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504 比丘听施经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比丘,到讲堂诸比丘所言:「诸贤者!今我不可经法,大着睡眠,不乐道行,疑诸经法。」 座中有一比丘,即行白佛:「有一比丘,字听施,来到讲堂,谓诸比丘言:『今我不可经法,大着睡眠,不乐道行,疑诸经法。』」 佛便报言:「是比丘痴,不守诸根门,不少食,不上夜、后夜警顺行,不观诸善法,如是,当那可经法,离睡眠,乐道行,不疑诸经法?听施终不从此得是。」 佛言比丘:「以不守诸根门,不少食,不上夜、后夜警顺行,不观诸善法,彼当那可经法,离睡眠,乐道行,不疑诸经法,终不从此得是。若比丘守诸根门,少食,上夜、后夜警顺行,观诸善法,便可经法,离睡眠,乐道行,不疑诸经法,从是可得此。」 佛告比丘:「便呼听施来。」 比丘便起,头面礼佛足,往呼听施。听施即至佛所,头面礼佛足已就座,佛便言:「听施!汝所欲,便说之。」 听施言:「今身不可经法,大着睡眠,不乐道行,疑诸经法。」 佛语听施:「我欲问若事,随若所以知事说之。」 佛言:「若宁知,贪色不离、欲不离、恋慕不离、慷慨不离、爱不离,以彼色别离时,便生他变——忧愁、悲哀、痛乱、意殟——殟有是无?」 听施言:「如是若干从彼有。」 佛言:「善哉!善哉!贤者如是应。听施!」 佛言:「如彼不离,若宁知痛痒、思想、作行、识,若人贪识不离、欲不离、恋慕不离、慷慨不离、爱不离,以彼识别离时,便生他变——忧愁、悲哀、痛乱、意殟——殟有是不?」 听施言:「彼有是。」 佛言:「善哉!善哉!贤者如是应。听施!」 佛言:「如彼不离,若宁知离贪色、离欲、离恋慕、离慷慨、离爱,以彼色别离时,不生他变——忧愁、悲哀、痛乱、意殟——殟彼有是无有?」 听施言:「彼有是。」 佛言:「善哉!善哉!贤者如是应。听施!」 佛言:「如彼离痛痒、思想、生死行、识,若不贪识,无有欲、无恋慕、无有慷慨、无有爱,以彼识别离时,不生他变——忧愁、悲哀、痛乱、意殟——殟宁彼有是无有?」 听施言:「彼有是。」 佛言:「善哉!善哉!如是应。听施!」 佛便告听施:「我欲为若说经法,上亦善,中亦善,至竟亦善;具为若现道行至竟,但诸善善好,当听之,持着意中。」 听施言:「唯诺。」 佛言:「曾有二人,俱出在道,其一人晓道径,其一人不晓道径。不晓道径者,便往问晓道径者言:『我欲至某聚乡郡县国,愿语我道所由。』晓道径者便言:『汝从是道,直右行前,当有两道,舍左道上右道,直右行须臾前当见溪谷;溪谷上亦当复有两道,舍左道上右道,直右行须臾当见丛树;丛树上亦当复有两道,舍左道上右道,直右行须臾稍稍便得若所欲至聚乡郡县国。』」 佛言:「我上头所譬喻说,当知是一切所说亦当谛观此所说。上头所说不晓道径者,谓世间邪道,亦复谓诸所受邪者所说;上头晓道径者,谓如来不着正觉,亦复谓诸所受正觉者。 「所说左道者,谓诸恶人三恶念——一者、欲念;二者、乱念;三者、贼害念——亦复谓邪见、邪念、邪说、邪意、邪行、邪方便、邪志、邪定。 「亦说右道者,谓三善念——一者、出家念;二者、不乱念;三者、不贼害念——亦复谓正见、正念、正说、正意、正行、正方便、正志、正定。 「所谓两道者,谓人所疑;所说溪谷者,谓瞋恚;所说丛树者,谓五乐:一者、眼乐色,爱欲可以好色贪着;二者、耳乐声;三者、鼻乐香;四者、舌乐味;五者、身乐细软,爱欲可以好色贪着。所说聚乡郡县国者,谓无为德。」 佛告听施:「是诸佛事,我以悲心故说是,其欲度脱者,我已愍伤之。今彼是若事,当以寂静树下空闲一处,一心体行;若山泽冢间,当以果蓏为食。比丘莫贪欲,于世间居后悔之。是诸佛行,亦诸佛教。」 今佛已说,是贤者听施便欢喜,思惟佛所说。 比丘听施经