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三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
赞佛音声辩才品第五之二
时不空见复告阿难:「诸佛世尊希有殊特,于阿僧只无量诸法决定究竟,到于彼岸,故名如来、应、正遍知。戒、定、慧、解脱、知见等众一切法相无取着行,建胜宝幢出一大音。若有众生乐闻施惠得解脱者,即生念言:『如来为我说施利益。』若有众生乐闻禁戒得解脱者,即生念言:『如来为我说戒饶益。』若有众生乐闻三昧得解脱者,即生念言:『如来为我说于三昧。』若有众生乐闻智慧得解脱者,即生念言:『如来今者为我说智。』若有众生乐闻解脱得济度者,即生念言:『如来今日为说解脱。』若有众生乐闻解脱知见之者,即生念言:『如来为我说于知见。』若有众生乐于生天得解脱者,即生念言:『如来为我说于生天。』若有众生乐闻无常得解脱者,即生念言:『如来为我说于无常。』若有众生乐闻说苦而得解脱,即生念言:『如来今者为我说苦。』若有众生乐闻无我得解脱者,即生念言:『如来今者为说无我。』若有众生乐闻寂灭得解脱者,即生念言:『如来为我说寂灭法。』若有众生乐闻不净得解脱者,即生念言:『如来为我说不净法。』若诸众生乐闻无上道得解脱者,即生念言:『如来今者为我赞叹诸佛功德、说大乘法。』无一众生闻如来说如此法已不解脱者。」
时不空见即说偈言:
「此闻调御师, 于众中演说,
戒、定、慧解脱、 解脱知见等,
如是一切法, 宣说皆作佛。
乐闻说施、戒, 而得解脱者,
各闻世间依, 叹施、戒功德;
乐闻说定、智, 解脱功德者,
即闻佛、世尊, 演不思议音;
乐生天解脱, 牟尼即为演;
乐闻智慧者, 天中天今说;
乐闻无常、苦、 无我、不净说、
寂灭等诸音, 而得解脱者,
即时便得闻, 不可思议声;
若有欲乐闻, 辟支佛功德,
善逝今便为, 说斯缘觉乘,
闻佛诸功德, 如此解脱乘。
世尊说法已, 众生求菩提,
如此一切音, 不可得思议。
佛所宣诸法, 利益于世间,
既蒙解种种, 清净之妙声,
即时悉皆发, 无上菩提心。」
时不空见复告阿难:「诸佛世尊殊特希有,成满一切无数善根,故名如来、应、正遍知。亲近供养无量诸佛,布施调伏、一心寂定,今得无上菩提之道,具足成就无数辩才。释迦如来得无量辩、最无上辩、无能答辩、无取着辩、胜解脱辩、无罣碍辩、成就性辩、成教化辩、施无热辩、有无问辩、豫知之辩、若有相辩、若无相辩、静默然辩、能除恚辩、种种章句及名字辩、甚深句字及宣示辩、宣示甚深调柔之辩、无量譬辩、无问答辩、具足定辩、具广大辩、具难思议辩、具开敷辩、具清净辩、具无毁辩、具足聪慧无毁损辩、具心无着辩、具心无吝辩、具足无失字句之辩、具无盗辩、具无妄辩、具足开发说法意辩、具足说法开发烦恼生净心辩、具足亲近说章句辩、具说过去辩、具说未来辩、具说现在辩、具说希有辩、具足无生胜妙智辩、具足一切大众憙辩。」
时不空见即说偈言:
「昔已曾至心, 供养无量佛,
是以人中尊, 今得无上道。
不思议善根, 阿僧只诸辩、
无碍开发辩, 佛得此众辩;
无上解脱辩、 成就教化辩、
广宣诸相辩、 有问无问辩;
种种说甚深, 随顺譬类辩,
清净难思音、 具足妙说辩,
淳净义成就、 决定众相辩,
不思及不退、 无卑无下辩。
善哉!明慧人, 无着无毁辩,
不失字章句、 无妄摄乐辩,
能断烦恼心、 不忘十力辩,
最上及亲近、 宣说三世辩,
若圣与不圣, 如此随顺辩,
无远、无生等、 近听、远闻辩,
说善逝功德、 音声清畅辩。
若人以一毛, 点取大海水,
可知其数量, 能令干竭尽;
无有知诸佛, 如来大胜辩。
或有量虚空, 能知其边际;
能秤须弥山, 亦可识斤两;
如来智辩力, 无能摧伏者,
