-耒+(耜-耒)]音庄立反从四口)。 不迨(台改反毛诗传云追及也古今正字从辵台声)。 宝芽(雅加反博雅草木始生曰芽形声字也)。 [拖-也+(白-日+又)]挂(寡话反广雅挂悬也说文从手从圭经从木非也)。 第二卷 㵶洒(上煎薛反考声云㵶溅也或作瀄亦通下沙贾反案洒者以物霑水散洒也借音用本音所买反今不用此音)。 樒木(民必反考声云木名也甚有香文理似白檀香非白檀也欲取令香者皆须斫经多年久乃香出其树白檀之种类也赤者为上世多不识呼为白檀香)。 头銛(下息廉反史记銛利也说文[金*(臿-臼+(凵@(米-十)))]属也从金舌声)。 瞬目(水润反说文从寅作瞚训云开阖目数摇目瞬目经从舜字亦通用也)。 纵?(上足用反下唐朗反孔注尚书云放豫也游戏也郭注尔雅邪僻也广雅?淫也说文放也从心象声经文从女从易作婸亦通易音阳是也)。 ?毗柘噜迦(上阿我反柘音即噜字转舌迦音姜佉反此一句梵语唐云调伏亦云降伏)。 ?驼(上音托或音洛下唐何反北方胡地畜也前已释也)。 贪劮(下音逸考声云逸豫也弄也)。 戏谑(上希义反说文从戈䖒声也下香虐反尔雅谑亦戏也诗传云喜乐也并形声字也)。 姥[戾*支]驮(上音母次论讷反梵语即是大作障魅鬼王名也)。 ?钵罗(上温骨反梵语花名也古译云优钵罗花)。 谕底迦(上音喻旧或作喻亦梵语之也)。 香馞(盆没反广雅馞香气盛皃也古今正字从香孛声古形字也)。 河潬(他单反尔雅云水中沙出也郭璞曰今江南呼水中沙垖为潬古今正字水中处曰潬形声字或作滩俗字之者)。 猜疑(上采哉反言猜恨也广雅惧也杜注左传猜疑也古今正字从犬青声)。 拈香(捻兼反广雅拈执持也释名云两指钴取也字从手占声指拈捻也说文拈即?也音尼辄反)。 謦唾(轻鼎反苍颉篇云声也说文欬也从言殸声殸音客令客耕反下土卧反考声云口中津也说文口液也形声字也)。 鞵屩(上蟹皆反经中作鞋俗字也声类云革底而麻丝也释名云鞋解也着时而缩其上如履脱时解其上则舒解也古今正字从革奚声下绮妖反或作蹻鞽又音姜虐反训释并同苍颉篇屩屐也徐广注史记云草扉也又奚计反屐音擎逆反扉音肥未反也说文履也从履省乔声也)。 韤等(万发反或作?亦作[皮*未]?作袜又懱古字也说文云足衣也从韦蔑声蔑音眠鼈反)。 謿誂(罩交反考声云謿谑也调戏也形声字从言朝声从口作嘲俗字也下条鸟反广雅誂謏也考声云以言先试曰誂说文相呼也从言兆声謏音修酉反又音小也)。 乐歖(上音洛下音喜)。 第三卷 磔开(上张革反广雅磔张也亦开也)。 戏嬉(上音希下音喜经作熙喜非也)。 俣呬野(上愚矩反呬音馨以反俣呬野梵语诸天名也)。 ?身(陵证反借用不取字义即向前亚身也亦言向前?身为经文已有且音用也)。 抬䑀(上大来反韵诠云抬举也从手台声)。 第四卷 掘去(群屈反集训云掘穿也考声断也经意欲斸去其地中恶土及灰炭瓦砾烂骨朽木诸秽恶物说文从手屈声经文从角从厥作?音权月反俗语非也)。 拓外(汤洛反考声云拓开也从手从石经中从[厂@千]作扸耻革反非也不成字也)。 如来槊(双捉反俗字也正体从矛作矟矟短矛也)。 姥(音母)。 㩽(论骨反借用也)。 陀䋾(知贾反)。 迦(姜佉反已上五字是一句梵语译经者并自音如上并是借声以响梵语金刚名也不求字义)。 作?势(犷陌反古今正字云[敲-高+名]击也言击颊也今俗语犹有[敲-高+名]耳之言从攴从各声也)。 [抛-力+勺]共石子(普包反考声云手投物也说文投也从手尥声尥音同上又音寮即反经从力作抛非也正从手从九从勺会意字也)。 