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321 [No. 310(18)]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菩萨摩诃萨众五千人俱——得大忍辱无碍辩才,降伏魔怨、制诸外道,发大道心,得三摩地,总持自在,具四无碍智,通达四摄及最上甚深波罗蜜多,乃至一切佛法、无量无边诸善功德——其名曰:普贤菩萨、普眼菩萨、普观菩萨、普光菩萨、普照菩萨、上意菩萨、增意菩萨、无边意菩萨、广意菩萨、无尽意菩萨、持地菩萨、世上菩萨、胜意菩萨、最上意菩萨、总持自在王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等——复有贤护菩萨摩诃萨等十六人俱;复有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及帝释天主、护世四大天王,复有苏尸弥天子、安意天子,及诸天王、龙王、紧那啰王、巘驮哩嚩王、药叉王、誐噜拏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来会坐。 尔时,世尊坐于吉祥藏师子之座,四众围绕逾于须弥,光明炽盛,譬如日、月普照一切世间;威仪具足,梵行寂静,譬如帝释于诸天中威仪最胜;亦如轮王七宝具足,离诸怖畏如师子王;善能谈说诸法空义,如大火聚破诸幽暗,如摩尼宝王远照一切。如是佛光照于三千大千一切世界,于其光中出妙梵音告诸众生:「我今所得一切诸法最上波罗蜜,说真实义,初善、中善、后善,文义殊胜,纯白圆满,梵行清净,纯一无杂。」 尔时,喜王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安详而坐,瞻仰世尊于师子座放大光明——譬如千日照耀一切——心大欢喜,深信恭敬,即从座起,合掌向佛以颂赞曰: 「佛身晃曜如金山,  利益世间甚希有, 菩萨、声闻、缘觉僧、  天、龙八部皆围绕。 譬如须弥诸天居,  出于大海而高显, 悲愍众生而现身,  放百千光常照曜。 行梵天行即梵天,  于彼梵天复为王, 行禅解脱三摩地,  光照上位诸菩萨。 亦如帝释为天主,  威德仪容诸相异, 牟尼光明照世间,  相好庄严功德异。 金轮四洲得自在,  能善调伏诸有情, 引彼众生出苦轮,  我佛慈悲亦如是。 所有火光、摩尼光、  日、月光等诸光明, 如是百千日等光,  不及佛日恒照曜。 如月夜分放光明,  普照世间悉清净; 佛面端严如满月,  映蔽一切光不现。 譬如高山燃大火,  能破夜暗显诸方; 大仙所有智慧光,  破尽黑暗离诸有。 如大师子旷野吼,  众兽闻之悉惊怖; 佛说法空、无我义,  诸魔闻之亦如是。 摩尼宝王放光明,  诸余摩尼光不现; 佛身晃曜真金色,  映蔽一切世间光。 一切世间贤圣中,  无有最上与佛等, 具福精进方便智,  一切功德不可量。 瞻仰大师功德海,  威光普照诸群生, 一心恭敬慕尊颜,  是故我今头面礼。 我所赞佛归敬心,  世间功德无等等, 尽将回向法界中,  一切世间成佛道。」 尔时,喜王菩萨摩诃萨赞叹佛已,合掌向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心观法界——其义甚深,难知难见,离言分别,绝诸戏论,微妙难解,不可思议——如是观想一切法界,唯佛、如来观智摄受现量证知,佛之境界无有等等,如是观见所有如来不可思议方便境界,皆摄一相法界性中。譬如虚空,无有住处,即众生界,亦如自性;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碍解脱,究竟寂静。诸佛、世尊以善方便身变佛刹遍满一切,现众生前,诸如来身经无数俱胝劫而不可得。 时喜王菩萨摩诃萨如是观佛功德已,默然而住。 尔时,有一尊者名曰护国,于舍卫大城安居三月。过是夏已,着衣持钵,与诸苾刍及初出家者、初发心者出舍卫国,诣王舍城鹫峯山中。到彼山已,即时护国尊者往诣佛所,头面礼足,右绕三匝,住立一面,合掌恭敬而说此颂赞叹佛曰: 「稽首最上佛光明、  稽首如空无碍意、 稽首能断诸结缚、  稽首永超三有海。 我佛无边真色相,  普遍俱胝刹土中, 菩萨闻已欢喜来,  恭敬供养佛功德。 作此最上供养已,  听牟尼法离诸尘, 各生欢喜还本土,  称赞世尊所说法。 广历俱胝无数劫,  利乐一切诸有情, 如是身心不疲倦,  为求无上佛菩提。 