虽复历劫数, 不测如斯辩。」
时不空见复告阿难:「长老当知,诸佛世尊大梵音声、师子音声、雄猛之声、龙王音声、弦声歌声、柔软好声、大小雷声、不思议声、无量妙声、无边胜声、满足音声、不退之声、迦陵频伽声、清净欢喜声、如来分别声、如来识了声、如来甚深声、如来无毁声、如来不却声、如来清彻声、无衰无损声、如来美妙声、如来最美声、如来无不美声。如来广具足一切功德声,是处说如来、应、正遍知以一音声令一世界其中众生皆悉乐闻,又以一音令二世界其中众生亦愿乐闻,如是一音乃至百千万亿那由他无边世界其中众生乐闻亦然。彼处众生闻如来声,如是解了、如是识知,皆言:『如来为我说法。』
「如是,阿难!诸佛如来不思议音利益之声。譬如日轮照阎浮提,有目众生皆蒙慧利。如是,如来、应、正遍知音声法轮清净微妙,济拔一切亦复如是。
「长老阿难!譬如初春十五日夜,月轮圆满,清明澄照,无诸霞翳。阎浮提人皆出游观,得恣欢娱,缘月盛故。如是,如来、应、正遍知音声法轮清净微妙,众生所以得利益者,缘遇如来法光明故。
「长老阿难!譬如众川、江河、溪壑,巨细诸水悉入大海,皆成一味,而此一味具足众味。亦有无量诸妙珍宝,人及非人虽贪此宝,大海深广难可得渡。如是,如来、应、正遍知清净音声法轮难解,令诸众生得法宝利、无量安乐亦复如是。
「长老阿难!譬如大地,开发种子、生长万物,利益众生无不丰溢,聚落、城邑、帝王京畿,一切境界皆依此地。如是,如来、应、正遍知音声法轮清净微妙,拯救一切无量众生,悉令欢乐亦复如是。
「长老阿难!譬如虚空,世间去来无所妨碍,而此虚空能安乐物。如是,如来、应、正遍知音声法轮清净微妙,饶益一切亦复如是。
「长老阿难!譬如三十三天上波利质多、拘毗罗树,花叶芬敷,诸天游观莫不欢适。如是,如来音声法轮清净敷演一切法声,甘露利乐亦复如是。」
时不空见即说偈言:
「世尊梵王音, 阎浮提第一,
师子雄猛声, 及以大龙声,
弦竹调软音, 十方不思议。
钟鼓雷吼声、 无边普震声、
佛土满足声、 未曾衰减声、
迦陵频伽声、 爱顺欢喜声、
圣喜无浊声、 教与无教声、
甚深无为声、 无讥毁谤声。
难见善分别, 句字之音声,
无诸衰损声、 美妙普遍声、
无有系缚声、 及无遗忘声。
一切功德声, 世间依所说,
能以一音声, 遍满一切界。
调伏群萌类, 欢喜悉乐闻,
皆云:『今如来, 独为我说法。』
如来以一音, 乃至恒河沙,
无量世界中, 众生皆乐闻。
譬如出晖明, 照耀一切物;
世尊如是音, 为众演说法。
初春十五日, 满月光澄净,
如此明月轮, 遍照阎浮提,
皆令得欢乐, 利益亦无边;
世依犹斯月, 覩者无不欣。
清净妙音声, 能为利一切,
阎浮提最上, 不可得思议。
如大海无边, 众宝之所出,
深广难可济, 饶益一切众;
大胜佛如是, 最上无过者。
有教、无教等, 音声甚难解,
清净无所毁, 能施一切乐。
于此三千刹, 安置一切众,
佛音声如是, 利物难思议。
虚空无罣碍, 能通诸飞行;
世尊音如是, 广润一切众。
如天香花、树, 敷荣善利益;
如来诸音声, 具足益世间。
我于一劫中, 说佛声功德,
虽复历百劫, 不测其始终;
诸佛亦如是, 不可思议音。
十方诸众生, 异口无边辩,
说佛声功德, 不能尽其际;
世间依如是, 不可思议音。
若有诸水、陆, 一切众生等,
假令悉得佛, 不测声涯底;
诸善逝如是, 不可思议音。
如此调御师, 音声无与匹,
若能随顺念, 终不堕恶趣。
若有诸菩萨, 闻佛具足音,
当得佛法王, 不思议音声。」