珿头(楚六反或从立作䇍广雅珿齐之等也或从石作?并通从玉足声)。 系袟(蛮八反考声云袾束也集训横系也古今正字从衣末声末字木上加一画也)。 右手攥(纂括反或从最作撮说文三指撮两体并通也)。 沙潬(上沙字或从石作砂下坦丹反考声云水中沙出曰潬形声字)。 米嚲罗(嚲音多可反梵语新死人尸也)。 第五卷 扯(昌野反响梵字也)。 禰(泥礼反准上)。 䞘(痕没反)。 瓷?(上音慈经从石作礠石药名非此用也瓷瓦器也)。 迎翼(蝇即反考声翼敬也辅也送也助也和也考谨也或从走作?趍走皃也经中从广作㢞译者错用非也)。 㷅稻谷(楚巧反或作炒亦作煼并通方言云㷅火干也古今正字从火取声)。 手[(ㄇ@(人*人))/音](暗感反说文[(ㄇ@(人*人))/音]覆也从暗省声也)。 常联(力廛反考声联[糸*殳]也说文连也耳连于颊故从耳从丝者不绝也会意字也)。 榓木(音蜜前已解或作蜜亦通)。 青稞(音科大麦之类无皮者有别音今不取也)。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第一卷 目键连(键音干梵语讹也正梵音云摩贺没特糵啰唐云采菽氏即菉豆仙人种也或云大目干连如来声闻弟子中神通最为第一者也)。 俱郗罗(郗音痴罗汉名也)。 蘖路荼(亦梵语讹转也古译或云加娄罗王即金翅鸟王众)。 拏枳你(上儜加反字从奴作拏有从如者非也枳音经以反?音宁顶反女鬼之总名)。 毗钮天(钮音尼肘反或从糸作纽并通字从金丑声从田误也或云尾瑟努天古曰毗留天即持论天是那罗延之种类是也)。 钺斧(上袁月反本正体作戊说文大斧也从戈[钺-戈]声[钺-戈]音厥为书写人多误滥于戊已字先贤故加金作钺以别之也顾野王云钺斧者军器兵仗也司马法夏执玄钺尚书云王左仗黄钺案钺大斧也王者以赐大司马以斩持节将也形声之字也)。 摩尼跋捺罗([跳-兆+(乏-之+(犮-、))]音盘末反捺音奴割反梵语也药叉将名唐云满贤也)。 乌娑跢啰迦(跢音多多字去声迦音姜佉反梵语恶鬼名也或云魇鬼也)。 [(土/儿/夕)*力]突(力澄反考声侵侮也经从水作淩水名也古今正字从力夌声也夌音同下文欺[处-(虍/几)+((土/儿)*力)][处-(虍/几)+((土/儿)*力)]辱并同也)。 从髆(音博肩髆也从骨从博省声也经从肉俗字也)。 二胫(形定反脚胻骨也)。 二踝(华瓦反足脚腕上内外骨)。 铄讫底(上商斫反梵语也印契名唐云槊印也)。 沮坏(齐与反毛诗传云沮亦坏也又音精豫反毛诗云汾沮洳传曰其渐洳也郑注礼记涕也尔雅湿也从水且声也经作爼说文从半肉非此义下怀怪反字统云自破曰坏说文自败也从土褱声也褱音胡乖)。 水㲻(宁的反礼记孔子曰君子㲻于口小人㲻于水谓覆没不能自理出也又曰死而不吊者三畏压㲻说文没水也从人从水亦作溺古也)。 虵啮(上杜遮反俗字正从它作蛇或作它字书云毒虫也毛诗惟虺惟蛇说文上古草居畏蛇故相问无它乎苍颉篇曰蛇非一也种类甚多难以具述它音他下研结反礼记无啮骨说文啮噬也从齿㓞声而本形之字也)。 桦皮(华骂反木名也皮堪为烛者其中有细滑堪书者彼五天无纸裁桦皮或贝多树叶或多罗树叶裁为梵夹如中国古人用竹简之类书写经教文字内外典籍传于此土也)。 那洛迦(梵语也地狱名)。 谟呼律(亦梵语时名也西国历法分一昼夜为三十谟呼律多不问冬夏长定三十春秋分时昼夜各得十五谟呼律冬至夏至极长极短之时昼夜互侵其六即十二十八是也今之形字)。 