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阴经卷下
后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神足品第六
尔时,妙觉如来即以神足化此三千大千刹土,上至非想非非想天、下至无救地狱,皆悉金色,皆如妙觉如来而无有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圆光七尺——皆坐宝莲华高座上坐,演出梵音,声闻三千大千刹土。
一一诸佛说八万四千杂行,其覩光明者,淫、怒、痴病皆自消灭,异口同音而说颂曰:
「经法本无体, 灭已今复兴,
断除有漏法, 独步于三界。
生死无数劫, 遭遇良福田,
金色普遍照, 蒙光得解脱。
神力不可尽, 观了本无形;
大慈大悲心, 拔济无明等;
五阴苦本源, 流浪得济渡;
四使生死河, 法船渡彼岸;
善权无碍道, 入彼无为境。
吾昔发誓愿, 要度未度者,
修身清净行、 口言无虚妄、
心念济八难, 诸恶何由生?」
尔时,有菩萨即从坐起,偏露右臂,右膝着地,长跪合掌叉手,前白佛言:「快哉,世尊!神足无量不可思议。今欲所问,若见听者乃敢陈启。」
妙觉如来告彼菩萨:「善哉,善哉!族姓子!恣尔所问,吾当一一分别说之。」
时彼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神足不可究畅,令此三千大千世界烔然金色。是何三昧有此神变?」
佛告菩萨:「此神变者,是三昧王三昧,唯有诸佛乃能变现,非声闻、辟支佛所能。修行此三昧王三昧,将从八万四千——或有三昧名虚空藏、或有三昧名升法堂、或有三昧名月光清净、或有三昧名破有入无、或有三昧名一意不乱、或有三昧名除去尘雾、或有三昧名拔三毒根本、或有三昧名灭过去当来今现在病、或有三昧名开甘露法门。」
尔时,世尊欲解斯义,宣说颂曰:
「道力清净行, 身、口、意不犯,
誓愿阿僧只, 没溺生死者。
金刚难败坏, 非二乘所及,
观身苦根本, 思惟四果证。
积行不退转, 闲静坐道场,
一切入定意, 二、三、至七劫。
地燋过劫烧, 其心亦不动,
坏破魔部界, 悉成无上道。
三昧定意力, 福报不可量,
令三聚众生, 得成无上道。
观察众生心, 难度、易度者,
不令在没溺, 流滞生死海。
我本无此色, 紫磨金光体,
历劫勤苦行, 修定成此形。」
尔时,妙觉如来说此颂时,诸佛、世尊同时举手赞妙觉如来,以偈颂曰:
「丈夫二足尊, 世雄不可量,
拔离三界苦, 淡然为一色。
今闻如来说, 定、意、神足、道,
其闻法性相, 相相不可量。
八种清净音、 十六特胜法、
三十二行业, 利益一切人。
天人尊无比, 光明照众生,
久在饥渴道, 饮以八解脱。
无欲清净池, 化以七觉花,
不着五阴本, 犹如青莲华,
香熏远普闻; 如来五分身,
无处不流布。 吾昔求佛道,
誓愿同一时, 今日得果证,
不违昔所愿。 一相、无相道,
分别微妙慧, 晓了善权道。」
当时世尊说此颂时,有百亿希望中阴众生求佛身色紫磨金形——如我今日神变无量——要当来世皆当成佛,悉同一号,号妙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中阴经破爱网品第七
尔时,妙觉如来将欲破爱结使、欲使四众自见证验,即入不动三昧,欲令彼众知欲爱、色爱、无色爱。
尔时,世尊重自思惟:「此欲界众生亦爱、非爱,亦有漏、无漏,亦有为、无为,亦可记、不可记;色界众生非有、非无,非想、非不想识可见法,三界欲最重,染着不可离;中阴众生等,要须圣教。
「五识众生有前、有后,非想非非想识众生有取涅盘、无取涅盘者。云何中阴众生遇圣得证?