时四天王、释提桓因、焰摩天子、兜率天子、自在天子,及大自在并与其子名曰商主,大梵天王、净居诸天,复有大力威德诸天、欲色二界诸天子等,闻不空见菩萨所说佛声功德,叹未曾有,以天栴檀细末之香散不空见菩萨摩诃萨乃至十方供养已毕。时有六十亿百千那由他欲色诸天,闻此音声皆种无上菩提善根;五千比丘亦发无上菩提之心,被弘誓铠;七百千万诸比丘尼发无上心及弘誓愿;百千优婆塞从花座起,诣不空见大菩萨所;复有二亿百千那由他诸女人等,各脱身上珠宝、璎珞奉不空见菩萨摩诃萨,亦发无上菩提大愿。
菩萨念佛三昧经赞如来功德品第六
尔时,不空见菩萨摩诃萨告阿难言:「奇哉!希有。诸佛如来具足深知生死往来,忆识生处、亲戚、眷属,善知烦恼、诸恶过患。具足相好,具足行舍、大舍意念,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具足六通,到于彼岸。若慈大慈、若悲大悲、若喜大喜、若舍大舍,最胜无伦,到于彼岸。威仪、神通、一切诸法最胜无碍,到于彼岸。若处非处示导诸方,利益最胜,到于彼岸。及舍摩他、毗婆舍那最胜无比,到于彼岸。一切禅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最胜无上,亦到彼岸。无贪、无瞋、无痴,无慢、无惛、无过、无有慢慢,无惑、无恚,度脱五道、四毗舍罗(此或言施戒法,世间皆无悭义),众生善根、业报论议最胜无等,到于彼岸。一切众生戒聚不断、不漏、不浊,无杂、无言,慧明清净,勇猛殊胜。沙门、婆罗门、人、天、魔、梵、一切世间之大法主,无一众生能测如来戒定之分如毛发许,更无有人能超过者。长老当知,应如是观:我能究尽虚空边际,不能度量诸佛世尊戒、定、智慧、解脱、知见。所以者何?以无边故。如来戒、定、神通、诸法,非是浅识之所思议,深不可测,无能穷者。」
时不空见即说偈言:
「世尊生死尽, 住胎难思议,
法性以为母, 不可得为比。
具足善功德, 世间无能及,
身相三十二、 八十种妙好。
世间叵思议, 摄取诸善业,
妙哉!人中尊, 具足善超出。
若舍及大舍, 烦恼心解脱,
方便诸胜业, 满足无与等。
具足戒、定、智、 解脱、知见分,
诸佛法无边, 六通到彼岸。
如来具慈、悲、 喜、舍诸行处,
能解众生缚, 拔济种种苦。
诸佛深智聚, 不可得思议,
威仪无等比, 神通到彼岸。
无诸烦恼行, 善解于真谛,
若处及非处, 利益悉具足。
定、解脱如此, 不可得思议,
善解舍摩他、 毗婆舍那等。
已到世所无, 永离诸恶心,
善学定、解脱, 除灭愚痴患。
净戒不断绝, 不漏亦不浊,
善学戒无失, 勇健明哲人。
无有一众生, 而怀疑谤心,
沙门、婆罗门、 人、天及魔、梵,
心信不怀疑, 常善学清净。
我能知虚空, 四方广大相,
不能测勇猛, 无上清净戒;
能以一气吹, 海水令枯涸,
不能测如来, 清净法明戒;
能以一气吹, 须弥令碎尽,
大小转轮山, 亦复成粉尘,
不能测如来, 净戒之崖际。
虽复历劫数, 不能得其量。」
时不空见菩萨心生念言:「善哉!如来、应、正遍知愿屈威神降临众会,我今欲为诸菩萨等请问如来念佛三昧。世尊先于大众之中虽说其名,竟不敷演便入静室右胁而卧。」
尔时,世尊即知其念。佛神力故,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具十八变。亦如前说,放大光明普照此土娑婆世界,日、月、星宿、欲界诸天、无边恒沙众梵天等,其明隐蔽悉不复现,唯佛神光显耀殊特。愍众生故,即从卧起,齐整衣服往大会所。
时诸世间人、天、沙门、婆罗门等及阿修罗,各见如来殊胜光明从花座起,往诣佛所,恭敬合掌,却住一面。
