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82 佛说鹿母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昔者,有鹿数百为群,随逐美草侵近人邑,国王出猎遂各分迸。有一鹿母怀妊独逝,被逐饥疲失侣怅怏。时生二子舍行求食,茕悸失措堕猎弶中,悲鸣欲出不能得脱。猎师闻声便往视之,见鹿心喜适前欲杀。鹿乃叩头求哀自陈:『向生二子尚小无知,始视蒙蒙未晓东西,乞假须臾暂还视子,将示水草使得生活,旋来就死不违信誓。』是时,猎者闻鹿所语,惊怪甚奇!即答鹿曰:『一切世人尚无至诚,况汝鹿身?从死得去,岂当还期?终不放汝。』鹿复报言:『听则子存,留则子亡,母子俱死不得生别,分死全子灭三痛剧。』即便说偈,以报猎者: 「『我身为畜兽,  游处于林薮, 贱生贪躯命,  不能故送死。 今来入君弶,  分当就刀机, 不惜腥臊身,  但怜二子耳。』 「猎者于是闻鹿所语,甚奇甚异!意犹有贪,复答鹿曰:『夫巧伪无实奸诈难信,虚华万端狡猾非一,爱身重死少能効命,人之无良犹难为期,而况禽兽去岂复还?固不放汝不须多方。』鹿复垂泪以偈报言: 「『虽身为贱畜,  不识人义方, 奈何受慈恩,  一去不复还。 宁就分裂痛,  无为虚伪存, 哀伤二子穷,  乞假须臾间。 世若有恶人,  鬪乱比丘僧, 破塔坏佛寺,  及杀阿罗汉, 反逆害父母,  兄弟及妻子; 设我不还来,  罪大过于是。』 「尔时,猎者重闻鹿言,心益悚然,乃却叹曰:『惟我处世得生为人,愚惑痴冥背恩薄义,残害众生杀猎为业,欺伪苟得贪求无耻,不知非常识别三尊。鹿之所言有殊于人,信誓邈邈情现尽中。』便前解弶放之令去。于是鹿母至其子所,低头鸣吟舐子身体,一悲一喜,而说偈言: 「『一切恩爱会,  皆由因缘合, 合会有别离,  无常难得久。 今我为尔母,  恒恐不自保, 生世多畏惧,  命危于晨露。』 「于是鹿母,将其二子示好水草,垂泪交流,即说偈言: 「『吾朝行不遇,  误堕猎者手, 即当应屠割,  碎身化糜朽。 念汝求哀来,  今当还就死, 怜汝小早孤,  努力自活己。』 「鹿母说已,便舍而去。二子鸣啼悲泣恋慕,从后追寻,顿地复起。母顾命曰:『尔还勿来!无得母子并命俱死。吾没甘心;伤汝未识,世间无常皆有别离。我自薄命尔生薄佑,何为悲怜徒益忧患,但当建行毕罪。』于是母复为子,说此偈言: 「『吾前生贪爱,  今来为畜身, 生世皆有死,  无脱不终患。 制意一离贪,  然后乃大安, 宁就诚信死,  终不欺殆生。』 「子犹悲号恋慕相寻,至于弶(巨谅)所东西求索。乃见猎者卧于树下。鹿母住前,说偈觉言: 「『前所可放鹿,  今来还就死, 恩爱愚贱畜,  得见辞二子。 将行示水草,  为说非常苦, 万没无遗恨,  念恩不敢负。』 「猎者于是忽觉惊起,鹿复长跪向猎者,重说偈言: 「『君前见放去,  德重过天地, 贱畜被慈育,  赴信还就死。 感仁恩难忘,  不敢违命旨, 虽怀千返报,  犹不毕恩纪。』 「猎者见鹿笃信死义,志节丹诚慈行发中,効应征验舍生赴誓,母子悲恋相寻而至。慈感愍伤,稽首谢曰: 「『为天是神只,  信义妙乃尔, 恐惧情悚然,  岂敢加逆害。 宁自杀所亲,  碎身及妻子, 何忍害灵神,  起想如毛发。』 「猎者即便放鹿使去。母子悲喜鸣声呦呦,偈谢猎者: 「『贱畜生处世,  当应充厨宰, 即时分烹煑,  宽惠辞二子。 天仁重爱物,  复蒙放舍原, 德佑积无量,  非口所能陈。』 「尔时,猎者具以闻王,国人咸知普感慈信,鹿之仁行有喻于义,莫不肃叹!为止杀猎。于是鹿还鸣群啸侣,以游以集各宁其所。」 佛语阿难:「昔吾所更勤苦如是。尔时,鹿者我身是。二子者罗云及罗汉朱利母是。其国王者,舍利弗是。时射猎者,汝身是。我之所入兴隆道化,种善无厌分德不住,虽在禽兽不忘菩萨,权行如应导利一切,普使众生度济获安,逮是功德疾成至佛真人,至诚忠信不可不作。」 佛说鹿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