恒行布施、持戒行、  忍辱、精进、禅定门、 智慧方便到涅盘,  是故我礼大觉尊。 成就六通、四神足、  诸根、十力解脱门, 以此行及诸众生,  我今礼佛无等智。 能知一切世间心,  所行、所作、所成业, 所有身、口及言说,  无上世尊悉观见。 贪、痴过失不能断,  众生因彼堕三有, 因佛得成善逝业,  能知世间诸善恶。 所有过去诸佛事,  及彼现在天人师, 乃至未来功德海,  一切诸法悉能知; 清净刹土众围绕,  菩萨、缘觉与声闻, 乃至诸佛寿较量,  我佛一切悉能知; 所有一切生灭法,  所有供养作佛事, 所有受持法藏法,  我佛一切悉能知。 佛有十力无碍智,  现在常住于三世, 如是一切方便法,  我礼世尊智慧海; 大觉世尊无等等,  相好庄严大吉祥, 如夜众星现空中,  我礼牟尼最上尊。 色相端严无与等,  光照诸天及世间, 帝释、梵王、究竟天,  对彼佛前俱不现。 无垢不动如金山,  右旋螺髻绀滋润; 佛顶高显如金山,  光明远照生诸福; 光遍俱胝那由他,  显现眉间白毫相; 目若青莲恒适悦,  观照世间运慈心。 清净满月虚空中,  佛面圆明亦如是, 一切见者无厌足,  我礼如来圆满相; 行如鹅王及鹿王,  亦如牛王行步稳, 振动大地无暂止,  我礼如来坚固力; 手指纤长网缦相,  指甲清净如赤铜, 平立垂手过于膝,  我礼金色大觉尊。 佛行大地现好相,  具足显现千辐轮, 足放光明照群生,  蒙光悉得生天界。 大圣法王施七财,  能为施主心平等, 调御世间依法行,  我礼法王无上觉。 慈悲法念心为劒,  持戒方便智慧弓, 能断烦恼诸群贼,  生灭轮回无有增。 自利果满复利他,  令彼众生亦解脱, 究竟安乐出尘劳,  得入善逝寂静宗。 无生、无灭、无诸苦,  亦无生、老、爱别离, 如是无为最上乘,  佛为众生慈愍说。 我赞最上大牟尼,  摄尽一切诸佛法, 如是所有诸功德,  愿诸众生证菩提。」 尔时,尊者护国颂赞佛已,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恭敬顶礼,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等觉!我有所问,唯愿世尊慈悲听许。」 尔时,世尊告尊者护国言:「如汝所问,我为汝说,满所求愿,令生欢喜。」 时尊者护国闻佛语已,身心适悦而发声言:「世尊!有何等法为菩萨行法具足,能得一切最上功德、无碍大智、决定辩才,明了性相,入一切智教化众生,断彼无明妄想烦恼,决定真实,入一切智、发真实语,令彼有情依言所作、离诸愚暗、念佛方便,乐闻一切甚深梵义,受持诸法,速得证于无上正智?」 尔时,尊者护国即于佛前而说颂曰: 「菩萨所行决定行,  彼行必有真实法, 真法从佛智海生,  最上如来为我说。 佛身光明黄金相,  最上无边大福聚, 救度六趣诸众生,  为说菩萨无垢行。 何得无尽大觉智,  总持甘露生菩提? 何得清净智慧海?  彼慧能断众生疑。 俱胝多劫轮回苦,  众生迷没意无疲, 覩此愚迷苦恼侵,  为彼云何修十善? 刹土清净众会满,  实刹无边寿命长, 为众恒宣微妙言,  愿说菩提无垢行。 降伏邪魔生正见,  枯彼爱河证解脱, 清净法眼照愚盲,  令诸有情行上行。 端严富贵大辩才,  言辞柔软闻欢喜, 譬如甘露润世间,  愿说甚深微妙法; 梵音深妙断诸恶,  其声和雅如频伽, 求法之众佛所集,  愿说甘露济群生。 众有菩提最上根、  及彼声闻、缘觉性, 愿佛随根方便说,  师资遇会正是时。 我今乐闻最上乘,  唯佛知我菩提性, 于此小乘不乐求,  愿说如来第一法。」 尔时,尊者护国说此颂已,佛言:「善哉,善哉!尊者能问如来最上之义,利益多人令得安乐,摄受未来诸菩萨摩诃萨。汝今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说。」 时尊者护国白言:「善哉,世尊!我今乐听,唯愿说之。」 尔时,世尊告尊者护国言:「有四种法,具足清净是名菩萨摩诃萨。 「何等四法?一、内,二、外,三、心,四、意。如是四法称理真实,见诸众生其心平等——犹若虚空,无所分别——依言所行,是名菩萨摩诃萨四种之法获得清净。」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心、意、内、外常清净,  不退菩提正道心, 所作之善无唐捐,  能得菩萨无边智。 观彼众生苦无我,  生、老、病、死悉来侵, 如是三有大海中,  广运法船救群品。 