「彼有一病计无我、命恒计无常,前生非后生、后生非前生。此圣人语,非本发心意,要须圣人,如声闻法。
「五色识者根本未成,见佛、识佛一一所着,多受福地,堕者非一,不计吾我身,是法、非法行,三界为网所覆,欲出难得脱。犹如掷线丸,绪在犹复还;三界众生等,舍此复还此。」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三界为火宅, 火炎极炽盛,
爱心所染着, 将入三恶道。
前生非后生, 爱有轻重法,
五色识法者, 今世后易度。
生死八难道, 与泥洹对门,
无彼、无此法, 最胜无等侣。
神足接众生, 见者无不度,
当来过去人、 干闼、阿须伦、
天、龙、鬼神等, 无不得济度。
善哉!三界尊! 善说微妙法,
令受苦众生, 得至无为岸,
去身、口、意病, 寂然无移动。
如饥者得食、 如渴者得饮,
止观除爱结, 三脱甘露门。
我发无上道, 除爱无渴想,
于火炎拔济, 得成于世雄。
过去无数佛、 当来、现在等,
如我今日化, 不计彼我想。
正法除邪法, 尘垢永已除,
无碍总持法, 思惟分别观。
于亿百千劫, 游戏诸三昧,
四空定意法, 往来不疲极。
诸佛所游处, 多益无减损,
举足下足顷, 所度不可量。
当我下足处, 有几众生等,
随类而得度。 遍满三界中,
随心得三道, 如是无穷已,
八解无碍法、 离舍寿命根、
不计三界想、 害彼五逆结。
汝生知汝生、 汝灭知汝灭、
汝上知汝上、 汝下知汝下,
中间无脱处, 过者何处去?
当知佛力大, 遍入总持法,
由本誓愿故, 未度者令度。
四等慈悲舍, 遍满诸十方,
佛指出甘露, 如慈母爱子。
又母非父慈、 又父非母慈,
三界四颠倒, 难化如金刚。
如物初入炉, 尘恶先燋灭;
真者不移动, 如淤生莲华。
佛道实真正, 无畏、无所着,
不有想念累, 心亦无往来。」
尔时,座上有一菩萨名曰炎光,即从坐起,偏露右臂,右膝着地,长跪合掌叉手,前白佛言:「如今世尊说真实之法——或言有法、或言无法,或言有为、或言无为,或言有记、或言无记——今众生受化者,以何法化而得度脱?」
尔时,世尊以颂报曰:
「诸法正有一, 无二亦无三,
爱识非爱识, 永离于胞胎,
破一缚着爱, 使众生爱尽。
如来神德力, 自识宿命本,
或在王天宫、 转轮王治处、
或在贫贱处、 下至无救狱,
一一分别了, 众生垢着心。」
尔时,世尊说此颂时,六十八亿那由他中阴众生即从坐起,偏露右臂,右膝着地,长跪合掌叉手,前白佛言:「咄嗟!此苦乃是大苦,于众苦中此爱最苦。唯愿世尊听为出家。」尔时,世尊默然听之。
尔时,中阴众生闻佛说法即得阿罗汉果。
中阴经三世平等品第八
尔时,座上有菩萨名不厌患劫,即从坐起,偏露右臂,右膝着地,合掌叉手,前白佛言:「善哉!最胜如来神力,极微妙不可思议如来神德,广长舌不犯众生过。今此三聚众生——过去、当来、今现在——为过去耶?为未来、现在耶?」
尔时,世尊告不厌患劫菩萨曰:「善哉,善哉!汝之所问于三聚众生多所饶益、多所润、及断无明本、身业得清净,非一佛所说。」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人本在胎时, 自识本宿命,
舍彼今就此, 三世炳然定。
前识非今识、 前身非今身,
但为愚惑迷, 不知趣道门。
念此在四使, 发起若干想,
咄嗟!老、病、死, 坠堕在三世。」
尔时,世尊欲解斯义即说颂曰:
「本我无此色, 受、想、识亦然。
我虚彼亦无, 岂有识、想、受?
无色名色法, 众生乱想法,
九品有差别, 分别三世道。
上上最妙道, 非去、非未来;
上中最微细; 上下无觉观。
中上断三结、 中中灭三垢、
中下豁然悟, 此名为佛子。
下上虽为重, 如彼水上泡,
一生而一灭。 下中众生类,
苦本最为深, 非我谁能知?