伞葢(上糸?反俗字也正从糸作繖下音盖正体字也从草从盇盇音合盇字说文从大从血经文作盖从羊血隶非也古今草之字也)。 宝爓(音焰正体字也)。 挫辱(祖货反韵诠挫折也贾注国语云折其词锋曰挫说文摧也从手坐声也)。 旗[山/毒/(毒*毒)](上音其下毒郑注周礼云[山/毒/(毒*毒)]羽葆憧也蔡邕独断云黄屋左纛纛所以用牦牛尾为之置于枪槊上名之为纛是也)。 兰香[廿/捎](霜交反正体作梢从木肖声此即如来譬喻说也凡兰香花出时梢头花子分为七分罪人善神砕其头破作七分如彼兰香梢头古译云阿梨树枝者谬也本无阿梨树)。 肌肤(上纪宜反下甫无反并从肉肤字从卢省)。 团栾(俗语也即团圆也上段完反古今正字下卢完反并形声字也)。 第二卷 搓缕(上此何反下力主反前音义卷初已释也)。 织㲲(下恬叶反亦卷初已训释)。 岩窟(苦骨反俗字也正从土作地堀)。 置[敞/木](讁更反正体字也经从贞作桢非也前文尊胜音义中从人作伥是张字亦非本字借用字也)。 白牦拂(音茅即牦牛尾为拂经文作猫即猫儿字兽也非牦牛字)。 [角-土+(人/人)]络(音洛郭注山海经统也古今正字从糸从络省声)。 腰绦(计刀反考声云织丝如绳以系腰说文从糸从条省)。 靘黑(青性反借为去声用本音上声今不取集训云?黑色也古今正字从色青声也?字从生从丹也)。 如铸(朱树反)。 泥滓(缁史反考声云秽也说文淀也从水宰声)。 轮樘(下宅衡反说文樘刹柱也从木堂声足而是之)。 酸酢(苏端反下[夕/鹿]故反说文酸酢也又云酢䣻也䣻酢浆也并从酉形声字也)。 水蛭(真日反读与质同音苍颉篇云蛭水虫也从虫至声也)。 第三卷 摄嚩(下无何反梵语不安不求字义梵云摄嚩者唐云新死人未坏者也)。 莽娑(梵语此云肉也)。 ?莽娑(上莫候反。尔雅云?市也。韵英云?卖也。说文易财也。从贝戼声戼音古文酉字也。经从夘作?非也。言?莽娑者卖死人肉也。駈伇鬼神法中事也。取新死人肉未坏者如庖厨法杂以姜椒五味调适炙㷅令香美用祭飨尸陁林中大力鬼神。既飨祭已。便以佛顶真言威力駈逼伇使令遣为国除惌害。以此食易彼力故言?莽娑。炙音之亦反从肉㷅音初绞反。俗作炒)。 迷怛罗(亦梵语也唐云起尸鬼也)。 [口*((甫-、)/寸)]㗱(上音博下津入反考声云[口*(十/田/寸)]㗱羡饮食也或[口*(十/田/寸)]口出声作美想经文作[口*(十/田/寸)]唼字非也唼音所匣反)。 锤铜(捶类反借音用也本死无字初即铸写然后再入火中烧炼椎打而成名为锤铜顺俗语也)。 烝煮(上章仍反考声云烝熟也火迫水气令上达也说文火气行也下诸汝反顾野王云煑烹也古文作鬻从者从鬻)。 皮胶(绞爻反郑注考工记云胶㷅皮为之顾野王云胶者所以连缀物令相黏着诗传胶固也从肉翏声)。 㧙二头指(骈蔑反韵诠云以手拗㧙是也有作?者误用也从手必声也)。 相柱(下诛缕反古文以一点墨为为是本字也经文从足作跓或作柱皆借用字也)。 穬麦(虢猛反大麦也)。 第四卷 骁勇(上皎尧反广雅骁健也下勇字从力甬声尔)。 髆印(音博经从肉非也音普博反是膊干脯字也)。 光爓(盐渐反亦作焰)。 撼(含绀反今时借此用)。 踝(华瓦反)。 关键(上寡顽反说文云以木横持门户也从门?声?音同上从?艹声艹音惯?音幽经从?作閞非也弁音汴错用)。 [禾*(唐-口+米)]和(音康说文云谷皮也从禾从庚从米经从水非是此也)。 烟?