见诸众生心平等,  观彼世间如一子, 愿令一切俱解脱,  悉向菩提心不退。 常谈空义依空行,  亦无人、我,无众生, 譬如梦幻等无实,  令彼愚迷生智慧。 如所宣说大觉智,  依智而行所作事, 调伏过失心寂静,  求证菩提为佛子。」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告尊者护国言:「复有四种法于诸菩萨令心安慰。何等四法?一者、于总持法门志求修学;二者、常近善友,威仪无缺;三者、求证甚深无生法忍;四者、精进修行持戒清净。如是四法令彼菩萨安慰其心,进修不退。」 复说颂曰: 「若人爱敬总持法,  名闻远响众所归, 能持无上妙法门,  一切如来同所说。 智慧增明无忘失,  如是速得无碍智, 通达一切最上法,  成就无为解脱门。 皆因善友证菩提,  出生七觉能修断, 增长八正作佛事,  远离恶友如怖火。 闻甚深法证无生,  能了诸法毕竟空, 无我、无人、无众生,  如是永离一切见。 律仪出生诸善本,  坚持守护离破犯, 彼行能成寂静心,  佛为众生亲演说。」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告尊者护国言:「复有四种法,于诸菩萨在轮回中令心爱乐。何等四法?一者、令诸菩萨爱乐见佛,二者、令诸菩萨爱乐说法,三者、令诸菩萨爱乐能舍一切所有,四者、令诸菩萨爱乐忍印无相深法。如是四法,于诸菩萨在轮回中深生爱乐。」 复说颂曰: 「菩萨得见二足尊,  一切生中行正行, 能善调伏诸世间,  光明普照除愚暗。 如是供养人中尊,  深生爱乐常尊重, 救度一切诸众生,  令入菩提无上道。 若闻诸佛所说法,  身心寂静生爱乐, 如是坚固心无退,  依行速证佛菩提。 能舍一切心无悋,  见来求者生欢喜, 国城、妻子及身命,  给施众生作佛因。 若闻无相甚深法,  性离分别本来空, 无我、无人、无众生,  如是于斯生爱乐。」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告尊者护国言:「复有四种法,于诸菩萨不得爱乐。何等四法?一者、于其在家不得爱乐,二者、既出家已不得爱乐利养,三者、不得爱乐上族中生,四者、不得爱乐小乘之人。如是四法,于诸菩萨不得爱乐。」 复说颂曰: 「在家无边大过失,  舍离令心无所着。 常乐山野寂诸根,  勇猛勤修大智德, 独行清净如利劒,  能断愚痴诸垢染。 于彼种种大利养,  常乐远离无爱着, 弃舍高贵上种族,  观如幻化、阳焰等。 普为群生行布施、  持戒、忍辱等诸行, 不惜身命及眷属,  志求正觉到彼岸。 于小乘法无所着、  于最上乘恒坚固, 乃至割截于身体,  其心不坏如金刚。」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告尊者护国言:「复有四种法,于诸菩萨而有损减。何等四法?一者、破犯戒律;二者、不住山野而趣寂静;三者、不依四乘之教,邪妄推求;四者、虽乐多闻,全无所得。如是四法,于诸菩萨而有损减。」 复说颂曰: 「戒相清净如摩尼,  能引众生到彼岸, 菩萨于斯破律仪,  迷没不成无上觉。 住持山野寂静处,  我、人分别自然除, 男、女、眷属及己身,  观如草木无情爱。 四乘教理无虚诳,  一心清净奉教行, 必得具足众功德,  成就佛智大丈夫。 观彼轮回诸有情,  常处生、死、忧、悲苦, 恒运最上妙法船,  度彼有情出苦海。 若无救度彼众生,  迷没沈沦无有尽, 是故小乘非究竟,  为生令发菩提心。」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告尊者护国言:「复有四种法,于诸菩萨明了修习。何等四法?一者、发生诸佛平等之心而求善逝;二者、承事法师,尊重供养,于卧具等而不爱着;三者、不贪利养,亦无所求;四者、于甚深法忍具足成就。如是四法明了修习。」 复说颂曰: 「彼有善逝大丈夫,  天上人间无有等, 平等导引诸群生,  如是修习行十善。 尊重承事于法师,  依师教授而修学, 作大供养求佛智,  无边诸佛亦此生。 常住深山无所畏,  于斯利养不生贪, 善能成就无碍智,  通达深法离诸尘。 闻佛功德深欢喜,  如是行法坚固修, 证彼寂静无生忍,  广度众生无量苦。」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告尊者护国言:「复有四种法,于诸菩萨行法清净。