下下众生类, 经历于劫数,
吾亦就彼化, 不见漏失者。
人心有若干, 座上心不悟,
或愿当来佛、 或愿现在者,
此等众生类, 难可济度者。
人本无形生, 还入虚空中,
生死相牵连, 何者名泥洹?
若言有众生, 身、口、意行净,
寂然入灭度, 无有老、病患。
弘誓发一心, 亦不自为己,
虚空不可获, 何者名虚实?
如来梵天音, 分别实相法,
解了空无慧, 三界独步尊。
有觉空意法, 观身不恋着;
无觉在三禅, 进取不退道。
自我成佛来, 以此为本业,
成佛亦由此、 泥洹亦复然。
所以积功勤, 未获于实相,
闻四不离四, 此是诸佛印。」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无量无限那由他众生,及中阴、五色识、非想非非想众生,欲得去离,不乐三世。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过去非今有、 现在亦复然,
当来弥勒身, 教化无差别。
我今说少少, 如人爪上尘,
欲说世界尽, 谁能究尽者?
今虽处中阴, 移坐无想天,
地狱对门人, 闻法乃得悟。」
尔时,世尊即以神力接中阴众生至非想非非想识天。尔时,世尊复以神力到彼,至非想非非想识界,施设庄严七宝高座皆有化佛,一一化佛皆有四众,一一众者威仪法则悉皆成就,此众生中或有诵经、说义、贤圣默然,或有入定、出定。
尔时,妙觉如来复以神足十力接彼非想非非想识众生——如中阴形,无有差别。
尔时,世尊如诸佛常法威仪法则,令无量化佛合为一佛,或以一身变为无量、或在树下演说法教、或入初禅定意不乱、或在高岩闲静寂处、或坐处空作十八变——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履地若空无有罣碍——或取灭度亦无灭度、或现无常身体膖胀烂臭如白鸽色、或现手足各在异处。
尔时,非想非非想识众生见此变易心怀恐怖:「我本生心谓呼『定』是泥洹,无病、无老、无诸痛苦;今观此法有生、有老、有病、死痛。今遇如来降神在此,若不顺者,无择地狱即我舍宅。吾本宿世同要之人。」先生彼识阿难陀、迦兰陀见佛礼拜:「善哉,世尊!尊中无比。降神此界,如遇优昙钵华;若佛不降神此者,我等永处边地,杀害无量迦兰陀身。」
复自宣白:「今遭大圣,如日消雪;若不遭圣,彼当堕坠作飞狸身,飞走尽害,无有脱者。以此本誓,愿得脱苦际,虚空无量界,神德三界尊,辟支、声闻等,眼之所能见。」
尔时,迦兰陀作是念:「我等同生,生此识界罪福未分,或堕邪见、受飞狸身。我本造身,不独三界——中阴、五色及无色形。」
已生此念,非想识众皆生苦心:「我等诸人虽生此处,非得泥洹、非安隐处。今遇如来说真实法,断拔千万门,不去亦不来。贪欲本生我,我今还灭汝。为过所覆非,今世、后世,生有老病、苦,如影重有影、如月、树叶影现于水,野干饮之终竟无获。我今三世尊有实、无实,法化不变易,生者非有生。善哉!世微法,难度而度。世间愚痴人,计我为身实,当其舍寿时,钩鏁骨相连,分别彼身中。何者命与寿?生死缠裹苦,舍彼复受此。处胎冷热苦,出有生灭忧,母虽乐育我,不生谁有患?落漠如水泡,识神染其形,轮转五趣中,所往无脱处,生死五道海,无往而不经。心为杀身本,汝灭我何患?虚空无本末,谁知常无常?」
彼无想之识见阿兰、迦兰陀,一为边地王、一为着翅虫。「三界最为苦,本处非泥洹,如游旷野,指东谓为西。今遭大圣,于一切众苦都得解脱。」
尔时,非想非无想识众生即于佛前寻声而说颂曰:
「吾本事五火, 烧炙身体烂,
卧在荆棘上, 身被髑髅衣,
翘足向日月, 无神不奉事。
今生非非想, 得见如来身,
自耻本所行, 在此无脱处。
特知正法化, 如来自降神,
得脱无择门, 永在安隐处。
五欲生死垢, 缠缚四流中,
心惑着三有, 烧以智慧火。
四趣五道人, 不见生本末,
着识吾我者, 如我今无异。」
尔时,妙觉如来复以颂报曰:
「卿等本谓真, 八万四千劫,
无常生死本, 彼死还生此。
汝等众生类, 未曾老、病、死,
守一求泥洹, 此非真实法。
垢尽识不灭, 还在三恶中,
非我汝不悟, 谁能脱此难?