(下晖云反说文云火烟上出也从?从黑会意字也)。 箸搅(上除虑反广雅[筮-工+夫]谓之箸文字集略或作䦃亦作筋[竺-二+挟]食也韩子云纣以象牙为箸说文饭攲也策音古协反下交咬反)。 金粖(摩钵反碎米也)。 合炼(莲殿反或作炼说文冶金也从金柬声柬音同上经文从糸作练非也)。 第五卷(无字可音训)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呪经 或镴(蓝答反考声云镴铅锡类也韵英云铅也说文青金也形声字)。 铁铤(音定说文铜铁璞也)。 无瘢(音盘取无点黡无瘢痕好新刀以佛顶真言加持作法也)。 三棱(勒登反广雅棱㧓也集训云四方木有棱说文棱隅角也从木夌声或从禾作棱㧓音姑)。 普通诸佛顶要略念诵法经一卷 佛说一字转轮王佛顶呪经 崖险(雅皆反考声云山㵎边险岸也说文高边也从屵圭声屵音五割反下许捡反贾注国语云险危也玉篇阻难也古今正字从阜佥声此大行)。 ?钏(川恋反此卷音义中已见前释经文作串非也不是钏字)。 花堆(都回反考声云高皃也经作埠或作垖并非也)。 乳?(偷口反以牛乳和面酥煑油饼也经从食作餖或作饨并俗字非也)。 指㧙(便蔑反前文已具释)。 苏悉地羯啰经卷上 簸儜曳(真言中字上波个反次拏耕反下移翳反)。 ?吽(两字音一种于?喉中牛吼声即是亦难为音脚也)。 制征(音致梵语金刚藏使者名也)。 吽臛(真言中字诃各反也)。 腋(盈益反两腋也)。 脐(音齐或作齐诸真言先来各自有音所以不音但音经而已)。 罴熊(上音悲尔雅罴似熊而黄白色郭璞曰似熊而头长脚高猛憨多力能拔树木关西呼猳熊也下音雄说文兽似豕山居冬蛰蛰用䑛掌似人掌内名蹯味中最美煑之难熟憨音诃庵反蛰音沉立反蹯音烦猳音加)。 趒蓦(上?啸反韵英云趒越也或作趠经文从足作跳音调非经义)。 倮形(华瓦反借音用以避俗讳本音螺果反倮赤体露形也或从身作躶或从衣作裸并露体无衣也形声字也)。 葱蒜(下音筭从草从祘也)。 萝蒰(下朋北反根菜也)。 鑆铜(捶类反去声字前已释)。 牀榻(贪答反蜀脚床也床陿而长曰榻)。 漱口(搜皱反韵英云洗涤口也皱侧救反涤音狄也)。 头指捻(念叶反)。 呜噜捺啰叉(捺音奴葛反西方树木子核文以排核大小如樱桃颗或如小弹子有颗紫色此名金刚子堪作数珠金刚部念诵人即用此珠甚坚硬)。 作环(音还经从金作镮非此用也从玉正)。 梳发(音疏)。 捃难(上君殒反梵语不求字义)。 [(刀/又)*页]钵罗花(上温骨反梵语已叙)。 得糵嚂花(言羯反梵语也)。 滩敦叶(上坦难反下都魂反梵语不求字义)。 耽忙罗叶(上答含反经文从肉作耽非也不成字)。 椰子果(上野遮反木果名也广州多有叶堪为席甚耎皮堪为索缚舡舶耐烂其果甚美兼有浆甜如蜜果有皮壳堪为酒杓经从草作?非也)。 柹子(音仕果子名也大如拳红赤也)。 豆[(蔻-(宋-木))-元+完](吼构反药名也)。 苏悉地经卷下 鹘?(上音骨下音鹿随阳鸟也一名老鸧鸿雁之类形如鹤青色也)。 晕虹(上音运日月晕也下音红螮蝀也困有微雨日影也)。 二指[撅-欠](耻革反[撅-欠]开手爪中指所及为量也)。 銛刬(上相阎反利也从金舌声经作签非也下察盏反韵英刬削也从刀戋声戋音赜限也)。 铄底(伤弱反下丁以反梵语也唐云枪也)。 置棓(庞讲反火杖也)。 㪻酥杓(音卷以杓舀苏也舀音姚小反下常斫反形声字也)。 嘺唎(宜矫反梵语也下唎字弹舌呼)。 胆勇(上躭敢反从肉经从目非此也)。 