何等四法?一者、身心决定,志求菩提,行法清净;二者、离诸虚妄,乐住深山,行法清净;三者、一切能舍,不求果报,行法清净;四者、常随法师昼夜求法,行法清净。如是四法,于诸菩萨行法清净。」 复说颂曰: 「贪、瞋、痴垢心皆尽,  懈怠、虚妄亦复无, 一切过失令不生,  决定求证菩提道。 厌离本舍忧根断,  舍彼俗尘求出家, 诸恶朋友不相逢,  行住深山趣解脱。 于彼山中修净行,  能成如来无碍智, 于身命、财无所着,  自在无畏如师子。 见彼有情生欢喜,  譬如飞鸟聚还离, 观彼世间非久居,  如是求大菩提道。 身心清净如虚空,  所舍一切无惊怖, 于彼利养无爱着,  如鹿心惊不住地。 世间恒处大嶮难,  难发身心求解脱, 覩此虚妄无真实,  是故我行寂静行。 恒以软语诱群生,  怨、亲平等无分别, 无着、无住亦如风,  是求菩萨最上行。 无相解脱、空、无愿,  了彼有为如幻化, 常行清净广大心,  饮甘露味常欢喜。 志求道法依师学,  彼人五蕴恒清净, 众苦逼迫无疲劳,  如是证入总持门。 解此所修菩萨行,  成就所求令彼喜, 若人不求于菩提,  彼即少智百生失。」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告尊者护国言:「复有四种法,于诸菩萨而为难法。何等四法?一者、心不尊重,多行轻慢;二者、心无孝行,懈怠背逆;三者、心贪利养,少于知足;四者、心乐虚妄,邪求财利。如是四法为菩萨难法。」 复说颂曰: 「佛法本师及父母,  全无信重多轻慢; 不行孝敬心懈怠,  常以愚痴行散乱; 一向贪心于利养;  复行虚妄为邪利; 自赞德业诬他人:  『我能持戒及修行。』 互相鬪诤无慈愍,  覆藏己过见他非, 复行农业及经营,  如是沙门无功德。 末法之时人散乱,  鬪诤、相杀、心嫉妬, 沙门隐灭如来法,  诸善苾刍皆远离, 菩提妙道永不逢,  五趣轮回无有穷。」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告尊者护国言:「复有四种法,于诸菩萨宜应远离。何等四法?一者、懈怠,二者、不信,三者、嫉妬,四者、憎见他人。如是四法宜应远离。」 复说颂曰: 「无信、懈怠心愚迷,  心怀嫉妬常瞋恚, 见有沙门持忍辱,  却行驱摈出伽蓝。 于彼世间贵贱人,  都无分别善恶事, 一向只行于是非,  如是过失从瞋得。 远离佛法诸功德,  堕入恶趣大火坑, 如是所行恶趣行,  不依教法获斯苦, 是故常行菩提道,  无令沦没恶趣生。 利益有情大金仙,  多劫俱胝方出世, 今时暂得遇牟尼,  速舍诸过求解脱。」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告尊者护国言:「有四种法,于诸菩萨不应行。何等四法?一者、恶友补特伽罗不应行,二者、有见补特伽罗不应行,三者、舍一切善法补特伽罗不应行,四者、乐着财利补特伽罗不应行。如是四种补特伽罗不应行。」 复说颂曰: 「若人远离诸恶友,  常得善友来亲近, 如夜圆月现当空,  除暗明显菩提道。 凡有所见常不断,  于己身命偏养育, 如是毒气能远离,  彼人成佛大智慧。 若舍最上微妙法,  不乐寂静甘露味, 如是名为不净器,  远离求证大菩提。 贪求财利、衣钵等,  复与在家同营事, 如是远离此火坑,  而能成就最上道。 常乐降伏诸魔怨,  恒转法轮度群品, 如是广作大利益,  常逢善友得菩提。 亲踈毁赞常平等,  利养、嫉妬亦复然, 如是无上诸佛智,  彼人不久悉成就。」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告尊者护国言:「复有四种法,于诸菩萨为苦报法。何等四法?一者、轻慢教法,二者、执着我、人,三者、心无信解,四者、于不净境具足印持。如是四法为菩萨苦报法。」 复说颂曰: 「若有受持微妙法,  堪受世间诸供养, 于彼轻慢无大智,  当受无边众恶苦; 于佛本师及父母,  常怀人、我不恭敬, 如是大福心不求,  当得不净无知处; 三宝最上良福田,  而无信解行归敬, 纯以虚诳昧世间,  如是当获罪恶苦; 女人即是恶趣门,  流浪生死无穷尽, 无智愚痴作彼业,  永沈地狱及畜趣。 若人尊重向诸佛,  能灭众苦得无畏, 复闭一切恶趣门,  开引众生得佛道。」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