吾从无量劫, 誓度生、老、死,
非我前身造、 亦非后身受。
本得金刚定, 今乃教化汝:
地不可作空、 空不可作地、
水不可作火、 火不可作水。
一切愚惑人, 万物皆我有,
愚痴无明法, 谓为正真道。
如彼疲倦人, 懈息须臾间,
虽居八万四, 视之如一日。
为五苦众生, 何处不有我?
分别身法相、 分别空无法,
生者不见生、 死亦不见死。
问生根本道, 由行之所造;
三恶之重者, 痴病是其源。
名色、六入法, 此是世之常,
触入更色法, 爱入更乐乐。
一切众生惑, 不识十二缘,
如蛾投火光。 妙觉如来说:
由汝垢重故, 则我心垢重。
如我成佛身, 经历不度界,
破坏心垢重, 识别想非想。
结使之根源, 无常谓为常、
以苦言是乐、 计空以为有、
无我以为我。 此想非想类,
习颠倒来久, 如蛾贪火光,
不避灭身难。 迷惑堕六趣、
生此非想天, 譬如斫伐树,
根在由复生。 迷惑四颠倒,
无明之所裹, 今开甘露门,
圣谛真如有, 拔苦之根本,
永尽无有余。 四使长流海,
生生生不断, 我今破三界,
将到至彼岸, 安隐无畏处。」
尔时,世尊说此颂时,非想非非想识众生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于无余泥洹而不般泥洹。
或有应生天者与说十善法,应生人中为说五戒,或趣三恶道者与说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如此等类,三百三十六亿那由他厌患劫寿,闻清净法即成道果。
尔时,世尊复以神足、十力、无畏接彼非想非非想识众生,将至五色识界众生,修治道树,庄严刹土,放大光明,一一光明皆有化佛,一一化佛皆坐七宝高座,三十二大人之相,说六度无极。
彼五色众生见如来变化,心垢缚着坦然除尽,不复愿乐染着生死。
尔时,世尊以清净梵音而说颂曰:
「苦本生死怨, 除之以善权,
四等大慈心, 超越无量界。
今此利根人, 一闻不再受,
覩佛色形相, 普入寂灭度。
乃知贤圣道, 无量难思议,
灭垢不复生, 尽同圣贤道。」
当其世尊说此颂时,无限无量五色识众生尽同一号,于当来世号普广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中阴经无生灭品第九
尔时,妙觉如来将欲移到诸佛刹土,告三聚众生发心趣向求泥洹道:「今我现在与汝说法,若有所疑即来问我。泥洹有生、有灭不耶?」
尔时,三聚众生闻如来语,前白佛言:「从欲界上至非想非非想,发意趣大乘不思议法,未曾闻有有为、无为法,何者有余?何者无余?何者是上人法?何者非上人法?」
尔时,世尊与三聚众生分别句义、字义及无相义:「如来神力有三十二法。何者为三十二?亿本宿命中根本所生,知本所从一一所生,彼死生此、此死生彼。以眼识通观察,如掌中观珠;以耳通蝇行、蚁步及微细声皆悉闻之。本有三界,今无三界。汝等受道证,发心各各异,中间等变易。何者是三界?何者非三界?」
尔时,世尊说此语时,三聚众生重生狐疑。
尔时,世尊知彼众生心之所念,欲得与说无相法观,以颂说曰:
「何者名为头? 何者名为足?
何者名为华? 何者名为果?
人命在于头, 灭如灰土尘;
百草树木根, 拔去不复生。
观此众相法, 无头亦无足,
有余、无余法, 等此而可知。
若言有泥洹, 我身命现在;
若言无泥洹, 何处有三聚?