劓鼻(音义截鼻而为劓)。 伥像([蓻/火]更反张展画佛像菩萨也此经从木从贞作桢非也古今用)。 耎草(?兖反弱也经从车作软非也)。 苏悉地经卷中 熅暖(上音温下奴短反并形声字也)。 翳䤈呬(上伊计反次馨计反下馨移反此句梵语也唐名召请句来义也)。 斆之(乎教反从文学声斅犹学)。 慕㮈啰(奴葛反此句梵语也唐云印契)。 掐念珠(巧甲反指爪掐)。 謦欬(上轻郢反下开爱反喉中气通也)。 蹲踞(上音存下居御反)。 苏搵两头(温困反没入中也)。 镔䥫(上音賔?䥫出罽賔等外国以诸䥫和合或极精利铁中之上者是也)。 樧作(史界反极用力也)。 ?掾(上音冈或作㭎下缘县反即轮䋄外椽也)。 ?施鸟翎(历丁反韵英云鸟羽也或作[零*页]经从毛非也上?字疑错所以不音未详何鸟也)。 瘢迹(上音盘疮瘢炙痕等痕迹是也)。 皆[土*匕]下卸(息夜反垫下也垫音店)。 苏悉地羯啰经 枪矟(七羊反或从矛作?考声云枪长矛苍颉篇云两头锐上有刃下有纂兵仗也下霜捉反广雅矟亦矛也从?作?经文非也)。 掉手(亭曜反经作挑手非也)。 刺木(此恣反方言云凡草木有芒伤人谓之刺说文木芒也棘酸枣皂荚皆有㓨用此木也从刀束声)。 苏悉地经 騗上马(篇面反考声云跃身上马古今正字从马扁声也扁音辫也)。 㕮咀(上音甫下将与反)。 斜勒(上夕耶反俗字也正体从衣从牙作[牙/木]考声云衣不正也角络也或作邪也)。 两个(哥饿反经文作个古字也考声云语辞也凡竹曰个木曰枚故从竹两个二天王也)。 作㮀(洽缄反考声云木匧也亦作椷并正经文单作函是函谷关名也此非经义)。 伞盖(上音散并俗字也正作繖盖前文已具释在顶轮经第一卷)。 不售(音寿考声云卖物了字书售犹买也人买售持去也从隹从口会意字也)。 捋乳(上鲁括反亦云[谷-禾+夕]乳以手捋取乳汁也[谷-禾+夕]音勾候也)。 铁橛(权月反集训云橛杙也经作栓非也)。 禽兽(上及林反鸟之摠名也见韵集下守呪反桂苑珠䕺云野畜之摠名也案禽兽者两足有羽能飞曰禽四足有毛野走曰兽经文作?狩非也)。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杜行顗唐初译 猪身(贮驴反俗作猪古今正字也经从豸作?非也形声字也)。 癫等(典年反病状也)。 幢繖(上浊江反从巾下桑亶反繖盖也)。 䖵虫(上音昆下逐融反经作昆虫俗字也)。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序 佛陀波利译 惊㦍(五各反韵诠云愕亦惊也从心)。 蟒虵(忙牓反尔雅云莽王虵郭璞注云虵之大者故曰蟒王案括地志说皇喉虵顶上当?皆有王字本是蟒虵种也巴虵即是)。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序 彦琮共日照再译 鹯雀(上战然反尔雅云晨风鹯郭璞云鹞属也孟子曰为䕺驱雀者鹯也为汤武驱人者桀纣也食雀也鹰鹞之类也)。 上仅(音近何注公羊传云仅劣也广雅少也古今正字从人堇声堇音谨或作㝻也)。 俦洁(上长流反考声云俦匹也韵诠云谁也等也从人寿声下音结郑注礼记云清也从水絜声也)。 蔕分(丁计反声类果鼻也韵英云草木实丁蔕也说文瓜当也苍篇蔕蕱也有音带者俗语非地也)。 [齿*助]龉(上音助下音语说文[齿*助]龉齿不相顺值也高下水不齐乎也巉岩也并从齿形声字也)。 