时不空见遥覩佛来容色端严,威仪庠序,仰瞻相好无不具足。见已,即告长老阿难:「世尊今从静室而来,必当敷演显发最胜第一义谛,无虚妄说、巧妙宣说、无分别说。善能思量,不起恶业,身业无毁、口业无讥、意业无失,三业皆净。戒、定、智慧及以解脱、解脱知见,亦悉具足;无上方便神通利益、不思议辩殊特具足;善知生死无能过者,住胎清净、母族豪胜、众善功德最为具足;不可思议相好具足;往昔因缘及意具足;烦恼解脱,心得具足;若舍大舍,超出具足;五识无取,离染具足;五分法身清净具足。究竟已到六通诸法及法性相,皆到彼岸;毗婆舍那及舍摩他、根、力、觉、道,到于彼岸;慈、悲、喜、舍不可思议,深心惭愧到于彼岸。已至诸法自在彼岸,过去、未来、现在诸法皆悉知见,不着、不退。能知一切过去身业,亦知转变,到于彼岸;口、意二业亦复如是。
「长老阿难!如来世尊一念能知一切众生心行善恶,莫不了达。」
时不空见告阿难言:「譬如大海深广难渡;诸佛戒品渊旷亦然。譬如须弥永不可倾;如来定品难动亦然。
「长老阿难!譬如虚空清净容纳,无有齐限;诸佛三昧摄取无边清净智品,又摄一切众生净心。
「长老阿难!譬如日光悉能临照无量色像;如来法光无幽不烛。
「长老阿难!譬如大火焚烧山野、一切众物;如来法火能烧众生无量烦恼,永得清净。
「长老阿难!譬如涌泉,盈流出外成于渊池,能洗万物皆令洁净;如来法水亦除众生一切结累,常得获安。
「长老阿难!譬如医王善疗众生种种疾患;如来法药能消众生生死重病,皆使永除。
「长老阿难!譬如时雨润益卉木,无不增长;如来法雨亦润一切枯槁众生。
「长老阿难!如师子吼能使众兽皆令慴伏;如来法音能坏众生计我见者,永得远离。
「长老阿难!譬如大船能济彼岸;如来法船渡诸众生四流彼岸。
「长老阿难!如优昙花希有难见;如来出世亦复难遇。
「长老阿难!譬如波梨质、多罗树,其花敷荣,馨香殊特;佛大人相明发亦然。
「长老阿难!譬如父母能育诸子;如来亦尔,善利众生。
「长老阿难!若人说言:『如来出世,无边正说。』是名真说。若人说言:『如来出世说不思辩。』是名正说。
「长老阿难!略说如来有无边辩、无取着辩、无罣碍辩、胜解脱辩、成就妙辩、常随顺辩、渐亲近辩、有无问辩、微妙净辩、最上辩、慈大慈辩、悲大悲辩、喜大喜辩、舍大舍辩、佛出世辩、又利益辩。长老阿难!若人说言:『如来出世具足利益一切众生。』是名正说。长老阿难!若人说言:『众生无安、无救、无归、无趣、无主,如来出世能作安、救,及归、趣、主。』是名正说。
「长老阿难!我若一劫或至百劫,宣说诸佛世尊功德、智慧、辩才,亿不及一;又,于无量一切诸劫宣述如来、应、正遍知功德、辩才,不能穷究。
「长老阿难!譬如有人羸老挛躄,往他人所,语彼人言:『奇哉,丈夫!我虽如此,能以一毛点取一切无量诸水内置口中,悉令枯竭。』此人既无神通、呪术,能为斯事为可信不?」
阿难答言:「此为难信。」
不空见言:「实不能也,徒空言耳。如是,阿难!我说诸佛功德、辩才不能穷极,犹如彼人无竭水理。
「长老阿难!假使我于亿百千那由他劫,不能宣说诸佛功德、智慧、辩才一毛之分;唯佛与佛乃能尽耳。
「长老阿难!如此大地容受众生,乃至有足及以无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若此世界、若他世界,若千世界、百千世界、无量无边一切世界,其中众生当得成佛。是诸世尊于亿百千那由他劫,说佛功德不能穷尽一毛之分。如是功德,无不具足。」
时不空见而说偈言:
「长老阿难陀! 法王从彼来,
一切诸世众, 无不兴供养。
胜炎光明主, 功德皆无数,
最胜利益说、 真说、不生说、
谛说、无妄说、 无异及善说,
出微妙音声, 大智善宣说。
身、口、意清净, 不缘虑诸恶,
如来胜戒、定、 第一智、解脱、
解脱知见等, 威仪常难思。
无上神通智, 利益最无比,
善得无垢行, 最胜微妙辩。
无上人中尊, 具足知生死,
住胎既无比, 母族亦复然。
不思议殊相, 八十种妙好,
容色甚挺特, 端正无有比。
具足无惑心, 舍大舍亦尔,
超出一切欲, 五识无不具。
证智超六通, 具足四无碍,
备无量知见, 难思众神变。