佛以神力故, 令汝知有无。
我观三界苦, 此亦有、亦无,
前念非后念、 前形非后形。
吾从无数劫, 举足及中间,
其中起大悲, 非二乘所及。
当我起大悲, 三涂受苦者,
如慈母乳子, 无不饱满者。
吾本一把施, 今得随所愿,
七宝众琦珍, 随念即时得。
何况四等具? 六度济众生,
此者谁能别? 唯佛佛知之,
今当与汝说, 分别有余、无。
欲得观我界, 吾以神足从,
到彼逮作佛, 名曰释迦文。
七十二恒沙, 西南土庄严,
尽以一道化, 无辟支、声闻。
其土甚快乐, 所念即在前,
不似此土界, 为淫、怒、痴缚。
一音遍四方, 闻者寻得度。
彼土七宝树, 风吹树叶时,
叶叶共相向, 皆说度无极。
我彼刹土中, 住寿阿僧只,
现取灭度时, 遗法十二劫。
欲知劫长短, 贤劫为一日,
计此日月数, 以成十二劫。
汝等三聚人, 知我功德不?
适彼东方土, 八十亿由他,
其土名不终, 佛号名灭界。
我现弟子学, 剃除被袈裟,
长跪受圣法, 彼佛知我心。
彼等众生类, 见我着法服,
不乐于世欲, 同心乐出家。
威仪、礼节具, 不失禁戒法,
当我屈伸时, 见者衣毛竪。
此皆本宿命, 同共誓愿者,
离欲无所着, 无有生灭相。
尽修于梵行, 以我佛神力,
于死得脱死, 念此无记等。
不解生以灭, 轮转于五道,
四圣甘露法, 充饱一切人。」
当其世尊说此颂时,见此初学弟子剃除须发受圣教;百七十亿众生愿乐欲得思惟法观,不乐在家,出为沙门。
佛告三聚众生:「我今东北方无限无量恒河沙数,彼有刹土名曰清明,佛名明月。彼土人民无淫、怒、痴,亦无憍慢、我慢、不如慢。彼土众生恒乐安静,独坐无为,系念在前,初无乱想,雷、电、霹雳,心无倾动。」
尔时,妙觉如来适彼刹土遇地而坐,彼众生见坐禅者悉共效之。
佛以神力、以无想法观,回众生心如手转物,令彼众生知有常、无常,知生、老、病、死苦,或有众生令知有念、或有众生令知有持、或有众生令知有安、或有众生令知自守。
佛将欲现四禅功德,即于三聚众生前,从初禅出入二禅、三禅、四禅,从四禅起入三禅、二禅、初禅,从初禅至三禅、从第四至第二禅,此名师子奋迅三昧。
尔时,世尊现此神足三昧定意度无限无量那由他众生,皆共同发无上正真道,有愿乐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法眼净得辟支佛道。
当于尔时,妙觉如来忽然不现。
中阴经空无形教化品第十
尔时,妙觉如来舍中阴形入虚空藏三昧,以佛吼而吼出八种音声。何谓为八?非男声、非女声、非长声、非短声、非豪贵声、非卑贱声、非苦声、非甘露声。
尔时,世尊隐形不现,演出八万四千诸度无极。何谓八万四千度无极?想非想有爱入结使患本,如月云覆,一切众生为欲所牵,有四百病,一生而一灭。人犯五逆,欲离泥犁去,见八地狱,衣毛皆竪。
南、西方、北、东亦尔,以闻响众生故,演此诸法。
当于尔时,三聚众生闻虚空语声,无色、无形,于其中间演出诸法:「善哉!诸佛教无色、形,难可思议。」
尔时,三聚众生异形同音以颂仰问虚空曰:
「如来本在此, 三十二相具,
慈悲愍一切, 所润难可量。
为我说微妙, 八等圣道支,
隐形闻圣音, 万物皆无常。
如来黄金色, 本有今不见,
但闻音响声, 佛无我岂有?