延祺(音其郭注尔雅云祺征祥也毛诗寿考曰祺传曰祺吉也文字典说祥也说文寿考如祺从示其形声之字)。 恧神香(女六反方言恧慙也自愧曰恧会意字也)。 荏苒(上耳枕反下音染案荏苒犹因循不觉盈时也转注字也)。 叹惋(剜换反考声叹恨也文字典说从心宛声)。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 地婆诃罗东都重译 矬陋(上坐和反广疋矬短也从矢坐声下楼豆反顾野王陋丑也王注楚辞云小也亦作[└@丙]义同也)。 如笮(争格反玉篇笮?也字书笮迫也从竹也)。 棱伽(勒登反梵语界之也)。 不呙(苦乖反考声云呙谓口偏戾也经从口作㖞俗字正合单作呙)。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义净三藏译无字各音训)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翻译年代先后 慧琳述 (最初后周宇文氏武帝保定四年甲申岁三藏闍那耶舍。于长安旧城四天王寺译出尊胜佛顶陀罗尼并念诵功能法一卷五纸学士鲍永笔授。见开皇三宝录说第一译也。后至大唐天皇仪凤元年。婆罗门僧佛陀波利来至五台山礼谒大圣见文殊化身却令归西国取佛顶尊胜梵本经。至仪凤四年巳卯岁西国取得经却回至长安闻奏具说勅请日照三藏将梵本经在内翻译曰司賔寺典客令杜行顗笔授其经七纸第二译也。庙讳国讳之字回避不书勅留梵夹经在内不出日照因兹写得一本赐梵僧绢三十疋波利不受绢却请梵夹勅令却还付)。 (佛陀波利得经将向西州寺访得解梵语汉僧顺真共翻亦是仪凤四年再译一本八纸见经前叙说第三译也佛陀波利将梵本经入五台山至今不出又至永淳元年壬午岁日照三藏又再译此经一遍沙门彦琮笔授为正杜行顗所译经中隐讳不书之字所以重译八纸第四译也而复见经首彦琮序云)。 (又至垂拱元年乙酉岁地婆诃罗三藏随驾于东都又译佛顶尊胜名净除业障经十四纸具说善住天子往昔口业感果因缘并说授持法则是第五译也)。 (后至中宗景龙四年庚戌岁义净三藏于长安荐福寺又译一遍六纸第六译也)。 (后至玄宗皇帝开元十年壬戌岁善无畏三藏译出佛顶尊胜瑜伽念诵法两卷第七译)。 (又至代宗文武皇帝广德二年甲辰岁三藏大广智不空于长安大兴善寺译出佛顶尊胜念诵供养法一卷二十纸沙门飞锡笔授此第八译也)。 (前后约二百余年已经八度出本经则五翻念诵法即三种差别唯有善无畏所译是加句尊胜陀罗尼中加十一句六十六字仪轨法则乃是瑜伽与前后所译不同多于诸本余七译陀罗尼字数多少相似慧琳音至此经遂捡勘译经年岁先后故书记之晓彼疑繁之士贞元十八年壬子岁记)。 佛顶尊胜陀罗尼并功能经 后周闍那耶舍译 苏悉地羯啰供养法上卷 指罅(赫驾反韵英云器裂也?开也从缶[呼-丁+ㄎ]声也缶音甫苟反[呼-丁+ㄎ]音呼也)。 喷嚏(上普闷反下音帝考声云喷嚏谓气奔鼻而喷嚏也韵集云鼓鼻而喷嚏也说文气俣也形声字也)。 令[目*(蚤-虫+手)](椀灌反集训云手坚也说文掌后节也经文从肉作腕俗字也从月从叉从手也)。 下卷 铅锡(上音缘尚书禹贡青州所贡说文青金也从金[八/口]声[八/口]音同上下音昔郑注周礼云锡鈏也说文银铅之间有锡字典云锡似镴镴黄白锡青黑从金易声)。 搓合(错何反搓线也)。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