舍摩、毗婆那, 皆悉度彼岸,
达舍离垢主, 威仪恒自在。
众中大神王, 徐行从彼来,
无着修伽陀, 住于十力智,
行慈演法光, 一切胜智说。
能知大海水, 无边深广量;
不测无上力, 净、戒、定崖畔,
虽历亿千劫, 不知其限齐。
以手接须弥, 上掷至梵天,
不能动如来, 最初甚深定。
游猎虚空中, 可知其边际;
无有能测度, 如来不毁智。
能以足履虚, 穷极其限量;
不能测离垢, 弃累人中尊。
如日能除暗, 悉见善恶色;
自然世间师, 能灭愚痴瞑。
譬如月盛满, 一切皆欣乐;
法月光明王, 覩者皆欢喜。
如夜然明灯, 有眼无不见;
调伏无比灯, 能演法光明。
世师法灯炬, 善灭一切阴,
宣说自然法, 普闻于众生。
大智胜医王, 犹如涌流泉,
法药消众病, 能施一切乐。
譬如大龙王, 普降于甘露,
能令此大地, 一切皆霑洽;
大悲哀世尊, 法雨亦如此。
譬如师子吼, 蠕动皆怖畏;
如来震法音, 降伏诸外道。
譬如大牢船, 能运载一切;
佛度多亿众, 济彼四流岸。
譬如优昙花, 奇哉称希有;
人中尊难遇, 乃复过于此。
一切诸世间, 常所归依处,
如天喜见城, 婆梨质多花,
芬敷垂光彩, 诸天所游乐;
世依逾于彼, 相好甚微妙。
世尊已为我, 示现诸神变,
我今少宣说, 诸佛之功德,
以我所修业, 以施利众生。」
菩萨念佛三昧经如来神力证正说品第七
尔时,世尊以金色手摩不空见菩萨顶上,出广长舌而告之言:「善哉,善哉!汝不空见善说如来、应、正遍知真实功德,信如所言。又,不空见!若人说言:『无安、无救、无归、无趣、无主众生,如来出世能为如是诸众生等作安、作救、归、趣、主。』者,是名正说。又,不空见!若人说言:『如来出世说不思辩及无边辩。』是名正说。又,不空见!若人说言:『一切众生深着贪欲、瞋恚、邪见,如来出世悉能除断贪欲等病。』是名正说。又,不空见!若人说言:『一切众生嫉妬缠垢之所染着,如来出世悉令除断。』是名正说。又,不空见!若人说言:『一切众生无惭、无愧,如来出世能使众生惭愧具足。』是名正说。又,不空见!若人说言:『一切众生深着悭慢,如来出世悉能除断,令无悭慢。』是名正说。
「又,不空见!若人说言:『一切众生无慈、无悲、无喜、无舍、不善恶念,如来出世悉令具足四无量心、利益善念。』是名正说。又,不空见!若人说言:『一切众生无诸善根,如来出世教化一切,令种善业。』是名正说。又,不空见!若人说言:『五浊恶世众生病增,如来出世能作安乐。』此人所言即是我说。所以者何?我出恶世,说法利益诸众生故。」
尔时,如来摩不空见菩萨顶时,于一念顷,此界众生承佛神力,悉见东方清净刹土无量无边阿僧只佛,及闻诸佛说法音声;如是,南方乃至十方,如观掌中庵摩勒果,一切众生悉皆见彼清净佛刹。又一念顷,如来、世尊、应、正遍知以金色手摩不空见菩萨顶已,以佛威神示现往昔最胜愿力,即见上方清净佛刹无量无边阿僧只数已灭度佛。又复受持三昧力故,得见未来一切诸佛。
时不空见覩诸佛已,即从坐起,齐整衣服,右膝着地,合掌恭敬白佛世尊而说偈言:
「三千大千水, 人或知其限;
善调御世尊, 戒品不可量,
假使旷劫思, 不能测其岸。
如有勇健士, 一吹震须弥;
佛入初禅定, 千劫不能动。
足履虚空游, 能知其边量;
纵使穷劫中, 不能度佛智。
虚空无形量, 狂风亦能动;
世尊无烦恼, 莫能断其辩。
如日照虚空, 其光甚明彻;
大仙尊辉相, 映蔽于一切。
犹月星中最, 圆光甚可乐;
如是法月王, 一切皆归仰。
譬如优昙花, 世间所希有;
调御天中天, 难值过于此。
今者大圣尊, 哀矜摩我顶。
金色百福严, 怜愍利一切,
深解真实谛, 功德悉具足。
世依善宣说, 言论人中上,
敷演难思音, 普闻十方界。
自然尊慈念, 以手摩我顶,
得见恒河沙, 最胜世间王;