计我生死本, 流转而不住,
但为色所惑, 福灭而罪生。
如来大圣尊, 示人行诸法,
忽然离形相, 音响来教化。
以本宿缘故, 形逝音接我。
老、病生忧、悲, 四蛇唼我身:
地种骨肉是、 水种润泽是、
火种枯燥是、 风种散法是。
无着三乘法, 离有故在有;
心垢久已离, 四种故存在。
如来大圣尊, 无彼此四大。
正言有四种, 亦复无四种;
正言无四种, 亦复有四种。
此是不定法, 谁能究竟者?」
尔时,如来答彼音声,即说颂曰:
「佛子!知空不? 一切法无常。
人生非本生, 岂有本生缘?
我音及汝音, 可得、不可得?
吾从无数劫, 不为一众生。
一念一息顷, 度少不以愁;
所度阿僧只, 亦不以喜悦。
我本为一人, 闲静不度人,
后缘而对人, 不失本誓愿。
处此阎浮提, 四姓刹利胜,
除彼婆罗门, 余姓最不如。
以本法界观, 生、老、病、死苦,
我无彼亦空, 何者有生、死?
生者言有本, 生者从何至?
设知生死本, 泥洹在我前;
解知泥洹法, 无佛亦无我。
法从何处生? 去至何处灭?
佛以真实法, 现以有无相,
此生此灭处, 愚惑得见正。
言有亦非有、 言无亦非无,
轮转生死海, 为五欲所缚。
无驱、无鞭策, 自坠生死渊,
尔乃知罪、福, 知悔、不悔者。」
尔时,世尊说此颂时,八十七亿那由他三聚众生解无形相法,发无上正真道意。
中阴经有色无色品第十一
尔时,座上有菩萨闻空中有如来声,仰观空中叹曰:「甚哉!但闻其声,不见其形。此色非本色,余阴亦复尔。此欲界众生难可免度,要须智剑剔除令无余。我本修梵行,非身、口、意造,非一、非二。欲我从汝生,由汝堕三涂,一念欲灭,众想亦无去、来、今。过去诸如来,教化群生类:说过去,不说今、未来;说未来,不说过去、现在;说现在,不说过去、未来;或言有三世、或言无三世。」
尔时,世尊欲重解斯义而说颂曰:
「生、老、病、死本, 诸如来尘垢,
要入中拔济, 何为地狱人?
不似妙觉尊, 在中阴教化,
于妙妙中最, 下劣所不及。
如人持钵乞, 随彼所施与,
持钵者思惟: 『是有、是无耶?』
未证自谓证, 邪见之根本;
正法言非法, 流转五道渊。
正法分别法, 不失于法性;
若不失法性, 此是诸佛教。
法性无三事, 亦无去、来、今。
若言是现在, 现在何者是?
若言是过去, 过去何者是?
若言是未来, 未来何者是?
人能解此法, 晓了三世尊。
解本无杂想, 顺一大乘行,
有缘众生善, 济此无不度。
犹如负债人, 偿毕欲欢喜,
内外悉通达, 周旋不怯弱。」
尔时,大势至、观世音菩萨承佛威神音响教化,即以神口而说颂曰:
「生、老、病、死本, 诸如来尘垢,
要入中拔济, 何处不往反?
我师无量寿, 永劫不灭尽,
本我所誓愿, 何为地狱人?
不似妙觉尊, 在中阴教化,
于妙妙中最, 下劣所不及。
愿我后成佛, 如妙觉无异。」
尔时,观世音说此颂时,三亿众生发无上正真道意。
中阴经欢喜品第十二
尔时,妙觉如来入寂灭三昧,将欲游行他方世界顾见所度。
不可计众生心怀踊跃,犹如比丘入四禅法,心意淡然,无饥无渴:「善哉!教化不失本愿。」心怀自庆而说颂曰:
「如来神足力, 离苦、不善、有,
处处分身化, 要度有缘者。
贤劫千佛等, 所度无有异,
亦在三聚中, 正法除非法。
甘露法门开, 掩闭三恶道、
称扬大智慧、 拔出愚痴根。
诸法自璎珞, 内外悉清净,
慈悲四等心, 无方不遍满。
摄持身、口、意, 超越生、老、死。」
尔时,世尊说此颂时,群方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三聚众生,承虚空中教,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欢喜奉行,作礼而去。
中阴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