人中大牟尼, 一念摩我顶,
悉覩恒沙佛, 犹如阿弥陀;
天中尊利益, 一念摩我顶,
得见不动界, 阿閦两足尊;
大悲所行处, 一念摩我顶,
得见灭度佛, 一切世间师,
大慈所行处, 善调伏诸根。
我乘昔愿力, 即于摩顶时,
得见未来佛, 弥勒世依等;
即摩我顶时, 得见过去佛,
亦得覩当来, 十方难思尊;
佛眼调伏尊, 即时摩我顶,
复因宿妙愿, 得见清净刹。
如来不思议, 神通亦复然,
智、定诸功德, 皆不可称量。
世尊慈悲故, 哀愍见教化。
如来金色手, 以摩我顶上,
得见十方佛, 金塔如恒沙,
复见十方界, 无数诸如来;
殊胜银宝塔, 庄校种种色,
百千众伎乐, 供养常不绝;
我又见他刹, 诸佛众具塔,
金、银及颇梨, 各高一由延,
端严甚精妙, 不可以言宣;
见诸牟尼塔, 种种七宝严,
住于虚空中, 天花悉周布;
又见殊胜塔, 高十二由延,
及覩灯明佛, 净光照诸刹。
我复见处处, 不思议众塔;
又覩余胜尊, 以手摩我顶。
佛以柔软手, 一念摩我顶,
见彼诸如来, 安住于刹土;
或复在空中, 而现种种相;
复覩诸菩萨, 未脱众惑累,
在无量佛刹, 修习诸苦行,
日夜常勤心, 以求胜菩提;
又见处处有, 无数诸菩萨,
常能为众生, 作诸利益事,
烧身发光明, 以求道因缘;
复见诸菩萨, 安住于佛前,
供养灭度佛, 无量珍妙塔,
以求菩提利, 及以大威德;
见十方法缘, 烧身如灯炷,
昼夜常修心, 不懈于食息;
又见诸菩萨, 舍国城、妻子、
头、目、及髓、脑, 为安乐众生。
我悉见彼此, 普眼世间尊,
威力得自在, 不可以言宣。
如我所知者, 世间最为上。
天中天以手, 哀摩我顶时,
即得见彼众, 归命人中尊。」
菩萨念佛三昧经不空见劝请品第八
尔时,不空见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处室宴寂既久,此会大众皆悉渴仰。严座已讫,唯愿世尊哀愍一切,屈就斯座。」时不空见更正衣服,合掌向佛白言:「世尊!今欲请问,愿少宣说,我当至心听受奉行。」
佛告不空见:「恣汝所问,当为决疑,令尔欢喜,诸天世人亦当证知。」
时不空见白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亲近修习何等三昧得见法乐、增长其心?所闻三昧旷如大海、菩提之心安若须弥,外道邪风所不能动,于无碍法心亦无着。犹如虚空,无所染污;破无明暗,亦如朝日;施法光明,若月盛满。烧一切阴炽然猛炎,焚诸烦恼之大火聚。譬如江、海、一切诸水,水性之属依之而活。又如大船,能渡彼岸。亦如桥梁,能令众生不堕生死烦恼驶流。犹若波梨质多罗树生诸众生,七菩提花悉能普薰十方世界。如优昙花,世所希有。亦如良医善疗诸患,大悲广救,应病授药。如栴檀树能消热恼。
「又如大雨,润施一切。胜妙之法味若香蜜,令众无畏,如师子王。安乐众生,过于慈母。深知法性,达义趣相,得义巧便;法相亦然。善于正道具足方便,如实说法,得安摄众,开发众生生死根源。一切法性如海一味,三昧安静犹若山王,道心不动譬如帝幢。得坚固力,身相端严,威仪具足,无所染污;族姓豪胜,功德备足。得无边辩、无所着辩、无异句辩、不思议辩、无边量辩、深解脱辩、成就胜辩、常忍辱辩、渐亲近辩、问无问辩、无毁坏辩、无退转辩、甚深句字种种说辩、甚深广说章句字辩、无量无边喻譬之辩,如是一切悉皆具足。未得道者当令得道,及得梵音、意欢乐音、迦陵频伽、师子等音,大龙、牛王、钟鼓美音,歌音、弦音、雷震之音得于一切世间供养,具足六通到于彼岸,得无忘失忆持之法,获诸善根、容仪、轨则。」
时不空见以偈问曰:
「金色百福严, 深解于真谛,
怜愍善利益, 听我问诸佛。
应修何三昧, 具足净功德,
人中无比尊, 众智无过者?
我今问世间, 最胜无上主,
为行何三昧, 功德不思议?
云何诸菩萨, 而得人中上,
应当勤修习, 最胜寂静定,
行此三昧已, 为世作利益?
云何得自然, 多闻如大海?
云何获不动, 深妙之智慧,
住佛诸功德, 犹如转轮山?
云何心不着, 自然如虚空,
摧伏诸外道, 不起于恶心?
云何当修得, 犹若日、月等?
又复当云何, 同彼大灯炬?
求习何三昧, 光明照一切?
云何得消除, 众生老、病累?
云何令一切, 得度于苦海?
云何得发心, 敬礼三界尊?
云何如天花, 相好甚明着,
优昙时一现, 值佛难于是?
云何如医王, 施药灭众病,
善调伏诸根, 安住于戒品?
云何如法王, 度无边功德?
云何见法满, 犹如甘净蜜?
云何师子音, 施利于众生?
云何如慈母, 施众难思乐?
云何得四辩, 行甚深菩提?
为我说最胜, 无上第一道。
云何能得说, 无着大智慧?
云何义巧便, 得法不思议,
善知巧便相, 知世、出世法?
云何能得意? 云何复得道?
云何得忆念? 云何安具足?
云何得多闻, 深广若大海?
云何说诸佛, 真实之功德?
云何说众生, 生死之源本,
诸法无异相, 如海同一味?
云何得三昧, 不动如山王,
菩提心安寂, 犹如帝释幢?
云何得诸余, 不思议菩提?
云何得端严, 成就诸威仪?
云何得豪族, 为功德法王?
云何得无边, 及得无着辩?
云何得成就, 不思句字义?
唯愿世间依, 为我分别说。
云何得最胜、 无上、莫能过,
及以无着说, 无失与忍辱,
亲近不思议, 有问、无问等?
梵音、意乐音、 迦陵善妙音,
得修菩萨行? 愿尊教诏我。
云何得师子、 大龙、牛王音?
云何得钟音、 弦歌与美音?
云何获聪慧? 愿世调伏说。
云何得说法, 心常无厌足,
无毁诸功德, 常演震雷音?
云何当得宣, 种种甚深法?
云何众譬喻, 善说到六通?
云何不失法, 百千岁生念,
勤修不懈惓, 善法普眼尊?
若为十方界, 说修不思议,
于诸智不疑, 归趣求解脱。
是以我今日, 请问于如来。」
时不空见菩萨摩诃萨如彼神通无作行力,于虚空中当世尊上,自然变成天妙宝盖,七宝庄严,种种微妙。于此盖中雨众杂花,遶佛三匝,住在顶上,花倾恭敬向佛世尊,即于花中而说偈言:
「归命于大圣, 正觉两足尊。
诸天及世人, 无能与等者。」
尔时,此花堕佛足上复更踊起。起已,自然遍散三千大千世界。复于盖中雨栴檀末,空中交纷堕于佛上。俄尔之间忽然不现,香气芬芬充溢大千。是诸众生闻此香者,身心安隐,皆得快乐,犹如菩萨得四禅乐。
时不空见现神通讫,即白佛言:「云何菩萨得大智慧、速疾智慧、猛利智慧、无相智慧、甚深智慧、广大智慧、普遍智慧、不惧智慧?云何获得无上善根,心如金刚,坏诸法相;身心柔软,心大如海;戒品难量,心如磐石;其心柔和,正直端严;心如山王,摄众善法;心如大地,能安一切;得不信他,不讥彼阙;得善趣行,安住诸法;正向不谤无上世尊;生生恒得无离见佛;住此世界得见他方无量诸佛、闻法、遇僧?又得摄取清净国土,常得善根,自利、利他?是以我今请问世尊。我为解脱饶益众生,为诸菩萨得不思议、具足善根,请问如来;为被僧那忍苦大铠、悲一切故,请问如来;为欲利乐诸众生故,被弘誓铠、无众生想,欲度生死、无生死想,我恒如此利益众生,是故我今请问如来。
「世尊!我于诸众生所不起坏心,亦无瞋骂、诽谤、毁呰及轻凌心,初无恚恨、忿戾、怼恨,无忘失意、亦不嫉妬,不怀楚毒、行于慈悲。我如是相修学大乘,为利益故请问如来。世尊!我今为众生故,舍五欲乐、能忍众苦、施一切乐,为诸众生作法光明。世尊!我于内外诸法心无悋惜,我如是相利众生故,请问如来。世尊!我今被弘誓铠,为一众生于恒沙劫入大地狱受诸苦恼,我未曾于一念之顷退失无上菩提心也。是故我今利众生故,悉能忍受无量极苦而不退于菩提之心。为一切故,请问如来。我今如此被弘誓铠,为诸众生作其僮仆,为利彼故,请问如来。世尊!我今为众生故,舍于头、目、髓、脑之属,悉忍斯苦不退菩提。如是相貌,请问如来。」
时不空见即说偈言:
「云何习大智、 广智与疾智?
我今故请问, 大雄世间师。
云何得甚深, 微妙大智慧,
最胜菩提道? 唯愿普智说。
云何无惧智, 善巧随顺说,
复得金刚心, 于法不生惑?
云何得柔和, 心无有垢染,
清净戒如海, 不宿于死尸?
复得心如山, 不动难思议?
云何不信他, 亦不讥彼阙,
决定行善趣, 闭塞诸恶道,
安住坚固志, 欢喜心不坏?
云何得生念? 又得于调伏,
住此而得见, 他方刹土佛,
既得闻说法, 亦得值遇僧,
欲得求供养, 他方刹土佛,
种种妙花香, 随意以奉献。
欲求住此界, 见诸无边刹,
世依示神通, 向诸十方国。
我自饶众生, 亦无善友劝,
安住诸惭愧, 自舍于己利,
以利于他故, 请问大胜尊。
若为求佛智, 摄取不思善,
为此利益故, 请问于如来。
无着世间依, 当修何三昧?
如是为众生, 发弘誓大愿,
免济诸群生, 种种诸剧苦。
虽复勤修行, 而无众生想,
为利善趣故, 请问于如来。
于一切众生, 常起平等心,
未曾有分别, 恒修于慈悲。
我为利益故, 请问于如来,
亲近何等法, 疾得难思定?
调御说斯定, 显示无边德。
我发弘誓愿, 为利一众生,
于不思议劫, 恒受烧煮苦。
善哉!令一切, 长得获安乐,
永无幻惑心, 常修正直意。
恒舍内外法, 摄取诸众生,
为作利益故, 请问普眼尊。
不瞋、不恶口、 秽谤、结恨等,
自身能忍苦, 为他作仆使,
是故我请问, 大威德世尊。
常以欢喜心, 勤修菩萨行,
捐弃无量头, 以求胜菩提,
为益世间故, 舍目、及手、足。
众生随生死, 痴暝无智慧,
何方救济彼, 令得永解脱?
舍所爱妻子、 珍妙诸器服、
金、银、颇梨、珠、 无数众宝藏,
为趣正道故, 请问于如来。
慧施常无厌, 闻法亦复然,
住于阿兰若, 心无有懈退,
为此利益故, 请问于如来。
常求善言教, 闻恶恒舍离,
于诸群生类, 初无不善念,
为是利益故, 请问于如来。
慈心观众生, 如母念一子,
于讐不追怨, 更生怜愍心,
为利一切故, 请问人中王。
若获诸福报, 设复无所得,
亦当为众生, 请问大威尊。
我请自然尊, 若得少福者,
以此业果报, 疾得菩提定。」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